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建筑之乡和建筑业十强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4&rec=130&run=13

80年代以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山东省的许多县(市、区)把发展
建筑业作为振兴经济、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筑业已成为一些
县(市、区)的支柱产业。为了表彰并肯定这些县(市、区)在发展建筑业中的贡献,
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1993年11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命名桓
台县和肥城市为‘建筑之乡’的决定》;山东省建委、山东省建管局于1995年2月
28日评选出了桓台县、滕州市、肥城市、长清县、泰安市郊区、寿光市、莱州市、
临沂市、淄博市临淄区、荣成市等为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建筑之乡”和“
建筑业十强县”的公布,在全省引起极大的反响,对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
桓台县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接壤地带,总面积510平方公里,人口47万。
建筑业是桓台县的传统行业,早在隋唐时代,桓台建筑工艺即已闻名遐迩。1994年,
该县共有肆级以上资质企业128家,从业人员近8万。改革的春风使桓台建筑业焕发
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县委、县政府抓住历史机遇,制定了“桓台要致富,发挥优势
搞建筑”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立足山东、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逐
步实现了“由单纯施工劳务型向劳务密集、智力密集和技术密集结合型转变;由单
纯搞主体工程向设计、施工、安装、装饰装修及室内设施配套一条龙方向转变”的
战略转变,发展成一支阵容整齐、实力雄厚、文明精干的建筑大军,先后承建了北
京亚运村华侨公寓装修、中科院外国专家公寓、山东外贸大厦、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等一大批名优工程。1985年3月,彭真委员长视察桓台时,曾亲笔题写“建筑之乡”
四个大字。1994年,全县建筑业完成产值20.1亿元,创出部级样板工程4项,省优
良工程41项。
桓台县针对建筑市场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发挥整体优势的新路子,又组建了集
科研、设计、施工、多元化经营于一体的具有全民贰级资质的“桓台县建筑企业集
团总公司”。桓台建筑业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全县两个文明建
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该县相继建成了“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双千县”,跨入
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并被省政府命名“建筑之乡”,被省建委、
省建管局评为十强县之一。
肥城市位于泰山西麓,总面积1263平方公里,人口99.8万,素有“抹灰之乡”
和“安装之乡”的美称。多年来,肥城市把发展建筑安装作为振兴全市经济的战略
重点来抓,取得显著成绩。至1994年,全市有建安企业63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
具备了承建化工、煤气等近20个系统的各类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能力,覆盖面横跨
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以色列、日本等国际市场。1994年,该市完成建安总产
值18.8亿元,实现收入6.5亿元。
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建筑业,每年都召开一次较大规模的建安工作
会议,并成立了建管局,加强了对建筑业的统一管理。该市十分重视提高队伍素质,
在市职业大学、乡镇企业培训中心和5处职业中专办起了建安专业班,开设了建筑
安装、装饰装潢、规划设计等6个专业,并选派500多名骨干到大专院校委培。同时
以优惠政策面向全国招贤引才。1994年,全市建安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
数的比例达到9.5%。该市在巩固发展建筑业的同时,坚持走以主业带副业、以副
业促主业的发展路子,使建筑业向着结构多元化、生产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全市建
有9个专业安装公司、3个装饰公司、8个锅炉定点安装单位,还有31个工业企业。
1994年,多种经营完成的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40%。多年来,该市坚持“以质量
保信誉,靠信誉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使施工质量显著提高,创出了一大批优质工
程,其中部优3项,省优100余项。参与建设的北京发展大厦、京城大厦、长富宫等
工程,荣获了建筑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奖”。该市以突出的业绩被省政府命名为“
建筑之乡”,被省建委和省建管局评选为建筑业十强县(市)。
荣获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市、区)的滕州市、长清县、泰安市郊区、寿光市、
莱州市、临沂市、淄博市临淄区和荣成市,在发展建筑业方面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突出成绩。
滕州市历史悠久,建筑业源远流长。1994年,全市已有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
和施工企业132家,从业人员12万人,拥有经济技术等各类管理人员6000余人,初
