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研究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rec=149&run=13

生物学是医药、农学和水产等学科的基础,各学科与生物学紧密相关。建国以来,
各学科在山东省有很大发展,贡献很大。仅就与生物学基础学科有关的科技发展和重
要贡献,列述如下:

一、植物学
山东现代植物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89年德国人曾对青岛的植物资源进行调
查研究。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山东大学和齐鲁大学生物系的建立,植物学的研究
工作不断发展,主要是对海洋藻类和高等植物资源的分类学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国
海藻新记录》、《中国海藻志要》、《中国之Scinaia藻族》(曾呈奎著) 、《崂山植
物志》(崔友文著)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植物学研究工作中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植物学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不少研
究成果。在植物资源区系分类、形态解剖学、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都有一
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由国内知名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以曾呈奎为首的海藻研究人
员先后出版了《青岛海藻》、《胶州湾多甲藻属的研究》、《海藻学》、《海藻养殖
学》、《海藻栽培学》和《中国经济海藻志》等。山东大学陈机编著的《植物解剖学》、
《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类》曾是全国植物学专业的教材。山东大学陈倬发表了《青岛
种子植物名录》、方宗熙著有《海藻遗传》、沙风护发表了《济南植物名录》等。50
年代初由山东大学生物系参加的橡胶树北移研究全国大协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北移至
北纬24°,获得了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曾呈
奎等对甘紫菜生活史的研究,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1978年以后,山东植物学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1979年《山东经济植物志》由山
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首次较全面地记载了山东境内700余种经济植物,其中有首次发
表的43个新种,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曾呈奎等一批山东藻类学工作者赴中国南部海
域进行藻类调查,取得了许多成果,对中国海域底栖藻类的种类、分布和区系特点的
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建立了1个新科、几个新属和几十个新种,并从光合色素的特点,
阐明藻类进化的途径,提出了藻类系统发育的新论点和新分类系统。山东藻类学工作
者为山东海洋藻类资源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全国10多项奖励。
在全省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山东植物志》将陆续出版。山东大学与山东师
范大学的教师在植物分类、形态发育和植物群落生态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发表
了一系列学术论文。80年代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山东
师范大学的科学工作者编写出版了《山东森林》、《山东树木志》,中科院海洋所和
青岛海洋大学的藻类学家编写出版了《中国海藻志》。山东师大生物系在植物抗性生
理、山东大学生物系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国内瞩目的成果。山东师大
地理系和山东大学生物系对山东省及华北地区植被的研究在国内也很有影响。山东农
业大学、山东大学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在植物和农作物基因研究方面也做
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动物学
近代关于山东的动物种类与分布的调查研究大都是外籍传教士开始的。齐鲁大学
和山东大学生物系成立以后,开展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齐鲁大学的张奎、孟庆
华、秦华堂等人调查研究了人类寄生虫病在山东的流行状况。山东大学生物系的曾省
开始对山东昆虫进行调查,刘咸作了人类学调查,林绍文进行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
童第周作为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抗日战争以前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
他的关于两栖类动物早期胚胎器官定位及感应性和随后对硬骨鱼类发育能力的研究,
早就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即使在抗日战争期间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和他的助手们
也未中断研究工作,当时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到中国看到后深感敬佩。
1934年山东大学成立海滨生物研究所,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于1935年在烟台成
立渤海之滨生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后来也在烟台设立海洋生物调查机构,陆续开
展海洋生物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侧重在动物的区系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许多
知名动物学家相继到山东采集或调查研究,如沈嘉瑞、寿振黄、刘承钊、张玺、陆鼎
