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城市供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49&run=13

一、供水资源
山东省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都是由降雨形成的。据1985年统
计, 山东省总人口7695.7万人,19个城市共有非农业人口529.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
的7.7%。 城区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而城市规划区水资源仅占全
省水资源总量的7%左右。 仅城市规划区内的水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工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的需要,许多城市不得不到远离城区的地方取水,或直接到农业水库取水以
保证城市用水的需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量将不断
增加,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为缓解城市用水紧张,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等沿
黄城市先后对黄河这一主要外来水源进行开发,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山东省海岸线长
达3024.4公里,沿海岸线多工业发达的城市,利用海水资源做工业冷却水已势在必行。
工业用水的再生回用也将成为补充水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地下水
山东省虽地层发育较全,但水文地质条件很不一致。地下水埋藏形式及运动规律
十分复杂, 地下水总储量多年平均163.63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134.6亿立方米。山
东的地下水源水质好,少污染,一般经过自然沉淀即可饮用,是优先采用的供水水源。
一些建立较早的城镇均有着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的传统和习惯。初建城池于战国
时期的济南,旧城区内群泉突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闻名于世,
人们以甘冽清醇的泉水为日用水源。1934年始建集中供水工程时,济南第一个制水厂
便建在蜚声海内外的趵突泉边。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山东省最早建设集中供水的
城市,其相继建成的海泊河水源地、李村水源地、白沙河水源地以及黄埠水源地皆取
于地下水源。在一些有着不同地理环境、民俗习惯各异的中小城市与县镇,一般也以
汲用地下水为主,市民在城内凿井取水,至今在许多城市的旧城区仍可见到这种砖石
砌筑的古井。 三面环山、 一面临海的威海市, 1932年时,城内有大小水井47眼。1
960年威海市组织普查地下水源,遂建水源地2处,1985年增加到5处,均采用地下水。
鲁国故都曲阜,城区有古井12眼,均为砖砌大口井。建国后集中供水设施逐步完善,
大口井被压水井和自来水机井取代,地下水仍是优先考虑的水源。50年代,许多城市
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兴建单体井自备水源,计有1276户,其中除78户取于地表水外,
1198户均取自地下水源。60年代以后,山东城市集中供水事业发展很快,所建供水工
程也是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到1985年,全省县级以上19个城市全部实现集中供水,
所拥有的48座水厂中,有39座地下水厂,日取地下水109.88万立方米。1978年以后,
县镇集中供水事业蓬勃兴起, 供水水源多为地下水,占城镇集中供水取水总量的8 0
%以上。
70年代以后,全省连年干旱,降雨量明显减少,许多河流干涸枯竭,地下水位愈
来愈低,致使有些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达不到设计能力,相继出现了三代井、四代井。
地下水源统一管理不善,开采无度,有些地区造成一定污染。从80年代开始,山东的
地下水始终处于超采状态。全省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约为59亿立方米,实际开采量已
突破90亿立方米, 年超出30亿立方米。全省形成地下漏斗面积11415平方公里,占全
省总面积的7%,漏斗区水位大都在12米以下,有的深达60米。如潍坊--淄博漏斗区,
由于严重超采地下水, 从1983年形成了东自潍坊,西至邹平,纵长140公里,面积为
5081平方公里的漏斗区,辛店齐陵一带,漏斗中心埋深超过40米。全省形成的18个大
塌陷洞, 分布面广量大。 久负盛名的“泉城” 济南,1965年以前,水位最低标高2
8.89米,泉水每日自涌达20多万吨以上。1968年以后,水位降至27.51米。
80年代以后,济南市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连年下降,1985年降至25米,
众泉沉寂,供水告急,逢大旱之年,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泰安市因地下水开采超量等
原因,火车站以南泰辛铁路与京沪铁路相交的三角地带,1977年前后连续发生20多起
地面塌陷。陷坑口呈坛状,口小肚大,直径一般5-6米,可见深度3-5米。塌陷区房屋
倒塌,铁路路基遭不同程度破坏,火车行至此地须慢行。青岛地下水资源原本稀少,
苦于供水紧张, 连年搞应急工程。到1985年底,凿有深井511眼,居全省城市之首,
造成了严重的地下水净储量入不敷出,引黄济青工程被迫上马。烟台、潍坊、莱阳等
城市也不得不减少农业用水,以保证城市供水。
(二)地表水
受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影响,山东的地表水资源年际变化很大,地表河川径流
量平均每年247.8亿立方米,枯水年162.4亿立方米,特枯年仅有82亿立方米,多年平
均总量为275.4亿立方米。 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泰沂山丘、胶东低山丘陵区、沂沭
泗山前平原区地面径流量多年平均在30亿立方米以上,青岛地区年降雨量在30亿立方
米左右。受水利设施蓄水能力和调度运用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地形的限制,地表水难
以完全得到调储和开发利用。 山东的地表水可利用总量约为64.49亿立方米,占地表
径流总量的23%, 城市供水对地表水的开发利用仅占城市拥有地表水总量368万立方
米的30%左右。
山东的水系比较发达,干流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1500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
潍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这些河流及湖泊为山东的
供水提供了丰富的地表水水源。
山东境内许多位于河边湖畔的城镇,都曾有过以河水、湖水为主要水源的历史。
位于乌河河畔的桓台县城镇居民一直饮用乌河水,直至进入60年代,乌河上游节流拦
蓄,该河变为季节性河流后,居民生活用水和区域工业用水才转向利用地下水源。坐
落于淇河畔的诸城市、荆河岸边的滕州市、温凉河旁的费县城,在建成集中供水设施
以前,居民皆以径流城边或贯穿城内的河水为日用水源。随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兴盛
发展起来的古城德州,城区居民曾以运河水为主要水源。清末民初,运河水量大质好,
城内官衙府第、商号大户、饭馆、茶馆多饮用运河水。1946年以后,饮用运河水的人
数增多。1939年以博山孝妇河为水源,建成博山下河水厂,成为山东最早引用地表水
为水源的制水厂。1949年以后威海市迅速发展起来的自备水源有75户,全部取用地表
水,生产地表水能力为8000万立方米/日。据1985年统计,全省有9座地表水水厂,日
取地表水生产能力为51.40万立方米。
70年代以后,山东境内地表水污染严重。1985年全省企业年排放废水总量为10.3
亿立方米,占排放总量的23.7%。79条主要河流已有69条被污染,其中小清河的污染
最为严重。除此之外,淄河、潍河、猪龙河、孝妇河、老运河以及南四湖等都遭受了
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水体水质变黑变臭,鱼虾绝迹,连农灌水质标准都达不到。有
些河流化学耗氧量以及氟、氯、汞、铬、砷五项毒物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数10倍,甚
至上百倍,对地表水源构成严重威胁,使本来较为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人为地造成极大
的损失和浪费。
(三)客水资源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毗邻,其主要客水资源是黄
河来水。 黄河自西南东明县的高村入境,呈南西--北东方向横贯鲁西北,流程617公
里, 经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惠民、东营7市地,于东营市的垦利县注入
渤海。 多年平均进入山东的水量为450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72亿立方米。黄河水质
较好, 经检测分析, pH8-8.3, 属弱性碱水;总硬度112,属弱硬水;矿化度0.27-
0.91克/升。盐分不高,溶解性固体含量低,除原水含砷量为0.06毫克/升以外,不含
其他有毒物质,水质完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饮用水水质的规定标准。黄河水虽有年际
内水量的分布不均匀问题,而且含沙量大,但仍然是全省重要的地表水源。
山东沿黄两岸引黄历史悠久,建国初期又多处修建虹吸工程进行引黄灌溉。80年
代以后,工业与城市用水逐年增加,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枣庄、泰安等用水量
较大的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的问题,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尖
