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持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8&rec=105&run=13

  (一)密切工商关系,保证市场供应。建国后,工商关系主要是商业向工业付出
原料、委托加工、收回成品。1951~1964年,商业共付出棉纱108.8万件,坯布10
.5亿米,加工收回棉布24亿米,有力地扶持了纺织业生产发展,安排了市场供应。
1965年,工业内部开始实行纱、布对口供应,工商之间由委托加工订货改为购销关
系,省公司和各地、市纺织品站主要通过派员参加工业部门召开的纱、布计划平衡
对口会,工商共同协商安排季度棉纱、棉布、印染布的生产,衔接商业收购计划,
密切工商关系,支持生产。
  (二)为工业提供信息。商业利用联系面广、购销信息灵的优势,从促进全省工
业产品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出发,经常主动搜集全国各地先进样品及有关
资料,提供给工业部门,供设计和生产参考。商业利用直接面对消费者开展市场调
研,掌握消费趋向,反馈给工业改进生产。商业还经常与工业联合召开各种产品订
货会、补货会、展销会等,扩大宣传、增加销售、开拓市场。
  (三)为工业排忧解难。全省商业急工业之所急,想工业之所想,努力确保生产
计划的完成。1959年,仅青岛纺织站就为60多家工厂解决生产困难160余次,帮助采
购各种原材料660余吨,使年增产值2400多万元。1974年,纺织工业欠产,一些织布、
印染厂所需棉纱、坯布供应不上,为解燃眉之急,省公司及时向商业部汇报求援,获
准从沪、津、苏、豫等十余省、市调入棉纱2万多件,棉布1.5亿米,支持了省内织
布、印染生产急需。70年代,北镇等地一批新棉纺厂建成投产,而相应的印染设备
暂不配套,造成大量棉纱、坯布积压,无处存放,商业及时腾出仓库,帮助储存棉纱
1.4万件,坯布2000万米。1975年,临沂一纺织厂刚投产,产品质量不过关,积压棉
维白布150万米,占压资金2400万元,1500人发不出工资,临沂纺织站以进价高于规
定出厂价15%收购,损失60余万元,使工厂摆脱了困境。1985年,这个工厂又因产品
积压,造成资金紧缺,商业为厂方预付50万元购买原料,并与厂方联合派员赴广东、
广西、新疆等地,推销纯棉白布500万米,工商携手再度难关。1984年后,纺织品
虽经营难度加大,商业仍以支持生产为己任,以争、抢、挤、占的精神开拓市场,
优先收购销售省内产品,省政府还做出推销省内产品可按销售额的3%比例提奖,奖
励有关人员等规定,对促进生产发挥了较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