恒、伍献文、王希成和王以康等老一辈动物学家,对山东的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
两栖和爬行类、鸟类和兽类都进行过研究,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山东动物学研究的全面发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首先是高等院校生物系科扩大
了招生数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至今在全国生物科学研究中起着骨干作用的动物学
工作者。1950年以后,山东动物学领域不断建立新的分支学科。动物分类、形态解剖
和生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后又发展了动物生态、生理生化、细胞学、遗传学
和发育生物学等宏观与微观平行发展的局面,如海洋动物区系分类和生态、动物胚胎
学、动物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等方面还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研究
课题。研究人员与设备也得到了大幅度发展。
生物学是医药学、农林科学、环境保护、许多轻工业的基础科学,动物学研究为
应用学科的发展提高打下了基础。
无脊椎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类在不断利用有益种类的同
时,也不断与有害种类进行斗争。养蚕业在山东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就使用箔、架、
 、筐等各种蚕具养蚕。清末成立的山东农业专科学校就设有蚕科,培养蚕业专业人
员。新中国成立后,胶东的柞蚕育种和养殖有较大发展,后又在山丘、盐碱地栽种发
展蓖麻饲养蓖麻蚕。80年代末,全省有22处桑、柞蚕育种场,并出版《山东柞蚕放养
技术》等多部专著。农科院蚕科所还出版《山东蚕业杂志》。
山东各地对农业虫害的防治研究较早,如各地方志中记载明、清时代就进行治蝗
捕杀、挖沟埋杀。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山东先后成立农业植物保护机构,对桃树
卷叶蚜、甘蓝蚜、蝗虫和一些地下害虫开展防治研究工作,但大规模和系统地进行病
虫害防治和测报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与病虫害作斗争首先要研究病虫害的生物学
特性,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和山东农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机构在这方面取得一系列
成果。
在海、淡水无脊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山东也有悠久的历史。1964年在长岛大
竹岛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铜铸鱼钩,说明距今2000多年前,山东已有了近海钓鱼业。但
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科技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科技
事业仍得不到重视和较好的发展。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的动物科学才得到蓬勃
发展,特别在海洋水产方面发展更加迅速。在资源调查方面,50年代对莱州湾进行毛
蚶资源、生物学及生态学方面的调查,并制订了一套较为合理的保护毛蚶资源的对策。
60年代以后,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山东、河北、辽宁等海洋水产研究机构协作,对黄、
渤海对虾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如对虾的洄游路线、数量与分布、生活史等研
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及时发布每年可捕资源量、 渔汛期等预报,精确度达到
81.2%,达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又针对资源下降而进行对虾苗放流试验。特别是对
虾人工养殖在沿海各地得到全面发展。山东省水产局组织有关单位于1984年在乳山湾、
桑沟湾、 五垒岛湾、丁字湾和胶州湾进行生产性对虾苗的放流,放流3厘米以上的虾
苗3.85亿尾,至当年10月对虾捕获量明显增多,经济效益显著。中华绒螯蟹海水工厂
化育苗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取得成功,在118.34立方米水体中,双茬育苗达2820万尾,
成活率达49.1%,居全国领先水平。后又在东平湖建立了蟹苗场。1958年开始,黄海
水产研究所和山东省海水养殖实验场进行贻贝人工育苗,保种和筏式养殖实验取得成
功。1979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养殖栉孔扇贝取得每立方米产稚贝8.88万粒。在自
然海区进行扇贝采苗取得成功, 为大面积养殖扇贝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1 988
年,刺参育苗也获得成功。
1960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合作研究的“草鱼人工
繁殖”获得突破、实现了苗种自给。还有山东大学与文登县合作研究的“赤眼蜂防治
玉米螟”都获得1978年山东省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动物区系分
类、生态、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许多专著、学术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协的
奖励。山东寄生虫病防治所在消灭山东的黑热病、疟疾、血丝虫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不仅对黄、渤海的海洋生物进行许
多研究,而且还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东海及南海海区。80年代以来他们派员参加国家南
极考察队,多次赴南极从事海洋动物的考察研究,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
山东大学生物系在承担国家重点课题农田鼠害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先后获得国家
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
