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公园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58&run=13

一、公园建设沿革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济南开辟商埠时,由商埠局在经三路、经四路之间,纬四
路与小纬六路的中间地带辟建的“商埠公园”(现中山公园),是山东省第一处以公园
命名的公共园林场所。当时的商埠公园,规划面积8公顷,实建面积4公顷,建成以后,
假山水池、运动场、弹子房等设施较为完善,并蓄养动物,以“景多不杂,人众不忧”
的优美环境受到称赞。1906年,青岛市最早的公园--“督署前园”(即提督楼)基本完
工。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改植物试验场为“森林公园”(今中山公园),辟沿海滩
岬为“曙滨公园”(今鲁迅公园) 。威海市1916年以前,便于坞头北侧(今海港码头北
门) 建有坞口公园,1916年,一条巨鲸死于皂埠嘴沙滩上,人们遂将两根鲸颚骨对成
“人”字形立为园东门,并在南北两门的水泥门栓上各横一块鲸骨,于是更名为“鲸
园”,面积仅有0.26公顷。淄博杜坡山公园(现西山公园),位于淄川区洪山镇北,是
1923年在此成立鲁大矿业公司后逐步建成的。
自20年代末至1937年,进行了一些城市环境建设,修复部分古建筑,集中人力辟
建、修葺了一批公园。青岛市在市区内整理了十个公园,更改了公园名称。第一公园
修通了西干路,建起小西湖、温室、花圃、喷水池;同时,为纪念孙中山,1929年将
其更名为“中山公园”。位于威海市奈古山东麓的环翠楼公园建于1931年,威海公园
建于1934年。1934年,驻烟台的国民革命军旅长荣麟国、烟台行政专员兼公安局长张
彬忱,以烟埠无公共游览场所为由,呈请山东省政府拨银钱4000元,于当年重阳节在
塔顶北麓一山丘上建四方亭一座,取名“环翠亭”,四周栽植树木花草,建水池,形
成现今“南山公园”的雏形。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山东的绝大多数地区,城市公园遭受了毁
灭性的破坏,几乎无一幸免。1945年以来,内战连绵,各地公园受到严重破坏和摧残。
建国初期,公园建设方兴未艾。一方面,各城市着手修葺、恢复旧有公园,使古
老的园林重放异彩;另一方面,组织人力、调动资金,规划、建设了一批新兴公园,
把过去仅供少数人游玩享乐的场所变为供广大劳动人民游览、 休息和娱乐的园地。1
950年5月,青州市政府将著名的古典园林--偶园收归公有,拆除了偶园门,着手维修
并命名为“人民公园”。1951年,济南市将商埠公园定名为“人民公园”,经多次重
修于1958年6月开放; 同时又于1955年、1956年、1959年分别将济南旧时三大名胜--
大明湖、趵突泉和千佛山辟为公园。青岛市即在曙滨公园内重修了凉亭,铺设了水泥
路面,修筑海豹池,增设多处铁木椅凳,将原木质牌坊改为石质。1950年,为纪念伟
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其改名为“鲁迅公园”;
50年代中期,又在中山公园内建起桂花园、玉兰园、月季园,恢复、扩建了芍药园,
将公园由建国时的600亩扩展到1200亩。伴随着旧有公园的修复,新兴公园蓬勃发展。
1956年,青岛市在台东区和四方区的交界地带新建了占地384亩的海泊河公园(现文化
公园) ,1957年,由沧口区委、区政府发动全区各机关、工厂和学校义务开辟了沧口
公园;将市北区已毁坏的原“日本神社”改建成贮水山公园。同年,淄博人民义务兴
建了占地5公顷的博山公园。截止1957年,全省已有大小公园16处,公园总面积271.1
公顷。但50年代的公园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设施简陋、景观单调的弊病,公园建设处
于较低水平。
自1958年至1962年,虽然历经“大跃进”和三年调整时期,但全省的园林事业仍
在逐步发展。到1962年,全省公园数量由16个增加到25个,公园面积上升到422.51公
顷。其中,1960年新建大型动物园一处(济南市金牛公园)。1963年以后,随着全省经
济形势的好转,园林建设迎来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个发展高潮。这一时期,公园主要着
手改建、翻建原有建筑,加强园景绿化,增添游乐设施。济南大明湖公园、趵突泉公
园,青岛中山公园、鲁迅公园、文化公园,都得以大规模地发展。全省公园的设施、
绿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园林被诬为“资产阶级遗老遗少的乐园”,遭到破坏。正
