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粪便收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70&run=13

晚清至民初,公私厕所均由人工清挖。
1924年,济南厕所设专人掏挖。
1938年,烟台有近2000人从事掏粪业,他们把粪晒制成干作为肥料出售,成为有
利可图的行业。
直到建国初期,粪便一直属商品买卖,由专人负责。济南实行分段承包。青岛、
烟台、德州等城市有个人掏挖晒干经营的,也有雇工经营的。在长期粪业经营中,各
城市都出现了一些以剥削粪业工人为生的“粪霸”。
1938年,烟台的粪场被“芝罘卫生社”垄断。1945年解放后,市政府把掏粪工人
组织起来,成立了“卫生大队”进行粪便清运。1948年,掏粪工人按区划分四个分队,
明确分工,清粪的把粪挑到集中点,由拉粪的负责运到晒粪场。
1954年,全省城市普遍建立了国营肥料场或卫生队,实行了粪便无偿清理。
1955年,济南匡山肥料厂成立,对全市厕所实行统一管理,分片负责清挖,并将
每周清挖一次改为每隔两三天清挖一次。清除范围为:北起二道坝,由济南师范门前
向西至交通学校,沿北园路向东至洪家楼为界西到津浦铁路线,南到经十路为界。剩
余地段由郊区农民清挖。清除的粪便集中运往肥料厂,一部分无偿支援郊区菜农,一
部分销售给全市县社队。其他城市也都实行对市区范围分片包干、落实到户、负责到
人、 由专业队统一掏挖清运,郊区地段由附近农民自挖的办法。德州市卫生队早上5
点上班,分别用大车或马车将粪运到郊区粪场,加工晒干供应农村。公共厕所日产日
清,定时撒药灭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专业队清运不及时,大量农民进城乱挖成风,粪便清
运混乱。 据1975年济南市统计,农民进城的粪车日均百辆,最多的一天竟达400辆。
近千名农民进城掏挖粪便使市内环境卫生受到很大损害。
1971年后逐渐恢复专业队伍清运。1972年,烟台改传统的粪尿分开清运为混合清
运, 并着手研究机械化清运的路子。首次使用自制的12马力抛头清运,一次可装粪3
5担。
1973年,济南推行“二级运输”试验。即先将私厕内的粪便运到公厕粪池内,再
由抽粪车转运到郊区肥料厂或农村社队。改变了过去那种几十对粪桶摆在大街上等车
的现象。1975年,为解决清除运输劳力不足问题,采取专业队伍与近郊农民进城跟车
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了粪便的及时清运。
进入80年代后,居民楼化粪池增多,水冲式厕所增多,粪便清除向机械化过渡。
凡属市房管局管辖的居民楼由市环卫专业队伍清挖。一般使用抽粪车进行,遇到沉渣
过多时仍需人工清挖。无条件清除的单位,可委托环卫部门代为清除,收取代清费。
1985年全省18个城市,共清运粪便53.7万吨,城市粪便基本达到了日产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