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道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43&run=13

一、路网
明清时期,山东城市道路大都依据城市建设的需要铺设,由主干道、次干道和街
巷相互连结、沟通,形成交通网络。大城市以主干道为骨架,连接着官府衙门、官宦
宅第及商业集市等,成为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而次干道及街巷则因有很多堵头、
卡脖而不能畅通,并且线路少,坡度大,路面窄,街巷短,弯度大。一般中小城市则
很少能形成路网,有的仅有几条纵横的土路与外界相连。
鸦片战争后,青岛、威海等地相继被德、英帝国主义侵占,城市道路发展呈现出
明显的殖民地色彩。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将胶澳租借地分为两界,青岛附近为内界,其余地区为
外界。内界中,观象山、信号山、太平山以南风光秀丽的前海海滨只限欧洲人居住,
以提督府大楼为中心修建城市道路,相继建成广西路、太平路、中山路南段、沂水路
等。然后在中国人居住区的大鲍岛、台西、台东等地修建了一些道路。青岛市路网骨
架初步形成。在欧洲人居住区,人车分行,车行道上设有车轨石、沟沿石,并铺装了
沥青路面,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考虑景观要求。这些在当时都是较先进的设计
和施工技术。中国人居住区多为土路,雨污混流,环境污浊杂乱不堪。
1914年,日本继德国之后侵占青岛。为适应其经济掠夺,陆续建成大窑沟、小港、
小鲍岛、埠头区和台东、台西新发展区的道路,并修建了由市区通往四方、沧口、李
村的公路,形成了以前海(今青岛市区)与李村两处为中心的不规则棋盘式、放射式城
市道路网络。
建国初期,山东城市道路多是土路、碎石路,只有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
坊、德州6城市有铺装道路454.1公里,面积350.2万平方米,人均占有2.4平方米。道
路标准低,质量差,线路短,失修失养严重。各地人民政府按照中央“一切应该以城
市人民自己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的指示,组织城市居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城市。
济南市以工代赈,组织群众修建环城路、趵突泉北路、黑虎泉西路、文化路、历山路
和解放路等城市主要干道。青岛市先后拓宽市区南北干道之一的四流路,开辟延安二
路、湛流路、李沧路。德州市开辟东方红路、迎春路、三八路、铁西南路等主要干道。
到1952年底, 全省共有城市道路1162公里,741.6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道路2.76平方
米。其中铺装道路489公里,376.7万平方米,土路673公里,364.9万平方米。铺装道
路中有高级、次高级道路252.9公里,179.2万平方米。
1953年-1957年,全省城市重点进行了市区主要干道和对外干道的建设。5年中,
新建城市道路300多公里,200多万平方米。到1957年底,全省共有道路1487.3公里,
967.64万平方米, 人均占有道路3.55平方米。其中,铺装道路681.9公里,502.72万
平方米;土路805.4公里,464.92万平方米。铺装道路中,有高级、次高级道路309公
里,216.14万平方米。山东城市道路网络初步形成。
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城市新工业区相继建立。与其相适应,城市道
路也有相应发展。
1958年-1960年, 全省新建城市道路107.8公里,铺装路面由1957年的681.9公里
发展到1960年的894.3公里, 增长了31%。其中新建高级路面占新建道路的7%。3年
中的主要道路工程有:青岛市为配合娄山工业区的建设,新辟长17.1公里贯通市区南
北的主干道小白干路,还将八大关、太平角一带疗养区的10几条道路改造为简易沥青
路;济南市修建了工业南路和工业北路,铺筑石板、沥青、水泥路面30万平方米;淄
博市建成长4786米的向阳路。到1960年底,许多城市通往新建工业区的道路尚未完全
形成。现有道路低级路面多,已铺装路面数量不多,强度不够,维修保养跟不上,损
坏严重。
1961年-1962年, 城建投资大大减少,城市道路建设主要是加强已有道路的维修
养护。1961年,全省15个城市仅新增铺装道路6.99公里,面积7.23万平方米。到1962
年底,全省城市共有道路1661.33公里,面积1161.77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道路3.36平
方米。 其中, 铺装道路994.36公里,面积707.95万平方米;土路666.97公里,面积
453.8 2万平方米。铺装道路中,有高级路面295.65公里,面积222.98万平方米。
1963年-1965年, 山东城市道路缓慢发展。道路状况较好的济南市,1963年有铺
装道路293公里,占全市道路的84.8%。其中高级路面106.3公里,占全市道路的36.3
%。1964年,全省城市新建铺装道路5.01公里,面积7.82万平方米。到1966年底,全
省9个城市铺装道路778.66公里,面积647.2万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 初期,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城市交通干道和居民集中区开始
大面积铺装简易沥青路。青岛市铺筑市区主次干道1000万平方米。
70年代,城市道路发展较快。淄博市在各区和工矿点内建成了张店西路、泮南东
路、建国八路等18条城区主次道路。到1975年,淄博市道路达208公里,154万平方米。
济南市完成了工业南路、工业北路、经十路、解放路、北园路西段等的拓宽和沥青铺
装,打通了营市街、经四路西头。青岛市拓宽了金华路、瑞昌路、吴石路、湛流路。