在建设的公园项目被迫下马;已建成开放的公园也因设施被拆除,花草树木被砍伐践
踏而日见凋敝。尤其是宗教色彩较为浓厚、内部以古迹名胜为主的公园,破坏最为惨
重,如济南千佛山公园、青州范公亭公园等。到1975年,全省公园减少到18个,总面
积为357.7公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园林事业重新振兴。到1985年底,全省城市公园由1
980年的24个, 增加到40个,专类动物园两个,公园面积达947公顷,年游人量为338
7万人次。 这一时期的公园建设,打破了过去公园集中于东部、中部大城市,其他城
市严重匮乏的格局,公园分布日趋合理。从1984年3月起,青岛动员社会方面的力量,
对坐落在市区的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贮水山、太平山、北岭山、嘉定
山、烟墩山、娄山等10座山头,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分别承包建设的方式,开工建设
各具特色的山头公园。至1986年底,10处公园基本建成。1985年,滨州建起蒲湖公园,
这是滨州市历史上第一处公共游园;1985年9月,东营市河口公园竣工,10月1日对外
开放。1986年坐落于石油大学内的荟萃园落成,这是东营地区面积最大、建设较好的
一处公园。临沂市自1982年始建金雀山公园以来,金雀山公园、洗砚池公园已初具规
模。菏泽市于1982年修建了系列园林--曹州牡丹园及百花园、古今园,成为驰名中外
的牡丹观赏园。这一时期,全省部分县城建起小公园,大城市的公园则向专业化方向
发展。到1985年,全省初具规模的县城公园约有30处。专类公园有:济南动物园、青
岛动物园和青岛湛山植物园。大型综合性公园有济南的环城公园、五龙潭公园、烟台
的毓璜顶公园、威海的环翠楼公园和德州的新湖公园。

山东省城市公园情况一览表
表4-1
┌──┬─────────────────────────────┬─────┐
│全省│公园面积(个/公顷) │动物园 │
│城市│ │(个/公顷) │
│ ├────┬────┬────┬────┬────┬────┼──┬──┤
│ │1952 │1957 │1962 │1975 │1980 │1985 │1975│1985│
├──┼────┼────┼────┼────┼────┼────┼──┼──┤
│合计│9/215.0 │16/271.1│23/410.2│18/357.7│24/425.0│40/851 │2/ │2/96│
├──┼────┼────┼────┼────┼────┼────┼──┼──┤
│济南│4/76.5 │4/84.4 │4/149.1 │5/147.7 │6/155.0 │6/139.0 │1/ │1/66│
├──┼────┼────┼────┼────┼────┼────┼──┼──┤
│青岛│3/104.5 │7/112.5 │8/145.0 │5/134.0 │6/152.0 │6/121.0 │1/ │1/30│
├──┼────┼────┼────┼────┼────┼────┼──┼──┤
│淄博│ │1/5.2 │1/5.0 │3/23.3 │3/23.0 │9/339.0 │ │ │
├──┼────┼────┼────┼────┼────┼────┼──┼──┤
│烟台│1/25.0 │1/34.0 │4/19.5 │1/6.8 │5/35.0 │5/96.0 │ │ │
├──┼────┼────┼────┼────┼────┼────┼──┼──┤
│枣庄│ │ │ │1/9.3 │1/10.0 │1/9.0 │ │ │
├──┼────┼────┼────┼────┼────┼────┼──┼──┤
│潍坊│ │1/12.3 │1/18.0 │1/18.0 │1/18.0 │2/23.0 │ │ │
├──┼────┼────┼────┼────┼────┼────┼──┼──┤
│济宁│ │ │1/6.0 │1/6.6 │1/6.0 │1/7.0 │ │ │
├──┼────┼────┼────┼────┼────┼────┼──┼──┤
│泰安│ │ │1/10.6 │ │ │ │ │ │
├──┼────┼────┼────┼────┼────┼────┼──┼──┤
│德州│ │1/0.7 │1/12.0 │1/12.0 │2/18.0 │2/31.0 │ │ │
├──┼────┼────┼────┼────┼────┼────┼──┼──┤
│威海│ │ │ │ │1/8.0 │2/16.0 │ │ │
├──┼────┼────┼────┼────┼────┼────┼──┼──┤
│聊城│ │ │ │ │ │2/12.0 │ │ │
├──┼────┼────┼────┼────┼────┼────┼──┼──┤
│临清│1/9.0 │1/9.0 │2/45.0 │ │ │2/27.0 │ │ │
