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村庄与集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80&run=13

一、村庄与集镇的形成
山东历史上村庄的形成,主要是围绕垦荒耕地、打猎捕鱼,依山傍水或靠近驿站、
公路、铁路两侧自然发展而成。从地域上看,由平原地区逐步向丘陵、山区扩展。村
庄的名称各地叫法不一,村、庄、寨、疃、屯、堡,各有其具体名称。村庄的名称,
多反映出地理的、历史的、宗族的、社会的涵义。以氏族关系定名的叫王家庄、李家
村、赵家屯、马家寨;有以姓氏结合地理特征命名的如张家洼、赵家沟、黄家滩;以
自然景物或历史古迹命名的如桃花峪、枣头沟或霸王庙、黄巢集、节女坊;还有以纯
地理位置命名的如河东村、河沿村、桥头庄、庙前村、寺后庄、山前屯。村庄的规模、
大小不一,一般而言,沂蒙山区等偏僻地区,村庄较小,3户-5户或10户-30户不等。
平原地区或交通要冲、靠近城市的地区,村庄规模较大,一般在百户以上有的达千户。
村庄的建设,是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由简陋的住
房开始,经过不断集中、发展而形成街、巷以及必要的公共设施。
集镇一般是以有集市的村庄发展而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不约而集”
过渡到“终日成市”。山东的集镇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如以丝绸为主的货物集散地周村,以开掘煤炭
带动起来的坊子、洪山,以交通要冲发展起来的 山、桃村、兰村,以为驻军和渔民
服务而形成的灵山卫、石岛等。此外,集镇的分布密度与经济和自然条件关系也至为
重要。以诸城为例,北部是平原,村庄稠密,经济发达,有集镇20处,南部为山区,
只有集镇14处。集镇不仅有店铺、作坊,还有相应的服务设施,规模小的街长不过百
米,宽不盈丈余;规模大的则商旅如织,列肆如栉。到1985年底,山东全省共有村庄
105000个,其中中心村86539个,集镇2542个(不包括县城城关镇),其中建制镇706个。

二、建国前村镇状况
山东乡村在世代演变的过程中,时有兴衰。但进入晚清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
的入侵,山东农村经济严重破产,大批农民背井离乡,田园荒芜、村舍被焚,茫茫千
里,鸡犬不闻,根本谈不上村庄建设。日本侵华战争中,对沂蒙山区反复“扫荡”、
“铁壁合围”、“强化治安”,加之天灾频仍,至1942年前后,临朐县内土地大部荒
芜,几成荒野,民舍墙倒屋塌,街院蒿草丛生,村舍狐狼出没,造成骇人听闻的“无
人区”。30年代,梁漱溟在山东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发展集镇、改造农村住
宅、平整道路、疏通沟集、修建公厕等主张,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不可能实现
的。至建国前夕,山东农村的基本景况是:村舍零落,布局松散混乱,泥路土井,茅
坑棚舍,土房草屋,人畜混居,阴暗潮湿,破旧不堪,土地浪费严重,公共设施无从
谈起。当时山东农村只有极少数的地主、官僚、军阀能够有财力建造府第、宅院。其
设计多为深宅大院、砖瓦房、四合院,如栖霞县古镇都“牟二黑”庄园、莒县大店庄
氏庄园等。
山东集镇建设在旧中国走过曲折漫长的路程。集镇位置一般地理条件较为优越,
交通便利,基本上位于中心位置。早期凡称集镇者,仅有一、二条街道,两旁多住商
业、手工业住户,前店后宅。街两侧为阴暗曲折的胡同小巷,住一般村民。商店除门
脸有所标志外,与一般民居无二。清末民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贸易较为繁
荣,商号增多。较大的集镇,商号多至四五十家至百家不等。这些工商字号在集镇内
建有门市房屋,砖瓦结构,青瓦盖顶,门面上方悬有标明字号的横匾,内设柜台。大
商号还另有仓库、帐房、货栈等建筑。此外集镇上有手工业作坊和小型工厂如酱园、
油坊、铁匠炉、染坊等。建国前由于战乱频仍,兵连祸结,集镇建设水平徘徊不前,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山东集镇建设少有发展。
村镇的公共设施建筑主要是庙宇、祠堂、戏楼,根据各地经济水平的村镇大小,
其规模不一。乡村道路全为土路,路面坎坷、宽窄不一,一遇雨雪泥泞难行。当时的
“官道”也不过宽4米-5米,生产用道和乡间小路仅有1米左右。桥梁多为积德行善者
所修建的木桥、石桥,小而简陋,无人管理维护,经常发生路毁桥断的现象。除个别
地方能够用泉水和井水外,大部分农村人畜饮用的是河、沟、溪、塘、坑的水,水质
严重不纯,甚至污浊、腥臭,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三、建国后村镇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贫穷落后的山东农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950年山
东全省完成了土地改革工作,2000余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3400万亩土地,以及大
批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农村经济全面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省农业总
产值达40亿元,较1949年增长73.30%;耕地面积达13774万亩,住房建设热潮兴起。
临朐县高家庄农民张希先,全家9口人,勤劳起家,盖起了11间新房。估计全省当时
有14%的农民翻建新房。新房的质量也有提高,除少数为砖瓦结构外,大部为土坯草
