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审计内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8&rec=297&run=13

  商业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从财务收支审计入手的,随着商业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继开展承包经营责任审机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向经济效益审计延伸,同时
开展“三项审签”(即对企业月、季、年度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和贷款书进行审
签)和其他专项审计,审计领域逐渐拓宽。省商业厅对各市、地商业局实行内部审
计工作指导,从1988年开始,每年年初下达审计工作要点和指导性文件,通过会议
等形式指导面上工作。

一、财务收支审计
  在商业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初期,围绕维护财经法纪,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监督。
1986年济南、青岛、泰安、烟台、淄博等市地,有48个商业主管部门和78个商业企
业开始了财务收支试审工作,共审计139个单位,审计出在财务收支中有问题的资
金45万元,商业审计工作开始起步。1988年审计项目242个,审出违纪违规金额530
万元;1989年审计项目509个,审出违纪违规金额2191万元;1990年审计项目819个,
审出违纪违规金额3731万元。财务收支审计已成为审计部门进行经常监督的手段,
也是开展其他各项审计工作的基础。

二、经营责任审计
  1988年开始,为推动、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的健康发展,在全省范
围内开展了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审计,同时,对承包经营和目标管理经营期内的离
任者,开展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其间,根据商业部下达的《商业部门内部承包、
租赁企业审计监督试行办法》,制发了《山东省商业厅系统承包、租赁企业内部审
计工作细则》。承包经营审计按照分层次审计原则,实行国家审计机关与内审机构
分工负责,多数承包经营单位由国家审计机关委托商业审计部门审计,承包经营审
计的方法多为一年一度的期中审计和承包期满的终结审计。租赁经营审计一般为终
结审计,也有进行期中审计的。1987年7月商业部下达了《商业企业经理(主任、厂
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试行办法》,1988年在面上铺开。离任审计分层次进行,大
中型企业由上级主管部门内审机构依据国家审计机关或干部管理机关的有关委托审
计文件组织进行;其他企业由商业部门审计机构或单位审计机构审计。从1988年开
始,上述两项审计逐年发展扩大。1988年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审计为567项,1989
年880项,到1990年增加到2220项。经理(厂长)离任审计1988年为181项,1989年
180项,1990年增加到350项。

三、经济效益审计
  包括全面经济效益审计和单项经济效益审计,内容涉及到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过
程。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
效益。从1988年开始,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各级商业部门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项目,
审计的效果愈来愈明显。1988年,全省商业系统开展经济效益审计254项,挖潜增
效515万元;1989年开展经济效益审计474项,挖潜增效1471万元;1990年开展经济
效益审计1039项,挖潜增效1549万元。

四、“三项审签”
  包括企业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和贷款申请书的事前审查。通过内部审签,加
强事前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报表的真实性、纳税的准确性和贷款的可靠
性。1985年、198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省审计局分别下达了“三项审签”的规定,
要求开展企业内部审签工作。商业系统的大部分内审机构相继开展了“三项审签”,
据济南一商局、烟台、济宁、淄博市商业局1987、1989、1990三年不完全统计,“
三项审签”达7933份。有些部门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还开展了基建决算审计、商
品库存结构审计、结算资金占用情况审计及其他有关专项审计,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1990年省商业厅发起在全省商业系统进行经济效益调查,摸清企业潜亏状况、经济
效益滑坡的主客观原因以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