├──┼────┼────┼────┼────┼────┼────┼──┼──┤
│滨州│ │ │ │ │ │1/24.0 │ │ │
├──┼────┼────┼────┼────┼────┼────┼──┼──┤
│新泰│ │ │ │ │ │1/7.0 │ │ │
└──┴────┴────┴────┴────┴────┴────┴──┴──┘

二、综合公园
(一)大明湖公园
大明湖公园,位于济南市旧城北部,因内有大明湖而得名。其东临南北历山街,
西、北面连护城河,南接明湖路。总面积81公顷,其中湖水面积46公顷,滨湖游览面
积35公顷。
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济水》中就有关于大明湖的记载,当时的大明湖被
称为“历下陂”,又名“历水陂”,“池上有客亭(即历下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
目对鱼鸟,极水木明瑟”。至唐代,大明湖即已名扬四海。这时的大明湖范围很大,
南至濯缨湖,北通鹊山湖。北宋曾巩任齐州太守时,为除水患,于熙宁五年(1072年)
建北大门,遂成西湖(今大明湖)的雏形。金代,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此处为
大明湖。元初,修建有北极阁、汇波楼,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游记》
中赞颂大明湖“园林美丽,堪悦心目,山色湖光,应接不暇”。到清代,又添建了铁
公祠、小沧浪、南丰祠、明湖居、遐园、秋柳园等楼园亭阁,植荷栽柳,形成“四面
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面积相传为“九顷十八亩”。自民国以
后,大明湖渐遭破坏,到1948年济南解放时,大明湖已是湖体狭小,河道淤塞,湖岸
建筑混乱不堪。40年代初期,日伪济南市公署文件中曾有“辟为大明湖公园”的记载。
当时日伪政府派人接管了历下亭、铁公祠及周围湖田,面积约1.83公顷,由于其余湖
田、河道均由湖民占有,终未形成公园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以大明湖为基础,屡经修建。50年代(1950年-1953年),
征购湖田为国有,疏浚湖底、河道,利用拆除城墙旧料砌垒湖岸,修建引水设施,扩
大水源, 拆迁了临湖的北极街、北城根街、铁公祠街等300多户住宅,将城墙遗基、
湖滨南丰祠、北极庙等名胜古迹与湖连为一体。1957年5月,实行售票游园。1959年,
又拆迁了湖南岸乾建门里街、 李公祠街、半壁街、思敏街289户居民住宅11891.52平
方米。60年代前期,改建了历下亭、铁公祠,增铺地面,修葺回廊;全面整修了遐园
和辛稼轩纪念祠,翻建了临湖楼,合理调整了绿化和水生植物布局。此后,由于“文
化大革命”,公园建设受到影响。70年代初(1971年-1973年) ,国家水电部十三工程
局支援120立方米/时挖泥船一艘, 在500亩湖中挖泥60万立方米,挖湖清淤,整修湖
岸。同时,对西、北岸及湖心亭、北洋洲、小南岛、翠柳屏等处的堤岸进行翻修加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明湖公园建设迅速发展。十年来,共完成新建、维
修、 绿化投资600多万元。修复了南丰祠、稼轩祠、北极阁等文物古迹,重建了汇波
楼, 新建了明湖楼。同时,着手改建了船站码头,增置部分旅游景点和游乐设施:1
982年5月,设置了登月火箭;1984年8月花坛钟竣工;1985年4月,在历下亭与北洋洲
之间的广阔水面上, 建一组人工喷泉,喷泉共有103个喷头组成,喷水高度,从中心
到外围分别为100米、 40米、25米,层次分明;1986年国庆,又于公园西北角落成摩
天轮。 据统计,到1984年,公园共有游船500余只,植有以垂柳为基调树种的乔、灌
木44科113种12627株,花坛500多平方米,绿地面积26.9公顷,绿化覆盖率77%。
(二)趵突泉公园
位于济南市中心,泺源桥以南,趵突泉路以西,南至趵突泉前街,西邻饮虎池,
面积3.39公顷,散布泉池15处,因内有趵突泉而得名。是一处按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建
成的、以泉水为主体的自然山水公园。
趵突泉是泺水的发源地,古称“泺水”。早在《春秋》中即有“桓公十八年 (公
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也”的记载。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齐州太守曾巩命人
在趵突泉北建南、 北二堂, 南堂临泺水的源头,故称“泺源堂”。北堂对历山,称
