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工业设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21&run=13

一、煤炭工业工程设计
山东省煤炭工业设计,始自50年代,经多年艰苦奋斗,设计技术力量较强,水平
不断提高。山东煤炭工业设计院是承担山东煤炭工业设计的骨干单位。
该院先后承担了兖州、 肥城、龙口、新汶等矿井总体设计4项,矿井初步设计48
项,年设计生产能力2938万吨;选煤厂初步设计6项,年设计生产能力915万吨,单项
工程28项,可行性研究5项,环保评价1项。
1966年5月, 山东省煤矿设计院承担完成了兖州矿区首先开发的山东省第一对年
产150万吨大型矿井--南屯矿井的设计,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形成采煤--运输-
-提升全部机械化和连续化出煤系统。设计中推广采用和自行设计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和先进经验37项,其中11项是国内新矿井设计首次采用的,成为同期建设的同
类矿井中机械化程度最高和采用新技术最多的矿井设计。1981年获第一批国家级优秀
设计奖。
1973年,山东省煤炭设计院在总结南屯矿井设计建设经验基础上,再次承担完成
了国内第一对年产300万吨特大型现代化兴隆庄矿井设计。 矿井的建成投产,标志着
中国大型矿井工程设计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该矿井成为生产集中化,开采系统合理化,
卷道护锚喷化,采掘综合机械化,煤流运输皮带化,辅助运输单一化,提升自动化,
辅助生产机械化,地面布置合理化,安全环保文明化的高水平现代化矿井。该项设计
1984年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煤矿工业设计中第
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设计项目。
1976年2月, 山东省煤炭设计院完成北皂矿井设计,年产90万吨,是当时国内最
大的褐煤矿井。设计对软岩巷道开发煤炭采用了锚喷支护,解决了软岩卷道支护的技
术难题,提高了成巷速度,加快了矿井建设,节约资金549.14万元。为在沿海地区和
软岩地层建设大中型褐煤矿井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手段提供了经验。在
褐煤运输时,采用了长距离胶带运输机直接运往龙口电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1978年后,山东省煤炭工业设计院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设计水平,
特别对大型和特大型矿井进行了大胆的设计改革,在煤矿与造煤厂设计中取得了优异
成绩。
1984年12月, 完成济宁三号矿井设计。这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年产500万吨
特大型竖井。 矿井设计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1985年8月,在华盛顿世界银行总
部对工程设计文件举行技术审查讲座会,咨询专家和银行方面向中国代表团表示对项
目赞赏, 认为济宁三号矿井设计不再需要国外咨询,为中国煤矿设计赢得信誉。198
5年12月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济宁三号矿井设计再次得到较高评价。

二、电力工业工程设计
山东电力工业设计机构1958年开始创建,组建的山东省电力工业设计院,负责承
担山东电力工业建设的设计任务。 创业初期主要承担2.5万千瓦及以下发电机组工程
和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设计。 从1958年到1965年共完成发电工程设计41项,总
容量29.195万千瓦。其中2.5万千瓦发电工程2项:南定电厂二期2台2.5万千瓦和青岛
电厂二期2台2.5万千瓦,计10万千瓦;1.2万千瓦发电工程2项,6万千瓦;0.6万千瓦
发电工程5项,3.6万千瓦;0.5万千瓦及以下各类小型发电工程31项,9.595万千瓦。
1971年到1975年, 山东电力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开始承担单机容量5
万千瓦中压和次高压发电工程设计,5年共完成发电工程设计21项,总容量27.35万千
瓦。其中5万千瓦发电工程2项,20万千瓦;0.6万千瓦发电工程4项,3万千瓦;0.3万
千瓦及以下发电工程15项,4.35万千瓦。
1972年开始承担220伏输变电工程设计,完成的第一项工程是石横到党家庄220千
伏输变电工程设计。
1973年后,又相继承担完成了援助巴基斯坦2条220千伏输变电线路的工程设计,
2条线路分别为24公里和66.781公里,合计全长90余公里。2条线路均一次投产成功。
1976年到1980年“五五”计划时期,设计工作引入了计算机技术,设计计算手段
有了根本性转变,设计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能承担12.5万千瓦发电工程设计。
1976年10月,由山东省电力设计院承担完成的十里泉电厂三期工程设计,设计吸收了
国内外同类型电厂的设计经验,在厂房布置和系统设计上有所发展,在同期设计投产
的同类型电厂中, 技术比较先进,1981年获省级70年代优秀设计奖,同年获全国7 0
年代优秀设计奖。这5年间共完成发电工程设计8项,总容量55.8万千瓦。其中十里泉
发电厂4台12.5万千瓦机组工程50万千瓦; 1.2万千瓦发电工程2项,3.6万千瓦;0.6
万千瓦及以下发电工程3项,2.2万千瓦。
1978年8月至1980年3月,由省电力设计院承担完成了十里泉电厂四期工程,设计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较高水平,经济效益好,单位造价低,厂房布置与热力系统优
于三期工程。 1983年11月获水电部优秀设计奖,1984年4月获省级优秀设计奖。同年
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
1981年至1985年期间,山东电力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已具备承担大
型发电工程和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勘察设计能力。1983年开始承担30万千瓦机组发电
工程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勘测设计任务。 山东省电力设计院完成了全省第一条由邹
县经济南到潍坊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和第一座500千伏潍坊变电站工程的设计。
这一时期,还完成了黄台电厂四期工程。设计中充分利用老厂条件进行挖潜改造,
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经济合理。在国内首次采用灰管穿越黄河河底,便于管理。
五年间共完成发电工程设计6项,总容量36.8万千瓦。

