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建国前城市设置与城镇体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26&run=13

山东是全国城镇兴起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奴隶社会前期,城镇在以防御为主
的“城”的基础上,出现了固定交易场所和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随后商业手工业逐
渐向“城”中聚集,由此“城”与“市”融为一体。山东境内的齐城、薛城、定陶等
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奴隶社会后期,山东境内国都级城镇就有4个,县级城镇达33
个。齐国都城临淄占地16平方公里,人口约计30多万人。鲁都曲阜占地约10平方公里。
这一时期城镇群体空间分布西密东疏,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地域发展相一致,城镇
数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秦统一中国后,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为山东城镇向多层次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在今山东省范围内逐渐形成了14个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它们是登州(蓬莱)、
莱州(掖县)、密州(诸城)、青州(益都)、沂州(临沂)、兖州(瑕丘)、郓州(郓城)、曹
州(济阳)、博州(聊城)、德州(安德)、齐州(历城)、淄州(淄川)、棣州(厌次)、濮州
(鄄城)。这些行政区在政治上和地域上构成了一个相对整体,并形成了这些地域中心
城市。由于政治制度的巩固,使得这些城市逐步成为山东各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在此期间,城市发展的历史情况是:秦代山东有6郡45县,到汉代,汉王朝
推行了一系列发展人口和经济的政策,加上统治者嘉奖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滥置州
郡,城镇数量激增。西汉时,县以上城镇达295个,这是历史上山东境内城镇数量最
多的时期,现今山东绝大多数县城的名称和位置几乎都是在这时确立的。三国时期,
今山东为3州、15郡国、87县的三级结构形式。秦至唐宋,虽然历经朝代更替、战争
摧残,但一般是后承前辙,州、郡(国)驻地逐渐发展为规模较大的城镇。这一时期,
山东城镇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鲁西南和鲁北两个密集区,其城镇数量占当时城镇总数
的80%以上,但缺少统领全域的中心城市。
金代,首次确立“山东”行政区名称,明代确立山东省。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域的
形成,是促进山东城市有较大发展的积极因素之一。金、元、明、清均建都北京,政
治中心的北移,使山东地区的对外联系方向由东西向转向了南北向。自唐宋以来,中
国的经济中心已在江南形成,元代再修沟通南北政治经济中心联系的大运河,至明清
时期已成为全国南北运输的主干线,山东恰处于其中间地带。漕运事业的繁荣,使得
山东的西部城市很快地得到发展,一个以运河为轴心的城市群逐渐在山东形成,出现
了一批像济宁、聊城、临清、德州等全国性商业贸易城镇。到清初,山东省以济南府
为中心。各地方中心有:东昌府(聊城)、兖州府(兖州)、曹州府(菏泽)、密州府(诸
城)、青州府(益都)、沂州府(临沂)、武定府(滨州)、莱州府(掖县)、登州府(蓬莱)、
泰安府(泰安)。县级城镇也基本确立。城市职能有了明显分工,出现了像潍坊、临清
等手工业城镇和城阳、历城、张店、登州等矿盐业开发城镇。城镇的等级规模结构也
向完善方面发展,全省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较为完备的三级结构体系。
1840年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世界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
的大门,依托沿海对山东进行掠夺,修铁路、建港口,使山东省城镇和经济重心逐步
东移。海岸和铁路沿线成为城镇的主要发展地区,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铁路沿
线的枣庄、潍坊、张店迅速壮大,运河沿岸城镇逐趋衰落。同时,城镇的职能结构趋
于复杂,经济职能进一步加强,涌现出许多海陆交通枢纽城镇。胶济铁路沿线的一些
普通城镇,如高密、明水、益都等也有所恢复和壮大;津浦铁路的兖州、邹县、滕县、
泰安等城镇也随着津浦铁路的穿过而开始扩大。
青岛由于特殊的经济战略地位,迅速发展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工业产值最高、
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城市,与济南共同构成全省城镇体系的双中心结构。继后,
在这“双中心”结构带动下,形成了两个各具优势的“半岛区”与“内陆区”的城镇
体系格局。至此,山东省城镇体系经历了由产生发展到逐步完善,空间分布完成了一
个自西向东的推进,规模结构由小到大,职能结构由单一趋于综合,奠定了全省城镇
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