烟台市拓宽了跃进西路,改造了通往工厂、库区的建设路。枣庄市拓宽了胜利路、君
山路,新建了解放路。济宁市拓宽铺筑了太白楼路、古槐路等10公里、11万平方米的
城市道路。
1978年, 全省9个城市共有铺装道路面积1109万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了两倍。
其中高级路面765万平方米,增长3.5倍。全省9个城市人均占有道路3.5平方米,比建
国初期略有提高。随着工业发展,市区面积扩大,道路密度反而下降。青岛市1979年
统计, 建国30年来,市区面积扩大了1.7倍,机动车辆增长了14.4倍,而城市道路面
积仅增长80%, 道路面积率由解放初期的9%,下降到5.15%,道路网络密度由每平
方公里9.3公里,下降为每平方公里5.6公里。
1978年, 全省9个城市有沥青路面积800多万平方米, 其中270多万平方米是在
1966年至1972年间采取临时应急措施,进行低标准沥青表面处理的,已基本损坏。另
外,还有100多万平方米的沥青路面已超过使用年限,出现老化、龟裂,300多万平方
米的低级路面急需改造。
1979年后,青岛以平均每年10万平方米的速度大面积翻建原有沥青路面,先后拓
宽和打通了威海路、宁夏路、台柳路等一些主要路段的卡脖、堵头,开辟拓宽了山东
路、镇江路、南京路、江西路、洛阳路等主要干道及新建居住区的道路。其中,山东
路南起东海路, 北接小白干路,全长5.1公里,宽40米,大大缓和了市区交通紧张的
状况。到1985年底,市区道路达462公里,沥青铺装面积330万平方米。干路、支路纵
横成网,交通便捷,改变了市区道路分布严重不均的状况,形成了路线布局趋于合理,
路面结构状况较好的城市道路网络。1979年至1985年,济南市集中力量解决应急工程,
先后完成了内环路、经十路东段、北园路、张庄路、解放路、英雄山路、纬二路、黄
台北路、明湖路西段、舜井街等市区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工程,修建接通了济微、济王、
济齐公路联线。 到1985年底,全市共有道路404公里,全部建成了高级路面,基本形
成了纵横交错、迅速、便捷、畅通的城市道路网络。潍坊市从1980年开始,连续四年
改造跃进路, 使其成为宽12米-15米,长5公里的交通干线。1983年-1984年,新增三
块板道路5条,完成了市区中心向阳路的拓宽。1979年-1985年,共新建、拓宽、铺设
和整修城市道路176条,其中主次干道20条,计111公里。济宁市先后改造拓宽了车站
西路、 车站东路、红星路等9条市区主要道路,打通并拓宽了卡脖、堵头的道路,形
成市区新的道路骨架。烟台市拓宽了跃进西路、大海阳路、北马路和跃进中路慢车道
等4条主要干道, 打通了一些堵头、卡口,构成3条干线横贯东西、7条主路纵穿南北
的道路网骨架。淄博市博山区新建成青龙山路、黑山沟路、泉水路、白虎山路,打通
了新建二路堵头,拓宽了秋谷路、沿河路,在棚范河建成新建四路。周村区拓宽了站
北路、新建路、丝绸路、城北路,建成市南过境路等。临淄区改造拓宽了辛化路、辛
六路、迎宾路、辛四路西段,打通了环行南路等重要地段,从而基本形成了四面环状
交通网络。淄川区建成淄城二路及三路、杜坡山路,并完成了中环交通。张店区新建
了东二路北段、东四路、泮南路、桑北路、西五路、西七路、商场西路、昌国路、柳
泉路等重要路段,形成了西南、西、北、东的环市交通。其中柳泉路为三块板结构,
全长3公里, 并建有全省第一座地下步行道。上述道路的建成,基本形成了城市道路
骨架,构成了各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道路网络。枣庄、德州、聊城、威海
等城市也拓宽市区干道,形成了网络。全省95%以上的县城按总体规划建成了本城的
道路骨架,有的县还修建了三块板的路面。
1978年-1985年, 全省先后改造新建了11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合计面积180万平
方米。 同时, 各城市对道路两侧的建筑进行了清理和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
1985年底,全省18个城市共有城市道路2028公里,面积2076万平方米,比建国初期分
别增长4.63倍和5.96倍。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1709公里,占道路总数的84.3%,
面积1 795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的86.5%。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3.6平方米,比
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5平方米。到1990年,全省城市共新建、扩建道路526公里,面积
861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道路面积提高到4.8平方米。1995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951
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道路面积提高到6平方米。

二、设计
古代,山东城市道路都是土路。其设计侧重于布局及线型。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
都城曲阜,其中心道路是自南门至国君宫室的南北大道,宽20米。以此为中轴线,左
右各设计一条南北干道相对称。东西道路与市郊路也都经过了精心安排,不仅间距相
等,且都阔直,并出现了“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的道路设计规范。断面
设计一般采取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以利排水。
近代,城市道路设计吸取了一些西方的技术,在考虑布局及线型要求的基础上趋
于注意路面结构,表层处理及环境的协调。
建国后,设计理论和方法都有了新的发展,在道路线型和断面设计上,注意城市
