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晚清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8&rec=8&run=13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官僚资本和洋行买
办凭借其特权,垄断山东市场,牟取暴利,山东民族商业资本在封建官僚和外国资
本的双重压迫下挣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地主经营商业者日益增多,据对省内
46个县131家地主的调查,兼营商业者有64家,开设的店铺包括各行各业。同时,
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小生产者和小商人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发展成为资金较为雄
厚的新式商人,有的濒临破产。手工业和农副业较发达的集镇,商业发展较快,周
村、潍县在明清时期商业盛极一时。运河沿岸的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城镇,
以运河为依托,形成著名的集散市场。
  沿海城市开埠,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一方面为外国资本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敞
开了大门,另一方面使沿海城市商业有了发展。1861年开埠的烟台是山东省最早开
埠的通商口岸。该市1850年前后已有商号千余家,与广州、厦门、汕头、福州、宁
波等地有传统贸易,与辽东半岛的贸易也较发达。烟台开埠后,外商云集,1864年
先后在烟台开设的公司洋行有33家,其中以美孚洋行居首位。美孚在烟台租地30亩
建货栈3处,可储煤油9万箱(每箱2桶,每桶5加仑)。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沿海及
内地商业资本向烟台发展,先是黄县、掖县和潍县商人将资金投向烟台,后有闽粤
及宁波商人在烟台开设钱庄商号。到1891年,烟台已有商号1660家。在商界享有一
定声誉的义昌、天成栈、顺盛、双盛泰、恒泰、洪泰、协泰、福泰,号称“八大家”
,都是在此期间发展起来的。1904年青岛码头建成、胶济铁路通车,1911年津浦路
津济段通车,烟台港因码头设施简陋,与内地交易不便,贸易由盛而衰,原由烟台
出口的河北、山西等地土特产品改由铁路运抵青岛。1902年烟台贸易额为4600万两
关平银,1905年降至3000万两,1913年降至2800万两。
  青岛在开埠前传统的沿海贸易已有相当规模,福州、宁波、上海等地每年有上
百只帆船前来进行贸易,年贸易额300万两,全年税收近3万海关两。1898年德国侵
占胶澳,辟为商埠,港口贸易开始兴盛。德商先后设洋行公司20余家,资本总额达
2.09亿马克。随后,英美日俄等国商人也蜂拥而至。德国凭借其特权,掠夺山东的
煤炭、花生、猪鬃、羊毛、大麻、草帽辫等,又大量倾销煤油、棉纱、火柴、肥皂、
砂糖及五金器材、化学颜料等。外商通过低价收购山东土特产品,高价倾销洋货,
获取暴利,如禅臣洋行经营的德国亿利登化工厂漂白精(氯化石灰),每桶(110磅)
进口价15元,在青岛售价80元。青岛猪鬃每担售价360~450元,禅臣转销英美每担
售价1000~1200元。青岛输入的棉织品、棉纱、针织、火柴、砂糖等,1901~1906
年价值6730法郎,占进口总额的88.5%。同时,在德国侵占期间还攫取了地方各种
税收,1899年课税收入3.6万马克,到1913年增长到720万马克,比1899年增长200
倍。
  青岛港口贸易的兴盛,吸引各地商人涌入。经营洋广杂货最早的是元太号,其
后华德泰、福顺泰、瑞蚨祥、祥云寿、洪兴泰、源裕兴、裕东泰、开泰祥相继开业。
许多商人在大鲍岛、台东、台西开设商店和批发商行,从事以土产购销为主的经营。
黄县、潍县、掖县和日照等地商人在青岛设点开业,并形成商帮。随后,广东、三
江、直隶等外籍商人在青岛设立会馆,进行南北各口岸土洋货贸易。1905年青岛贸
易额较1900年增长21倍,达1700多万两。1906年海关税收超过烟台,1910年贸易总
额也超过烟台。津浦路津济段通车后,整个华北地区大部纳入青岛的商务范围,在
全国通商口岸中居第六位。
  威海是山东沿海第三个辟为商埠的通商口岸,海运东去朝鲜、日本,北到天津、