三、冶金工业工程设计
山东冶金工业设计院始于1959年初,创造初期完成了一批地方小钢铁联合企业的
设计。1961年后主要从事矿山工程设计,到1985年历经近27年创业,共完成黑色、有
色金属矿山45项,小型黄金矿山35项,中小型耐火材料矿山12项,中小型冶金辅助原
料矿山6项,小型建材矿山8项,小型化工矿山3项,35千伏及以上输变工程7项,以及
冶金矿山及其他系统工厂内外运输准轨铁路专用线及矿厂内装卸站场的工程设计。
1975年-1980年, 山东冶金工业设计院完成韩旺铁矿200万吨/年的采造联合企业
总体设计。矿区地处沂蒙山区,山多地少,总平面设计充分利用山坡地形,分块切割,
有机联系,少占农田,利用剥离废石建造尾矿坝和复土造地还田。矿山露采设计,剥
采比较合理,机械化程度适中,设备选型科学,经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选矿厂设计中以提高精矿品位为主攻目标, 采用三段磨矿-弱磁细筛工艺,有效地控
制最终磨矿粒度,精矿品位达63%-65%。
1983年,山东冶金工业设计院完成了济南郊区张马屯铁矿矿山开采设计,矿山设
计规模50万吨/年, 是地下开采的大水矿山。基建过程中,曾被大水淹井。为解决安
全生产,减少排水费用等问题,设计了堵水治水方案,采用地下帷幕注浆法,在试验
区西、北两面建造人工堵水帷幕,以减弱试验区外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坑道排水量
大大减少, 堵水效果达到80%左右,为大水矿山开采治水闯出一条新路,获山东省科
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1月至1983年12月, 由山东省冶金工业设计院完成平度滑石矿露天采矿扩
建改造工程设计。设计充分利用矿山资源,增加矿山生产能力,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提高了矿山的生产经济效益。该工程为补偿贸易合同项目,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矿山
的生产面貌,增加了出口创汇,并向医药、食品、日用化学、纺织、造纸行业提供了
优质产品用料,被评为省优秀设计二等奖。
1982年3月至1984年12月, 山东省冶金工业设计院完成了山东镁矿合成白云石砂
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该项工程经国家批准,成为上海宝山钢铁厂生产配套的重点建
设项目, 1985年7月建成投产。选矿设计采用反浮选提纯工艺,经生产实践,主要技
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为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扩大产品品种,增加高档
产品创造了条件,解决了上海宝山钢铁厂所需耐火材料,节约了大量外汇。被评为省
优秀设计一等奖。
1985年,省冶金工业设计院承担了上海宝山钢铁厂一期生产配套的重点建设项目
--莫来石砂和莫来石砖及耐火泥工程的设计。这是国内第一条莫来石生产线。设计采
用湿法研磨工艺,高磁场除铁设备,烧成采用超高温隧道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
或超过国际标准,满足了上海宝钢生产的要求。