锐。 寻找开发利用新水源,黄河成为重点考虑的对象。1982年1月,国家城建总局会
同山东省有关部门在青岛市召开青岛市水源研究讨论会,正式提出引黄济青的设想,
后经专家现场考察认定,跨流域从黄河调水是解决青岛市城市供水的重要途径。该工
程建成后, 除可解决青岛市供水紧张矛盾外,每年尚可向沿途高氟区、缺水区供水1
100万立方米,能够解决61万人的生活用水。1984年7月,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胡启
立、李鹏等来山东视察黄河,确定引黄济青工程,采用明渠输水方案。济南为解决城
市正常供水, 恢复名泉喷涌,1984年9月兴建引黄保泉工程。工程总设计规模为日供
水40万吨,计划投资1.1亿元。
引黄河水源向城市供水的最大问题是泥沙含量大。 50年代前年均水量485亿立方
米, 年沙量14.2亿吨,年均含沙量29.7公斤/立方米。三门峡、刘家峡水库建成后,
上游蓄水、 用水增多。据1970年至1982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水量为360亿立方米,
年沙量为10.1亿吨,年均含沙量为28.2公斤/立方米,含沙量略有减少。
除黄河外,从外省流入山东的水量不大。徒骇河、马颊河从豫冀两省流入山东省。
南四湖承接苏、豫、皖三省来水,金堤河流入黄河。这些外来水源水量虽不大,但对
山东境内的地表水源起了一定补充作用。

二、供水方式
(一)自然水供应
山东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及作坊用水,自古多用陶制瓦罐、木桶或铁桶从井、泉、
湖、河中汲取,其中凿井取水是最为普遍的取水形式。济南古城的营建将大自然所赋
予的众多甘泉荟萃于城内,居民饮泉为源,极为方便。离泉较远的居民则汲取井水或
河水。威海三面环山,东临渤海,居民多饮井水,1932年城内有大小水井47眼。烟台
市1948年时有水井1001眼,可供生活饮用的381眼,其余多为只能用于洗涤的苦水井。
东营虽有黄河过境,却未得其利,直至1950年以前,居民常年饮用沟塘水和雨水。人
们在沟塘边挖坑,四周砖砌,称之砖井,取用井中的渗透水。这种渗透水杂质很多,
味道咸涩。 在干旱季节或远离沟塘的地方,人们在地里挖深4米左右的土坑,等坑里
渗出水后,用木勺一勺一勺往桶里舀。因渗水量小,各家各户的水桶排成长队,当地
居民称为吃“等水”。
民国时期,牟平县开始出现手压井。当时这种井为数极少,沿城区内主要街道设
置。逢大集时,为防人多弄坏,水井上锁。手压井成井工艺较为先进,造价低,成井
快,提取方便,用水卫生,水源不易被污染。在供水技术上较传统凿井取水方式迈进
了一步。50年代以后,手压井在大部分城镇得到推广。郓城县50年代初便有不少居民
在自已庭院内下管安装手压井。从60年代开始,手压井在各城镇及广大农村得到广泛
应用。在牟平、平度、文登、海阳、莒县、曲阜、苍山、东明等地,公用土水井已不
多见,家家用上了手压井。这时的手压井普遍采用塑料管或钢管引水。经济条件好的
开始使用微型电泵提水,较之手压提水省力。在许多县城中,手压井一直沿用到所在
城镇实现集中供水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集中供水事业在济南、青岛、淄博、德州、烟台、临清、
聊城等大城市和工商业较发达的城市发展起来。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自筹资
金,建起自备自用的单体水井,以解决本单位的用水。单位自备水源井多为单体,井
深10米-300米不等, 井口直径150毫米-3000毫米,水塔高度一般在15米-35米之间。
水塔容量小的20立方米左右, 大的达到100立方米。多数自备水源只供本单位需用,
也有少数供水范围扩大到周围的小企业,或兼供部分居民生活用水。1960年底,山东
9个城市共有单位自备水源能力17.97万吨/日。其中,济南市6.5万吨/日,青岛市3.6
万吨/日,烟台市1.5万吨/日,潍坊市0.55万吨/日,淄博市5万吨/日,临清市0.01万
吨/日。 这些自备水源补充了城市集中供水的不足,缓解了各单位用水的需求矛盾。
从70年代开始, 山东城市集中供水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各市的自备水源数量减少。
1985年, 全省县以上城市有自备水源1276户,综合生产能力为148.59万吨/日。其中
拥有自备水源最多的是济南(240户)、济宁(201户)、潍坊(182户)、临沂(121户)、泰
安(98户),自备水源最少的新泰市有23户。这些自备水源多采用地下水,采用地表水
的仅有威海的75户、新泰的2户和济宁的1户。
自备水源建设在县镇的发展起步较晚,规模也比较小。60年代以前,全省无一县
镇采用集中供水,仅个别县城建起自备水源。60年代以后,许多县镇根据各自生产与
生活用水的需要,纷纷打井建塔。新泰、日照、郓城、茌平、曲阜、招远、东平、平
度、五莲、东明、沂源、莒县、沂南等地的自备水源多为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有的
县城厂厂有自备井,城区“井塔林立”。这些自备水源大的几千立方米,小的百立方
米、几十立方米,最小的每天供水量仅几立方米。苍山县集中供水能力不足1000立方
米/日, 建有大小自备水源45个。曹县在1963年到1985年间,建了17个自备水源。梁
山县从1966年起建自备水源,1985年时自备水源井已达57眼,供水能力65180立方米/
日。大批自备水源的建成,方便了用水单位,促进了县镇工商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
不少弊端。直到70年代末,自备水源一直处于任意发展状态。有的县镇遍地打井,随
意开采,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同时增加了地下水的污染渠道。由于供水技术差,
水质难以保证,供水成本高,分散了供水事业的资金和财力,造成了水资源和资金的
浪费。1978年以后,集中供水在县一级城镇发展起来,自备水源日益减少。1985年全
省城市自备水源情况见表3-2。

1985年全省城市自备水源情况表
表3-2
┌──┬──────────┬───────────────┬─────┬───────────────┐
│ │自备水单位(户) │生产能力(万立方米/日)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收入(万元) │
│ ├──┬───┬───┼───┬───┬───┬───┤ ├───┬───┬───┬───┤
│ │合计│地面水│地下水│综合 │地面水│地下水│地下深│费标准 │总额 │节水措│节水措│供水设│
│ │ │ │ │ │ │ │ │(元/立方米│(万元)│ │ │ │
│ │ │ │ │ │ │ │井(眼)│) │ │施贷款│施补助│施补助│
├──┼──┼───┼───┼───┼───┼───┼───┼─────┼───┼───┼───┼───┤
│总计│1276│78 │1198 │148.59│40.45 │108.14│2469 │ │1485.5│ │3.5 │213.4 │
├──┼──┼───┼───┼───┼───┼───┼───┼─────┼───┼───┼───┼───┤
│济南│240 │ │240 │26.00 │ │26.00 │404 │0.06 │460 │ │ │ │
├──┼──┼───┼───┼───┼───┼───┼───┼─────┼───┼───┼───┼───┤
│青岛│ │ │ │ │ │ │411 │ │ │ │ │ │
├──┼──┼───┼───┼───┼───┼───┼───┼─────┼───┼───┼───┼───┤
│淄博│76 │ │76 │56.00 │35.56 │20.44 │312 │0.04 │513.4 │ │ │ │
├──┼──┼───┼───┼───┼───┼───┼───┼─────┼───┼───┼───┼───┤
│潍坊│182 │ │182 │8.00 │ │8.00 │328 │0.06 │183.00│ │ │183.0 │
├──┼──┼───┼───┼───┼───┼───┼───┼─────┼───┼───┼───┼───┤
│烟台│40 │ │40 │2.50 │ │2.50 │126 │0.05 │25.2 │ │ │ │
├──┼──┼───┼───┼───┼───┼───┼───┼─────┼───┼───┼───┼───┤
│济宁│201 │1 │200 │29.50 │4.00 │25.50 │320 │0.04 │170.0 │ │2.5 │ │
├──┼──┼───┼───┼───┼───┼───┼───┼─────┼───┼───┼───┼───┤
│泰安│98 │ │98 │4.20 │ │4.20 │110 │0.04 │35.4 │ │ │1.40 │
├──┼──┼───┼───┼───┼───┼───┼───┼─────┼───┼───┼───┼───┤
│威海│75 │75 │ │0.80 │0.80 │ │ │0.03 │11.4 │ │ │ │
├──┼──┼───┼───┼───┼───┼───┼───┼─────┼───┼───┼───┼───┤
│新泰│23 │2 │21 │0.54 │0.09 │0.45 │ │0.06 │ │ │ │ │
├──┼──┼───┼───┼───┼───┼───┼───┼─────┼───┼───┼───┼───┤
│德州│57 │ │57 │8.20 │ │8.20 │148 │0.03 │42.0 │ │1.0 │29.0 │
├──┼──┼───┼───┼───┼───┼───┼───┼─────┼───┼───┼───┼───┤
│聊城│98 │ │98 │5.00 │ │5.00 │148 │0.04 │30.1 │ │ │ │
├──┼──┼───┼───┼───┼───┼───┼───┼─────┼───┼───┼───┼───┤
│临清│30 │30 │1.80 │ │1.80 │ │0.04 │ │ │ │ │ │
├──┼──┼───┼───┼───┼───┼───┼───┼─────┼───┼───┼───┼───┤
│临沂│121 │ │121 │5.00 │ │5.00 │124 │0.03 │15.0 │ │ │ │
├──┼──┼───┼───┼───┼───┼───┼───┼─────┼───┼───┼───┼───┤
│日照│35 │ │35 │1.05 │ │1.05 │38 │0.06 │ │ │ │ │
└──┴──┴───┴───┴───┴───┴───┴───┴─────┴───┴───┴───┴───┘

(二)集中供水
1.水源地及水厂建设
山东省的城市集中供水始于1898年青岛市。青岛位于胶州湾东岸,其东北有崂山
主峰,距离30公里,地势向西倾斜。虽有沙河数道,除雨期外,涓涓细流不能常存,
淡水获取非常困难, 居民用水极为不便。德帝国主义于1898年开辟海泊河水源地,1
901年建成,每日送观象山贮水池水量400吨。1905年开辟李村河水源地,并建设贮水
