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陆源污染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5&rec=86&run=13

山东省三面环海,对近海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沿海排放的废水、海岸工程的污
染物、滨海城市垃圾等,经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是造成莱州湾、胶州湾河口区近
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防止海岸工程对海洋污染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位于海岸或与海岸联接、为控制海水或者利用海洋完成
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并对海洋环境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
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等,主要包括:港口、码头、造船厂、修船厂、滨海电站、岸边
油库、滨海矿山、钢铁、化工等类企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城市污水排海工程
以及其他一些滨海公路、渔业、海岸保护等改变海岸滩涂自然性状的开发建设工程。
为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根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环境
管理法规条例,山东省严格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程序。遵照“先评价、后
建设”和“三同时”的原则,凡对环境有影响的大、中型海岸工程都编报了环境影
响报告书,如烟台合成革厂、寿光碱厂、胜利油田开发和一些重大港口的建设等,
在全国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全省海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
作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省主要海岸线及近岸海域。通过评价,分析、预测了海岸工程
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
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工程的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工程
建设中,坚持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
制度,在工程正式验收前,坚持进行环保设施验收。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海岸工程
建设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环保设施,配合后期严格环境管理,有效地防止新建海
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二、防止石油开发对海洋污染
山东省滨海石油开发主要集中于东营、滨州一带,油田由陆地逐渐向海上扩展,
尤其是在黄河口地区,黄河淤积每年不断地向海中延伸,为石油开发创造了一定的
有利条件。
石油开发造成海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2 个:一是钻探过程和各生产环节跑冒滴
漏的落地油,遇雨冲入海中;二是石油开采过程中,多数油井要加压注水,油水混
合物采到地面上,经油水分离后的含油污水处理不当,排入河流而带入海中造成污
染。
在防治油田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污染方面,曾经有过一些经验教训。1987年,
东营市大雨,将大量含油污水排入海中,造成近海污染纠纷。在各级政府、环保部
门的指导配合下,油田对防治油污染予以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油污染
防治工作,主要包括:①加强领导,健全各级环保机构,负责油区环保工作,政府
与企业、企业内部都层层签订了环保责任书,落实职责;②完善技术配套措施,在
排涝站(向海中排水系统)建立污水处理设施;③制定油田原油不落地管理条例,建
立落地原油回收队伍;④建立4级隔油设施,严格检查制度, 对原油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含油污水经脱油处理后,全部回注油层中。由于油田加大了环保工作力度,措
施得力,油田的环境保护工作逐年有所改进,在全国各大油田中名列前茅。虽然油
田开采范围不断扩大,油田注水量不断增加,但没有再发生因石油开发造成的重大
海域污染事故。
在防治油田污染方面,不仅环境管理和治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在油污染的鉴别
方法上也开发出了“油指纹”鉴定技术,将各油田的原油指纹都鉴定入档,发生污
染纠纷后,对确定油的来源十分有效可靠。这种技术应用在全国属于首例。

三、加强陆源污染治理
(一)加强向海中排污的重点流域治理
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是山东省紧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各沿海市地都有本辖
区的流域治理规划,省里重点抓的与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流域主要有小清河流域与
罗山河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减少向海中排污
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是排海污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除重点污染源治理外,
全省向海洋排放污水的重要城市都加快了城市污水集中治理的步伐。威海市1987年
建成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至1995年已扩建到处理15000吨; 并开始建设污
水深海处置工程,总规模日处理16万吨,一期规模8万吨。 青岛市已建成投入运行
的有海泊河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胶州市氧化塘(3万吨/日)、即墨市污水处理厂
(5千吨/日)。正在建设或筹建的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还有:烟台市污水深海处置工程
(25万吨/日),青岛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团岛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
等等,这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将大大缓解海域、特别是城市近岸海域污染状况,
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
(三)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
重点污染源治理特别是沿海城市的重点污染源治理,在保护近海环境方面取得
了明显的效果。如文登市五垒岛海湾,面积约11万亩,背风向阳,封闭性强,海滩
平坦,泥沙细腻,饵料丰富,是鱼虾产卵、贝类繁殖的良好场所及滩涂养殖的良好
基地。1968年,海湾岸边上建设一座年产3000吨纸的硫酸盐法造纸厂,后又相继在
母猪河(流入该海湾)沿岸建了一些有污染的企业。由于工业污水的大量涌入,使海
湾变成了臭水湾,沿岸养虾产量逐年下降,杂色蛤、泥蚶濒临绝产。据水产部门统
计,1980年海湾的泥蚶、海蜇、杂色蛤3项年收入只有6万元,仅为1968年前的8‰;
而造纸厂投产15年,上交利税仅750万元,仅相当于建厂前这3项海产品的年收入。
为此,群众痛惜万分,要求治理污染,保护海产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经各级领导
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协调,决定关停造纸厂,拯救海湾。1984年5月24日, 投资
400万元的造纸厂关停转产,同时, 投资数百万元对母猪河沿岸的其他重点污染源
进行治理,使其排水基本达到排放标准。采取这些措施后,海湾的水质逐渐得到恢
复,到1988年,已基本达到一类海水标准,各类海产品产量也逐年上升,全年海产
品收入就超过1000万元,是造纸厂生产期间年收入的160倍。 海湾的环境保护工作
使沿海湾20多个村的居民又走上了富裕之路。
烟台蓬莱造纸厂是抹直口海湾的重要污染源,烟台市在贯彻落实省市长环境保
护目标责任书工作中,关停了该厂制浆车间,明显地改善了该海湾的水质。莱州市
重点治理印染、电镀行业废水,减轻了该市对莱州湾的污染。
青岛市为保护胶州湾,首先抓重金属污染治理,关停了红星化工厂铬盐生产车
间,对缝纫机厂、自行车厂的电镀车间进行彻底改造,使海域的重金属污染得到有
效控制;对染料厂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对电厂的粉煤灰、钢厂的废
渣,城市垃圾等都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对市内的造纸厂停止麦草制浆等等,都收
到了较好的海洋环境保护效果。青岛、威海市港口都配置了油水分离装置,处理入
港船只含油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