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实例(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4&rec=156&run=13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小区 规划面积12.668公顷,建筑面积13.0250 万平
方米,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设计。该小区位于长江路东端,烟墩山麓西坡,依山傍海,
紧靠金融办公区,由东小区组团、阿里山小区组团和井岗山小区组团3个组团组成。
自1989年3月至1992年10月完成规划设计、 方案设计至单体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
施工部门于1989年6月第一个项目破土动工起,到1993年11月全部建成了东部小区,
并陆续交付使用。规划设计特点:1.规划目标,提供一个环境优雅、高居住质量的
规划蓝图。充分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形态,体现居住环境的社区性与领域性,创造
方便舒适的生活空间;2.功能组织,以长江路两侧为主要商业及公共设施布置区,
设有中学、幼儿园、单身公寓楼及商场、农贸市场等,既便于居民生活,又不干扰
居住环境。阿里山组团和东小区组团以多层住宅为主,井岗山组团以联排别墅为主,
顺应地势,层层向上,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3.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已将三区
自然地划分为三个组团,与城市路网相连的区内主路宽5米,内部成环状, 并设有
停车场,宅前路宽3米;4.绿化系统,小区以东为烟墩山坡地, 小区西接马濠运河
公园,自然环境优美。每个组团内设置了中心绿化带,并在不同的路上种植不同的
树种,以绿化为主,辅以花架、亭廊及活动场地供居民休憩。各组团以住宅围合,
形成小型绿地,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5.造型设计,造型多以坡屋顶为主,浅暖
色墙面,充分利用当地石材,红瓦黄墙,碧海蓝天。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多层次
的坡屋面处理,既丰富了建筑轮廊线,又增强了建筑的特性。亲切的视觉效果及颇
具地方特色的细部处理,形成了小区高低错落别具一格的建筑景观;6.竖向、管网
设计,由于小区为山坡地形,高差较大。竖向设计以平坡结合小台阶为主,充分利
用原地形地貌使建筑群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单体设计室外地坪基本与自然地面相
一致,形成各单元错台布置形式,并使人口与道路系统标高相协调,方便居民出入,
竖向设计的“随坡就势”,不仅丰富了建筑的立面,而且也节省了大量土石方工程
量,减少了工程造价和施工周期,小区内的各种管网全部采用直埋方式,干管沿主
干道两侧预留的管线通廊敷设,支管就近入户。在道路路面下除雨水管外,均不敷
设其他管线,为今后的检修创造了便利条件。
建筑设计特点:1.住宅均为商品房,设计以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经济为宗旨,
户型设计则充分考虑户主的不同购房要求,设计出多样化、多标准的户型,并利用
退层及坡屋面处理,充分利用空间设置了阁楼,丰富了建筑造型,增加了使用面积。
在开发区商品房中,这类带阁楼的户型是最受欢迎的,不仅解决了顶层卖房难的问
题,又为开发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户型从一室一厅到四室二厅,包括十几种
户型。面积自5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不等,提供给用户多种选择。 平面依照“三大
一多一小一全”的原则进行设计。卫生间除布置三件套洁具外,还留有洗衣机的位
置,注重合理的功能分区,提高了居住质量。2.联排别墅类建筑,主要位于井岗山
小区组团内。共有四种户型,面积自240平方米至350平方米不等,以2层为主, 局
部3层。内装修标准较高,每套别墅都有前后院,且配有车库。红瓦屋面, 退层处
理,多种户型的组合,丰富了建筑群体的形态。空间的有机组合,更增添了小区的
宁静和私密氛围。联排别墅建成后,因其别墅形式和较小的投资,深受客户的欢迎,
现已全部售出,用作办公机构或办事处之用。井岗山组团以其新颖别致的造型,高
低错落的建筑形态和丰富的第五立面,成为开发区中颇有特色的景观之一;3.幼儿
园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设四班,每班30-40人。 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心理特
点和活动特点,造型活泼,注意细部处理、建筑符号和地方材料的应用,使整幢建
筑极具情趣。屋面设计以坡屋面为主,既有四坡又有单坡,形式多样。坡屋面断裂
处理,造成视觉集中更引人注目。幼儿园虽体量不大,但在开发区已成一景;4.单
身公寓楼建筑面积4897平方米。设计中力求创造一种具有居住交往的“家”的场所,
以满足单身多样化的要求。平面布置以中庭为主导空间,宿舍部分、餐饮及其他服
务功能围绕布置。建筑形式顺应自然地形,创造气氛宜人、具有丰富多采的室外空
间形象。使之既具有内繁性又开放活泼便于交流。利用退层的室外活动平台丰富了
建筑轮廊。立面中利用半圆形的阳台,追求光影的变幻。

潍坊早春园居住小区 外部环境设计于1991年5 月由潍坊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
计。小区位于潍坊市东郊距市中心2.7公里处。总用地11.64公顷,总建筑面积 14.
