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近海环境质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5&rec=44&run=13

随着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增多和浅海石油资源的开发,以及沿海城镇工农业生产
的发展和海上航运业的日益发达,排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愈来愈多,已对山东沿海
的某些海域,特别是河口区造成了污染。山东海洋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根据海洋水
质调查与监测资料分析,远离海岸的水域水质基本良好;近岸海水水质则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近岸海水中,农村附近海水水质良好,城市附近特别是大中城市附近
海水污染则较严重,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口和河流入海口附近污染最为严重。海港港
湾、锚地和船舶航行主航道的海水受到石油类污染。
山东沿海石油污染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现。污染主要来自石油化学工业及海
上石油运输。1935年大连石油七厂投产。1940年和1944年,锦州石油五厂和锦州石
油六厂先后投产。1931-1957年,大连寺儿沟码头外运成品油到烟台、 青岛等地。
这些工厂的含油污水都直接排海或通过河流排入海中,通过海流的作用,也污染了
山东沿海。海上石油运输船的压舱水和洗舱水直接排放入海,也造成一定的海域污
染。60年代-70年代,随着胜利、大港油田的开发,渤、 黄海沿岸石油工业发展和
海上石油运输总量的迅速增长, 正常排放油和漏油事故致使海域石油污染加重。
1963年青岛石油化工厂始建,直到1982年含油污水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胶州湾,引
起胶州湾石油污染。
在60年代以前,山东省的工矿企业较少,排放的污染物也较少,山东沿岸海域
较清洁。60年代初期,山东省工业迅速发展,沿海城市工业发展尤快,大批化工、
纺织、印染、造纸等工厂相继建成投产,其有害废水直接排放入海或通过河流入海,
污染了近岸浅海水域。
自1972至1976年,山东省与其他沿渤海省市合作进行过多次较大规模的近海污
染调查,结果表明,渤海湾、莱州湾(水质、底质)石油污染最严重,特别是毗邻胜
利油田和大港油田的沿岸海区油污染有明显发展趋势,渤海湾西部沿岸和莱州湾南
部沿岸硫化物较高,有的在200毫克/公斤以上;其他有害物质在该海区则未见
异常。
1978-198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水产研究所(现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
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烟台地区水产研究所及大连和烟台海洋渔业公司等参加,
对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进行调查。调查表明:莱州湾底质中重金属无
明显沉积,水质中石油污染严重(>0.05毫克/升),汞、铅污染也有发现, 胶州湾
铬污染明显。同时,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进行的渤黄海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
调查研究也表明:山东局部海区如胶州湾的铬污染严重,胶州湾红岛附近海区的汞
含量较高,其他海区重金属含量均较低。
据1978年监测资料,山东半岛沿海渤海海域水中含油量为0.11毫克/升-0.439
毫克/升,以莱州湾水域含油量最高;半岛沿海黄海海域水中含油量为0.13毫克/升
-0.77毫克/升,半岛南部沿海油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北部。山东省近岸海水中汞、
镉、铅、砷含量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胶州湾部分海区镉含量相对较高。化学耗氧
量、pH、溶解氧、氨氮等一般不超过水质标准。其中溶解氧监测值一般在4.08毫克
/升-7.43毫克/升之间,化学耗氧量为0.78毫克/升-3.84毫克/升。
1980年,山东近海水域设置38个监测点位,其中石油类检出率92.9%,超标率
是51.3%,浓度范围是0.01毫克/升-0.53毫克/升。汞检出率为79.3%,超标率是
5.4%,浓度范围是未检出-0.0014毫克/升。pH值、溶解氧、镉、 铅、 六六六、
DDT等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试行)》(TJ35-79)。
1982年,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对北纬34°30′以北的黄海海
区进行过水质、底质和生物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为:胶州湾东部沿岸属污染区,
95%湾区(湾中、湾西南)属环境质量清洁区;在黄海区,水质的污染物是油类,超
标率为41%;胶州湾、莱州湾及青岛近岸海区为2、3类海区,其余为1类海区。 底
质的主要污染物是汞、铅和砷。
“六五”期间,青岛和烟台两市对其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
表明,青岛市近岸海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氨氮和亚硝酸盐。从污染指数看,
胶州湾中、西、南部由于水域与湾外连接、水体交换迅速,基本未受到污染;胶州
湾东、北部沿岸海域,由于受到市区3条排污河和近海养殖的影响, 水体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烟台市近岸海水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耗氧量和石油类,监测的8 个海
湾中,芝罘湾未受到污染,威海湾、莱州海庙后湾、荣成俚岛湾、荣成桑沟湾和荣
成石岛湾5个海湾有轻微影响,套子湾属污染区,文登五垒岛属重污染区。
“七五”期间,青岛、烟台、潍坊3 个市对其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青岛市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石油类,从污染指数看,
胶州湾大部分海域属轻微污染,仅海泊河1#和楼山河1#两个站位属严重污染;
风景旅游区多数站位属轻微污染,仅沙子口和石老人两个站位属轻污染。烟台市近
岸海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无机氮和活性磷,近岸海域的10个海湾中,没有受
到污染的只有套子湾和长岛庙岛湾,有轻微污染的海湾有牟平养马岛湾、蓬莱抹直
口湾、招远和海阳的近岸海域,受到轻污染的海湾有芝罘湾和莱州太平湾,龙口湾
受到中等污染,丁字湾受到严重污染。潍坊市近岸海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石
油类和高锰酸盐指数,多数站位属轻微污染,仅胶莱河、白浪河、弥河河口近海水
域3个站位属严重污染。
“八五”期间,两海区共监测112个测点,监测样品358个,其中,黄海海区76
个测点259个样品,渤海海区36个测点99个样品。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黄海海区主要超标项目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其中,无
机氮的样品超标率为25.9%,最大值超标2.40倍;活性磷酸盐样品超标率为16.3%,
最大值超标11.84倍;其它超标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油类和pH值, 样品
超标率分别为8.8%、5.0%、5.0%和0.4%。渤海海区主要超标项目为无机氮,
样品超标率为21.4%,最大值超标4.73倍;其次是油类,样品超标率为4.1 %,
最大值超标1.61倍;其它超标项目为活性磷酸盐和汞,样品超标率分别为1.2%和1.
0%。重金属仅有总汞在1993年度的渤海海区内有一个样品检出超标, 两海区水质
基本未受重金属的污染。
根据对各测点的统计分析,污染最重的区域是青岛市辖区内的胶州湾,其部分
水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个别区域污染比较严重,且以潮间带水质污染最重,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烟台市辖区内的芝罘湾污染程度次之,测点
超标率较高,主要超标项目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溶解氧等,5年中以1994 年度
污染最重。其它水域个别点位检出个别项目略有超标现象,水质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