旅顺、大连,南通江浙诸省。1898年英国强行租借,进而定为自由港,于1900年开
埠。商人为逃避课税,经由威海的进口货物增多。1909年进出口物资48.1万吨,较
1902年增长2.16倍,进口的大宗商品多是棉纱、棉布、煤油、卷烟,出口主要是花
生和丝织品等。
  济南市自清中叶起商业日趋繁盛。胶济和津浦铁路通车后,成为连接两大运输
动脉的交汇点。济南商业区先集中在东关、南关一带,20世纪初,济南商业西移,
西关遂形成商业中心,有号称“五大行”的国药、杂货、绸缎、鞋帽、钱业。在民
族商业中,章丘旧军镇孟氏家族的商业在山东乃至全国颇负盛名。孟家“祥”字号
商业自清乾隆年间开创,鸦片战争后先后在济南等地新开10家商号,1894年后为大
发展时期,在全国有106家“祥”字号,其半数在山东,仅济南就有绸缎、棉布、
茶叶庄等31家,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祥”字号资金雄厚,仅济
南4家商号在上海银行的备用金就常达百万元。
  济南于1905年12月12日正式设“华洋公共通商之埠”,商埠设华洋贸易处、华
商贸易处,众多商号迁至商埠,此时城关和商埠商号有千余家。济南货物集散范围
北至德州、天津,南抵徐州,东达黄河入海口,西接河南、山西。济南与口岸的贸
易,最初是以烟台为吞吐口,1867~1871年,通过烟台、天津输入济南的棉纱每年
平均28319担。烟台港1885年进口棉纱3981担,1886年增至56725担,1892年通过济
南转运济宁的棉纱317000担。自胶济、津浦两线通车后,济南市场便成为青、烟口
岸洋货进口和土产出口的集散中心。1906年,德人韩士礼在济南创办礼和洋行,初
设高都司巷,后迁普利门外,扩建房舍仓库,占地25亩,每年进口额150万(银)元,
出口原料100万元,年利50万元。
  清末民初,周村仍是长山、高苑、博兴、桓台、广饶、章丘、邹平、滨州、蒲
台、青城、齐东、惠民诸县的商业中心。其丝织业曾盛极一时,有“丝绸之乡”之
称,从事丝织业的有46户,产品行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年销售额400多万元。1904
年商会注册周村商号1700余家,年交易额3000余万元。潍县以手工业著称,一向为
鲁东商品集散重镇,猪鬃、绸缎、皮革、草帽辫等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交易提供
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潍县城区有商户700余家,城北东关也有相当家数,年交
易额4000万元。潍县的民族商业以李翰臣为代表,1874年开设同祥号,主营绣货,
因制作精细而闻名,以后相继开设了福聚祥等7家商号,号称“八大祥”,拥有资
金百余万元。
  随着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的增长,行栈业先后在沿海和内地崛起。行栈资本以经
营进出口商品为主要对象,以批发交易、代理买卖为主要经营形式,经营土产洋货
业务。行栈资本最早在烟台兴起,烟台行栈业不下数十家。20世纪初,货物交易凡
大宗皆经行栈之手。青岛开埠之初,外商势力仅限于通商口岸。洋货进入内地或土
货出口,必经华商之手。为适应这种需要,商人将资本投入行栈业,从而获取高额
利润。1907年开业的协聚祥,原经营进口猪肉、牛肉罐头及酒类,后为德商洋行包
销进口铁器及金属制品,获利甚丰,到1914年较开业时资金增加了9倍。到清末,
行栈业深入内地,广布内地城镇。济南开埠后,广帮、青岛帮以及即墨、潍县帮在
济南设立行栈,并掌握着粮食、花生、土洋布、洋杂货、皮货交易。这些行栈资本
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买办性。
  清朝末年,政府实施新政,振兴农工商务,鼓励发展实业,并采取一些有利于
农工商发展的措施。1901年,为抵制德国在山东的经济掠夺,巡抚袁世凯奏设商务
局,并拟定试行章程,规定凡“有裨商务,能兴巨利而著明效者”,资本不足,官
府可酌情筹资给予资助;凡“创设公司,扩充商业,振兴工艺,利益民生”,确有
成效的,分别给予奖励。1902年,商务局改为农工商务局,仍以“振兴实业”为宗
旨。1904年,济南成立商务总局,保护商务利益。1908年,山东巡抚吴廷斌奏准设
劝业道。劝业道是全省最高实业管理机构,实施劝商措施,减免土货出口税,裁撤
厘金税卡,拓通运道以利流通,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