“历山堂” , 并作《齐州二堂记》,“趵突泉”之名源于此记。元代,“泺源”、
“历山”二堂被改建为“吕祖阁”。大约同时,当时济南著名史学家刘诏在趵突泉西
侧建一亭,因趵突泉古称“槛泉”而命名为“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461年),巡抚
胡缵宗改建为“观澜亭”,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明万
历初年(约1575年),历城知县张鹤鸣在趵突泉东临建一木桥,名来鹤桥。清顺治年间,
监察御史程公重修该桥,桥体用杉木,桥头墩用砖砌垒,桥身两侧有栏杆,加以油漆
彩绘。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在来鹤桥的南端建一两柱一楼式建筑,南北匾额
写有“洞天福地” 、 “莲山旧迹” 字样, 这就是“莲山旧迹坊”。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清圣祖玄烨曾来趵突泉,他喜爱泉水的清洌,遂写了“激湍”二字,刻石
碑立于趵突泉西侧。同治九年(1870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在趵突泉东北侧建书院,南
北各有厅房三间, 东西以曲廊相围, 自成院落,并手书“尚志堂”。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被改为“校士馆”。
1956年,济南市人民政府把趵突泉辟为公园,疏浚泉池,砌垒池岸,对外开放。
次年,整修吕公祠并恢复原名为“泺源堂”,改建“尚志堂”。1959年,根据李清照
的故居在漱玉泉边的文字记载,建成面积150平方米的李清照纪念堂。纪念堂由正厅、
轩、曲廊、门楼构成,是一处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立院落,其匾额和正厅前楹联均为郭
沫若题写。 1964年-1985年,趵突泉公园经多次扩建,始成今日规模。1964年,将来
鹤桥更换为石板;维修了“莲山旧迹坊”,并改趵突泉北岸“望鹤亭”为茶社。同年,
在公园东南角建一园中园,占地2500平方米,号“沧园”;并在沧园西北侧建成一水
池, 使趵突泉的水得以畅流, 水池周围多植红枫、秋菊等秋景植物,称“枫溪”。
1971年, 重修观澜亭和来鹤桥。1979年9月,“吕祖庙三大殿”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
文物。 1980年,再次扩建了李清照纪念堂,面积为360平方米。与此同时,又将占地
1.4公顷的万竹园划归趵突泉。此后还创办了一年一度的灯会,先后引种驯化了桂花、
云杉等十余种热带、亚热带植物。1982年,被选为全国14个新建优秀园林之一。
(三)千佛山公园
位于济南市南郊, 总面积150公顷,是以山岳为主体的公园。千佛山,属泰山山
系, 为泰山余脉,海拔284米,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汉代以前,称靡笄山、历山,
北魏时叫舜耕山。晋代,这里成为佛教迁祓(古代一种消灾求福的祭祀)的圣地,人称
“迁祓山”,后转音为“千佛山”。约建于北魏的舜祠,又名“重华殿”,位于千佛
山山腰处的历山院东南隅,坐南朝北,《水经注》中有“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的
记载。隋代开皇年间,佛教盛行。开皇七年(587年)至二十年(600年),随山势凿刻佛
像多尊(其中最早的是镌刻于开皇七年的刘景茂的造像,距今已有1300余年);同时在
崖壁北面依崖而建“千佛寺”。唐代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其改为“兴国禅寺”。明
朝又重建,清代更加扩大,始成今日规模。禅寺占地3000平方米,是千佛山主体建筑。
寺门石刻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出自清末秀
才杨光庆之手。寺内南佛是千佛岩崖,自西向东依次为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洞
天福地坊、对华亭、吕祖洞。其中极乐洞是造像群中的主窟,共有佛像87尊。兴国禅
寺的东面是历山院,原是佛、道、儒教的杂院,现稍有扩建,面积3000平方米,院内
有鲁班祠、文昌阁、一览亭等七处完整建筑。唐开元年间在佛慧山峰下建开元寺,宋
代景年间重修,原名“佛慧寺”,明初改称“开元寺”。自元代,每年重阳节形成
庙会。清乾隆年间,在兴国禅寺西门北侧建四柱三楼式木质牌坊--云径禅关坊;清道
光二十五年(1845年),又在现唐槐亭上方建二柱一楼式牌坊--齐烟九点坊。1934年,