房,或“外硬皮”即身筑土坯外表用砖封闭,以及“金镶玉”即四角和门窗边用砖垛
包镶。1953年至1957年,农业合作化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已达71.47元,农村集体
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建设开始进入有组织、有规划的发展阶段。农民居住条件、
居住点环境卫生都得到一定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从无到有,1957年全省农民
用电达50万度,乡村邮政基本形成,全省2000多个区、乡通了电话,农村电话交换机
容量发展到11601门,建起县级广播站20处,5130个自然村通了有线广播,广播喇叭
达1.6万余只。1958年“大跃进”以来,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在公社规划中也有
平整土地、整修道路、建设新村的内容。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规划普遍存在指标过
高,规模过大,盲目迁并小村的现象。同时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
化”口号的影响下,住宅不建厨房、厕所、畜圈,给农民带来极大不便。1960年-
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种建设
项目纷纷“下马”,许多厂房被拆除,村镇建设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有所降低。196
3年-1965年,国民经济好转,山东农村经济开始恢复,许多县和公社按照全国农业典
型大寨的经验,建设新村。曲阜县陵城公社东郭大队275户、1400余人,于1966年全
部建成新村。这些新住宅都是砖柱、土坯墙、木屋架、青瓦顶,坐北朝南,“一明两
暗”,每户一个院落。这些建筑有的是公建,有的自建公助。由于是集体建房和机械
地推行“大寨新村”规划格局,所以在全省出现不少“兵营式”的“排排房”,建筑
样式单一,缺乏生动活泼的宜人景象,但农村镇的中心作用进一步突出,基础设施有
所加强,到1965年全省农村用电达1.3亿度,公社广播站434个,有42715个大队通了
有线广播。农村电话交换机容量达76609门。公社驻地设立邮电所,初步形成省、地、
市、县、社、队的幅射式通信网。全省还建县级分医院8个,公社医院164个。1963个
全省农村集市发展到4621个,其中万人以上的大集525个,万人以下三千人以上的中
集1093个,三千人以下的小集3003个,全省集市贸易额达10300万元。1966年“文化
大革命”开始后,全省农村经济停滞不前,集镇建设发展甚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山东农村发生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持续上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广大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富裕起来的山东农民迫切要求改
善居住条件,于是在广阔的齐鲁大地上,农民大兴土木,自己动手建住宅的高潮,持
续数年兴而不衰。1978年-1980年全省投入农房建设资金4.65亿元,有155万户农民建
新房达9300万平方米。1979年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和1980年全省农村房屋建设
工作会议相继在青岛和济南召开,使村镇建设事业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地在全省
广大农村开展起来,农民住宅打破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许多村庄建起行列式排
房,建筑样式多样化,出现三厅两厢或二厅二厢、出廊出厦的厅房,叫做“锁皮厅”。
楼房也开始在农村出现。房屋建设质量已不是“土坯墙、茅草顶、纸糊窗”,而是
“砖石墙、瓦屋顶、玻璃窗”。有的还采用混凝土小构件和钢门窗,并开始讲究室内
装修。胶东、潍坊、淄博等地农村,有不少村庄已经建起“别墅式”、“园林式”、
“庄园式”住宅,院内有鱼池、假山、盆景,室内瓷砖铺地、钙塑板吊顶,还采用大
理石、彩色马赛克等高档装修材料,并有卫生设备。由于乡镇企业的突飞猛进,极大
地促进了集镇建设。集镇除了政治、经济的中心职能之外,文化职能也日益明显起来。
集镇的文化中心、图书室、电影院、球场日渐增多,如牟平县西关村还建起了村办公
园,内有游泳池、溜冰场,回廊迭山,绿树成荫,环境十分优美。
1979年-1985年,山东共有825万户农民新建住宅,每年平均有7%的农户改善了
住房条件,全省村镇住宅建筑面积达13.7亿平方米。全省村镇公共建筑面积1.25亿平
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73亿平方米,其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建的各类公共
建筑达2000多万平方米,生产建筑3000多万平方米。到1985年底,全省有乡村文化站
2198个,集镇文化中心676个,影剧院481个。自来水受益集镇1032个,占集镇总数的
31.27%;受益村庄8221个,占村庄总数的7.83%;受益人口7548500人,约占村庄总
人口的10.54%。乡村道路88400多公里,大多数地区达到了乡镇相通、村村相连。通
电集镇2392个,约占集镇总数的72.8%;通电村庄68790个,占村庄总数的6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