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8&rec=154&run=13

  山东省所处的地理环境适宜蔬菜种植,是著名的“园艺之乡”。50年代初期,
蔬菜种植品种即达50个左右,经过多年培育,又有较大发展。1985年进行全面调查,
并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认全省蔬菜总品种78个。1985年后,又引进若干种
国外蔬菜名品。
  山东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章丘大葱、胶州大白菜、寿光韭黄、潍县萝卜等蔬菜
品种,远近闻名。
  蔬菜作为鲜嫩商品,历史上受运输条件限制,多是农民自产自食,或近距离运
销。胶济铁路通车后,专业菜园逐渐增多,沿线主要城市都设有蔬菜交易市场和行
栈,其中济南市即有礼发、吉祥、大来等8家蔬菜行栈。
  山东酱腌菜和调味品生产也久负声誉,酱园遍及全省各地。1934年,山东省共
有酱园206家,其中济南市即有121家。济南醴泉居酱园,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所产
酱菜远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国。武定府(今惠民县一带),曾是酱菜著名产地之一,该
地元香斋、仙泉居、福元居、大同、天顺栈5大酱菜园,都创建于明朝,其中仙泉
居的酱菜,多次选为珍品进贡朝廷。临沂产的八宝豆豉,由“唯一斋”酱园创于清
道光年间,至今仍是地方特产名吃。济宁玉堂酱园的酱菜,集南北制作工艺之长,
别具风味。
  建国后,山东省蔬菜生产得到空前发展。1953年前,城市蔬菜经营主要靠私营
行栈和个体蔬菜摊贩。1953年后,国营土产公司参与大宗蔬菜收购调运业务。通过
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蔬菜市场初步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份并存的
流通体制。自1956年起,正式成立中国蔬菜公司山东省公司,并建立蔬菜专业经营
系统,3月接收供销社的干菜、调味品经营业务。1956年8月易名为中国蔬菜食品杂
货公司山东省公司,同时将省供销社副食品经营管理处并入省蔬菜食品杂货公司,
下设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济宁、德州、泰安、聊城、威海、胶县、峄
县、滕县、龙口、临清等15个市县公司。1957年下半年实行“政企合一”,省公司
改名为山东省服务厅蔬菜商业处。蔬菜购销体制由多种经济成份自由交易变为以国
营为主体实行计划管理,购菜到园,统购包销。城市蔬菜批发市场撤销,合作店组
转为国营,个体菜贩转业,城市实行凭证定量配售。1961年秋恢复山东省蔬菜公司,
恢复由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蔬菜多渠道经营。1962年秋,开
放蔬菜农贸市场,允许农民进城卖菜。至1964年,全省大多数城市建立了由国营蔬
菜公司参与管理的蔬菜批发市场,实行统一验质、检斤、划价,国营、集体、个体
蔬菜商贩,均可凭证进入市场交易。自1965年起,对供应城市、工矿区的专业菜田
的商品蔬菜,实行计划管理,统一收购。1966年3月,蔬菜业务管理划归供销社,
与果品公司合并。1975年与果品经营分开,回归商业厅管理,恢复省蔬菜公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蔬菜产销逐步由计划管理转向市场交易。省蔬菜公司
所属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德州、泰安、威海、蓬
莱、聊城、新汶、莱芜、临沂等16个城市工矿区蔬菜公司陆续下放给各市地直接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