交通特征和平、纵、横三个方向上的综合处理,以满足功能和美观上的需要。
(一)平面线型及纵断面设计
早在3000年前,山东境内城市道路的设计就注意布局、走向的合理,并注意尽量
延长其直线段。 从曲阜鲁国故城的勘测可见,现已找出的8条大道均为平直的南北或
东西大道,方向规正,呈“十”字交叉,是当时理想的城市道路设计,并影响此后相
当长的时期。
1897年,德国人在青岛修筑道路,在线型设计上吸收西方一些先进设计技术,路
线阔直,并注意对景观要求及周围环境的协调。
民国时期,对城市道路的选线及纵面设计无甚严格考虑,各城市道路多随地势呈
自由弯曲形,堵头、卡脖情形十分严重。
建国后,人民政府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抢修改造的同时,对旧有重要道路进行了裁
弯取直,打通堵头。不少城市拆除城墙,填沟筑路,改善交通。“一五”时期,济南
市拓宽泉城路,打通共青团路,使之成为一条贯通全城的东西主干道。烟台市把大海
阳路、中海阳路、小海阳路、南大街、金浦街等弯弯曲曲的小路拓宽取直,形成了横
贯全城、 长2719米的东西大街。将出入市区的南山卡口的坡度从13%以上降到5%左
右,后又将西沙旺出入市区卡口坡度降低,改善了道路纵断面的起伏,方便了交通。
60年代以后,山东城市道路的平面设计注重了道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建筑物与
路幅的比例关系,以及与绿化、景观等的有机结合。
1980年-1981年, 由济南市规划设计室和市政设计室承担的《济南市大纬二路展
宽工程规划与设计》,标准高,技术亦较复杂。线型上,利用原有道路,保留较好建
筑,减少折点,合理安排各种管线,取得良好效果,成为济南市的一条景观大道。泰
安市通天街是山城中轴线,路面中部用红花岗岩细料石、两侧用灰花岗岩细料石铺设,
人行道用红色机制人行道板铺设,体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与古老的泰城风光协调、
一致。
(二)横断面设计
早期的城市道路都是人车混行,其横断面设计只侧重于路宽。
1930年,山东省政府规定,县道宽二丈四尺(8米),镇道宽一丈六尺(5.3米),村
道宽一丈二尺(4米) ,并规定道路断面为鱼背形,旁留水道。至建国前,除济南、青
岛等大城市中的极少数路段宽在10米以上外, 其余城市的主干道宽一般都在3米-6米
之间。对横断面的形式也无严格要求,威海市道路呈两边高中间低的凹形,其余城市
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鱼背形两面坡。
建国后,人民政府在组织恢复生产的同时,本着“一般养护,重点建设”的方针,
对城市主要道路进行了展宽改造,1953年,济南市展宽泉城路,路宽25米。同年,青
岛市拓宽小阳路至30米。其他城市也因地制宜地拓宽了一些主要道路,城市交通大为
改善。
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1958年10月,济南市在济泺路南段两侧修慢车道1.3万
余平方米,快慢车道之间植行道树两行隔离,使快车、慢车、行人分道而行。1959年,
青岛市开通四流中路至飞机场一段土路,宽40米。
60年代后,路宽在40米以上的城市道路大量兴建,逐渐成为城市主干道的骨架。
1972年,济南市按城市规划要求展宽经十路,全长9346米,除段店桥至营市街一段外,
其余幅宽均为50米。
到1985年底,全省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有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三种形式。一块
板的断面形式为A形,中间高出部分为2米-2.5米的绿化隔离带,车辆行驶分上下道;
三块板的断面形式为A形,中间高出部分为2米-2.5米的绿化带,快、慢车分道行驶。
大、 中城市的主干道多为三块板形式,路幅30米-50米,其中车行道14米左右;小城
市的主干道为一块板或三块板形式,路幅宽25米至40米不等。
(三)结构设计与路面材料
清代前期及以前,山东城市道路都是土路。
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 ,济南知府王慎用青石板铺筑西门里道路,宽6.5米,长
349米。 即将原土路基整实后,上面铺装青石板。此系现有资料中山东城市道路铺装
的开始。 此后100多年间,山东大中城市的少数主要道路多以青石板铺装,有的只在
道路中间铺装车轨石,也有的铺成碎石路面。
1897年,德人在青岛太平路、中山路南段等街道铺装沥青路面,是山东铺装沥青
最早的城市道路。
1932年,诸城修水泥路面60米。同年,济南纬十二路北段长1358米,中间铺筑宽
6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山东城市出现了水泥路。
以上这些铺装道路不但数量少、线路短,且设计标准低,工艺简单,质量差。到
1949年建国前夕,全省仅有铺装道路398.2万平方米。
建国后,城市道路结构适应交通的需要而不断优化。
1953年,济南改造泉城路,长1538米,红线宽25米,采用一块板贯入式路面结构。
其车行道为地瓜石基础20厘米, 碎石层15厘米,沥青层4厘米;人行道为灰土基础15
厘米, 砂垫层5厘米,红砖铺面。该路是当时济南市内最繁华的街道,也是全省较好
的沥青路面之一。“一五”时期,山东各城市相继修建了一些类似结构的道路。主要
有济南的解放路、历山路、工业路、共青团路,青岛市的嘉乐路、兴隆路、鞍山路、
台柳路,烟台市的海阳路,潍坊市的青年路、民主路。同期,威海市建成了路面水泥
结构的新威中路。
60年代,以弹性层体系理论为基础的柔性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全省得到运用。
济南、青岛两市的路面设计按容许回弹值控制强度,对结构组织、材料组成和厚度进
行计算并建立了本市的常规设计方法。其他中等城市也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水文地
质和交通情况,分析选定适合本地的设计参数,建立起自己的经验设计方法和工程材
料及结构形式。
