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倡国货发展民族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8&rec=13&run=13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山东战争频繁,社会经济遭受很大损失,人民生活困苦
不堪。30年代,战事基本平息,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城乡商品流通扩大,城镇人口
增加,交通邮电改善,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30年济南商户新开业
的有366家,总资本2886170元;歇业的只有33户,资本额为286700元。济南市为鲁
晋豫三省土货出口的集中市场,土货出口以棉花、小麦、高粱、大豆、花生为大宗;
牲畜以牛驴鸡为主,手工艺品有发网、帽辫、土布、绸缎、草席等。据1932年统计,
共有各业商户3554家,贸易额为16700万元(含外商数),从业人员36381人。1933年
全市有62个行业,4272家商户(含金店,不包括工业),34362名从业人员,总资本
7716.5万元。
  此时日货充斥山东市场,如日本棉纱占济南市场的70%以上。1929年日纱每件
235元,1930年为249元,而鲁丰公司所产棉纱虽未涨价,仍不能与日纱抗衡。日本
布行销山东各地,潍县土布望尘莫及。
  为提倡使用国货,1930年2月7日,青岛举行各界代表大会,决定组织青岛各界
国货运动委员会,于3月1日正式办公。4月17日,特别市政府公布提倡使用国货大
纲、实施办法、治本方法,规定各机关、学校、家庭均应购用国货。8月中旬,青
岛市各界反日援侨委员会自8月15日起禁绝日货入口。7月7日,青岛国货陈列馆开
幕,展品共计1900余种。1931年10月19日,山东国货陈列馆开幕。馆长张启元致词
说:自海禁大开,外货充斥,销路漫增,始而通都大邑,继而穷乡僻壤,唯舶来品
是赖。据海关统计,国内金钱外溢,每岁不下5亿元。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经济
侵略较兵战尤酷,而提倡国货是一良策。1932年山东省政府实业厅,为提倡国货,
振兴商业,决定建设山东省劝业商场(10月在济南设立),以提倡国货振兴商业为宗
旨,让场内商人一律出售国货。同时筹设国货批发所、国货陈列馆和国货推销委员
会。1934年劝业商场更名为国货商场,建设厅厅长张鸿烈任商场管理委员会会长,
拨付批发所流动资金2万元,再筹资5675元作为建筑费修缮商场。12月国货商场正
式开业,场内商号160家,月营业额1700元。
  由于提倡国货,日商受到严重打击。1931年11月6日《申报》载:青岛自各界
一致实行对日绝交以来,日本工商业突现凋敝,日本纱厂产品销路全无,运往外埠
的只占十之二三,仓库堆满无法容纳;棉纱、棉布和砂糖、纸张杂货业,均处于休
业状态;因受抵制,使银行、轮船营业大受影响,日青轮船客货大减,不再定期开
航,输出也无货可运;专对华人的小商贩停止营业。
  由于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取得一些成果,日本遂改在华北一带推销日货。于是
天津、青岛等通商口岸,成为日货输入的总枢纽。1932年4月上旬,青岛仅白糖连
日入口不下百万包,日货输入已超过“九一八”以前的数额。政合永、复兴昌两家
将日货改印国货字样,寄发山西、陕西两省,每家每月发货2000包左右,大发不义
之财。1932年3月14日《申报》载,青岛大批日货进口,码头车站堆积如山,充斥
市场,两个月即输入数百万元,主要由五六十家华商经营。
  在提倡国货期间,山东民族商业得到一定发展。1929年青岛商业区以中山路、
天津路为中心,有店铺3000余家,其中华商2577家。到1933年有35个行业、5514家,
资本额19090万元(含银行钱庄)。烟台随着码头设施和陆路交通的改善,进出口贸
易扩大,市场又趋繁荣,1932年烟台有16个行业、1073家商户(其中洋商100余家),
到1936年发展到2467户。威海自英国强租辟为自由港后,因进出货物不纳关税,比
烟台、青岛优越,所以商业逐渐发达,1930年商号有364家。1930年10月1日,中国