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国民政府在千佛山东麓建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塔和部分墓室,后
因抗战而中断。
1957年,翻修了历山院,在山麓“母抱子槐”(据说是唐代即有)处建一仿古四角
攒尖亭,称“唐槐亭”。1959年千佛山被辟为公园。1980年前后,政府拨出专款,对
千佛山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先后修建历山院一览亭,增刻黔娄洞碑,修复千佛
崖诸佛像,再现了“千佛”风貌。1981年,将千佛山附近的北魏黄石崖石窟造像、佛
慧山唐开元寺、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与千佛山公园划归一体,成为以千佛山公园为主体
的风景游览区。1982年,重修辛亥烈士陵园,整修纪念塔,建设了碑碣、花池,铺装
了甬道,形成较完整的瞻仰胜地。1983年,维修舜祠并重塑舜帝及二妃塑像。公园面
貌显著改观。
(四)青岛中山公园
位于汇泉岬北部, 北靠青岛山和太平山, 三面环山, 一面临水, 公园总面积
67.43公顷, 是青岛市面积最大的公园。1897年德国侵占胶澳以前,这里原是一处有
360户村民的渔村, 因其地处道口路原清溪庵之前,清溪庵每年正月初九庙会称“萝
卜会”,故名为“会前村”。其村西南有一平滩广场,从青岛山、太平山渗流的水汇
集于此而入海湾,故又称此为“汇泉”。
1901年德国强征会前村土地,拆除房屋,赶走民户,把会前村一带辟为植物试验
场,从世界各地移来大量植物品种,进行栽培实验。历经10余载,在这一带形成几片
集中的林地。在20年代初已具规模的林地有:文登路赤松林、王村路刺槐林、苗圃路
扁柏林,会前村的果树园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军以武力取代德国
在青岛的统治地位后遂将试验场改为公园,曾先后命名为“森林公园”、“旭公园”
和“樱花公园”。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更名为“第一公园”,直接归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管
辖。并开始对公园进行比较具体的规划与建设,初步建成花圃、观赏温室、小西湖水
面及曲栏木桥、水中木亭,制定并颁布了《青岛市森林保护规划》等23种规章制度,
编练森林警察40名以维护青岛、崂山的林地树木及设施。又在原基础上添设动物笼舍,
共计有熊笼一处、猴笼二处、水禽笼一处、鹿棚圈一处、钢筋水泥的豹笼一处。另外,
在公园内辟设西式庭院,装设花坛、喷水池,配置坐椅,铺设草坪,修成通向公园西
门的主要干路,水榭茅亭也相继建成,初步形成综合性公园的规模。1929年,为纪念
孙中山先生的功绩,将“第一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
1938年1月, 日本侵略者再度占领青岛后,曾于公园中树立一块超度侵华日军亡
灵的所谓“忠魂碑”,强迫游园的中国人为之行礼,公园从此成为日侨及侵略军的游
乐之处。至1945年8月的八年中,日本侵略者全力于侵略战争,根本没有再投资建设。
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美国海军陆战第六师大量驻扎在青岛,会前跑马场、
海水浴场及公园东南侧都驻有美军,人民群众畏其侵暴而极少游园,国民党政府全力
于内战,无暇于公园建设。1948年起,内战造成铁路运输中断,当局大量砍伐树木修
工事、作燃料,中山公园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不断拨款加强中山公园的基础建设。50年代中先后建起桂花
园、玉兰园、月季园,恢复了芍药园。60年代修建了民族风格的花廊--牡丹亭。70年
代又建起竹园、新玉兰园,增建电动转椅、滑梯、秋千等儿童游乐设施,分别改建了
南、北、西大门及票房,增设茶食厅、小卖部、照相部等多项服务内容。80年代,又
建起荡椅、软椅、碰碰车、螺旋滑梯、压板等多种儿童游乐设施,建成大型观赏温室、
水榭、花圃、宣传栏、前门饭店等。1978年以来,公园添置了拖拉机、汽车、机动喷
雾器、剪草机等多种机械设备,降低了园林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公园的管理日趋完
善,海外客人及省内、外游客大增。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樱花盛会,成为中山公园独具
特色的春季游园项目。
(五)青州市人民公园
由山东省著名的古典园林--偶园改建而成,位于青州市民主南街东侧,占地23.6
亩。