山水池, 1908年竣工, 日送水1000吨。1914年德日交战,李村水源地机室被炸毁。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从德帝国主义手中夺占青岛,修复李村河水源地,1920年修复
后日送水4000吨。
1922年,中国政府收复青岛,1928年建成白沙河水源地西厂,日送水3500吨。至
此,海泊河、李村河、白沙河3个水源地共有水井111个。其中海泊河水源地13个,李
村河水源地51个,白沙河水源地47个。这些井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分为铜管井、铁管井、
砖井和水泥井。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再度侵占青岛,修复原有供水设施,兴建黄埠水
源地和四方山水池。1942年建成,日送水1200吨。至此,青岛的集中供水综合生产能
力为34435吨/日。
20世纪20年代中期,烟台的港口运输业较为发达。为向来往船舶补给淡水,英国
人卡皮莱鲁曾于1925年在芝罘屯一带创办规模较大的水厂。建厂初期出井水质好量大,
3个月后水质突然变劣, 虽经极力挽救,终于宣告破产。1930年,资本家孙少政等人
联合募捐资金17000元(银元),在烟台创办金生水厂。凿大口井6眼,建有水库、水塔,
安装水泵,铺设输水管道,主要向港口停泊轮船补给淡水。同年下半年,地下水再次
变得又咸又涩, 只好停产。1934年另选址于大沽河西岸,打大口井1眼,安装手动、
电动水泵各1台,在余成胡同新建贮水池1座,安装管道5华里,日可供水150吨左右,
仅供港内船舶和管道沿途的个别厂家工业用水,且供给量有限,始终未形成社会供水。
1934年3月, 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命济南市市长闻承烈组织济南市自来水公司
筹备委员会,负责水厂筹建工作。筹建初拟官办,但因资金不足,困难较多,便以官
办和招商募股的形式筹集资金。1936年由官商合股成立了济南市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12月15日,山东境内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集中供水厂--趵突泉水厂在济南
建成供水。升水机室设于趵突泉附近,直接抽水送至建于商埠公园处的水塔。水源地
建有取水构筑物1500立方米清水池1个, 500立方米水塔1座。供水设备有75马力电机
水泵3台,自流井2眼。全部水源能力为20000吨/日。1937年用户达1700户。当时主要
为西关商埠区的官府、军队、工商业少数人服务。日军侵占济南后,采用分散偿付的
办法, 将商股收归伪市公署,自来水企业由原官商合股经营改为官办企业。1940年5
月开始对趵突泉水厂进行扩建。 打自流井1眼,扩建清水池35立方米,增设75马力电
动、 柴油两用泵2台,75马力电机水泵1台。1942年再次进行扩建,供水能力达到360
00吨/日, 平均供水量为21000吨/日。1945年至1948年国民党统治时期,供水量降至
6000吨/日,用水户3700余户。
1939年,日伪军政当局在淄博建博山下河水厂。水泵房建在博山河街,利用神头
无名泉为水源地,设2台50HP电动水泵,沿博山孝妇河岸铺设管道自流引入博山下河,
日供水5000吨。
建国初,有集中供水设施的青岛、济南、淄博3市共有小型水厂6个,生产规模为
7.1万吨/日,实际供水能力4.25万吨/日,城市用水人口105万。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山东大中城市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原有水源地及水厂由于战乱而失修失养,
破旧不堪。济南的供水量仅6000吨/日,远不能满足居民生活及生产用水需要。青岛4
座日供水不足20000吨的小型水厂平时就供水不足, 逢天旱时居民要往返十几华里路
到郊外挑水吃,经常“天天挨号把水挑,磨破肩膀累弯腰”。
建国初期,城市供水以尽快恢复和保证安全供水为主,水源地及水厂无大规模扩
建。济南、青岛两市在较短时间内对原有供水设施进行了恢复建设。到1952年底,全
省有自来水设施的城市有济南、 青岛、淄博3个城市,共有水厂6个,生产能力为7.8
万吨/日,工业用量占供水总量的41%,用水人口90.2万人,用水普及率达63.65%。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山东城市供水事业开始走上有计划的发展轨道。1953年至
1956年4年间, 用于自来水的投资总额即达887.7万元,烟台、德州、临清3市先后建
成自来水厂,使13.5万人吃上了自来水。
1954年3月,烟台市人民政府成立烟台市自来水筹建委员会,同年5月25日,邀请
青岛市自来水厂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勘察水源,选定厂址,并承担水厂工程设计。经多
次勘察研究论证,确定在福山县境内的东陌堂村东一段河床的两岸建设水厂,在该村
东河床上凿井取水,采用地下潜流建烟台市第一座自来水厂。该水源地有集合井1眼,
生产井6眼,设计规模为6000吨/日,配水池容量6000立方米,综合生产能力10000吨/
日,1956年1月1日正式向市区供水,结束了该市近百年来“苦水城”的历史,成为建
国后山东省第一个建成集中供水的城市。 同年5月,临清市动工兴建自来水厂。该水
厂的水源地建于卫运河东岸的新河村,水源引自卫运河,属地表水厂,日产水2 00吨。
1956年,淄博市在1939年兴建的博山下河水厂的基础上,整治扩建了博山水厂,
日供水能力1400吨/日,用水人口达2.5万人。同年,德州市利用市西南的南陈庄与杨
家圈村之间抗日战争时期的7个残破净水池,投资47万元,建成设计能力3000吨/日的
第一水厂,翌年5月1日正式投产供水。“一五”时期,青岛市的水源工程扩建了第二、
三送水厂, 打涌水井14眼, 开辟了月子口临时水源地涌水井20眼,综合生产能力达
5.19万吨/日,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一五” 期末,山东有自来水设施的城市增加到6个,水厂发展到10个,最大水
源出水量为13.35万吨/日, 供水量11.72万吨/日,用水人口达158.8万人,城市用水
普及率为70%,人均日供水22.7升。
“二五” 时期,济南市加强了水厂建设,5年间新建万吨以上水厂4个。1958年5
月开工建设的文化路水厂,设计规模为7万吨/日,建有水源地5处,1959年7月投产供
水, 供水能力4万吨/日。1958年开工兴建东郊白泉水厂,设计规模10万吨/日,1960
年5月1日简易供水,日供水能力4万吨/日。1960年至1961年又开辟了普利门和饮虎池
两处水厂,1964年底投入运行。这些水厂的建设,使市区用水普及率达到了87.3%,
每人每日用水量增至40公升,最高供水量11.32万吨/日,全年售水量达3141万吨。青
岛市对李村河上游支流张村河地下水源进行开发,兴建了第四送水厂,凿水井23眼,
设计产水能力7000吨/日, 投产初期日可送水8000吨。1958年开始兴建崂山水库。该
水库坐落在白沙河中游,采用筑坝蓄水,汇水面积99.6平方公里,库容为4974万立方
米(包括死库容176万立方米) 。1960年崂山水库建成,增加供水量7.5万吨/日。到19
62年底, 青岛市共有水源井180眼,综合生产能力9万吨/日,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7.6
9%,用水人口89.39万人,各项指标均居全省之首。淄博市为解决南定电厂用水问题,
于1958年开始筹建辛店水源地,共打深井15眼,井深70米,安装深井水泵,日供水15
万吨/日。潍坊市于1960年在英南村附近建成第一个水源地。该水源地建有深井4眼,
200立方米储水池1座,二级泵房1座,日供水达2000吨。
“二五”时期,山东城市水源地及水厂建设都有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规模贪大,
速度求快,配套设施跟不上,设备失修失养的问题,致使部分城市的供水紧张状况依
然较为严重。 这一时期新建的13个水厂,多数规模偏大1/3-1/2。如张店水厂计划于
1962年建成, 设计能力15万吨/日,经过3年多建设,日供水能力仅有2.6万吨。而采
用的设备都是大型的,建设困难,使用浪费,工艺不配套,事故常有发生,对南定电
厂供水造成一定困难。潍坊水厂也是简易投产,未建水塔,管道口径小,有水储不下、
供不出,只好流放进河里,电耗很大,水厂亏损严重。济南、青岛等大城市供水缺口
很大,由于供水不足阻滞了新建企业的如期投产,原有企业不能进行正常生产。济南
生建机械厂曾因缺水将化铁炉嘴烧化。该市近郊经常供水不足,生活用水供应失序,
高峰用水时二层楼房上不去水。青岛的疗养区、台西区、四方区、沧口区等高地区经
常因水压不足白天无水,居民需夜间起来接水。国防用水也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些情
况,山东城市供水贯彻“开源节流”的方针,在挖掘水厂潜力的同时,组织建设临时
水源,并在各自来水企业建立保修制度,以保证足量供水和安全供水。
“二五” 期末,全省有自来水的城市达到9个,水厂23个。其中,采用地下水的
19个,地面水厂4个。在供水方面完成投资43122万元,占市政公用建设总投资的54.3
%。全省供水能力37.8万吨/日,工业用水占供水总量的67%。城市用水人口达204万,
比1957年增长了29%。生活用水普及率济南、青岛达到89%,烟台、德州等中小城市
达到25%左右。全省城市人均每日用水量29公升。
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在水源地及水厂建设上,确定了发展中小规模的方针,并兼
顾国防要求、设备条件、建设速度等因素。根据各市的实际情况,调整了“二五”时
期只重视工程投产,忽视维修基地建设的做法,加强了维修力量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这一时期,水源地及水厂建设步伐放慢,已投产的水厂未再扩大规模,均转入以技术
改造为主,挖掘供水潜力,添置维修机具。简易投产和即将投产的水厂,以收尾配套
为主,调整设计规模,进行填平补齐,达到正式投产,有计划地扩大服务面,积极提
高服务质量。新建水厂以中小型为主,优先取用地下水,适当考虑了多水源分区供水。
这一时期,已有供水设施的城市均未建设大的供水工程。1965年,临沂市在农校打大
口井,建半地下式泵房,利用60年代初建自来水时因水质差而放弃的兰山路清水池为
调节构筑物,建成小型自来水站,部分机关单位和居民用上了自来水。这是三年经济
调整时期惟一新建自来水工程的城市。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供水事业受到冲击。但因建国后提高城市集中供水能
力和普及集中供水率在公用事业建设中一直占据首要地位,各市的水源地及水厂建设
在调整时期通过加强养护维修设施,水源能力及设备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该项事业