1966年6月, 烟台市在修胜利路南段时,利用原有路基,用贯入式处理路面,具
有投资省、 见效快的优点。其做法为:在原有路表层不变的基础上,铺4厘米-7厘米
石子碾压,泼一层沥青;再铺1厘米-3厘米石子嵌缝,碾压,泼一层沥青;再用0厘米
-1厘米石子封面,泼一层沥青,碾压后撒护路沙。
在使用适合本地条件的道路结构的同时,各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用新材料组成
新的道路结构。1960年,济南市在工业南路工程中,试用高炉炉渣代替地瓜石基础,
上铺碎石承重层,结构总厚34厘米。
1964年,烟台市自南向北对西南河道加盖,使一条蚊蝇孳生的臭水河,变成了一
条宽25米、 长1900米的沥青路。其结构设计是:以三道石墙将12米宽的河道分为4个
渠道, 河底用干砌乱石铺设,石墙厚50厘米、高2米,上面用24厘米厚钢筋混凝土板
覆盖,板上泼粘层沥青,再铺上3厘米沥青混凝土。
70年代,沥青混凝土成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材料。针对沥青路面涌包起浪问题,各
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在道路建设中,注意因地制宜,确定适当的沥青混凝土材
料配合比例。
1973年,济南市在三块板式北园路工程中,快车道采用30厘米厚3:7灰土基础,
上覆碎石承重层8厘米, 沥青混凝土5厘米;慢车道为灰土基础20厘米,碎石承重层8
厘米, 沥青混凝土面层4厘米。1976年在修建一块板式经四路西段时,加厚灰土基础
到35厘米,碎石承重层8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5厘米,效果良好。
从1979年始,青岛市对一些主要交通干道提高了设计标准,大多采用深层碎石或
灰土基础,上覆双层沥青混凝土,以提高路面强度,延长使用年限,大大减少了涌包
起浪现象,保证了道路的平整坚实。
80年代,各市积极进行新型结构材料的试验研究,推动了道路结构设计的多样化。
1984年,潍坊市在工农路工程建设中,用处理过的废旧沥青铺筑路面,具有节约能源、
节省沥青、施工方便、减少污染、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同年,
山东省路用乳化沥青在滨州市试点,铺筑6000平方米路面,经一年行车试验和观察,
路况良好。到1985年底,全省已有10个城市建立了阳离子乳化沥青拌合场,铺筑乳化
沥青路面达10万余米, 面积近300万平方米。乳化沥青成为继水泥、沥青之后的第三
种路面材料。乳化沥青,由沥青、水和乳化剂组成,又叫沥青乳液。它是由热塑性的
沥青在其热熔状态时和一定配比的乳化剂形成的水溶液,经过高速离心、搅拌剪切等
机械作用,使沥青破裂成微小颗粒(一般为直径3微米-10微米)状态,稳定而均匀地散
布在含乳化剂的水中,成为常温下的水色油型乳状液。用它筑路,可提高质量,改善
工作条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加速城市黑色路面建设的
重要途径之一。
80年代初,青岛市对工业炉渣与灰土混合用作筑路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该
材料具有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强度高、板性好、水稳性良好、施工工艺简单和质量便
于控制等特性, 是一种较理想的筑路材料。 到1985年底,全省城市高级铺装道路达
1709公里,1795万平方米。
90年代,全省普遍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铺筑黑色路面,所有设市城市及县城均建
立阳离子乳化沥青拌合场,新建、挖补、修复路面均采用场拌沥青混凝土。

三、施工
(一)工艺
明清时期,山东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很低,施工也很简单,多以自然土或沙土铲高
填洼后整实而成。由沿街商绅或当地有名望的人组织沿街百姓自行修铺。
民国时期,城市主要街道开始铺筑条石或沙土碎石。城市道路建设由建设厅负责
管理。工程量较大的,由建设厅勘估后上报省政府会议公决,政府酌情拨款,不足部
分由沿街商铺或居民摊集,雇工施工。1920年,省政府训令各县县长,必须遵令办理
省建设厅所提“建设分期计划”。其计划除对道路种类、宽度、式样等有所规定外,
对筑路方法、征集民工办法也都作了要求。即:修筑道路方法:(1)按各种规定修筑。
(2)由路边取土筑高路心。(3)用大碾轧平……。征集民夫办法:每个建设区由建设助
理负责依照该区出夫习惯法征集,否则,由该区拟定办法呈建设局及县政府核准施行。
20年代后,全省各市县每年都有少量城市道路的修建工程,大都是原路修补或路面翻
修,间或也有新路修筑。其用工办法都是临时招募工人,遇灾荒年,则以微薄工价招
募灾民施工。其施工方法都是人挑肩抬,全部人工完成。直到1948年,此种修路、招
工和施工方法尚无甚改进。
建国后,人民政府积极进行城市道路的抢修、扩建。一方面组织失业工人以工代
赈,一方面组织城市各行各业义务劳动,同时着手筹建市政工程专业队伍,施工方法
亦不断改进。
1951年春,青岛市拓宽四流路,首先使用国产沥青铺装路面,并做了一些改进性
能的试验,使其更适合道路建设要求。此后,国产沥青迅速在全省推广使用。其施工
方法是贯入式。即将沥青、沙、石等筑路材料运到现场,在已找平碾压的土路基或灰
土路基上(也有的用15厘米-25厘米碎石作基础),铺筑8至10厘米厚的碎石承重层,后
用先轻后重的方法碾压, 压实后喷洒结合沥青,上面铺3厘米厚的碎石,规格2至4厘
米,然后再碾压,再喷洒第二层结合沥青,用1至2厘米碎石找平碾压平实后,喷洒最
后一层结合沥青,用0.5至1厘米石屑作封面料碾压成型。全部施工,除碾压外均由人
工完成。现场脏、乱,周期长,劳动强度大。
50年代后期,济南等大城市开始使用喷油车喷洒沥青,将沥青液化工序转移到离
开现场的地方集中进行,初步解决了施工现场烟雾弥漫的问题。1958年,青岛在威海
路工程中,首先采用人工拌合沥青混凝土筑路。
1964年,济南首先使用机械拌合沥青混凝土,采用场拌热铺方法,使路面材料生
