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施工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4&rec=2&run=13

建筑施工作为一种重要的手工业技艺,对促进山东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其突
出的贡献。遍布山东大地的许多古建筑,是无数工匠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的传世杰作。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建筑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兴起,促
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些都相应地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泥
木作坊,这是山东省最早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建筑施工组织。进入20世纪后,
随着山东省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泥木作坊已不适应较大规模建筑施工的需要,被纷
纷成立的营造厂、营造事务所代替。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建筑工人仍然是出卖技艺
的手工业者,无固定供职单位。营造厂(所)具有一定的设计、施工、经营管理人才,
并且成立了营造业同业公会,标志着建筑业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包括建筑、安装、装饰装修、防腐保温等专业企业。据1994
年全省资质复查统计,全省共有建筑施工企业6170个,属省建工系统的有5187个。
建工系统施工企业是山东建筑业的基本力量,其平均人数占队伍总数的83%。其中
国有企业30个,平均人数9.75万人;县以上集体企业224个,平均人数21.36万人;
县以下乡镇集体企业4938个,平均人数162.18万人。
山东省的建筑施工企业由四大部分组成,即中央部门直属企业、省属国有企业、
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县以下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需要,山东建筑队伍相应地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经过45年曲折起伏的创业历程,1994年的建筑业同解放初期相比,
发生了4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一是建筑队伍的数量和规模方面。1949年山东省注册登记的营造厂或营造事务
所均是私营性质,全省建筑业从业人数仅3万余人。到1994年, 全省建筑业从业人
员达到300万人,其中成建制的施工企业达6170余家,共计230.39万人, 而且国有
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都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二是建筑队伍的专业结构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的建筑队伍只有承建
一般土木工程的施工队伍。到1994年,已经发展成具备建筑安装、勘察设计、制品
生产、机械制造、科研教育、装饰装修等门类齐全的专业队伍。专业队伍的结构和
比例基本适应全省基本建设的需要。
三是建筑施工活动的区域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各个营造厂商的施工区域基本
上局限在本市(县)。1994年,山东建筑队伍的施工足迹已踏遍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出施工人数达12万多人。
四是建筑队伍的构成成分和人员素质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建筑工人俗称“泥瓦
匠”,社会地位低下,大多为没有文化的农民,有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更是
凤毛鳞角。1994年山东省的建筑队伍,管理人员占职工队伍总数已达18%以上,其
中工程技术人员占队伍总数的7%左右,持证上岗人员占6.3%。整个行业的施工技
术水平、科学管理和整体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