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41&run=13

山东城市建设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今济南附近的城子崖已出现版筑城墙,
开始了人工修整城内公用设施的历史。 至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济河海岱之间”、
“天下万国都邑相望”的景象。城市建设开始了有规划、有布局、有统一标准的兴修。
古代,地处中原的诸侯国都、郡县治所建设发展较快,建设标准相对较高。如曲阜鲁
国故都和临淄齐国故都,都建有规整宽阔的城市道路和良好的排水系统,其规划思想
和布局意识至今仍有借鉴之处。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沿河城市兴起,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建设也发展较快。当时,济宁位居南北漕运咽喉,成为著名的江北“小苏州”,
城市主要道路用石块、条石铺装,成为山东铺装路面较早的城市之一。帝国主义入侵
后,为满足其殖民统治的需要,沿海城市市内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优于内陆城市。青岛
市1898年在德国占领下,于洋人居住区修筑沥青路、铺设雨污分流下水道,使用电灯
进行道路照明,其设计方法、建设技术都是当时较先进的。民国时期,随着铁路的修
筑,位于铁路交汇点、中转站的城市建设又得到相应发展。济南市1934年已有城市道
路454条,比1865年增加1倍多。
建国初,山东城市市政设施因年久失修及战火影响毁坏严重。道路坑洼不平,路
灯不明,基本没有排水设施,河道淤塞,污水漫流。人民政府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进
行市政设施的维修、养护和建设,适应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民生活的需要。
“一五”时期,全省用于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投资1025.3万元,占城建总投资
的3 6.2%, 是建国以来各计划时期的最高比例值。城市铺装道路、道路照明及城市
供水排水设施增加较快,污染严重的城区河流得到治理。
“二五” 时期前三年,全省城建投资7093万元,为“一五”时期的2.5倍,修建
城市道路107.8公里。 济南、青岛等大城市加强了水厂建设,因为“大跃进”,排水
防洪工程压减,道路照明设施建设削弱。
1961年-1962年,全国处于全面经济困难时期,全省城市建设投资894万元,是建
国以来的最低限,城市建设被迫转入以维修为主。
三年调整时期,城市维护资金有了较固定来源,市政设施养护进一步加强,完好
率逐年提高,道路照明开始使用第二代电光源,路灯数量增加较快。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管理削弱,设施完好率迅速下降。1971年后有所恢复,
但远远跟不上城市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据“文化大革命”后期统计,全省9
个城市中,30%多的沥青路面亟待整修,40%的下水道淤塞,相当一部分桥涵栏杆被
毁坏,墩台淘空,承重结构断裂。济南、青岛分别于1969年、1973年开始供应民用液
化石油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道路通过新建、改建、清理违
章建筑,广大群众治理小街小巷等工作,路况明显好转。道路照明使用了第三代电光
源。排水防洪设施建设稳步发展。亚洲跨径最大的济南黄河斜拉桥与现代化水平较高
的青岛杭州路立交桥先后落成。到1985年底,全省18个城市共有城市道路2028公里,
2076万平方米, 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1709公里,1795万平方米;城市桥梁543座,
其中永久性桥梁515座;城市下水道1884公里,下水道服务面积227.3平方公里,防洪
堤2 81公里;城市路灯40682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