收回威海,辟为商埠,撤销自由港,相继设立海关等税收机关,工商业户负担加重,
商业曾一时出现萎缩。龙口开埠前商号不过百余家,开埠后商业日趋繁盛,1931年
有商号637家。1932年因军阀混战的影响,曾一度衰退,不久即得到恢复。龙口粉
丝出口有悠久的历史,1933年有粉坊300余家,年产640多万斤,总值115万元。龙
口商业在抗战前为繁荣时期,有“小上海”之称,1936年有富户747家。周村以丝
绸之乡著称,但1916年曾遭受军阀吴大洲掠夺,40余家商号损失千万元之多;当年
大火,30余家商号1600余间房屋被烧,大火两昼夜不熄,损失惨重,直到30年代初
才逐渐恢复。1933、1934年有19个行业、727户商家,资本额169万余元,年营业额
1300~1600万元。商户中仅绸布店有160家,丝绸产品在全省占64%。淄博有商户
1300余家,其中县城1100余家,包括侨商年交易额2000万元,其中较大商户464家,
交易额近1100万元。德州因有津浦路及运河交通便利,历史上商业兴隆。1932年有
15个行业,360家商户。其中较大商号122户,年交易额797.7万元。临清1931年有
36个行业、717家商户,以输出棉花为主,每年输出4万包(每包160斤)以上,由运
河输往天津的占70%。
  1931年绸布业发展较快,行业间竞争剧烈,小商号多有倒闭。百货业随着人口
增加,也有较快发展,特点是高档奢侈品、化妆品消费下降。杂货业由于日人和军
阀官僚走私,为经营者提供了充沛的货源,也得以发展。此时济南形成一个茶业集
散地,进销量最高年份为1000万斤。潍县在胶济路通车前已较繁华,历史上以铜器、
铁器、嵌银丝工艺、绣货、仿古铜器著称。胶济路通车、烟潍公路筑成,交通更为
便利。1933年全县有27个行业、1491家商户,年交易额3000余万元,其中以布业为
大宗,有257户,全年营业额307万元,棉纱有万吨输入,总值达1000万元。潍县产
各种棉布行销大半个中国,1932年火车运出3600吨,邮寄十二三万件。由于日商廉
价倾销棉纱,农民纷纷弃农就织,1934年为鼎盛时期,号称有10万台大机,从业者
20余万,年产各种布1200余万匹,价值8000多万元。济宁位于大运河畔,铁路未通
之前,商业兴盛,铁路筑成后,河道废弛,粮运改途,济宁商务南移徐州,北移济
南,其繁华程度虽不如往昔,但仍不失为鲁西南商品集散地。1933年有16个行业、
191家商户,其中以杂粮业最盛。泰安是农副产品集散地,输出以花生、生姜、小
麦、油类为大宗,1925年有商号875家。济南“五三”惨案后,省政府迁驻泰安,
市内人口大增,商业一度繁盛,有大小商号千余户。1933年有商号877户,资本额
243万元,年营业额1495万元,输出货值为230.5万元,输入44.9万元。据1932年统
计,省内除大中城市外,还有商业市镇856处,商户2.2万余家。
  山东民族商业在洋货冲击下,时起时伏,艰难地挣扎。1932年到1933年春,济
南歇业商号近2000余家。较好的行业只有粮食、典当、中西药材、布匹、卷烟等,
而棉纱、鞋帽、绸缎、火柴、饭馆、旅栈、煤油、杂货业均趋衰退。1934年底,因
同业联合会不售予日商,棉花存货甚多,洋广杂货成交较少,食物店减少1/3以上,
绸缎、布匹店亏赔的达90%。到1934年,山东土产滞销,价格下跌,商业破产户增
多。据1934年3月19日《申报》报道,山东经济破产,一大原因为外货倾销,约计
布匹一项每年计2亿元,纸烟每年3000万元,煤油汽油等济南市每年在100万元以上,
化学工业原料每年合5000万元,其他洋货每年5000万元,合计每年外货在鲁倾销在
4亿元以上,按山东人口计算每人每年负担在10元以上。
  在洋货冲击下,国民呼吁提倡国货。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于1933年8月令实
业厅组织国货推销委员会,各县市设分会,提倡公务人员以身作则,使用国货。青
岛国货展览会每年举办一次,1933年第四次展览,参展的有173家,展品6636个,
价值39万元。到1936年11月,省政府训令,凡有国货可代替的,不准用外国货。青
岛市政府训令公务人员的服装用料全部用国货,办公用纸亦必须用国货。
  韩复榘统治山东后期,因实施“币制改革”,滥发钞票,物价飞涨,使商业日
益萧条,市场凋敝,破产与歇业户甚多。韩复榘撤退济南前夕,大肆纵兵掠夺焚烧,
使商业遭受严重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