偶园原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的私人花园,由明末著名建筑学家张然
设计,构思巧妙,布局严谨,是中国北方少见的一处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古典建筑群。
据清光绪年间益都县图志载:该园内部“楼台参差”、亭阁林立、洞幽石奇、曲径廊
回,于一方之地创造出无穷意境,堪称古典园林的杰作。清末,冯氏败落,偶园亦破
落不堪,几易其主。建国前,仅存偶园门、假山、佳山堂、松风阁、瀑水池、方池、
大石桥及福、 寿、 康、 宁等石数方。1950年5月,人民政府将其收为国有,命名为
“人民公园”,拆除“偶园门”;1969年,重建“一草亭”、“友石亭”、“卧云亭”、
“近樵亭”,并购置孔雀等动物;1980年前后,偶园由园林管理所接管,先后建造了
大门,铺设石板人行道,设置儿童游艺场,由县妇联购置了电动马等娱乐设施。同时,
翻建了佳山堂,在堂院内建“石景园”,展览山石树桩盆景。
重建后的人民公园,基本上保留了原有建筑古朴典雅的风格。在众多的景点中,
以明桂二株、嶙峋怪石、佳山园为“镇园三宝”。尤其是佳山园中的三峰假山,是由
大小不同的碎石按照岩石的固有纹路顺叠而成,层次分明,造型逼真,为园林建筑稀
世珍品。
(六)莱西月湖公园
位于青岛市莱西县东南,原是潴河河道,1977年进行裁弯取直工程时,留下了一
段“U” 型河道,因其形似新月,故当地人称“月牙湖”。1984年,县政府研究决定
在此兴建公园,1985年建成开放并以湖命名,谓“月湖公园”,总面积46公顷。
这里自然地形起伏不平,水域面积大,湖岸曲折,原有绿化基础较好,绿化覆盖
率达80%以上,有10余个树种,为造园提供了便利。建园总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
现有自然条件,坚持因地制宜、节约投资的原则,将公园建成一个艺术性高,具有独
特风格,供人休息、游览、健身娱乐、进行科普教育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北部为月湖,面积约19公顷,分鱼池区、荷花栽植区、划船区和湖心岛四部
分。 湖心岛共有3个,其中以蟾宫岛面积最大,约有1.13公顷,是1985年利用挖湖清
淤沙土建造的人工岛,有玉虹桥将岛与月湖南岸相连。岛上建有凝晖楼、花架回廊、
迎春轩、闻樨亭以及全园制高点的八角琉璃瓦阁,成为整座公园的景点构图中心。陆
地部分位于公园南部,占地27公顷,根据自然条件、功能要求、服务对象的不同,大
致划分成文化娱乐区、游览休息区、动物观赏区、后勤管理区等。其中文化娱乐区以
动为主,包括旱冰场、儿童乐园、哈哈镜展室、露天舞台等游乐设施;游览休息区以
静为主,包括月湖四周沿岸、湖心岛、观鱼池、花卉观赏区等。各区分工明确,互为
独立而又浑然一体。
该公园原有果园12公顷,种有苹果、桃树、梨树、山楂等。改造公园后,一方面,
对现有果园和树木采取逐步改造、大部保留的原则;另一方面,植物的配置以观赏效
益为主,以常绿树为基调,以乡土树种为重点,做到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灌、蓠、
草、花五位一体。根据以上原则,设置了四大绿化景区:春景区以花卉观赏区为主;
夏景区以环湖沿岸为主;秋景区设置在蟾宫岛;冬景区在湖东岸及动物园内,有赤松、
桧柏、龙柏、银杏、月季、榆叶梅等40余个树种,到1985年10月,公园的绿化面积已
占陆地面积的90%以上,有花坛5个,草坪15000平方米,苗圃26.25亩。
截至1985年10月, 公园改造的二期工程已经完成,共砌筑围墙1500米,修园路4
852米,园门1座,石拱桥3座,旱冰场1个,完成大小工程30余项。
(七)泰安市 河带状公园
 河是贯穿泰城南北的主河道,虽经历年疏竣展宽,均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枯水季节,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成了一条臭水沟。市政府决定对奈河进行彻底改造,
建成“河中有水,岸边有绿,绿中有景、景中有诗”的河滨带状公园。工程从1987年
3月开始, 9月竣工。此项工程北起黄前水库西干渠,南至东岳大桥,全长100 0米,
共清淤4.6万立方米, 河上建一座滚水坝和两座橡皮坝。公园总面积4.36万平方米,
其中绿地面积1.25万平方米,水面2.65万平方米;设具有民族风格的园林小品1 5组,
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公园随河设景,山石、长廊、水榭、画亭、花架、雕塑等组成
大小不等、情趣各异的小空间。岸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河中清水碧波,游船荡漾,