产向工厂化迈进。其施工方法是: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将不同粒度的砂石同液化沥青
一起在搅拌机械中进行机械拌合,生产出粗粒、中粒、细粒、面层等不同种类的沥青
混凝土。然后用翻斗汽车运往各施工现场,再用摊铺机摊平,压路机碾压。采用此法
施工,不但路面平整,施工质量高,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从而解决了现场黑烟滚滚、
料石过多、施工线段过长等弊病。且路面定型快,施工后一般4小时-6车辆即可通行,
大大缓解了因施工造成的交通阻断问题。青岛、烟台等大中城市也广泛推广使用此法。
1965年,济南市利用工业废料氯化镁,在低级路面上进行灭尘,达到了路面保潮
的作用,解决了尘土飞扬的问题,提高了路面的抗磨性。其缺点是雨天泥泞,水稳性
差。为克服这一弱点,又采用了在原磨耗层上作沥青表面处理的办法。分单层、双层
式。 单层式路面是先将路面磨耗层找平,喷洒底油之后,撒铺0.5厘米-1厘米的瓜米
石, 再喷一层结合油,上面用黄沙封面。总厚度在1厘米-1.5厘米。双层式路面是在
原路基或磨耗层找平, 填平坑槽,喷底油后,铺撒1厘米-2厘米的分口石,然后喷一
层结合油,再铺撒瓜米石,最后喷一层结合油后用黄沙罩面。此方法提高了路面强度
和耐磨性及平整度,延长了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养护周期,解决了尘土飞扬和道路泥
泞的问题。
1965年,济南改建黑虎泉西路。原与该路相邻的南城根街、升官街、南马道街,
旧有石板道路不足3米, 此次也并入黑虎泉西路北侧人行道内。由于原有城墙路基较
高, 市政府发动全市人民义务劳动,拆除外运土方87750立方米。参加这一工程的先
后有52000人次和240个单位, 出汽车22938车次。除本市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还有
外地来济访问的代表团、 回济探亲的军人、学生等,共涉及9个省、24个县市。其热
情之高,范围之广,为历年来城市建设所罕见。
(二)机具
建国前至建国初期,道路建设基本全靠笨重的体力劳动,主要工具都是原始的锨、
镐、石滚、油勺、木轮车等,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效率低。到1956年底,全省市政
队伍所有施工机械见表3-1。
“二五”期间,各城市陆续购置和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到1965年,全省
有压路机55台、492吨,喷油机25台、8.45吨,载重汽车54辆、192吨。
1966年后,机械施工能力不断提高,并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机具机械修理、保养
后勤,尤其70年代后,各市市政施工机械发展较快。

1956年山东省市政建设实有主要机械情况统计表
表3-1

┌──────┬────┬────┬────┐
│机械名称 │计量单位│机械能力│现有数量│
├──────┼────┼────┼────┤
│汽车起重机 │吨 │3 │1 │
├──────┼────┼────┼────┤
│载重汽车 │¨ │35 │8 │
├──────┼────┼────┼────┤
│自卸汽车 │¨ │20 │4 │
├──────┼────┼────┼────┤
│混凝土搅拌机│立方米 │2 │4 │
├──────┼────┼────┼────┤
│压路机 │吨 │1214 │20 │
├──────┼────┼────┼────┤
│打桩机 │马力 │30 │1 │
├──────┼────┼────┼────┤
│钻探机 │米 │180 │2 │
├──────┼────┼────┼────┤
│洒水汽车 │吨 │12 │4 │
├──────┼────┼────┼────┤
│抽水机 │马力 │38 │6 │
├──────┼────┼────┼────┤
│抽水泵 │¨ │62 │9 │
└──────┴────┴────┴────┘

1979年,全省市政企业已有机械动力装备33639马力。其中压路机101台,载重汽
车198辆, 2吨以上吊车6辆,挖土机16台,推土机28台,混凝土搅拌机48台。大城市
施工机械基本配套成龙,在开挖路槽、清运余土、摊铺路基、沥青混凝土生产和铺装
沥青面层等方面,基本实现“一条龙”或机械化作业。青岛市在“六五”计划期间,
投资488.2万元, 购置了汽车、翻斗车等运输机具和掘路机、推土机、装载机、沥青
摊铺机、喷油机等施工机械。施工人员人均占有机械10.7马力,比1978年增长1倍多。
中小城市碾压、运输、喷洒等工序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潍坊市在沥青加工过程中,
注意完善从运输、储存、加工、计量到应用的设备配套,解决了沥青的跑、冒、滴、
漏。1985年,施工人员人均占有机械14.5马力,居全省前列。
1985年底,全省机械化施工率达到50%,已全部实现了灰土基础、沥青混凝土机
械摊铺、柴油内燃机碾压的施工工艺。
水泥路面的施工实行了真空吸水新工艺,路面强度提高又节省材料。1985年,临
沂市临西一路北段长2500米、宽42米主路采用此法铺筑,效果较好,以后在全省逐渐
推广。

四、重要道路设计与建设
(一)济南纬二路。位于市中心地带,北起经一路,南至经十路。沿英雄山路历城
仲宫南可达泰莱,北接天成路、济洛路直到黄河。东西向与经四、经七、经十等市内
主要干线直接,全长2207米,是市中心地带的南北主要干道。此路初建于1910年前后,
仅有经一至经二226米的一段, 1916年后陆续向南延伸至经七路,其中经一路至经四
路一段, 最早修了宽7米的碎石路,1929年后改为沥青路。其余路段于1938年前修了
平均宽6.2米的碎石路。此后又修了经七路以南一段碎石路,路幅宽50米,路面13米。
1952年将经四至经七路段拓宽为7米, 经七路至经十路段改为14米宽的沥青路。1964
年又将此段两侧各加修了宽6米的沥青慢车道。 1980年,由济南市规划设计室和市政