东大学生物系有关专家合著的《山东鱼类志》等也将陆续出版。
山东省林业厅、 山东大学生物系和青岛、烟台、潍坊、淄博、泰安、济宁6市及
临沂、滨州两地区合作,在1983年~1986年对山东的鸟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清山
东省鸟类共406种与亚种,其中候鸟131种及亚种 (夏候鸟84种与亚种,冬候鸟47种与
亚种)、旅鸟226种与亚种、留鸟49种与亚种,其中有新纪录16种,该项研究获林业部
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山东的鱼类学家为主要编写者的专著《中国鱼类系统检索》198
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山东大学的动物学工作者还在80年代出版了《中国农林蜘蛛》、
《山东药用动物》、《害鼠的分类测报与防治》、《有毒动物》等专著。山东海洋生
物、蝗类、蝶类、植物寄生线虫、鱼类、两栖类与爬行类、哺乳动物等各类动物的分
类、生态均有一系列优秀的研究论著发表。
山东的动物细胞学研究始于30年代,曾发表有动物色素细胞方面的论文。80年代
初山东师范大学开展了胃癌抗原及胃癌细胞株的建立。山东大学在癌细胞融合与免疫
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
童第周(1902-1979年) 是中国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也是现代胚胎学研究的奠基
人。他1936年起就在山东大学与曲漱蕙、叶毓芬等合作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证明未
受精前卵子中已经存在着器官形成物质,卵质对个体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1941年发
表的《受精前海鞘卵在离心作用下的发育》一文,对童第周后期进一步研究核质关系
有很大影响。童第周还与张致一合作,利用纤毛运动来探讨两栖动物胚胎的极性,并
发表了《无尾两栖动物纤毛极性诱导之研究》等论文,证明纤毛的运动是受下衬组织
诱导的。自40年代中期开始,童第周开始对硬骨鱼卵胚盘和鱼类早期发育的研究,发
现在硬骨鱼卵中,赤道线下的植物性半球含有原肠形成或个体形成的物质,在胚胎发
育进程中逐步流向动物性极胚盘上。这种物质在不同种的鱼类,进入胚盘的时间不同。
这一观点澄清了过去实验中的混乱状态。
50年代以后,童第周等集中对文昌鱼胚胎发育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结果
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如Wilson和Conklin) 的某些不正确观点,并为脊椎动物在系统
发育中起源于棘皮动物这一学说提供了发育机制上的论证。特别是他的《文昌鱼预定
器官区域图》一文,被国外胚胎学家广泛引用。
60年代初,曲漱蕙对金鱼卵的再受精进行了较深入研究,证明去卵膜的受精卵在
受精后一段时间内可以再受精。还证明畸形卵裂的卵不能作为多精受精的唯一标准,
有一部分是假卵裂,纠正了以往一些学者的看法。
1963年,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发表了《乌贼生殖习性与胚胎发育》和《强棘红螺
的生殖和胚胎发育》 两篇论文,在中国无脊椎动物胚胎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该院1
980年主持研制的“激光微束细胞手术仪” 对无脊椎动物胚胎细胞进行实验,效果良
好,获山东省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从1980年开始,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曾用小鼠再生肝为模型,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其中《肝抑素对肝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获1984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近些年来,动物学在微观与宏观方面的研究有了更多的发展。山东大学的中青年
动物学工作者对动物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分带与DNA的研究,对一些哺乳动物和鱼类
分类中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加以探索,使生物化学渗透到动物学研究中来。宏观方面则
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植物保护与森林保护相结合,从动物种群、群落
与系统生态学方面研究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

三、微生物学
建国前山东的微生物学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微生物的利用仅限于酿造酒、酱
油、醋等传统工艺。医学微生物仅是一些流行病描述及部分疫苗的研制。农业微生物
限于堆肥沤肥等经验总结,基础研究多属空白。建国后才开展了微生物的基础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50年代初,山东大学生物系开展纤维分解细菌和自养菌的研究。《城阳农场碱土
中需氧性纤维素细菌的研究》一文是国内有影响的论文,其中关于粘菌的分离培养技
术,迄今仍被采用。关于薄层沉淀纤维素双层平板法的研究,为纤维素细菌生态学的
研究提供了简便方法。1955年山东大学生物系编著的《硫磺细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60年代以来,山东大学先后从含硫煤矿、酸性矿水中分离得到几十株硫杆菌,有
的具有很高的硫氧化能力和耐酸能力, 氧化元素硫可产生高达5%~10%浓硫酸。其
中“利用硫杆菌提高磷矿粉的速效性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年由山
东大学生物系编著的《自养微生物》,对自养微生物作了系统介绍,是国内微生物学
基础知识丛书之一。
70年代起由山东大学与山东医学院合作研究的“苏云金杆菌噬菌体的研究”,从
发酵裂解中分离到10株噬菌体, 根据形态分为3种类型,并报道了在寄生中的增殖过
程, 这3种类型的噬菌体已被收入中国病毒保藏中心目录。此项研究获1978年山东省
科学大会奖。1982年山东师范大学的“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获1983年山
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0年山东大学完成的“利用担子菌提高纤维废物营养价值的研究”,提出了利