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综合专业队伍。在国内承建了一大批结构复杂的大中型工业与
民用建筑,先后荣获国家质量银牌、山东省质量效益金奖、济南市十佳工程称号等,
该市连续3年在全省质量夺杯竞赛活动中得奖。1994年,全市完成建安产值17.68亿
元,实现利税1.6亿元。该市按照1993年制订的《滕州市建筑业五年发展规划》,
实施“建筑为主、多业并举、外向带动、规模发展”的战略,跨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长清县1994年有建筑、安装、装饰等企业21家,混凝土预制厂29个,从业人员
8.5万人。年完成建安工作量15.76亿元。自1988年济南市开展评优创佳活动以来,
共创优良工程214项,双十佳工程13项,连续4年工程合格率100%。1991年在建设
部组织的全国工程质量抽查中,该县被抽查的工程获山东省民用建筑项目总分第一
名;1993年在济南佛山苑住宅小区施工中获金牌奖;1994年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命名
为“建筑、建材之乡”。
泰安市郊区有105万人口,建筑业历来就是全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1993年,
区委、区政府制订了《关于大力发展建筑业的实施意见》,在数十家企业中推动了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并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建
筑业的同时,形成了建、工、商、贸一齐上的新格局。1994年,全区建筑业用于人
才培训和技术设备更新的投资达4800万元。全区拥有各类经济技术人员达6000余人,
占全区建筑业从业人数的8.4%。1994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1亿元,实现利
税1.55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0%和127%。
寿光市1994年完成建安总产值14.4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3%。1990年
以来,该市共承建民房300多万平方米。全市60%的施工队伍,遍及全省各地,并
进入黑龙江、辽宁等省,还有部分工人到美国和中东地区施工。1994年外出施工人
数达3.6万人,完成产值9.3亿元。同时,全市施工企业兴办工业和第三产业项目
200多个,多种经营产值达2亿多元。该市各类施工企业达70多家,由单纯搞土建施
工发展到土建、设备安装等综合配套施工。1994年有4家企业被评为潍坊建筑业十
强;寿光市一建公司被评为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建筑企业;4家乡镇施工企业进
入全国1000个经济效益最佳乡镇企业行列。
莱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振兴建筑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这一传统产业
向集团化、总承包迈进,走上了设计、土建、安装、装饰装修一条龙服务的轨道。
该市累计创省、地区优质工程150余项,创建设部和省级优质样板工程10余项,连
续3年夺得烟台市质量效益金杯奖。1994年,该市拥有肆级以上资质企业58家,从
业人员5万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00多人。施工覆盖19个省市,年施工产值达
10.7亿元,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
临沂市(原县级市)1994年有建安企业97个,常年职工人数5万人,生产性固定
资产2.51亿元。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0.8亿元。已具有勘察、设
计、施工、装潢配套一条龙的总承包能力。自1990年以来,共创省优工程24个,地
区优质工程37个。该市外出施工和劳务输出工作十分突出。市府制定了《关于鼓励
外出施工和劳务输出的奖励办法》,市建委在各地设立了外出施工办事处,加强了
对外出施工的领导,并按照企业的资质等级下达每年外出施工任务,作为一项重要
政绩指标进行考核。全市外出施工涉足全国24个城市,年外出施工产值达2亿多元。
临淄区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开始了建筑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临淄建筑业在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全区建
筑企业达到165家,共计5.6万多人,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达10.8亿元,施工面积70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增加到3.13亿元。在发展队伍、壮大实力的同时,狠抓了生产
经营管理和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稳步上升,累计创出市优工程39个,省优工程16个。
荣成市1994年拥有建安企业120多家,年完成建安总产值8.9亿元,创省优工程
10项,市地级优质工程12项。该市把建筑业与农业、工业、渔业摆在同等发展的重
要地位,先后制定实施了《建筑市场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招标投标办
法》等行业法规,加强了依法管理市场的力度。为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该市
采取全方位技术培训,广引人才,大力推行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强
化了企业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经营意识。同时,该市大力扶持和引导施工企业
围绕建筑主业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兴办工副业。该市已走上了主业带副业、副业促
主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建筑业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