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古代建筑施工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4&rec=188&run=13

  山东古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
5000年之前的北辛文化时期,位于泰安市大汶口镇的北辛文化遗址,已有半地穴式
房屋,人们已有了夯实、柱基加石、沙夯实加固、室内地面经夯实后陶烧硬化等技
术。公元前3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已能建造地面房屋。公元前2000年的龙山文
化时期,建房有了台基和墙体,台基采用分层配料夯实,墙体为土坯,错缝砌筑。
建房工具多用石器、骨器等,济南已出现铜锯。战国时代齐国的《考工纪》中关于
“匠营国”、“匠人建国”等部分,记载了奴隶社会城邑建设规划的有关内容,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关于城市规划的文献。生于春秋末年的鲁班,发明和改进了墨斗、
曲尺、刨子、锯、凿、钻等木作工具。在长清县孝堂山石祠画像石和嘉祥县武氏墓
群画像石上,刻有细致清晰的梁柱、斗拱、檐枋、瓦陇、屋脊等。这些汉代建筑说
明,至迟在汉代,省内民房建筑形式已经定型,初步形成了木结构建筑体系。魏晋
至隋唐,山东宗教勃兴,寺庙叠建,发展了雕刻绘画技艺,现存摩崖造像分散于各
地山区,著名的佛寺有建于隋代的四门塔、唐代的灵岩寺等。宋代,泰安岱庙已建
成庞大的建筑群,其中天贶殿作为岱庙的主体建筑,是国内最大的殿堂之一,殿内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高3.3米,全长62米,是现存罕见的巨幅古壁画。曲阜孔
庙,宋代已初具现存规模,是国内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其中奎文阁、大成殿是国内
最大的殿阁。明代永乐年间,山东武城人吴中任工部尚书,亲自主持设计了明初三
大陵寝。明代还把蓬莱水城建成为古代军港。明清时期,经过不断地继承和改造,
建筑材料、结构类型、施工工艺得到进一步革新和提高,形成了两大特征:一是以
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以木构架为主体,建筑物的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墙壁只
起维护隔断作用,成为山东古建筑的主流;二是建筑平面的传统习惯是以“间”为
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再以庭院为单元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庭院的布局多取“四合院”形式,无论是宫殿、祠庙、衙署或民居均较广泛地使用
“四合院”的布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