虽举步维艰,但仍有一定发展。济南市从1967年至1972年,对东郊白泉水厂进行了扩
建,设计规模4.1万吨/日;建设解放桥水厂,设计规模8万吨/日;开辟西郊腊山水厂,
设计规模4万吨/日。这些水厂的扩建与辟建,扭转了济南市建国以来在水源建设方面
形成的“内水外送”和“东水西调”的局面。青岛市从1968年开始,在大沽河流域连
续5次修建应急工程。 这些应急工程对解除断水危机起了一定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
克服缺水的问题。该市于1968年开挖中华埠至二水厂明渠22公里,建泵房47座及相应
的净水设施,取大沽河径流和上游水库水补充,每日向市区供水6万吨,多时可供8.6
万吨。这一重大给水水源工程是在崂山水库即将干涸的情况下建成投产的,对保证青
岛市的用水起了很大的调节补充作用。
这一时期, 枣庄、菏泽、威海、济宁、滨州等5个城市相继建成集中借水设施。
这些城市中,有的以一企业的较大自备水源为基础,先试行简易供水,然后进行扩建
发展而成。1966年,枣庄市借用枣庄煤矿在十里泉水源的备用水泵简易供水,供水能
力3500吨/日, 解决了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用水。1967年财政拨款45万元,
在十里泉水源地新建机井和泵房一处, 以及500立方米储水池和加压泵房,小范围地
供部分机关、 居民用水。到1976年底,全省实现集中供水的城市有9个,共有水厂33
个,供水能力92.3吨/日,城市用水人口98万人,人均用水112升,全省城市人均用水
普及率为92%。
70年代,山东连年干旱,降雨量明显减少,地下水位降低,致使有些已建成的供
水工程达不到设计能力,从而加剧了供水紧张。1975年以后,济南市由于地下水过量
开采, 水位急剧下降,供水日趋紧张。1978年6月,西郊峨嵋山水源地正式开工,设
计规模10万吨/日, 打井15眼,建5000立方米清水池1座。1980年4月29日成立济南市
保泉节水应急工程指挥部,以恢复涌泉和保证供水为目的,调整全市采水布局,实行
“采外补内”,转移开采中心,在东、西郊开辟新的水源地。该工程于同年11月动工,
完成了大杨水源地工程,扩建了腊山水厂、兴济桥水厂,改建了白泉水厂、普利门水
厂,对济南钢铁厂、济南铁厂、济南铁矿、黄台电厂四大企业的自备水源进行挖潜调
水,新建李庄水源地和石门变电站工程共13处,打水源井25眼。该工程于1983年全面
竣工投产,新增水源能力24万吨/日,供水能力20万吨/日。这一应急工程的建设和投
产,及时扭转了济南市区供水窘困的状况,对济南市安全度过1982年以后的严重干旱
带来的供水危机起了决定性作用。
80年代初, 青岛市逢百年不遇的大旱,年降雨量只有308.3毫米,仅占平均降水
年份的一半。 主要水源大沽河断径绝流,崂山水库濒临干涸,存水量最低降至170万
吨,只可供市区使用14天。从1979年至1983年,进一步开发大沽河流域引水应急。新
建水源地5处,凿井253眼,新建机室4座,兴建佛涛山、芝泉山贮水池2座。这批工程
的建设,大大改善了疗养区、台东区、浮山所、辛家庄等新建住宅小区的供水状况。
当济南、青岛大规模进行水源工程建设时,其他城市也都程度不同地遇到了地下
水位下降和生产、生活用水供应紧张的问题,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对已有水源地及水厂
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淄博市对四宝山水源地、神头水源地和辛店水源地进行了扩建。
其中辛店水源地系该市水源工程中规模最大的。 该水源地下水位自1977年至1980年3
年间降低了8.3米,原有的15眼深井在枯水期抽空和半运行的水泵达9台,日供水量由
原13.5万吨减至9.8万吨。1977年10月,淄博市自来水公司在该水源地打深井8眼,日
供水量增加了7.5万吨。 经过一系列扩建工程,淄博的城市供水得到了保证。这一时
期,一些中小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配合国家“五五”、“六五”
期间在山东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沿海城市建设开发区以及风景旅游城市的建设,各
市对供水水源、水厂的规模、设施进行了适应性建设。1979年,泰山被定为国家重点
风景区。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泰安市于城西区打深井12眼,建泵
房4座, 配水厂1处, 缓解了城市用水紧张,为旅游、疗养提供了用水保障。日照市
1978年成立自来水公司, 最初接收了水利局移交的鹅庄水源地,在原有涌水井4眼、
集水井1眼的基础上,又在营子河南岸建水源地一处,两处水源地日供水仅600立方米,
只供部分机关、工厂、学校用水。1982年,国家的两项重点工程石臼港、兖石铁路在
该市开工建设。 为适应两项工程建设,日照市遂建奎山水源地,打涌水井9眼,集水
井1眼, 在石臼所建水厂,筑3000立方米、4000立方米蓄水池各1座,日供水能力达4
万吨,日照市供水普及率达78%以上。菏泽、曲阜、烟台、威海、兖州、聊城等市县
也配合重点工程建设和旅游业开发,对城市供水进行了改建、扩建。这一时期各市水
厂建设的另一个特点是,由过去主要开发利用地下水源开始转向地下、地面水源共用。
烟台市是一个淡水贫乏的城市。1976年,烟台市因地制宜,兴建该市第一个以地表水
为水源的水厂--第四水厂。该水厂采用以外夹河为主、渠道取水为辅的双水源设计方
案,在河水量的平均季节和供水季节直接从外夹河取水,经暗渠引水至厂内净化处理。
枯水季节在内外夹河汇合处建坝储水,提高河床水位,以确保水厂水源充足。1978年
水厂建成投产, 供水规模为10万吨/日。80年代初,山东沿黄城市开始对黄河进行开
发利用。早在1969年,东营水厂就于垦东公路与胜坨公路交道口的南侧接收处理民丰
水源送来的黄河水, 经加药、沉淀、消毒后输往管网。1982年建辛安水厂,日产水5
万立方米, 水源仍引自黄河。 河水从胜利闸引出,流经38公里长的干渠进入容量为
2000立方米的辛安水库沉淀,用提升泵把水引入水厂进行处理,然后经清水房输入管
网。1983年东营市在原水电指挥部基础上成立供水公司,建成了一套以黄河水源为主、
益都地下水源为辅的较为完整的供水系统,主要供油田生产用水和45万居民 (包括油
田职工) 生活用水,日供水27万立方米。引黄供水建设的成功,为济南的引黄保泉和
青岛的引黄济青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到1985年底,全省县以上19个城市全部实现集中供水,共有水厂58个,设计生产
能力为155万立方米/日, 供水量为49303万立方米/年,用水人口494.2万人,人均生
活用水量为111升。全省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为86%。

1949年-1985年山东省城市供水状况表
表3-3
┌──┬────┬─────┬───────────┬────┬────┬───┬────┐
│年度│水厂(个 │水厂 │全年供水总量(万吨) │管道长度│用水人口│供水 │人均生活│
│ │) │生产能力 ├───┬───┬───┤(公里) │(万人) │普及率│日用水量│
│ │ │(万吨/日) │合计 │工业 │生活 │ │ │(%) │(升) │
│ │ │ │ │用水 │用水 │ │ │ │ │
├──┼────┼─────┼───┼───┼───┼────┼────┼───┼────┤
│1949│6 │7.1 │ │ │ │ │105 │61.09 │35.30 │
├──┼────┼─────┼───┼───┼───┼────┼────┼───┼────┤
│1952│6 │68.5 │1291.9│ │ │373.7 │105.30 │63.20 │15.30 │
├──┼────┼─────┼───┼───┼───┼────┼────┼───┼────┤
│1957│10 │11.70 │2705.9│ │ │494.90 │158.80 │77.54 │33.67 │
├──┼────┼─────┼───┼───┼───┼────┼────┼───┼────┤
│1962│21 │32.5 │7441.1│ │ │619.70 │196.65 │84.38 │ │
├──┼────┼─────┼───┼───┼───┼────┼────┼───┼────┤
│1965│21 │41.13 │8722.8│ │ │726.57 │228.48 │ │ │
├──┼────┼─────┼───┼───┼───┼────┼────┼───┼────┤
│1980│39 │124.6 │36506 │22745 │11661 │1679 │359.3 │ │89 │
├──┼────┼─────┼───┼───┼───┼────┼────┼───┼────┤
│1985│58 │155 │49303 │25866 │20050 │3453 │494.2 │86 │111 │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县镇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落后的供水方式已成为
发展城镇经济的制约因素。山东省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扶持、鼓励县镇发展集
中供水。如规定县镇供水企业利润不上缴,留作企业发展基金;自备水源要缴纳水资
源费,城区的水资源费集中用于供水工程的建设。省政府每年从省基建费和省机动财
力转地方统筹费中拿出600万元左右的资金, 用于补助县镇供水工程的建设。在政府
的大力支持和扶助下,县镇供水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起步初始,一般选用城
区内水量足、水质好的自备水源改造扩建成集中供水工程,招远、茌平、郓城、诸城、
费县、沂源、高唐、青州等县均属这种情况。他们利用原有井位进行挖潜和增建,对
储水构筑物加以扩建,安装大功率水泵提水,以较少的资金和较快的速度实现了集中
供水。但由于在水源选择上缺乏长远规划,在设施配置上也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多
属简易供水。
1982年以后,随着县镇工业的发展和城区规模的扩大,原有水源工程及供水设施
已不能满足生活与生产的需要,开始出现了二代井、三代井,山东大多数县镇的集中
供水是这一时期建成的。
到1985年底, 94个县城中,有69个实现了集中供水,供水能力40.3万吨/日,县
城用水人口约180万人。全省约有130个镇也建立了供水设施,为进一步发展乡村供水
事业奠定了基础。
2.水质化验与净化
(1)水质的化验检测
在现代集中供水设施出现以前,饮用水的洁净与污浊靠肉眼观测、口尝和鼻嗅来
认定。
1901年青岛辟建海泊河水源地、建成集中供水设施后,取供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