6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可居住2220户。该小区为全国第三
批城市住宅试点小区,设计特点:
1.合理地规划结构是创作良好环境的前提。在早春园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
当地习俗,合理安排各种生活设施和道路骨架。在整体环境创作中,运用传统的院
落空间布局手法,将整个小区视为一个大四合院,分别由东曦院、园光院、早霞院、
春影院四个居住组团组成,共同围绕“迎春园”这个大院的中心;每个组团( 大院
落)又由几个小院落组成;共同围绕团组中心。这样,就形成由大到小、 由公共到
半公共、由开敞到封闭的渐吸的空间序列。整个小区由一条自由舒展的“飞云路”
将四个组团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了灵活多变的空间结构,为小区的环境建设打下
坚实基础。
2.探索历史文化渊源。主要体现“早春”风貌。潍坊在历史上就有造园组景、
美化自然的传统,为了继承城市风貌的历史文脉,特将试点小区命名为“早春园”。
在环境设计中,借鉴传统造园手法,融住宅建筑与园林建设为一体,在小区中心绿
地建一个“迎春园”,创造一个含蓄、宁静、具有园林气氛的居住环境。这样,既
符合居民向往自然、追忆传统风貌、再现“东园早春”景点的心理需求,又为外来
游客开辟一个寻芳探幽的“园中之园”。
3.环境设计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关键。在环境设计中,将小区的主要景观点辍在
道路两侧,构成灵活多变的空间轮廓。由北大街进入小区,首先看到的是入口标志
“古城春潮”,四层高的综合商场是其背景,是一个欲扬先抑空间;走过商场,就
看到传统色彩的文化中心小院;再往前走,就是小区中心绿地“迎春园”。入口处
是一座名为“春的使者”的雕塑。公园东侧是蜿蜒一条河水和贴水起伏的小山丘。
山丘上遍植花木,体现“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的诗的意境。池水前
是一小广场,广场周围设置有迎春台、钓鱼台、饮绿馆和儿童游戏场( 迎春台是举
行迎春仪式的场所)。儿童游戏场的南面是小区中的水处理站, 其特殊醒目的造型
给人以较深的印象。从平面上看,小区的中心园林顺路展开,状若香蕉,被四个住
宅组团环抱围绕,如同一个大的四合院庭院,形成小区空间环境的趣味中心。“飞
云路”的西侧,布置一组点式住宅,从东面小区公园和小区主路西端看过来,也有
较丰富的变化。为了避免对小区一览无余,交叉路口的对景,布置一幢燕翅形状展
开的公寓式住宅。对早春园小区住宅外观设计,立面设计采用传统符号与现代建筑
相结合的手法,运用斜面层顶和后退台、错层以及高低错落相接的形式,力求体现
“南秀北雄”的建筑风格,创造有地方个性和传统味道的住宅外观形象。
4.建立明确的空间序列,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首先,划分领域空间的环境序
列,适应居民心理行为及社会管理的要求,小区按照人们的领域意识和传统的院落
布局,划分为四个层次的空间序列,即公共活动空间、半公共活动空间、半私有空
间、私有空间。公共活动即为小区中心绿地--迎春园;半公共活动空间是组团中心
绿地--东曦院、园光院、早霞院、春影院,它们是组团居民活动交往的空间。借鉴
传统民居、砖雕、影壁墙等意向,创作小品,在每个组团入口设置明显的标志,强
调其识别性。同时对各个组团住宅入口、阳台、窗楣、花池、院墙及色彩、绿化等
加以不同风格和色调的处理,使各个组团区别开来,并且利用组团中心绿地建设半
地下自行车场。这样,既能存放自行车,又使绿地高低起伏,又为将来小汽车停放
场地提供可改造的余地。半私有空间即院落空间,这是小区居民最有吸引力的活动
空间。设计以绿化、草坪、硬质地面为主,适当点缀小品,使居民在这个庭院里休
息、娱乐、富有情趣。私有空间是住宅低层小院、楼层阳台、屋顶露台。这样,小
区内就组成了随功能划分的由大到小、由开放到私密的层层渐收的四个层次的空间
序列,为居民的邻里交往和各类活动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其次是小区绿化。小
区绿化系统由小区公园集中绿地(迎春园)、组团中心绿地、院落绿地以及小区道路
两侧的绿化相交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环境序列。对“迎
春园”中的水边绿化和山坡绿化,配植以象征春天的树种花卉为主,如桃树、柳树、
迎春、连翘等。四个组团的绿化在树种的选择上加以区分,使其各具特色。在各个
庭院内,以花卉和草坪为主,考虑随季节产生的不同的色彩变化。整个绿化系统以
反映“早春”的花卉为主,突出风筝城“春都锦城”的风貌特色。

济南市佛山苑小区住宅佛山苑小区 位于济南市旧城南门外,北靠泺源大街,
南依文化东路,东邻佛山街,西与朝山商业街毗连。此地段在大明湖、千佛山风景
名胜区互相联系的视线走廊之内,是老城区居民朝山进香和旅游的必由之路。该小
区1992年4月开工,1994年5月竣工。规划用地11.38公顷,拆除旧有建筑7.35 万平
方米,动迁居民1919户。建筑总面积为17.24万平方米,安排住户2264户。 其中回
迁住宅5.8万平方米,商品住宅7.15万平方米,公建2.52万平方米,保留原有建筑1.
