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青岛高程基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7&rec=11&run=13

〖高程系统〗〖高程基准〗
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需要有一个全国统一的高程系统。建
立国家统一的高程系统,首先要确定一个高程基准面。基准面必须尽可能与国家有
代表性的平均海水面相符合,平均海水面又须根据验潮结果决定。
东汉时期,王充(公元27年至约79年)首次提出海潮“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
的论点,北宋益都人燕肃于1025年编著《海潮论》和《海潮图论》,不仅验证了王
充的论点,并计算出高(低)潮时间,每天推迟约53分34.08秒。元代郭守敬在 1275
年(至元十二年)测量北京至开封的地形时,首次采用海平面作为高程基准面。上述
两项成果虽然先于世界各国推出,但未能继承下来,更没有应用到测量中去。

〖青岛〗〖济南〗〖棋盘街〗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青岛开始验潮,用潮汐资料推求平均海水面,作为
高程的基准面。建国前,这一高程基准不仅没有成为全国统一高程基准,也没有用
作山东省的统一高程基准。清末,山东测绘局在测绘全省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时,
在济南南营棋盘街设临时水准点,作为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在全省的各项建设中,还分别采用过泰山山麓假定高程点、大沽零点、
坎门零点、废黄河零点、津浦铁路零点等,致使山东高程系统较为混乱。至于全国
采用的高程系统,其混乱局面更为严重。
建国初期,总参测绘局开始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就对建立国家统一高程基准
这一课题进行考查论证。至《大地测量法式(草案)》于1959年9 月经国务院批准试
行,仅用6年的时间,国家统一的高程系统即建成。此后,从实用和科学性的角度,
又进行了改造、完善,使其更加稳定、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