革,对水质进行化验检测,成为集中供水先进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青岛早期建成的自来水厂均系采用地下水,经沙层自然过滤后水质清洁,有机物、
浮游物、菌类不多,硬度亦小。绿素较重,系自然形成,非污染所致。青岛对水质化
验的最早记录始于1915年。是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为期5年的殖民统治。5年间,
对青岛海泊河、李村河、白沙河3个水源地原水的味、色、混浊度、固体物、浮游物、
阿母尼亚、 氧气消耗量、 硬度、酸性、绿素、微菌数等11个项目进行了化验检测。
1920年至1923年检测中断,数据无考。1922年中国政府收复青岛,从1924年起恢复对
水质的化验。当时供水部门未设水质化验室,所有项目检测均由卫生部门进行。
1934年济南始建趵突泉水厂,齐鲁医院对新凿建的趵突泉水井的原水做了细菌化
验,认为“水质纯洁、清澈,略加消毒可供饮用”。1939年进行了第一次理化分析,
共分析项目24个。 3年后又进行了第二次,项目同前,结果表明所含钙、镁等矿物质
均符合饮用水标准。 至1949年建国时,有集中供水设施的济南、青岛、淄博3市,其
水质化验全部由各市的卫生或防疫部门进行,供水部门没有专业化验室,水质检测手
段和管理体制很不健全。
建国后,人民政府加强了对饮用水质的管理和监督检测。但因当时供水事业的工
作重点是水源地、水厂的恢复建设,拿不出更多财力强化各市的水质检测手段,济南、
青岛仍送当地卫生防疫部门代检,烟台则定期取样向有化验设备的大型厂矿企业送检。
德州、临清靠感观测定,对含铁量、含氟量、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以及硬度根本无法
测定,安全可靠程度低,水质不能保证。1956年11月14日,山东省城建局转发了经国
家建委和卫生部共同审查批准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此水质检测有了第一个法规
性文件,各市按标准要求陆续建立了化验室,健全了检测规章制度。建国前青岛自来
水厂就设有化验室,1958年又成立水质科。1960年,烟台市自来水公司正式成立化验
室, 配备专业化验人员2人,购置高温茂福炉、电热干燥箱、细菌培养等和显微镜箱
化验仪器,水质检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具有6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到1962年,济南、
青岛、德州、临清4个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均建立了化验室,设专业人员进行水质检测。
淄博、 潍坊、泰安、聊城4市仍由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抽检,因检测次数少,检测项目
不全,不能反映水质的全面情况。已有检验机构的自来水公司和由卫生部门代检的自
来水公司,其检验项目主要是细菌、余氨和混浊度,尚未达到水质全分析。
1963年9月27日, 山东省颁发《山东省自来水水质管理试行办法》。《办法》规
定,经常供应生产饮用水的自来水企业及兼供生活用水的工业企业自备水源,“每个
企业都应建立健全化验机构,配备专职水质检验人员。没有化验机构的要逐步建立。
在未建立之前,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委托当地卫生防疫站进行检验,同时
应有计划地增添检验设备。化验机构的设备和人员必须逐步达到能进行理化、细菌全
分析的要求(即按中央水质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同时还对水源水质、自来水水质、
卫生防护、饮水消毒、卫生管理作了详细规定。从1964年开始,有水质检验机构的供
水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检验项目、地点和井次,提高了检验质量。济南市的东
郊水厂和西郊水厂成立了二级化验室,定期对水质进行检验。
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光学、生化、电子仪器开始应用于水
质检测,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水平和质量。
(2)水质净化
集中供水在山东出现以前,城镇居民皆饮用原水。取自泉水或地下浅层水的,原
水水质较好,经自然沉淀后可直接饮用。取自河、湖水的,杂质较多,混浊度高,民
间多用加明矾去杂质的方法。青岛在集中供水建设初期建成的水源地,皆取自地下水,
水质清洁。其中,铜管井、铁管井井底铺有厚层滤沙,水流虽不甚畅,但无色无味、
澄清甘甜;砖井、水泥井在大雨之后因地表水水渗入,水质时有混浊,但雨期过后即
可恢复正常,无须人工或机械净化,所有水源地均未设净化设施。
1936年建成的济南趵突泉水厂水源属地下溶岩水,四季水温保持在18℃左右,钙
镁等化合物总硬度在10度至12度(德国度)之间,pH值7.4左右,属中性水,清澈透明,
没有悬浮物,几乎不含细菌。该水厂的出井水不须净化,也未建净化设备,经过简单
的消毒处理即可供饮用。供水初期采用加氯机加入液氯消毒,1937年12月日军入侵济
南,加氯机被炸毁,改为投放漂白粉消毒。翌年修复加氯机后,因氯气供应不正常,
消毒工作时断时续。 此后,该水厂一直供应原水。到建国时,济南、青岛、淄博3市
的自来水厂均未建净水设施,水质消毒没有保障。
建国后前10年间,山东城市共恢复、建设自来水厂21个,其中取用地下水的19个。
这些地下水厂原水普遍品质较好,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从水源取水
后只需投放消毒剂消毒后即可打入管网直供用户。此期采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和氯气
两种。1957年以前,青岛一直采用漂白粉消毒。采用漂白粉消毒的一般方法是设置三
口大锅,一口溶解漂白粉,另两口用来沉淀澄清。澄清后的溶液通过胶管注入清水池
中进行消毒。“二五”时期,淄博、济南、潍坊、烟台等市均采用这一方法。
1963年以后,各市为适应用水量的增长,陆续改为液氯消毒,方法是通过加氯机
将液氯均匀地注入清水池中。消毒剂的投放量,各市各供水企业均不等,同市同厂的
投放量也因季节而异。 投放量最大的是青岛市,约为每千吨水投放250公斤左右。一
些中小城市一般保持在每千吨水投放1公斤左右。 同年度中,夏、秋两季多于冬、春
两季一倍。各水厂设有余氯检验,管网末梢含氯量控制在0.1毫克/升,个别城市可达
0.2毫克/升。青岛市从1963年起开始改用氯氨消毒,提高了管网末梢的余氯含量,提
高了饮用水质。
“二五” 时期,德州、临清、聊城、青岛4市建成山东第一批地表水厂。各厂根
据不同的水源、水质和不同的用户要求选择净水方法,建设了相应的净水设施。
德州市取运河水创建自来水厂后,在净水处理上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
艺流程,成为建国后第一个净化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自来水厂。但因缺乏必要的冲洗、
除泥、洗砂等设备,影响了水质的提高。
青岛市于1960年竣工投产的崂山水库,是青岛集中供水60年发展史上第一个以地
表水为水源的重大城市水源工程。水库建成初期,由于水质含有胶体的二氧化矽,已
建的渗水渠不起作用,而净化设施没有及时建设,致使河水处理后水质不稳定,浊度
一般为25-80毫克/升,最高时达400毫克/升,超过国家规定5毫克/升的几倍至几十倍,
全市印染、 造纸、 针织、 化工单位的约60%的产品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1
962年起, 青岛市对净水工艺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崂山水库净水厂,净水工艺为
机械搅拌、平流沉淀和双层快滤池过滤,加液氯消毒后打入管网送往用户。1965年改
为普通快滤池过滤。
70年代以后,山东旱情加重,一些大中城市因地下水开采超量引起地下水位严重
下降,为扩大供水水源,山东城市供水开始转向地下与地面水源共用。这一时期,水
质净化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净水混凝剂方面广泛采用了三氯化铁、硫酸石灰乳等,
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采用了碱式氯化铝。在混合反应方面,除一般采用水泵和管道
混合、水力回流隔板反应外,还采用了机械加速混合、机械与隔板反应装置,缩短了
反应时间,提高了凝聚效率。在沉淀技术方面,青岛市于1973年建成了斜管沉淀池,
烟台采用了移动罩冲洗滤池,节约了投资,充分利用能量,并为实现自动化控制奠定
了基础。1978年青岛建成机械加速澄清系统,提高了净化效果。80年代以后,在沉淀
技术方面普遍采用了平流式沉淀池和蜂窝斜管沉淀池;在澄清方面采用了水力循环式
澄清池。无阀滤池和双层氯料滤池在德州市试用成功。到1985年底,有净化设施的青
岛、枣庄、烟台、威海、德州、滨州、聊城等7个城市,共有净水能力49.98万立方米,
约占全省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45.05万立方米/日的1/3。
3.供水管网
(1)管网形式
建国以前, 山东省有集中供水设施的青岛、济南、淄博3个城市的供水管网设计
形式全部为树枝状。1922年,中国政府收复青岛后,将海泊河水厂、李村河水厂、白
沙河水厂加以扩建, 3个水厂的水通过输水干管送至贮水山、观象山的总蓄水池集中
后,再经配水管供居民饮用。这是山东最早的树枝状供水网络。1934年,济南趵突泉
水厂的筹建与管网设计同步进行。经平面测量,绘制了市区街道、水厂、水塔图,设
计供水面积50平方公里,供水区域为城关和商埠的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以趵突泉水
厂为中心的城关和商埠区小范围的树枝形供水管网。
建国以后,济南、青岛两市的管网配套建设发展较快,原有树枝状管网逐步向环
状网络改变。青岛市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先后敷设了从四方山到观象山管道15公里,
在居民稠密区以及海港码头增设了配水管网,环形网络日益明显。济南市从1954年至
1961年8月间, 大力进行了管网改造和扩建,基本形成了枝形与环形兼容并用的供水
网络。建国以后创办集中供水事业的城市,初期考虑经济因素过多,管网的设计全部
采用了树枝形。在以后的逐年建设中,水源能力不增加,供水区域扩大,枝形管网也
渐变为环形或枝、环形结合。德州市输配水管网最初设计为树枝形,水站多集中于市
中心, 散布城区边缘的工业厂家用水不便。在1957年至1963年7月间,对配水管网进
行了扩建,配水管网由市中心呈辐射状向市边缘延伸。1963年,水电部十三工程局进
行马颊河与徒骇河的疏浚工程。为解决工程所需生产及生活用水,德州市于东部地区
