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85&run=13

建国前,村庄中的农户虽毗邻而居,但在自然经济条件的长期影响下,“鸡犬之
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者颇多,大都以“人生务农为乐,士与工商休谈,鸡犬桑麻
喜消闲,灯前儿女呼唤”为满足。公共设施无从谈起。人们聚会的场所一般有庙宇、
古树、水井,文化设施就是戏台或戏楼,也只有较大的村镇才有,每逢庙会、祭神、
祈雨等活动时,由四乡农民集资唱地方戏,众人站立围观。清末民初,广大农村没有
学校,只有“家塾”、“村塾”、“义塾”。乡村道路十分落后,遇雨泥泞不堪,晴
天尘土飞扬。农村没有电讯,邮政主要靠“货栈”、“店铺”代办,信息传递十分缓
慢和困难。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山东广大农村卫生条件极差,粪坑、臭水沟、
污水塘遍布乡村,各种烈性传染病年年爆发。建国前的山东农村,基本没有生产建筑,
一些木匠、铁匠、鞋匠等手工业者,一般都在自己住宅内设铺经营。建国后,农村环
境有了极大改观,整修道路,清除污水塘,改良水井、厕所,大部分村庄先后修建小
学。1958年,山东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还办起了幼儿园、敬老院,由于受“左”
的思想影响,平调社员的房屋家具,热闹一阵便垮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些
地方又相继恢复一些村民公益事业,并建新房,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截至1 985年
底,泰安市全市共建敬老院403处,幼儿园8546处。50年代山东省公用建筑多用于行
政管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形式与民房相差无几。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
社属单位增多,公共建筑开始发展。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开始建办公室、礼堂、代销
店、仓库。公社驻地开始建电影院、文化站、图书馆。多数村庄还建起可供集会、仓
储两用的大跨度平房,一端加简易舞台,平时用于放映电影,夏收秋收后用来储粮。
1984年公社改乡镇后,公共建筑标准普遍提高,一大批公用设施应运而生。特别是随
着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一大批生产设施逐步建设起来。村
村都有磨面机器房、白铁红炉、铁器修理等小工业,项目繁多的工副业生产也遍地开
花,豆腐坊、油坊、服装厂、鞋厂、木器厂、酒厂、食品厂、水泥厂、砖瓦厂遍及多
个乡镇,水产养殖、鱼类加工、矿产开采、交通运输等也小有规模。城市工厂逐渐向
农村扩散,新建厂房如雨后春笋,在齐鲁大地蓬勃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
的提高,不仅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生产条件,而且要求改善服务条件和文教卫生条件,
因而农村的文教卫生及服务设施得以迅速发展。全省乡村文化站、图书馆、电影院以
及文化中心和卫生院、卫生所逐渐发展起来,邮电所、银行储蓄所与农村中学也迅速
增长。至1985年底,全省村镇共有公共建筑总面积1.25亿平方米,生产建筑1.73亿平
方米。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省各地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与发展。
道路:建国前山东农村道路十分原始,村际之间除少量供畜力车行走的大路,其
余都是弯曲狭窄的小径、土路。村庄街道在平原地区尽为泥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
雪天泥泞寸步难行。山村则用石头铺路,凹凸不平,虽可免除泥泞之苦,但受颠簸之
累。建国初,对道路进行取直展宽,但很少铺装。60年代开始,将道路铺装为沙石或
沥青路面,两旁栽植行道树。
桥梁:建国前很少且多是石桥,一遇洪水极易冲垮。建国后均为砖石拱桥或钢筋
水泥结构。
供水:建国前山东农村饮水主要靠汲取井水、河水、泉水和塘坑积水。提水工具
十分落后,依靠人提肩挑。缺水地区要到几里甚至几十里之外去运水。60年代时,曾
大量改用手压机井。每户农民于庭院里挖一深井,垂下水管用手压机抽水饮用,十分
方便,但手压机井难防污染,影响健康不宜提倡。7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
全省各地农村开始使用简易自来水,在村庄制高点设水池,用柴油机把水从深井中提
出输往水池,再流向村内各户。
到1985年底,全省乡村共有道路48.6万公里,其中铺装路面的道路4.86万公里。
使用自来水的村庄8221个,集镇1032个,受益人口达651.7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总
数的9.64%。另有68790个村庄、2403个集镇通了电,分别占全省村庄和集镇总数的
65.48%和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