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青岛观象山天文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7&rec=7&run=13

〖观象台〗〖青岛〗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在今青岛市馆陶路1 号附近设立
气象天测所。其天文观测台为木结构,屋顶用波纹铁皮,可自由推动。1905年,气
象天测所移至水道山(今观象山),各项设备逐步增加。1911年,更名为青岛观象台,
并扩大气象服务范围。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将观象台改称测候所。1922年12月10日,中国
收回胶州湾租界地行政权,惟青岛测候所迟至1924年2月10 日才正式收回并改称胶
澳商埠测候局。1924年5月,测候局改为测候所, 后又改称中华民国胶澳商埠天文
台,由蒋炳然任台长。设天文磁力科、气象地震科及事务处等,主要业务工作有:
天文、气象、地磁、地震、潮汐等观测、报告。
1926年5月,蒋炳然参加万国经度委员会,办理万国经度测量事宜, 由胶澳商
埠总办拨国币5000元购办仪器,委派高均任测量主任,宋国模任主测员,徐雁平任
助测员。采用子午仪、等高仪、恒星时表及自动记时器,按万国经度测量委员会的
约定,子午仪每次测中星10颗左右和上中天、下中天之拱极星数颗。等高仪观测主
要在室内进行,每次观测不少于40颗星。自1926年10月2日~11月30 日进行了经度
测算,实地观测点设在观象山的东巅。所测结果,以英国格林威治零度子午线计算
为:经度(东)8h01m16s.812,±0s.007。
青岛观象台第二次参加万国经度联测,自1933年10月1日~11月30日用子午仪、
等高仪、恒星时表及自动记时器进行测定,计测量43次,测星325座, 收听西贡及
法国波乌多无线电时号,所测结果:经度(东)08h01m16s.54,±0s .
01。实地观测点设在今天文台一侧。
1926年和1933年观象山天文台两次万国经度联测成果均经专刊发表,得到国际
赞誉。
1947年11月3日~12月12日,青岛观象台重新测定观象山天文台的经度, 计测
星97座,收听徐家汇天文台时号,所测结果为:经度(东)08h01m16s.735,
±0s.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岛观象山天文台隶属中国科学院,其主要任务由科
学院统筹,参加全国天文、天象及人造卫星的观测工作。
1987年在青岛观象山建立了“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