增设输配水管网3240米。至此,德州的供水管网被改造扩建为环形网状。淄博市的集
中供水事业在1958年以后有了较大发展,管网设计呈树枝形。1965年以后,随城市建
设的发展,该市对供水管网逐步进行了改造、调整,使新老管网相互连接,形成了网
状环流管网系统。烟台、临清、聊城、潍坊、泰安、临沂等市,都采用了枝状管网与
环状网络相结合的形式。一般在主要供水区域或集中供水区域采用环形管网形式,在
企业稀少、居民密度不大的地区采用枝形管网,既经济合理,又能够充分发挥管网的
设计能力。
1965年以后建成集中供水的枣庄、菏泽、威海、济宁、滨州、莱芜、日照、新泰、
东营等市,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方向,供水管网的设计一般均采用环形,主要输水干
管间距在600米-1000米左右,铺设的配水管道均匀地分布在用水区域内。1978年以后
的县镇供水工程,管网设计多采用树枝状,这与水源能力小、供水量较少的实际情况
是相适应的。1982年以后,许多县镇已形成了多水源供水,管道分支增多,大多数枝
形管网也都逐步丰富、扩建为树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形式。
(2)管网建设
山东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始于青岛海泊河水源地的开辟。当时从海泊河凿井取水,
安装了内径100毫米-250毫米吸水管道1197.2米,将水从50眼深井集中于一眼集合井,
然后再通过内径350毫米4561.4米长的输水管, 由海泊河水源地送往观象山贮水池,
日送水量达400吨。 在李村河水源地铺设内径100毫米-400毫米吸水管987.7米,并由
李村河水源地铺设内径400毫米钢管11325米输水至贮水山东池。同时由海泊河水源地
至贮水山东池铺设内径350毫米长632.2米铸铁管,日供水1000吨。1928年建白沙河水
源地西厂后, 安装内径150毫米-400毫米水管363米, 日送水3500吨, 配水管网长1
14576.1米,这些管道的管径由30毫米至225毫米大小不等。1934年,济南建趵突泉水
厂, 管道铺设工程由日本三菱公司施工。第一条管道由经六纬九路开凿铺装,至193
6年供水前总计安装内径100毫米-350毫米管道38130米, 后安装闸门353个,消火栓1
73个, 泄水门8个,传水栓7个,空气门8个,初步形成了以趵突泉水厂为中心的小范
围供水管网。 1940年建成了通向白马山日军兵营的内径150毫米-300毫米的管线8369
米。 到1949年建国时,山东城市管网总长度316.2公里。其中:青岛231公里,济南8
3.2公里,淄博2公里。
建国后,各市大力进行管网的修复和扩建。
青岛市着重进行了管网配套建设,先后敷设了四方山到观象山的管道15公里,在
居民稠密区及海港码头增设长达37.73公里的配水管网和公用水站。 济南以恢复供水
为目的,对一批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管网和多年失修失养残缺不全的管网进行了维护修
理,更换了一批锈蚀漏耗严重的管道,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供水。到1952年底,
济南、 青岛、淄博三市共有供水管道373.7公里,其中输水管道74.4公里,配水管网
299.3公里。 济南市从1954年开始, 在南郊安装了φ500毫米-600毫米输水干支管
4.7公里, 1956年在纬十二路和堤口路进行了大规模的管道改造和新装,总计铺设
φ300毫米-600毫米干支管10公里, 解决了南郊高地供水不足的问题,为西北郊供水
奠定了基础。 同期,青岛市建成黄埠到楼山台φ500毫米-600毫米干管9.36公里,
月子口到三水厂φ700毫米干管3.71公里。建国后第一批新建集中供水设施的烟台、
德州、临清等市,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供水管网化。1955年,烟台市陌堂水厂建成后,
埋设φ400毫米输水干管网13.7公里。1959年二水厂投产,输水干管增加14.1公里。
1956年,德州市铺设了自一水厂至商业街的第一条φ200毫米输水干管约2.45公里,
配水管10.6公里, 建成供水管网。这些城市所设管道直径均在400毫米以下,基本满
足供水需求。“一五”期末,全省6个城市共有供水管道484.7公里。从1953年至1957
年5年间,新增管道111.0公里。
“二五”时期前3年,受“大跃进”影响,以建设大型水厂为主,管道铺设很少,
管道口径偏小,输水管网能力与水源能力、水厂设备能力不配套。“二五”期末时,
9个城市水源能力为46万吨/日, 设备能力为35.9万吨/日,管网输配水能力仅为29万
吨/日。 1962年,济南市水源能力15万吨/日,水厂设备能力20.7万吨/日,管网输水
能力12万吨/日。全市53公里输水干管中直径在200毫米以下的约占70%,管径过小,
有水送不出。高峰供水季节,局部地区经常发生水压不跳或断水现象。1962年济南纸
浆厂失火,因水压低、管径小导致消防水量不足,难以迅速扑灭大火,造成很大损失。
青岛市供水管网由于年久锈蚀、锈塞,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服务能力,减少了送水量,
增加了送水电耗。 一水厂原有管道直径为400毫米,根据送水量与送水压力推算,只
相当于直径为300毫米的管道使用。 淄博市的张店水厂因管道建设不配套,市区配水
管网未修建,临时投产,事故多,经常影响南定电厂的用水。潍坊水厂的水源能力为
7000吨/日, 设备能力3200吨/日,因管道少,口径小,每日只能供水250吨。因无水
塔,水用不了,只好放到河里,造成极大浪费。据1962年统计,全省约有20%的管道
锈漏严重,尤其是一些建国前建成的老水厂,工艺陈旧,材质落后,影响了输配水能
力。
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山东城市供水事业由大力发展水源地及水厂建设转向维
修养护及配套设施建设,各市自来水企业贯彻“防修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工作
重点转向管网维修和设备调整。青岛市自1962年起,组织专业刮管队伍,对年久锈塞
的管道进行刮管除锈,到1964年底完成刮管30余公里。经过刮刷后,过去没有水或水
流细弱的管道基本恢复了正常供水。崂山水库修复了溢洪渠道及过渠水管,防止了洪
水的危害,保证了沧口工业区供水安全。潍坊市将30万元国家拨款主要用于管道铺设,
重点铺装配水管网, 增强了配水能力,解决了潍城区6万居民吃苦水的难题。淄博市
于1961年至1963年间,铺设了6条生活用水管道,管径100毫米-400毫米,计3.15公里,
形成较为完备的管网供水系统。 山东城市供水管网经过5年的维修调整,更换了一批
口径小、锈蚀堵塞严重的管道,合理配备了增压站,降低了管网漏失率,使管网输配
水能力基本适应水源能力、设备能力。
至1964年底,全省共有自来水管道总长度675.25公里,其中输水干管156.94公里,
配水管道518.31公里。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大多数城市出现了水源地越建越远,管道越铺越长的趋
势。济南市从1967年至1976年间,以改变“内水外送”和“东水西调”局面为目的,
设计供水能力增加了16.1万吨/日。配合供水设备规模的扩大,输水管网长度达354.6
公里。青岛市于1968年开发中华埠至二水厂明渠22公里,每日可向市区输送水6万吨。
这一工程是在崂山水库即将干涸的情况下建成投产的,对保证城市供水起了很大作用。
淄博市着重对张店区原有管网进行了扩建改造, 将部分φ250毫米的管道更换为
φ400毫米-φ500毫米的大口径管道, 提高过水量,增强了输配水能力。这一时期
新建成供水设施的枣庄、威海、菏泽、济宁、滨州等市,因水厂规模较小,管道口径
多在300毫米以下。
1978年以后,各市的集中供水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济南、青岛、淄博、烟台
等市配合水源工程建设敷设了一批大口径输水管道。济南、淄博以管道铺设为主,青
岛以暗渠建设为主。 济南市1980年4月建成峨嵋山水厂,铺设大型管道20多公里,直
径均在1000毫米以上。 1983年完成保泉供水应急工程,安装管道53公里,最大口径1
500毫米。青岛市自1979年始,在大沽河上建引水应急水源工程5处,安装各种口径输
水管道126.53米, 修建混凝土输水暗渠81.17米。1984年修建的大沽河至莱西县产芝
水库暗渠流量为1立方米/秒, 最大为1.2立方米/秒。大沽河至平度伊府水库的φ1
000毫米管道, 流量为0.5立方米/秒,最大为0.7立方米/秒。两处引水渠道共长90公
里。淄博市自1978年起,铺设了张店配水厂出厂管道1条,向阳路至中心管道1条,直
径分别为700毫米和600毫米。 1985年在南定地区敷设φ400毫米管道,提高了这一
地区的供水安全程度。其他城市的管道建设逐年有所增加。至1985年底,全省县以上
19个城市有φ75毫米以上输配水管道总长度2827.80公里, 其中输水干管232.85公
里, 配支管2594.95公里。配水管网平均密度为6011米/平方公里,其中φ300毫米
以上管道密度为2814米/平方公里。
(3)管道材质
至70年代止,输配水管网多采用传统的铸铁管,水厂内联通管道为过陶管,用户
进水管以小钢管为主。铸铁管接头有法兰式和承插式两种。在小口径铸铁管上也有采
用橡胶圈接头的。1965年,青岛市自来水公司针对沿海城市地下水矿化度较高,铸铁
管壁因腐蚀而易结垢,率先进行了铸铁管水泥砂浆离心涂衬技术的研究。即在管道内
壁处理上采用砂浆涂层,虽有细裂缝,但在使用中会逐渐自行愈合。金属表面的少量
铁锈在高pH值条件下,以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在铁表面形成稳定的薄膜。所以水泥
砂浆涂衬不要求严格的表面处理,工艺简单,在沿海城市中经济实用,得到普遍推广。
在供水管网中,大口径钢管一般为管径过大、水压过高以及穿越铁路、桥梁时所用。
60年代初,曾一度推广使用石棉水泥管,取其内壁光滑、水力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
但因其质地较脆,经不起弯折和碰撞,未被广泛应用。
70年代以后,管道材质开始向多样化发展,限于钢材供应紧张,自应力与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被逐步采用。济南市自来水公司西郊水厂首先试用,效果良好。钢筋混凝
土管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头,转角度大,施工方便,节约投资,节省钢材。从70年代中
期开始,使用率及数量逐年增加。
至80年代中期,山东城市供水管网多采用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用户进水管道
已由小钢管逐步更新为小口径镀锌管。

三、经营管理
(一)水源管理
1.水资源管理