设计室设计,采用一级主要干道的技术标准进行了彻底改造。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最小平曲线半径125米,最大纵坡1.29%,最小纵坡0.58%,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0000
米。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容许回弹弯沉值为0.74毫米,雨水溢流期一年,污水排放
量200公升/日。
纬二路工程在平面设计上做到了减少房屋拆迁,既满足了规范要求,又照顾到远
近期结合,节省了投资。纵断面设计没有大填大挖,既减少了工程量,也满足了行车
要求,并结合现状在排水走向上进行了调整;横断面设计采用三块板,做到机动车、
非机动车、行人分道,既保证了交通安全,又增加了城市绿地。横断面布置中的绿化
面积,占道路面积的24%,居该市道路绿化比重的首位。路线北起经一路天桥南斜插
经二纬二交叉口, 然后沿旧路中心向两侧展宽, 除个别建筑如铭新池、市银行大楼
(分别占人行道4米及4.9米,暂予保留外,路幅均50米,车行道14米,花堤分隔带3米,
各种地下管道13条。车行道沥青路面厚57厘米,慢车道总厚37厘米,人行道用25×25
厘米的水泥花砖铺装。 1982年10月建成通车,1983年2月全部竣工验收。此项展宽工
程在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保留较好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车流多的特点,充分发挥
了城市中部南北干道的作用, 1984年5月获省级优秀设计奖,同年获国家优秀设计奖
和建设部一等奖。1990年拆除花坛,改铺快车道。
(二)烟台跃进路。位于烟台市市区中部,由跃进东路、中路、西路组成,东起解
放路花坛, 西止烟台发电厂门前铁路专用线,全长7885米。其中东路、中路初建于1
850年前后,由现在的西南河路口以东至“新世界”商业街,长400米,宽3.5米-4米,
称南大道。1956年将仓浦街等7条街拆除,将仁恕里等5条巷并入,与烟潍公路进市线
联接,称南大街。1959年12月,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青岛市城建局设计,对南
大街进行大面积展宽, 采用25厘米乱石基础,7厘米碎石承重层,泥结石路面,铺设
简易泥结碎石路3.78万平方米, 全长2595米,宽25米。1960年9月,又在承重层之上
用2厘米-4厘米石子嵌缝, 0厘米-1厘米石子封面,铺筑宽14米的车行道沥青路面3.6
万平方米。 1962年9月,沥青路面向西延伸至通伸岗,全长4085米。1968年将通伸村
至发电厂(即跃进西路) 段铺筑泥结石路面,1976年4月开始,采取一次设计、分期施
工的方法对该段进行沥青路面铺装改造。 路宽30米,其中车行道20米,道路横坡2.5
%, 仍采用25厘米乱石基础, 4厘米-7厘米碎石承重层, 上铺4厘米沥青炒拌料。1
980年10月至1983年4月, 铺筑跃进路全程两侧慢车道和人行道。慢车道横坡为1%,
采用20厘米灰土基础,4厘米碎石承重层,4厘米沥青混凝土铺面。人行道横坡为2%-
4%, 铺装混凝土人行道板,高出慢车道5厘米。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各用2米宽条形
绿化带隔离。 至此,历时26年,形成烟台市中心东西干道。其中跃进东路、中路宽4
4米,西路宽30米。
(三)淄博西三路(柳泉路)。原名猪龙河路,建于1958年,后经几次拓宽、延伸、
改造。 至1985年底,路状为宽8米-20米,长4340米,道路面积为71939平方米,南起
胶济铁路,北至桑北路。1986年进行翻建改造。建成后的西三路被命名为“柳泉路”。
路面总宽47米, 长3000米,断面为快车道16米,两侧绿化分车带各2.5米,上下慢车
道各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并在淄博百货大楼与人民公园处建成一处地下人行横道,
与胶济铁路相交处建柳泉路立交引道。柳泉路集水排水泵站排地下水及雨水入猪龙河。
安装路灯737盏。该工程共计投资900万元。1984年开始,由淄博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设
计。设计中体现了淄博特色,规划上有新意,满足了城市多功能的要求。198 7年4月
获省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四)济南泉城路。原名院西大街,是贯通城区东西的主要道路和商业中心区。西
自西门桥,东至青龙桥,全长1583米,路面宽15米,两侧为4.5米至5米的人行道。
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知府王慎修西门里道路,用青石板铺砌,即今泉城路西
段。 民国初年,修建为厚31厘米,宽6.5米的碎石路。因当时多是铁木轮车,倾轧力
大,以致使用不久即尘土飞扬,泥泞坎坷。1928年改为沥青路。建国后,因该路宽不
足7米, 且无人行道,交通拥挤。1953年制订展宽方案,1954年先展宽了西门至院前
的一段, 长791米。共拆迁公私房215户,12965平方米。1955年又展宽了院前至青龙
桥一段, 并为绕行修了南门至青龙桥8000平方米的煤渣路面。全部工程投资8.727亿
元(旧人民币)。路面结构为沥青贯入式,总厚39厘米。其中地瓜石基础20厘米,碎石
层15厘米,沥青面层4厘米。红砖人行道基础为灰土15厘米、砂垫层5厘米。泉城路扩
建是建国后济南市的第一个大工程,在解决城区交通问题的同时,还解决了本地区污
水排泄和雨污分流问题。1955年红线25米的新路建成时,是市中心区最宽阔的街道。
(五)济南经十路。该路是市区南部的东西干路,也是济南对外交通最主要的道路。
西连济兖公路可抵兖州,东接济王公路经王村、张店直达青岛。始建于1941年,是一
条土路。路宽16米,东起广场东沟,西至营市街。1946年定名为经十路。建国后进行
了多次整修、延伸、加宽,并铺装了路面,与其相连的营市街至段店一段也并入经十
路。1971年段店立交桥建成。1972年,经十路按规划要求进行展宽,自西向东分段施
工。该路西自段店桥,东与济王公路相连,全长9346米。段店桥至营市街一段路幅宽