逆水而上,泰山群峰屹立,山光水色互映,山在水中,水流山下,昔日的臭水沟,变
成镶嵌在泰城的一颗明珠。
(八)济南五龙潭公园
济南五龙潭公园位于济南市繁华区,南邻趵突泉,北接大明湖,园内有泉27个,
五龙潭常年水涌, 久旱不涸。 公园分东西两院,东院是中共山东省委早期活动旧址
(为中共山东党史陈列馆的一部分),西院建亭台水榭。是一座汇泉群水面与山石溪流
于一体, 集革命文物与文化设施于其中的很有特色的城市园林。1987年9月27日建成
开放。
(九)济南黑虎泉公园
位于济南护城河东端,是闻名遐迩的园林景观之一。1991年9月1日,一对设计风
格新颖、独特的“黑虎”、“金虎”雕塑在黑虎泉东侧建成。“双虎”雕塑由中国著
名的美术家韩美林教授设计,其中“黑虎”是由黑色花岗石雕凿而成,山东莱州石刻
厂承做。 “金虎”由铜铸成,枣庄工艺昧术厂铸造,重约8吨,是目前国内已知规模
最大的铸铜虎。 “黑虎”、“金虎”身长各为9.7米,投影身长8.7米,身高3.7米,
翘起的虎尾最高点离地面达4.5米。 “双虎”雕塑头东尾西,一前一后,昂首奋蹄,
似猛虎下山状,恰与身边的黑虎泉、金虎泉景观相对应。
(十)解放阁与环城公园
解放阁坐落于济南旧城东南角。 1948年9月24日人民解放军从此处攻破国民党军
队的城防,夺取了济南战役的胜利。1965年,济南市人民委员会为纪念济南解放,在
市政建设中保留了攻城突破口处的城墙,兴建解放阁。80年代,中共济南市委、市政
府决定续建解放阁并公开征集设计方案,济南市建筑设计院前总工程师邵琦的设计方
案中选,由济南市建筑一公司承建,于1985年5月9日破土动工。解放阁台基高11米,
阁高24.1米,建筑面积627.72平方米。阁分两层,底层为纪念厅,介绍济南战役情况,
陈列革命文物,二层为观瞻厅,可眺望泉城景色。1986年10月15日落成。
与解放阁同时落成的环城公园,长6.2公里,面积40.7公顷,把趵突泉、珍珠泉、
黑虎泉、 五龙潭四大泉群和大明湖连成一片。这项工程从1984年3月10日开工。省、
市各级党政干部,驻济部队指战员和济南市的广大群众有60多万人参加了建设劳动。

三、专类公园
(一)动物园
1904年,济南辟建商埠公园时,内部设置了动物展区,向游客介绍有关动物的一
般知识。1918年,日本人在青岛“旭公园”(今中山公园)内建熊笼、水禽笼各一处、
猴笼两处,鹿棚圈及钢筋水泥结构的豹笼各一座。威海环翠楼公园建设之初也有小型
鸟房一座。但这时的动物展区范围小,动物种类少,不具备形成专类动物园的条件。
建国以后,随着各地公园建设的迅速发展,公园内动物展区的数量显著增多。1960年
5月,全省第一处动物园--济南金牛公园建成开放。1977年1月,青岛市将中山公园内
的动物展区独立成为青岛市动物园。截至1985年,山东省的大型动物园只有以上两处,
附设动物展区的公园有:烟台市南山公园(5.2公顷)、淄博市人民公园(1.3公顷)、博
山公园、潍坊市人民公园、济宁市人民公园、青岛鲁迅公园、聊城市聊城公园与人民
公园、临清市大众公园等10余处。
济南金牛公园位于济南市区北部,东临济泺路,西、北临小清河、太平河,占地
70公顷,其中绿化用地51.7公顷,水面3.4公顷,建筑物1.5公顷。因内有金牛山,故
名。
1937年4月, 济南市政府曾在此开办金牛山苗圃,占地12.5亩;1942年,改建成
济南市苗圃。建国初期,辟为果园。1959年10月动工建动物园,次年5月1日竣工开放。
环绕着金牛山,先后建成了狮虎山、中型猛兽馆、小熊猫馆、熊山(舍)、猴馆、鹿苑、
南鸟室,并在原有树株的基础上,新植各种树木7万余株。1962年-1965年又设茶点服
务部和摄影服务部等服务设施,使金牛公园成为市区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向往之
地。1963年以来,动物种类有所增加,一些珍稀动物被引进:1963年,由哈尔滨引进
东北虎一对;1964年驯养东北棕熊两只;同年,非洲雌狮入园。“文化大革命”期间,
动物笼舍无人看管, 动物种类由1966年的101种下降到1978年的88种。年游客量1974
年只有59万人次,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园建设持续发展。
1978年, 爱国侨胞、 香港利源长有限公司杨赞周先生赠送黑猩猩一对、袋鼠一对;
1980年又赠黑猩猩一对,均为该园首展动物。此外,还采取购买、自繁及与国外友人
互赠等方式,使动物种类1988年达到105种,892只。其中,东北虎、云豹、羚羊、大
熊猫、金钱豹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动物有14种;猕猴、猞猁等二类保护动物24种;
由国外引进的珍稀动物15种。经过精心喂养,这些动物有许多自繁成功。尤其是1984
年该园的海豹产仔成活,开创了国内淡水人工饲养繁育成活的先例。动物的增加带动
了动物笼舍的扩建与兴修,自1978年以来,除改扩建了猴馆(山) (1988年) 、狮虎馆