77万平方米。为了保证旧城改造经济效益的切实可行,同时又充分体现这一小区独
特的环境特色,以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创造出配套齐
全、使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静的居住环境,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设计中进
行了成功有益的尝试:
1.回迁住宅设计。回迁住宅是小区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说是重点,因为小区
本身就是旧城改造的试点小区,回迁户较多;说是难点因为回迁住宅面积标准差别
很大。根据济南市建设拆迁管理办济政民(1991)41号文件精神,回迁户住宅“原则
上按被拆除房屋居住面积安置”;“实际安置面积比应安置面积少1平方米或多3平
方米以内的,均为正常安置”。在对回迁户调查摸底排队的基础上,拟定了回迁住
宅的户型标准为一室户、一室一厅户、二室户、二室一厅户、三室户和三室一厅户
六种户型,其居住面积从11平方米-54平方米,每隔3平方米一个档次,计15种面积
标准。在多方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定了26个单元,并根据规划进行合理组合,
从而既满足了政策规定的居住面积标准,又满足了不同家庭结构的居住面积要求。
回迁住宅平均每户建筑面积达到56平方米。回迁住宅的厨房、卫生间面积均仅大于
规范规定的最低限,而小于商品住宅的厨房、卫生间。这是因为此部分面积不计入
居住面积,为无偿送给回迁户,所以从开发商的经济效益来说只能如此。
建设部试点小区综合验收团对回迁住宅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回迁住宅设计
是本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依据详细的调查和政策规定,做了多方案分
析和比较,选定了26种单元,满足了不同家庭结构和拆迁户的多种要求,为旧区改
造住宅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可变式回迁住宅设计。根据小区规划,经认真调查分析,共需回迁1026户,
其中居住面积在18平方米以下的就有86户,占回迁住宅的8%, 这种面积仅可设计
成一室户。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一室户很难满足居民的居住生活要求,
需要考虑这种户型的远期改造问题。设计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方案,如支撑体
住宅体系(SAR体系),大开间灵活住宅体系等。这些体系的出发点是, 住宅可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改造,住户可参与设计,业主可只给住房提供一个框架,至于内部空
间如何划分,则由住户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这些体系,一般来说其厨房、卫生间
是固定的,可变的是其他空间。如果不考虑今后的改造,势必要造成比较大的浪费。
此种住宅近期为一梯四户,户型分别为一室户和二室一厅户;远期为一梯三户,户
型均为二室一厅。具体来说,就是将中间的二个一室户合并为一个二室一厅户,将
其中一套的厨房、卫生间拆掉改为起居厅。为了实现可变式回迁住宅,在技术上注
意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墙体改造部分必须是可以拆卸的非承重构件。小区在厨、
卫中推广应用了新型墙体材料--60毫米厚防水珍珠岩板。此种墙板,既满足设计要
求,又施工速度快、可加工性能好、重量轻、减少湿作业和工人的劳动强度,深受
施工单位的欢迎;二是结构设计既要满足近期的需要,又要满足远期的改造;三是
电气、设备管线,可拆卸部分为一个独立系统,其拆除后并不影响其他管线的使用;
四是建筑处理,将改造部分的卫生间的蹲便器(回迁住宅的卫生间一般均为蹲便器)
改为坐便器,使厨、卫和居室楼面平整,以保证改造后的使用功能,从而提高了住
宅的整体质量和功能。
建设部试点小区综合验收团对可变式回迁住宅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对图纸进行了
认真的审阅,认为:“可变式回迁住宅体现了远、近期相结合的特色,旧城改造从
科技本身来讲应该创造这样一个条件,所以这个题目是有推广价值的。可变式回迁
住宅是远近期结合的住宅模式,解决了回迁户小面积住宅,在将来条件改善时,可
改造成适应发展需要的住宅”的问题。
3.变层高住宅设计。在小区住宅设计中进行了变层高住宅设计的尝试。其基本
思路是: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而设计不同层高。具体说,就是将住宅空间按照生理