山东属于水资源贫乏的省份。从60年代中期起,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
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直至70年代末,山东城市水资源一直处于自由开发、各取所
需的状态, 全省尚无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办法。济南市于1963年4月颁发《济南市河渠
暂行管理办法》和《济南市泉水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对济南市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作出规定。1975年8月26日,正式颁发《济南市泉水、河渠管理办法》。1978年8月,
制定印发《济南市地下水资源开采试行管理办法》。青岛、淄博、潍坊、烟台等市也
先后制定法规文件,对水资源的随意开采、过量开采加以限制。这一时期,有的市、
地出现了对水资源的多头管理。1980年,国家城建总局(80)工字第235号文作出规定,
城市水资源的管理“由城市建设部门统一负责”,从而明确了城市城建部门的水资源
的行政管理职权和责任。
80年代以后,山东城市水资源日趋短缺,部分大中城市地下水采补失衡。1982年
10月10日,省政府颁发《山东省城市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全省
性的关于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从此,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科
学利用成为山东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基本取向。
1982年以后,山东各各市结合本地实际,从控制开采量和保护水质两个方面加强
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规定尤为严格。1985年底,全省16个
城市颁布了城市地下水管理办法。这些办法规定:凡在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开采地下
水的单位,都需报经城建部门审批,统一纳入城市供水计划,都要装表计量,按量开
采,并交纳水资源费。到1985年底,全省县以上19个城市中有15个成立了城市水资源
管理委员会,保证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水源地管理
1944年1月, 国民党政府内政部颁发《饮水管理规则》,其中对水源地的管理规
定有: “饮水水源附近100米以内不得设厕所、沟渠或倾倒垃圾处所”;“地面水水
源上流100米以内不得泄入粪便秽水、下水道水(阴沟) 或倾入垃圾废物,弃置牲畜尸
体”。
建国初期,山东城市水源污染较轻。1958年以后,城市工业生产用水量大增,排
污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没有对水源地采取科学管理,致使部分城市水体污染逐年
严重。1963年9月27日,国家建筑工程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
对水源地的卫生防护作了详细规定。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予以转发,并于同年10月制定
《山东省自来水水质管理试行办法》,下发各市施行。1982年10月10日,山东省政府
发布《山东省城市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补给
区范围内,不准挖沙,不准用渗坑、裂隙、废弃矿坑排放污水,不准堆置废渣,不准
建设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现在污染水源的企业,要限期治理或搬迁。”此后,山东
城市水源地的卫生防护制度逐步完善,各市采用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县以上人民政府
划定保护区,城建部门监督管理,环保部门监督控制污水排放浓度和总量,以保证水
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到1985年,全省19个县以上城市全部建立了水源地卫生防
护制度,供水企业设专人负责施行。
3.自备水源管理
从1901年济南机车工厂打第一眼机井起至1949年间,山东城市自备水源发展缓慢。
60年代,自备水源在市县两级都有较大规模的发展。据1963年统计,城市自备水源能
力达26.13万吨/日。直到70年代末,所有自备水源的开采与报废都由备井单位自行决
定。自备水源的建立,虽然方便了单位用水,但同时也给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
护造成了很多弊端,任意、过量开采形成了与集中供水争水的局面,加速了地下水位
的下降,遍地布井也增加了地下水的污染渠道。
80年代以后, 山东加强了对自备水源的整顿和管理。 1982年10月省政府颁发的
《山东省城市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企事业、机关、
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现有自备水源一律要普查登记,经水资源管理部门核定 (包
括对不合理开采者的调整) 后按量开采;拟新建的水源设施必须先提出开采计划,经
水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自备水源必须装表计量,按量收取资源费,地下水
每吨收取3分-6分,河湖泉等地表水每吨收取1分-2分,作为预算外资金专项用于水资
源的管理、开发、保护,不得挪作他用。交纳的水资源费,属于计划内的可摊入成本;
超计划用水的费用,从企业自有资金中解决。从1983年起,省城市建设部门对全省城
市的自备水源进行了普查登记,对那些供水技术差,水质不合卫生规程要求,设备利
用率低,运行管理不善,而又影响城市供水总体规划的自备水源进行了取缔;对批准
保留的自备水源,也对其生产用水实行了限量开采,装表计量,并按标准收取水资源
费。实际开采量超过限额的,超采部分加价收费。
到1985年底,全省县以上19个城市共保留利用自备水源1276户。这部分自备水源
基本符合《暂行办法》的规定,是城市供水事业中的辅助力量。
(二)供水管理
1.用户安装
建国前,有集中供水设施的济南、青岛、淄博三个城市中,除淄博市的博山下河
水厂只供日伪军政用水外,济南和青岛均形成了工业与民用供水。用户安装办法是:
凡在自来水公司供水区域内装自来水引用设施者,先向公司索取申请书,并交纳安装
金,由公司给水股(科)进行勘察、绘图,并通知用户按数交款后,予以安装。
建国后,各市陆续建立自来水公司。申请安装自来水管的用户,持介绍信到自来
水公司办理安装登记手续,由公司根据用水情况确定管道的口径。公司勘察设计后,
向用户提出工程预算,所需材料均由用户自备。用户安装工程中,水表外水管一律由
公司施工,水表以内管道设备可由公司施工,也可由用户自行施工。用户需向公司交
纳设计费、材料费、工程费、给水牌工本费、间接费、刨路面费等费用。
2.抄表收费
建国前,济南市自来水公司抄表收费方式是,自来水公司设有水表股,负责对水
表的管理、校验。每年对水表进行一至二次校验。公司设有专职收费员,每月到用户
抄录用量,并凭盖有公司图章的正式收据向用户收取水费。逾期不交者予以停水,并
以保证金抵交欠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军队、机关等单位欠费很多,公司经营困难。
青岛的情况与济南类似。
建国以后,各市自来水的经营方式有了很大改进。用户装接水验收后,自来水公
司首先为用户建立水表卡牌,抄表员持卡到用户抄表。根据用户类别,抄表一般分为
两种形式:对一般用户月抄一次;对用水大户(各市规定不一,济南市为6000立方米/
日) ,月抄三次,以水表指度为凭,计量取费。为保证水表的准确无误,各市自业水
公司装有校表设备,设有专门的校表工人,严格按校表规程操作。各市对工业用水大
户的水表管理尤为严格, 一般每年更新1次-2次。其间如有损坏,随时撤换,以确保
抄表正确,按量收费,维护供需双方利益。
3.水质管理
山东各市在实现集中供水之前,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管理没有保证。有的城市居民
按照生活习惯而自觉遵守传统的乡规民约;有的城市政府则作出规定,以加强水质的
管理。济南市在建成自来水以前,市民多饮用泉水。国民党济南市政府曾明令规定,
中午12点前为汲取饮用水的时间,上午禁止洗涤衣物。但因少数人违反,致使泉水遭
污染,含有害菌类。市政府训令公安局负责监督河水的清洁卫生。各公安分局转饬巡
逻警长,严格管理有关饮用水的汲取和洗涤衣物的时间规定。济南、青岛等市建成自
来水设施后,皆取源于地下水,经过沙层过滤,管网水只经消毒即可饮用。建国以后,
水质管理逐步纳入日常工作。
1956年10月15日,国家建委、卫生部联合颁发《饮用水质卫生标准》。同年11月
24日,山东省城建局转发该《标准》,要求各市在执行该《标准》时与当地卫生防疫
站具体联系,相互配合。
1962年,建工部、卫生部发出《关于加强城市自来水管理工作的通知》,山东省
建设厅、卫生厅将此转发各地贯彻执行。同年7月组成工作组,对济南、青岛、淄博、
德州、泰安等市的自来水水质进行重点检查,并督促各市建立健全水质管理机构、制
度。 年底,济南、青岛、德州、烟台、临清5个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建立了化验室,培
训水质检测专业人员。济南、青岛开始建立水源卫生防护地带。但是,有些城市供水
企业认为地下水、泉水的质量好,提出申请取消水质消毒,也有的城市供水企业强调
人员、设备不足,长期不进行水质消毒。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水质的提高。
1963年9月建工部、 卫生部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后,山东省参照该《规
程》,结合本省具体情况,制定了《山东省自来水水质管理试行办法》,连同《生活
饮用水卫生规程》一并颁发各地实施。至此,山东城市自来水水质管理形成较为完善
的管理体系。
1964年以后,原有专业水质化验室的供水企业均增加了检验项目;未建化验室的,
也都完善了送检制度。尤其是有地面水厂的青岛市、德州市、烟台市、临清市,在水
质检测和滤沉方面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4.管网管理
青岛是山东建立自来水设施最早的城市。由于水源远离市区,敷设的管网最长。
青岛地区水质成分含碱度过低,含亚铁度过高,很容易造成铸铁管的剥蚀锈塞。济南
于30年代建成自来水后,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股下设修理部,负责管网的管理和