35米, 路面宽23米-30米,其余路幅宽均为50米,路面34米。其中,快车道15米,分
隔花坛各2米, 慢车道各7.5米,副道各8米。路面结构:历山路以东快车道为灰土基
础35厘米、 沥青贯入层12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6厘米,总厚53厘米;慢车道为灰土
基础30厘米、沥青贯入层8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6厘米,总厚44厘米;历山路以西快
车道为灰土基础30厘米、 碎石承重层8厘米、 沥青混凝土面层4厘米,总厚32厘米。
1984年全部建成,总投资695万元。
(六)泰安市东岳大街。东岳大街是泰城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条旅游贸易大街,也是
横贯市区中心的交通干道。该街原西起龙潭路、东接青年路中段,被稠密的居民区阻
断。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市政府决定打通这条街,共1460米,结合道路开拓后,两侧
延伸改造75米,建成路面宽40米,三块板结构,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分行的现代
化道路。 此项工程于1985年3月开始筹建,当年完成拆迁,打通了路面,拆除房屋33
81间、54850平方米。1986年展开路面工程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挖运土石方36000立
方米, 敷设供水、通讯、供气等9条地下管线6600米,建花坛、绿地4300平方米,沿
路装设了新型路灯, 铺筑沥青路面32000平方米,路两侧定点建设项目29个已陆续开
工建设。东岳大街中段打通开拓后,形成一条西起大河东站、东至泰莱公路,横贯全
城,长达10公里的市内交通动脉,对促进泰城建设,活跃城市经济,改善城市交通和
城市容貌发挥了重大作用。
(七) 泰安红门路仿古一条街。1987年9月建成。位于泰山风景区中轴线,南起岱
庙,北至泰山红门宫关帝庙,全长1223米,是游客步行登泰山的主要道路。该路改建
前路面狭窄, 两侧房屋破旧,按照泰城和泰山建设保护规划,1987年3月开始对该路
进行拓宽延伸改造。共计拆迁居民129户,路面拓宽至30米-40米,敷设地下电缆和给
排水管道,沿路安装新型路灯,铺设人行道板,建设四处水冲式公厕、两个停车场,
开辟街边花坛、 绿地1.5万平方米,建仿古式商业网点3万平方米。800米古典透视龙
墙与泰山古建筑遥相呼应,浑然一体。改建后的红门路,道路宽敞平整,一幢幢具有
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成为泰山与泰城有机结合的彩带。
(八)济南朝山街改造工程。朝山街位于济南老城南门外,是游览千佛山、趵突泉、
黑虎泉等名胜古迹的主要线路。 原街道弯曲狭窄,宽不足5米。改造后的朝山街宽20
米,长400米,沿街建成商业楼12座,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朝山街改造工程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主要特点。工程大量采用
了稻草板、石膏板、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等轻质墙体材料和彩色钢板、铝合金装饰
板、塑料地板等几十种新型装修材料。同时对新材料施工工艺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该工程由济南市城建综合开发公司组织建设,市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市第二、三、
五建筑公司和济南市建材装修公司、 市政二公司承担施工。 1986年6月正式开工,
1987年12月竣工。
(九) 济南泺源大街。该工程东起历山路,西至纬二路,全长3.714公里,拓宽原
东舍坊、兴隆、红墙、仁里、正觉寺、趵突泉前、西青龙、经七路东段等街。沿街搬
迁居民3425户,267个单位,拆迁面积14.9万平方米。拓宽后,路面宽50米 (机动车6
车道、22米;花坛隔离带各2米;慢车道各7.5米;人行道各4.5米)。其中,杆石桥至
历山路快车道为水泥砼路面,面积6.36万平方米;杆石桥至纬二路快车道及全线慢车
道为沥青砼路面, 面积7.5万平方米。改建原杆石桥、新建趵突泉南路桥,桥面宽分
别为100米和70米, 均为钢筋砼结构。改造该路与历山路、趵突泉南路、文化西路和
纬二路四个交叉路口。 全路安装新型高压钠灯415盏,埋设雨水、供水、电力、电讯
等管线14种, 沿街新建8对候车廊亭。这条路是济南解放以来建设的第一条地上地下
各种设施功能齐全的高标准城市道路。总投资4500万元。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
济南第一、二市政公司施工。1991年5月1日开工,11月20日建成,12月20日正式通车。
在1992年全国市政工程质量检查中,被评为样板工程。
(十)济南经七路西段拓宽工程。该工程东起纬二路,西至辛西路,全长3700米。
纬二路至纬十二路段(1855米) ,由原12米拓宽为50米。其中,机动车6车道、22米,
水泥混凝土路面;两侧隔离带各3米,慢车道各7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各4米,
水泥花砖铺装路面。纬十二路至辛西路段(1945米),由原7米-12米拓宽为35米。其中
快慢车道27米,中间设铁栅栏隔离,沥青混凝土路面。全路地下埋设供水、排水、电
力、电讯等13条管线,路上新装新型高压钠灯453盏,新建新型公交候车廊、亭16处。
道路总面积15.7万平方米, 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11.7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70 0万
元。1992年4月1日开工,8月15日竣工。

五、养护维修