要求进行合理的划分,采用不同的层高。即起居厅的层高较高,其余房间( 厨房、
卫生间、卧室)的层高较低。住宅通过户内楼梯来沟通标高不同的功能空间。
(1)变层高住宅解析,变层高住宅为一梯两户,起居厅在住宅的核心, 五层,
层高为3.3米,起居厅两侧为复层平面,北向七层,南向八层,层高均为2.2米。一、
三、五层为同一平面,其中一户为一室一厅、一户为四室一厅,四室一厅除本层外,
其余房间通过户内楼梯同复层平面联系;二、四层为同一平面,均为二室一厅,除
起居厅在本层外,其余房间均通过户内楼梯同复层平面联系。
(2)变层高住宅设计采取的有关技术措施,主要有:①合理利用空间, 如利用
室内楼梯下面的空间作贮藏室,在餐厅和起居厅之间设博古架,以起到空间的渗透
和分割作用等。②卫生间设计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坐便器和浴盆放在一个空间
里,将洗手盆和洗衣机放在另一个空间里。③将起居厅放在住宅的核心,两侧为其
他房间,便于组织各种功能空间,使用上也较为便利。④为解决北向上为厨房、卫
生间,下为卧室,管线较难处理的问题,特设了管道井;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均
设在里面,排水均在本层处理,以保证楼面的平整和美观。⑤在结构处理上,一、
三、五层为贯通层,圈梁交圈,其余楼层则按结构规范规定圈梁搭接。⑥通风处理:
厨房、卫生间均采用建设部推荐使用的变压式通风道。
(3)变层高住宅同普通住宅的比较, 以相同面宽和进深的普通住宅同变层高住
宅比较(假设普通住宅为六层),具体数值见表2-4。

普通住宅与变层高住宅比较表
表2-4
┌──────┬───┬────┬──┬──┬──┬──┐
│项目住宅类型│单元建│平均每户│户数│一室│二室│四室│
│ │筑面积│建筑面积│ │一厅│一厅│一厅│
│ │(米2) │(米2) │ │户数│户数│户数│
├──────┼───┼────┼──┼──┼──┼──┤
│普通住宅 │646.14│58.3 │12 │0 │12 │0 │
├──────┼───┼────┼──┼──┼──┼──┤
│变层高住宅 │759.11│75.91 │10 │3 │4 │3 │
└──────┴───┴────┴──┴──┴──┴──┘
从上表可以看出:①变层高住宅在面宽、进深都相同的条件下,建筑面积比普
通住宅多112.97平方米,增加14.5%。②变层高住宅户型比的分配比较合理,一栋
住宅可满足不同的住户需求,住户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经济状况、
爱好特点等自由选择,选择余地较大。
(4)变层高住宅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计算,在面宽、进深、 日照间距相同的条
件下,变层高住宅比普通住宅节约用地15.8%;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节约造价16.9%。
建设部试点小区综合验收团对变层高住宅给予了高度评价:“变层高住宅根据
房间的不同使用功能采用了不同的层高,合理地压缩了空间容量,同时将动静空间
分别布置在不同的标高上,分区明确,并且增添了居住气氛”;“变层高住宅,这
个课题有创新,有示范,有推广价值”。该小区规划设计获1994年省级优秀设计二
等奖,小区获建设部住宅实验小区金奖。

沂源县埠东桥(单孔九十二米平坦肋拱桥) 设计时间1968年冬至1969年10月,
建设地点沂源县,设计规模单孔92米跨,设计单位临沂地区公路段。设计特点:该
桥为单孔跨度92米的钢筋混凝土平坦肋拱桥,矢跨比为1∶10, 主拱圈采用两根工
字型大肋,结构轻便,受力明确,为全省当时最大跨度的平坦肋拱桥。设计因地制
宜,巧妙的将台帽(拱脚)直接置于岩层上,免修基础和台身等,节省投资和三材。
单位造价为1697元/米。全桥使用钢材20吨、木材150立方米。该设计使施工大大简
化,节省时间和劳力。

青岛大沽河斜拉桥设计 设计时间1975年7月至1976年5月,设计规模全长200
.28米,46+104+46米,建设地点青岛市大沽河,桥面面积2002.8平方米,设计单位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特点:该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中跨104米, 是
当时国内第一座最大跨度的公路斜拉桥。设计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技术先进,外
型美观。并且造价低,钢筋、木材、水泥用量较少。该设计选用了简易的施工设备,
采用简支安装方案完成了建造新式大桥的任务,施工方便,易于掌握。大桥建成后,
经动静试验证明,设计可靠,安全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