维修。两市都因供水主管机构的几度变更与战乱等原因,管网残破泄漏严重。建国后,
自来水公司设工程科或维修部,专职负责管网维护、干支管道和户内管道的破裂漏水
维修。随供水规模的扩大,两市成立了独立的管线维修队伍,根据本市行政区划分成
若干维修班,分区负责管网的维护修理。建国以后陆续建成自来水的中小城市一般在
自来水公司内设置专人负责管道维护。各市自来水公司设下列指标进行管理:①干支
管线修漏及时率;②用户给水设备修漏及时率;③巡检干支管漏水主动率;④检捉地
下管道漏水率,收到较好效果。
60年代中期,各市普遍加强了对管网的维护管理。青岛、济南等供水历史长的城
市分期分批更换了部分因锈蚀锈塞严重,水头损失和漏耗率高的管道。这一时期,各
市均建立了管网管理规章制度。
70年代末,城市节水普遍引起供水企业的重视,各市供水企业从减少管网漏耗率
入手,开辟节水途径,检修并重,尽量减少跑、冒、滴、漏。
1982年以后,济南等市的自来水公司对管线所(科)的管理和生产体制进行改革,
将原有生产班组工人合理搭配工种,按本市的行政区域实行维修承包,并分指标进行
考核,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到1985年底,全省县以上19个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均建立健全了计量措施和检漏制
度。为准确测定漏失率,除用户安装户表以外,在供水总管上和其他必要管路上也安
装了计量仪表,并定期校验,做到计量准确,及时掌握管网漏失情况,及时检修,减
小损失水量。
(三)经营服务
1.公共水站
济南、青岛两市自来水初建期,工业用水水管入厂,安表计量,读表收费。市区
生活供水的最早形式是公共售水站,在供水管网范围内设置多处售水站,公司采用包
租的形式包给商民管理。 每个公共水站的服务直径约在300米左右。至建国时,济南
有公共水站49个,青岛有公共水站79个。建国以后,公共水站仍是各市普遍采用的一
种供水形式,只是管理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城市将水站委托无生产能力的军烈属看管,
有的由生活困难的自来水公司职工家属看管,也有的城市交由居委会负责管理。居民
先到公司或居委会购买水票,凭票到公共水站购水。公用水站的多少与分布密度是城
市供水范围的大小和自来水普及率高低的重要标志。
随着供水事业的发展,各市公共水站逐年增多。1952年,全省有公共水站275个,
1957年发展到419个。 60年代中期,各市自来水公司为方便居民生活用水,先后取消
水票购水的办法,改为“包费制”。用水不实行计量收费,采取以户为单位,按人头
收费。
进入80年代以后,各市在对工业用水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开始取消公共水站。
从1981年起,从大城市开始推广实行“一户一表”制,装表入户,按量收费。从此,
公共水站日趋减少。 1978年,全省公共水站用水人口128.9万人,1981年降至97.3万
人,1985年底为65.2万人。水表入户率、入院率逐年递增。到1985年,山东城市自来
水入户率已达95%,既方便了居民生活用水,又提高了居民的节水意识,有利于标准
计量,按量收费。
2.水价
建国前,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多年军阀混战造成了行政建制的长期不统一,
物价不稳,济南、青岛的自来水价格变动频繁。
1936年济南趵突泉水厂供水后, 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于同年4月发布营业章程,
规定了水价, 详见表3-4。因售水站是由商民承租管理的,特规定每担水收费最高不
得超过铜元四枚。

1936年济南市自来水价格表
表3-4

┌────────┬──────┐
│每月用水量(加仑)│价格(千加仑)│
├────────┼──────┤
│不满1千 │1元 │
├────────┼──────┤
│1千至5千 │9角 │
├────────┼──────┤
│5千至1万 │8角5分 │
├────────┼──────┤
│1万至2万 │8角 │
├────────┼──────┤
│2万至5万 │7角5分 │
├────────┼──────┤
│5万至10万 │7角 │
├────────┼──────┤
│10万至15万 │6角5分 │
├────────┼──────┤
│15万至20万 │6角 │
├────────┼──────┤
│20万至30万 │5角5分 │
├────────┼──────┤
│30万至50万 │5角 │
├────────┼──────┤
│50万以上 │临时决定 │
└────────┴──────┘

建国初期,济南、青岛两市对自来水价格作了调整,对不同用户种类分别定价为:
济南市工业用水0.32元/吨, 生活用水0.16元/吨;青岛市工业用水0.56元/吨,生活
用水0.40元/吨。
1956年,本着方便用户,保证供水,以低利服务于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的原则,
全省在各市原定自来水价格的基础上,统一下调约50%。这次降价是建国后第一次大
的水价变动。水价下调后,各市生活用水明显增长。

1957年各市自来水售价表
表3-5

┌────┬───────────┐
│城市名称│每立方米自来水售价(元)│
│ ├────┬──────┤
│ │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
├────┼────┼──────┤
│济南市 │0.13 │0.16 │
├────┼────┼──────┤
│青岛市 │0.25 │0.45 │
├────┼────┼──────┤
│淄博市 │0.30 │0.30 │
├────┼────┼──────┤
│烟台市 │0.35 │0.30 │
├────┼────┼──────┤
│临清市 │0.42 │0.40 │
├────┼────┼──────┤
│德州市 │0.74 │0.55 │
└────┴────┴──────┘

1956年全省水价统一下调后,各城市根据本市企业制水成本和经营管理水平,经
供水主管部门反复研究讨论后报城建及物价部门批准,对本市的水价作出调整,调整
价格基本呈下降趋势。 烟台市于1962年7月21日将工业用水价格由0.25元/吨调为0.2
1元/吨;生活用水由0.20元/吨调至0.25元/吨。1967年再度调整,除海港用水外,其
他用水一律按0.15元/吨计费。 青岛市从1956年全省水价统调后,直至1971年间水价
未变。1971年工业用水下调至0.15元/吨;生活用水调至0.13元/吨。1977年以后,随
水源地越建越远,设施增多,人员和动力费用越来越高,形成企业亏损财政补贴,工
业用水价格再次上调为0.20元/吨,生活用水保持0.15元/吨不变。这一时期,其他城
市的工业用水价格一般在0.20元-0.35元/吨,生活用水一般在0.15元/吨-0.20元/吨。
水价偏低,价格与价值背离的情况突出。
(四)节约用水
50年代以前,在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水资源供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从50年代
起,城市供水紧缺就一直困扰着海滨城市青岛,该市从50年代中期便提倡和实行节约
用水。 1965年以前, 济南市水位最低标高28.89米, 泉水每日自涌达20万吨以上,
“泉城”特色举目可见。1968年以后,水位降至27.51米,群泉开始出现季节性干涸。
70年代以后,山东旱情加剧,各市地下水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当时全省尚无节
水机构,也未有节约用水和计划用水的管理制度及措施。
1973年,国家建委颁发《关于加强节约城市用水的意见》,山东省基本建设委员
会将《意见》 转发各市地。1976年,济南市成立节约用水办公室,对204个用水量在
6000吨以上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试点工作。据1978年统计,全市年节水880万吨。
1980年以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自备水源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省各市普
遍展开。1980年,烟台市成立节约用水办公室,中共烟台市委将节水与节能并重。济
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大中城市,在工业生产上大力推广计划用水、循环用水,采
取超计划加倍增收水费的办法, 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逐步提高。1981年9月,国家
经委、国家计委、城建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的通知》。同年11月,
国家建委、城建总局在大连召开了北方15城市的用水会议。山东各市相继成立了节约
用水管理机构,颁布了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早在1976年即成立节水办的济南市,整顿
机构,增设节水综合科、节水管理科、自备水源管理科。同时,在区、县、局的用水
单位设立节水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全市形成系统的节水三级管理网。这一时期,青
岛市制定了节约用水条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对工业实行计划用水;②对生活用
水采用分户制,旱情严重时,按人定量控制;②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④在不影
响生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海水。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节水工作。1983年10月,国
家经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会
议,青岛市作为节约用水先进单位之一在会上展出了节水成果,介绍了节水措施和效
益。 1984年6月1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通知》,同年10月
24日山东省政府全文转发该《通知》,并根据山东的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到1985年底,
各市自来水公司全部成立了节水办公室(科),将节水列入考核自来水企业的一项重要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