(1985年)、鹿苑(1988年)、鸸鹋馆(1989年)外,还先后兴建了袋鼠馆(1979年)、猩猩
馆(1980年)、大象馆、河马馆、鹦鹉馆几处新馆舍。笼舍的设计大多同动物的体型、
习性和原生长环境相似,力求真实自然;在植物配置上,突出森林公园的特色,构成
许多别具特色的景观画面。 到1988年,该园有正式职工268人,是建园初职工人数的
5.8倍,游园人数达199万人次,年收入164万元,实现了自给有余。
1992年6月, 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创作的“天下第一牛”在该园落成。牛高15
米,重32吨,造价200万元。作品设计新颖、抽象,给人憝厚、凝重之感。
青岛动物园位于中山公园北部,原是中山公园的一部分,1977年独立成为动物园。
1918年,日本人在当时称为“旭公园”的中山公园西南角约30亩地内建熊笼一座、
猴笼两座, 水禽笼一座、 鹿栅一处, 始为动物园的雏形。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于1
931年对动物笼舍进行了维修。 日本人二次侵占青岛后,于1939年建马厩一座,饲养
菊花青马一匹。
建国以后,动物笼舍不断兴修:1953年建狼舍一处、1954年建虎笼一座,1955年
修孔雀笼、猴笼、鸟笼各一座,1957年筑狮笼一处(原系木结构,1961年改为钢结构),
1962年建鸸鹋房舍一座,1963年建小动物笼舍一座;1973年重建狼舍,1974年重修鹿
苑及骆驼园。到1965年,动物品种已达80余类,其中有稀贵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红
面鹳、鹈鹕、葵花鹦鹉、海南鹦鹉等。自1975年起,又陆续从广西等地引进黑叶猴、
平顶猴、 班犀鸟,开始规划在公园北部山坡建动物园新区。1977年1月,正式成立动
物园, 于1979年建鸣禽馆、猿猴馆、百鸟笼;1980年建草原区动物房二幢;198 1年
建孔雀楼、走禽馆和西大门;1982年建雉鸡笼三处;1985年建成猴山。并先后引进食
火鸡、猞猁、驯鹿、驼鹿、非洲狮一对、东北虎一只、雉鸡60余只。到1985年,动物
园面积达447.7亩。
(二)儿童公园
同动物园相似,全省第一个独立的儿童乐园出现较晚,1978年,烟台市将位于市
中心南大街中部的人民公园改辟为儿童公园,这也是截止1985年山东省仅有的一处儿
童公园。综合公园中的儿童乐园和儿童活动区却遍及各个城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烟
台南山公园儿童乐园(占地36.4亩,1983年建) 、临沂市金雀山公园儿童乐园(60亩,
1986年建) 、潍坊市人民公园儿童乐园(27亩,1983年建)、德州市人民公园儿童游园
(1984年建)、德州市儿童乐园(104亩,1987年建)、菏泽市环城公园儿童乐园(25亩,
1985年建) 、淄博市人民公园儿童乐园(24亩,1983年建)和济宁市人民公园儿童游艺
场(1982年建)等。
(三)植物园
园林植物园具有多种功能,不仅供人游览,向游人传播植物学知识,还是重要的
园林植物科研基地。到1985年,山东省尚无一处完整的植物园,青岛湛山植物园虽已
筹建多年,初具规模,但始终没有对外开放。
1976年,青岛市园林处在太平山南麓成立植物园小组,任务是在太平山麓植树、
整地,建苗圃和花圃,同时对太平山的土壤、水源进行调查摸底,为筹建植物园作准
备。1979年,青岛市园林科研所成立,植物园小组划归科研所领导并成为园林科研的
试验场。 1984年-1986年,植物园曾独立行使建园工作,1986年以后,又恢复为所园
合一。
到1985年,太平山南麓及东麓共有专类园面积1035亩,从园外引进植物近500种,
已建成引种驯化区、 花卉区和百花园等。1989年10月1日,济南植物园、百花公园建
成开放。
济南植物园是省内第一个植物园。 位于经十路南侧、千佛山西麓,占地700亩。
1986年11月动工建设, 建湖、池7处,水面1.86万平方米,堆土山5座,修游览道路5
000米。 全园按科研、科普内容与园林貌相结合的规划布局,分为植物分类区、观赏
温室区和引种驯化区。观赏温室区的三个互相衔接的大型立体三面造型温室,总面积
2600平方米,其高度和恒温空间均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植物园共引进和种植各类植物
900余种、15万株,其中200余种是济南第一次从外地引进的。
济南百花公园位于历城区外环路规划线西侧,占地300亩。1986年3月开始筹建。
园内分百花泉群区、草坪景区、芦花区、山水园、牡丹园、竹园、金鱼盆景区、疏林
草坪和游乐场等场区景点,共栽植乔灌花木7万余株,草皮9万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