用纤维素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 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探讨,获198
0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工业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最早在1955年由山东酒精总厂取得,科技人员首先采用
黑曲菌种代替黄曲应用于薯类酒精发酵,淀粉利用率高达90%,出酒率提高1.34%。
这一成果已推广到全国。70年代以来,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从土样中分离到一
株M1033高产葡萄糖异构酶嗜热放线菌, 40℃~45℃发酵,酶活可达350单位/毫升~
900单位/毫升,发酵清液外酶占90%以上,可直接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酶,是产胞外
异构酶的优良菌株,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成的固定化酶活达10000单位/千克左
右,每公斤固定化酶可制成干基果葡萄糖浆3000公斤左右,并应用于生产,1986年获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微生物的研究始于1932年,当年山东省第一农业试验场进行了以绿肥接种根
瘤的试验。1956年山东大学发表《单生需氧固氮菌耐酸性》一文,报道了中国酸性土
壤中也有单生需氧固氮菌的存在,并证明该菌色素的产生和碳源有密切关系。1963年,
山东省农科院从大豆菟丝子病珠中分离出一株无毛炭疽霉菌,此菌可使国际检疫杂草
之一的大豆菟丝子感染炭疽而致死,但对大豆和其他植物均不寄生,对人畜安全无毒。
用该菌生产出“鲁保1号” 菌剂,从1966年起已在17个省市推广应用,防治率达85%
以上。
1971年,山东省在利用苏芸金杆菌防治松毛虫的基础上,对苏芸金杆菌的资源进
行了调查, 分离出14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血清型7号为国内新发现的菌株。1972年
山东省农科院对金龟子乳状病原菌研究中,分离出6株新菌株、其中2株已用于生产。
70年代中,山东农学院研究枣疯病的病因,证明嫁接时可引起类菌质体的感染,以后
又证明中国拟菱纹叶蝉为传病媒介。1978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与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协
作,在《科学通报》发表了《枣疯病病原体的电子显微镜研究Ⅱ类菌质体》一文;后
又在1981年《植物病理学报》上发表《枣疯病传病昆虫研究(Ⅰ),传病昆虫--中国拟
菱纹叶蝉》一文。
山东的医学微生物研究始于20年代初。齐鲁大学的《齐鲁医刊》于1921年介绍霍
乱、梅毒、破伤风等病原体及其医案。随后又对梅毒的血清诊断、病原体检查、类伤
寒病人血培养等开展研究,其中“于氏沉淀反应”在国内有较高水平。50年代开始,
山东医学院在全面调查钩端螺旋体病的基础上,查清储存宿主,搞清主要流行菌型,
提出了防治措施,研究了钩体菌的免疫效果。对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的研究,为我国
补充了一批参考菌株,其中H群1980、Ⅰ型1486、和K群1811三株菌已获得国际承认。
在流脑菌的细菌素分型研究中,选出有效靶菌,建立了国家标准。
70年代以来,山东省在着色霉菌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分离出紧密着色霉菌1株,
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进行了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山东医学院免疫室
进行了胸腺细胞的培养、淋巴细胞的分离以及T·B细胞的分离研究,利用自制的花生
凝集素(PNT),将胸腺细胞分成两个亚群,代表胸腺细胞的不同分化及T淋巴细胞的不
同功能亚群的变属,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1984年,淄博市卫生防疫站用PC-1500微机“医学革兰氏阴性杆菌数值鉴定指南”
相配套, 研究成功“便携型微机检索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其汉字输出系统”,经200个
编码验证, 运行符合率达100%,准确可靠,使电子计算机在医学微生物的鉴定中得
到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四、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亦称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系和
工程原理生产生物制品和创造新物种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
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领域。基因工程亦称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中最具有发展
前景的学科。发酵工程在山东有悠久历史,但工艺长期停留在传统技术阶段,建国后,
特别是1978年以来,新型发酵技术才有较快发展。其它生物技术则在建国后才逐步发
展起来。
1983年,青岛味精厂首次在国内采用“一次冷冻等电法提取谷氨酸”,淘汰了污
水排放量大的“等电离子交换法”和“锌盐法”。莒南味精厂于1985年“谷氨酸发酵
菌株选育和工艺条件研究”中取得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青岛味精厂在国内首次引进
具有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味精发酵设备,提高了山东味精发酵的技术水平。1983年
济南啤酒厂研究出“2709牙膏碱性蛋白酶”,获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至1985年,
山东发酵生产品种有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糖化酶等。
1980年山东省开始研究微生物黄单胞多糖发酵技术。黄单胞多糖产品在石油钻井、
泡沫灭火剂、陶瓷釉浆及搪瓷玻璃方面应用效果较好。山东省食品发酵研究所与淄博
工业陶瓷厂合作研究开发的“生物多糖与瓷器熔块釉浆中的应用”,获1981年省科技
成果三等奖。
酶工程最早开始于1959年,青岛与济南两市的印染厂利用淀粉酶进行酶法退浆试
验,后在生产中得到应用。1964年山东酒精总厂将淀粉酶应用于酒精浓醪发酵取得成
