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头索动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rec=74&run=13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是一类原始的海洋脊索动物。 其特征是具有一条延长
的脊索, 纵贯全身,终生存在,作为身体的支柱;肌节发达,作“V”字形,尖端向
前;神经管在背侧,前端略有分化,可视作“脑”的雏形;鳃裂成对,位在口咽部,
其内有鳃杆支持;尾在肛门之后;具有雏形的心脏和门静脉系统。这些特征和高等脊
索动物相近似,近代动物学上把它们当作脊索动物门Chordata的亚门之一,叫头索动
物亚门Cephalochordata,只有一纲,即文昌鱼纲Amphi_oxini (或称狭心纲Leptocar
dii),又因其外形似鱼,在鱼类学上通常称它们为鱼形动物Ichthyopsida,与常见的
真鱼类并列。 内辖一文昌鱼目Branchiostomiformes,含二科,即文昌鱼科Branchio
stomidae和侧殖文昌鱼科Epiyoni_chthyidae。 后者仅右侧有一行生殖腺,见于南海
和台湾海峡。山东仅有文昌鱼科。
文昌鱼头尾尖,呈箭状,鱼形。吻突稍突出于口笠之前。肌节发达。左右侧各
有生殖腺一行。体无色,有银色反光。成熟个体一般30毫米~40毫米。全国最先在厦
门发现,订名为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Gray)。
山东的文昌鱼发现于1936年,陆鼎恒首先在烟台发现了它的幼鱼,同年张玺和顾
光中在青岛胶州湾也有发现,认为是白氏文昌鱼的一个“变种”。后来在广东、海南、
广西沿海多处都采到过文昌鱼,经过南北方标本比较研究发现其特征基本相似,但南
北有所分化,因此认为黄海产的文昌鱼为白氏文昌鱼的一个亚种,称为青岛文昌鱼
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oensisTchang et koo。
青岛文昌鱼见于胶州湾、前海及沙子口等地潮间带至10余米水深区内,以前海密
度较大。烟台文昌鱼见于东山附近潮间带中,数量较少。
文昌鱼在生物进化上有重要地位,是研究脊索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等的良好
材料。厦门的文昌鱼发现很早,数量丰富,曾作为水产品供应市场,形成了传统的特
殊渔业。但就全国来说,由于工业、交通发展,环境污染,生态条件变化,鱼群数量
急剧减少,栖息地也发生了变化。现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应切实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