第一辑 生产发展及布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0&rec=140&run=13

〖饲料〗〖加工〗〖分布〗〖企业〗〖生产能力〗〖产量〗
在革命战争年代,饲料工作曾是山东革命根据地各级粮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要是马料和马草的征收、加工、供应等。新中国建立后,省粮食主管部门一直未
放松饲料工作(1956-1957年曾成立过饲料公司)。特别是1975年中共中央关于大
力发展养猪事业,做好饲料生产加工和供应工作的指示下达后,各级粮食部门加强
了饲料工作。这一时期饲料工作的重点是供应饲料粮(50年代亦有草料供应),为
传统的饲养服务,协助农村生产队留足、管好、用好饲料粮,供应国营、集体企事
业单位饲养畜禽所需饲料粮和糠麸等粮食副产品,对交售生猪户奖售饲料粮,配合
农业部门发动群众种植和利用青、粗饲料,推广发酵饲料,代农加工粉碎粗饲料,
管理和分配以粮食作原料的酿造业和副食品厂的下脚料,组织泔水下乡等。
1978年后,各级粮食部门为适应畜牧业向大规模群体饲养方向发展的需要,开
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饲料工业。1980年,山东第一座饲料加工厂在荣成县宁津
粮管所建成,年生产能力2000吨。此后,饲料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1983年上半年
建成投产饲料厂33处(属粮食部门管理部分,下同),生产能力7.3万吨。1983 年
至1985年,省人民政府决定每年从财政拨款350万元,三年共1050万元, 用于全省
饲料厂新建、扩建和改建,增加饲料生产能力。具体安排为:1983年45处,生产能
力17万吨;1984年32处,生产能力14.5万吨;1985年4处,生产能力4.9万吨。1986
年又建2处,生产能力2万吨。截至1988年,全省粮食部门的饲料加工厂已达110处,
生产能力40多万吨。
地区分布,烟台、威海、临沂、德州、济南等市地饲料厂分布较密,县县都有;
枣庄、东营2市分布较疏,仅占县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城市饲料工业比农村发
展快,4个万吨以上大型工厂均建在济南、青岛、烟台、淄博4市,而惠民地区9 个
县(市)中仅有6个饲料厂,其中只有2个是年班产4000吨的中型厂,其余4 个全是
年班产2000吨的小型厂。
农村饲料加工能力,主要分布在县城以下乡镇粮管所,多建于1983年以后。当
时,配(混)合饲料已受到群众喜欢,饲养业迅速发展,饲料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为此采取了多层次、多渠道投资办饲料加工的办法。仅省饲料公司1984年即为粮管
所投资100万元,购置时产1吨以下小型机组151台,增加生产能力24.12万吨。1985
年又为粮管所投资435.73万元,购置小型机组568台,增加生产能力106.18 万吨,
全省形成了城乡并举、大中小结合的饲料加工网络。乡镇粮管所及其他粮油加工厂、
仓库等生产饲料,虽设备多为小机组,主要生产混合饲料,但产量却占全省饲料总
产量一半。有些市地厂(粮油加工厂)店库所的生产能力远大于饲料加工厂。泰安
市1987年底有6处饲料厂,年班产2.4万吨,而85处粮管所的小机组,年班产13.6万
吨。1982-1988年7年中,除烟台、潍坊、东营、德州4市地饲料加工厂产量大于厂
店库所产量外,其余市地厂店库所产量均大于饲料加工厂。聊城地区,厂店库所共
产38.18万吨,饲料加工厂仅产11.46万吨;菏泽地区,厂店库所与饲料加工厂产量
分别是31.12万吨、13.9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