功。1971年山东省第一轻工业科学研究所、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与山东酒精总厂共
同试验以薯干为原料,用淀粉酶液化、糖化酶糖化,以乳酸菌异构酶进行异构化,制
得果葡糖浆。该成果获1978年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1966年济南与威海制革厂将蛋白酶用于酶脱毛工艺,1973年烟台与莱阳等地制革
厂用于生产。1974年毛皮工业将胰酶应用于毛皮软化。1976年~1978年济南啤酒厂和
济南市轻工研究所合作完成“A·S1398中性蛋白酶防腐剂的研究”,取得一种价廉易
得、无毒无害的防腐剂及稳定剂,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78年~1980年济南市轻
工研究所与济南牙膏厂合作,在牙膏中加入蛋白酶与溶菌酶取得成功,获1980年山东
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济宁与潍坊洗涤剂厂研究成功加酶洗衣粉。1984年济南市
轻工所在莱阳绢纺厂进行绢纺酶法精炼新工艺的研究, 用酶法精炼代替碱法,获198
6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4年青岛市轻工研究所进行“贝克曼GA-2专用酶试剂的研
究”,采用超滤新技术,通过中空纤维超滤膜表面的多孔性结构,对细胞的高分子酶
和低分子盐类杂质,进行不产生变相的选择性分离,获得成功。
1969年山东省轻工研究所、济南市轻工所、轻工部制浆发酵所、造纸科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生物系与济南造纸总厂共同协作,进行酶法制浆试验,利用纤维素酶,辅助
机械和石灰处理,制出合格包装纸和白度为60度左右的白纸,为酶法造纸作了探索,
但实际应用尚未取得理想效果。运用纤维素酶于酒精生产,山东酒精总厂已获成功,
提高出酒率0.3%左右。果胶酶、糖化酶在酒精生产中也较多采用。
1980年青岛市轻工研究所用聚丙烯酰胺包埋葡萄糖氧化酶,制成酶柱与氧电极组
装成酶电极,进行临床血糖检验取得成功。1984年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用葡萄糖
氧化酶膜氧电极流动注射分析50mg/di~400mg/di浓度葡萄糖, 线性良好,与邻苯胺
比较,对105例血清测定相关系数达0.97。
山东省细胞工程与遗传工程起步晚,70年代开始,山东大学生物系进行了细胞融
合技术的研究,1978年起,山东大学生物系又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先后完成了
小麦幼叶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小麦幼穗再生植株和小麦幼胚再生植株的研究,发表了
一系列学术论文, 其中1篇发表于《中国科学》,并对小麦胚性细胞的保持和小麦悬
浮细胞培养进行了研究。该系“小麦幼叶再生植株的研究”获1981年省科技成果二等
奖。1977年山东农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苹果胚乳组织培养工作,首次由金帅苹果胚
乳细胞诱导出完整植株,为果树三倍体育种开辟了新途径,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1978年~1980年进行了枣胚乳的培养, 首次由红枣胚乳细胞诱导出完整植株,获198
1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从1978年起,菏泽药材站与山东大学生物系等单位合作,进
行地黄花粉培养、茎尖培养和叶片的培养,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1977年起,驻青州市的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建立了以酶制剂游离烟草叶肉细
胞原生质体培养和烟草种间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普通烟草与黄花烟草、普通烟草
与粉莲烟草二个组合的种间体细胞杂交植株, 获山东省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和198
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2年青岛海洋大学分离出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
并培养获得再生植株。1983年获得长石莼和袋碓膜的异质融合细胞,并培养成自养性
细胞团,开创了国内藻类原生质体培养的先例,并应用于紫菜的养殖生产,引起国际
上的重视。
细胞杂交技术自1971年开始,研究人员在烟草研究所开始进行烟草单倍体育种工
作, 完善了大量产生烟草花粉单倍体植株的实验技术,相继育成单育1号、2号、3号
烤烟新品种和异香型烤烟3041、3042新品系,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科学大会
奖。所进行的烟草花粉植株后代遗传性和生活力的研究,获1981年中国农科院技术改
进三等奖。
山东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进行的玉米花药单倍体育种工作于1975年取得绿苗, 197
9年获得自交结实的种子--花药培养纯系, 1981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菏泽药
材站科技人员进行的毛地黄花粉培养及试管授精的研究,获1981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山东省葡萄试验站进行的葡萄花粉植株的诱导工作获1980年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济南市卫生防疫站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协作,进行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研
究,于1984年建株成功,获1985年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1985年山东省医学
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室研究成功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胚胎学实验室开展鱼转基因的研究工作,将抗冻
蛋白基因导入金鱼、虹鳟鱼,成功地在金鱼中得到可受精的体外成熟卵,对其生发泡
进行抗冻蛋白基因注射,到1985年已获得一批转基因实验金鱼,该基因已在金鱼中得
到表达。
山东大学生物系也正在从事小麦胚状体细胞中转基因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