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建筑工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4&rec=4&run=13

古代的建筑工匠指具有一定建筑施工技艺的人。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古代中国,
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的限制和季节的影响,只有少部分工匠专门以建筑房屋为谋生
手段,而大部分工匠则以农为主,以建筑为辅。在封建社会里,这些同为建筑工匠
身份的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形式却有不同之处。
清初以前,有一种工匠属于“匠户”。“匠户”是封建社会“匠役制”的产物,
即统治阶级把有专门技术的工匠编入特种户籍,被称为“匠户”。匠户的子孙“世
业永充”,不能脱籍。他们除每三年调往京师服役三个月外,当地官府若有修建官
衙、市政等重大工程,则摊派匠户出工。到清朝顺治年间,清政府宣布取消“匠籍”
和“匠役制”,改征匠役银,由匠户纳钱,由官府出资雇佣工匠施工,匠户可免出
役,从而产生了另外一种专以包工为生的建筑工匠。这类工匠招揽生意的地点大都
在所谓的“工夫市”,也即工匠们在自然形成的聚集地点等候招雇,当面议定工价
后,便随雇主到建筑工地做工。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形成了一套具有高度技巧的工艺。因此,掌握这
门手艺的家族便代代相传。据山东著名的建筑之乡桓台县1986年调查,自1840年以
后,全县连续3代从事建筑业的有1594家,连续4代的有906家,连续 5 代以上的有
473家。在建筑业比较发达的曹县、肥城、章丘、兖州、滕州、梁山等县(市), 据
调查建筑世家也很多。这些建筑世家经过历代的钻研和总结,大都掌握了一整套精
湛的施工工艺,为建筑施工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桓台县穆氏建筑世家 据1917年修《穆氏世谱》载,山东省早期私人营造厂之
一“元吉营造厂”的创始人穆德让(字逊斋),其祖父就是木瓦匠,至今已历6 代。
1892年,穆德让25岁,他天资聪颖,技术过人,与其父带领乡里工匠几十人到济南
承建工程。1906年创建元吉营造厂。该厂从业人员多时达300余人。 其长子穆曰荣
在30年代能搞设计、绘图和预算,成为当时济南建筑业中的名人。元吉营造厂在济
南施工的主要工程有1910年竣工的纬四路商业楼、1924年竣工的经二路基督教青年
会楼房、1934年竣工的仁丰纱厂,还有国民革命军医院四层大楼、麟祥南街颜海州
公馆等工程。

桓台县杨氏建筑世家 从杨延泰(1874-1945)算起,这个家族已有5代从事建筑。
杨延泰家境贫寒,全家9口6个子女,只有1亩6分薄地。4个儿子中只有杨长贞读过4
年私塾。他们克勤克俭,艰难度日,工艺精益求精。至20年代,他家男子个个是能
工巧匠。老三杨长利于1932年在济南开办永利营造厂。老四杨长贞拜青岛一建筑师
为师,学习设计和绘图,经济南建设局考核,获技副证书。他们当时在济南承建的
主要工程有省府礼堂、王乐平墓、东元盛染厂、成通纱厂、体育场看台、新生浴池、
中国影院、人民商场以及大观园和大明湖改建工程。
拜师学艺,是成为一名工匠的必由之路。到了近代,山东省建筑行业中基本形
成了一套比较统一、完整的师徒定则。由于建筑业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行业,所以出
道学艺的大都是家境贫穷的农家子弟。其中除极少数上过几年私塾外,绝大多数是
文盲。因此,他们都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学艺先拜师,有门路的则投拜当地行业
中声望高、手艺强的工匠为师。拜师须有“中保人”,“中保人”除了介绍双方相
认外,更重要的是承担徒工方面的责任。父子、叔侄、舅甥也可以形成师徒关系,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建立师徒关系后,要立下师徒契约,俗称“死活文书”。文书
规定“学徒期间,自当勤奋学艺,尊师听命。若有工伤不测等情,生死自由天命,
与师无涉。若外逃走失,半途而废,均由中保人负责”。然后举行拜师仪式,请拜
师酒。学徒期限一般都是三年,只供吃饭,不发工资。
徒工学艺先由干小工开始,运砖锯木拌灰要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
建筑施工技术性比较强,初来乍干就演习操作无法保证质量。再就是相当一部分师
傅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保守思想,所以在传授技艺上总是采取慢慢来,
留一手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师傅才决定正式传艺。除了教给徒弟一些基
本的操作技术外,还教给一些有关复杂工艺的口诀或技巧。因此徒弟必须心灵手巧,
勤练牢记。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博得师傅欢喜,以求多传授一点技艺。学徒期满后,
还要再给师傅帮工一至二年,以谢师恩。然后就正式成为一名独立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