明清时期,城市道路多为土路,其养护维修仅为填洼补平,工料耗费少。
1929年8月, 济南市设工务局专司道路养护维修。先将“五·三”惨案中破坏最
严重的各石渣路加以翻修, 后翻修城埠各石渣路。因其不能坚固耐久,日久生尘,1
932年用井煤脂油修筑纬三路北段。 翌年起,将经二路、经三路、纬一路、纬二路、
普利街、院前街等24条城内主次干道先后全线或部分改修成沥青路面,并将载重车辆
通过量较多的街改修泰安花岗石及堤口黑砂石板路。1938年至1941年又修沥青路两段,
黑砂石板、青砂石板路若干条。到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全市有铺装道路20万余米,
其中急需翻修改建的有5.7余万米。
建国初期,山东城市道路长期失修失养,又经战争破坏,坑洼不平,毁坏严重。
人民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工代赈,积极组织道路抢修。青岛市在解放后
的三个月内即修补路面40万平方米。1950年又对全市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修补路面
320多万平方米, 占全市道路总面积的80%。1949年至1952年,济南市维修城埠旧有
街道87条。
“一五”时期,山东道路养护队伍技术薄弱,设备简陋,只能对一般道路 (碎石
路、石板路、土路、煤渣路及少量沥青路) 采取简单的找补、起垫、喷水、撒沙等养
护。其中对碎石路的养护工作量占全部养护工作量的70%。路面养护周期短,工作量
大,质量低劣,几经车辆行驶,即形成松散的“搓板式”路面。
1958年,为加强城市与新辟工业区的联系,各城市将有限资金主要用于新路的辟
建,道路养护资金来源不固定,材料无保证,使养护维修工作近乎停顿,道路损坏十
分严重。青岛市自1958年开始,仅仅二三年,道路便不同程度地损坏了125万平方米,
占全市道路总面积的35.5%。
1960年,由于沥青紧缺,全省城市沥青路面被迫停止养护,损坏更加严重。到年
底,全省高级铺装路面比1957年减少了17万平方米。同时,一些工厂企业随意大量占
用或挖掘道路,加剧了道路的损坏。济南、青岛两市共有沥青路157公里、150万平方
米,损坏的即有63公里、60万平方米,占沥青路面总数的40%。有的道路五六年甚至
更长时间内没有养护,出现起皮、松散、下陷等现象。此外,碎石路面损坏的占60%,
其他路面损坏的占10%到40%。
1961年,山东城市对40%的高级路面、75%的普通路面进行了养护,共养护道路
面积1979.14万平方米。
1962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和1963年9月第二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提出, 各城市开
征工商附加、公用事业和房地产税为城市维护费,使山东各主要城市道路维修有了固
定的资金来源。到1965年,全省又养护道路216.54万平方米。到年底,基本实现了现
有设施的正常化。 其中,济南市组织群众对市区533条小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治理,修
铺路面30万平方米;青岛市组织工人、学生、干部和解放军官兵参加建设,出工近万
人次,修路200多条、20万平方米。
在此期间,在沥青紧缺的情况下,济南市对低级路面的养护采取了铺筑青砂黄土
磨耗层的养护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成为当时养护低级路面的主要方法。其配料方法
分为6种,构成不同质料的磨耗层。(1)用粘土30%,青砂70%,构成粘土青砂磨耗层;
(2)用粘土30%,煤屑70%,构成粘土煤屑磨耗层;(3)用粘土20%,小碎石80%,构
成粘土碎石磨耗层;(4) 用粘土10%,青砂60%,石粉30%,构成粘土青砂石粉磨耗
层;(5)用红粘土27%,青砂73%,构成红粘土青砂磨耗层;(6)用粘土20%,青砂10
%,钢渣70%,构成粘土青砂钢渣磨耗层。其操作工艺程序为:(1) 放样。根据设计
宽度划线达到边缘整齐。(2)拉毛清底平整。将原路面上的浮土、碎石杂物清扫干净,
坑槽处可用同类石料填铺夯实(或碾实) 找平。(3)配料。材料过筛达到规格要求后按
规定比例配料。(4) 拌合(人工拌合)。先铺骨料,再铺粘土,摊平拌二次均匀后,加
水拌合。(5)铺筑。材料堆放6-12小时摊铺路中心,均匀向两侧摊料铺平。(6)碾压。
“文化大革命”初期,城市建设无人管理。建设资金不落实,违章建筑成风。据
济南、青岛、淄博、烟台4市统计,城市三项税收(工商业附加税、公用事业费、房地
产税)仅有25%用于城市养护维修。青岛市全市共有道路555条,其中被不同程度挖掘
或占用的就达314条。
1971年9月以后, 城市建设重被提上议事日程。山东各城市道路养护工区的工作
逐步恢复。青岛市重新实行了分片包干的养护方法,并成立或充实了沥青路面养护组,
道路状况有所好转。1975年底,济南市实现了全市道路路面沥青化。青岛市使路面完
好率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济宁市采取民办公助的方法,将市区一半以上的
大街小巷铺上了沥青路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走上正常发展
的轨道。1978年全省养护城市道路127万平方米。1979年养护133万平方米。
1979年后,山东城市道路通过拓宽路面,打通卡口与堵头,清理、拆除违章建筑
物,发动群众治理大街小巷,城市道路状况明显好转。青岛市以平均每年10万平方米
的进度,大面积翻建原有沥青路面,先后拓宽打通了威海路、宁夏路、台柳路等一些
主要路段的卡脖、堵头。济南市发动群众对全市2164条小街巷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改造,
铺装路面2014条, 63万平方米。潍坊市从1983年到1984年用一年时间拆迁346户居民
房,打通了城墙堵头,清除了4万多立方米淤土,把市中心向阳路由6米拓宽至30米,
向北延伸1.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