四、化工工业工程设计
1958年-1963年, 山东化工工业设计院所处于初创阶段,参加了济南化肥厂、青
岛碱厂、化工部小氮肥厂、济南化工实验厂甲酸钠法甲酸、明水化肥厂等项设计工作。
1964年-1978年, 山东省化工工业设计院所设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高,总体设计
能力增强, 已能独立承担完成中小型化工工业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重点是3000吨/
年、 5000吨/年、10000吨/年型合成氨厂的施工图设计,使全省各县都有了氨肥厂,
建成了明水化肥厂、德州化肥厂、渤海化肥厂、张店化肥厂、潍坊化肥厂、昌潍硝铵
厂、胜利油田化肥厂、烟台化肥厂、莱芜化肥厂、枣庄化肥厂、鲁南化肥厂等一大批
骨干氨肥厂。其中渤海化肥厂设计利用油田伴生气生产出合格的氨和碳铵,开创了新
的转化工艺,属国内首创。之后,在枣庄焦化厂设计中,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出合格的
氨,开发了综合利用焦炉煤气新的转化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先进,技术可靠,节约能
源, 防止了环境污染。1981年5月,获省级70年代优秀设计奖,同年获全国70年代优
秀设计表扬奖。
其间,省化工设计院还完成了鲁南化肥厂6万吨/年合成氨-11万吨/年尿素工程设
计。施工图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中变、低变、甲烷化的三催化剂净化流程,项目一次
开车成功,成为国内技术领先的中型氮肥厂。完成了胶南化肥厂3000千瓦热电联产工
程的施工图设计,该项目获得了省优秀奖。
1979年-1985年间, 山东化工工业设计力量有了新的发展。山东省化工设计院已
能独立承担进行大中型化工工业建筑项目的设计。这一时期,完成了一批优秀化工工
业设计项目,受到省和国家的奖励。烟台合成革厂工程,设计规模为300万吨/年合成
革, 1万吨/年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200吨/年聚酯多醇,三套装置均系新建引进
项目,填补了国内合成革工业空白。国内配套各项设计吸收采用了先进技术和设备,
工艺流程合理,适应了引进装置和生产的需要,“三废”治理效果好,收到良好的经
济效益。1984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委员会考核验收。
在完成东明县化肥厂、 莘县化肥厂利用天然气制1.5万吨/年合成氨-6万吨/年碳
铵的设计中, 采用2段蒸气转化、中变、低变和钾烷化净化技术。东明化肥厂设计获
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其中,利用低位能热源的溴化锂制冷技术获得了省化工科技进步
三等奖。 荣成化肥厂、东风化肥厂联碱工程设计,规模为2万吨/年纯碱-2.2万吨/年
氯化铵。设计采用液氨直接制冷,自返碱蒸气煅炉等先进技术。联碱工程设计,获省
优秀设计单项奖。
此后,相继完成了省医药研究所痢特灵装置设计,获省优秀设计单项奖,潍坊纯
碱厂1800千瓦热电站设计获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和化工部优质工程奖,济南东郊液化站
工程设计获省优秀设计表扬奖,济宁合成洗涤剂厂6万吨/年喷粉工程设计,获得省优
秀设计三等奖。

五、机械工业工程设计
山东机械工业工程设计始于1959年,骨干设计单位是山东省机械工业设计院,创
建后,主要承担全省机械系统基本建设、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设计。1959年-1985年,
完成大小整体工程和单项工程设计,以及“小三线”建设工程设计数百项。其中比较
典型的设计项目有:
1964年-1972年间, 先后完成山东第一、二机械厂,山东前进配件厂,山东光明
机器厂等11项“小三线”军工企业设计。这些设计项目与一般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有着
不同特点,根据当时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主要为适应“靠山、分散、隐蔽”而设计。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设计是成功的,为国防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9年,完成了齐鲁石化总公司30万吨乙烯工程机修厂设计。设计前期进行了大
量调研工作,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是山东省内当时最大的机修厂,可完成齐鲁石化
总公司全部机修及工具制造任务。设计设备选型合理,其中各种压力容器、反应釜封
头的加工为国内先进水平。
1984年, 完成了山东工程机械厂搬迁技术改造整体工程设计,设计规模年产EL5
0装载机1000台以上, 设计厂址选择合理,总图功能明确,工艺设计先进。其中总装
车间设计有机动装配线和工程机械测试线,可完成各种工程装载机的零部件装配、总
成装配和整机性能测试任务。涂装生产线设计采用水漩式喷漆室和燃烧式漆雾净化装
置,可完成各种工程装载机零部件的涂装任务,工艺装备当时居国内先进水平。该项
工程完工后,受到机械工业部的好评。
同年,又完成了青岛汽车制造厂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工程总投资7800万元,设计
生产设计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山东省机械工业设计院在完成的机械工业设计项目中,有济南第一印染厂整装车
间、泰安农机试验设备厂综合楼、山东拖拉机厂铸工清理车间,青岛照相机厂综合车
间等4项工程设计,获省级优秀设计奖和表扬奖。

六、建材工业工程设计
山东建材工业生产历史悠久, 但建材工业设计起步较晚,直至本世纪70年代末8
0年代初才建立起建材工业设计机构。
随着地方水泥工业蓬勃发展,很多立窑水泥厂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80年代中期,
国家建材局水泥司组织8.8万吨立窑水泥厂示范设计, 山东建材设计院参加了投标,
获得二等奖和示范设计证书。在总结以往立窑水泥厂设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示范设
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工厂生产革新经验,为提高水泥生产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减少粉尘污染等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示范设计后来被全国很
多立窑水泥厂采用,对全国地方立窑水泥厂技术改造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挥了积
极作用。

七、轻工业工程设计
1980年-1985年, 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内只设有机械和土建两个设计室。1985年
前主要从事轻工机械单机和生产及公用设施单体土建设计。1985年,轻工建设项目日
益增多,轻工设计专业技术力量有所增加,设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已能承担完成
轻工建设项目整体工程设计。其间,完成的有代表性的设计项目有:
山东威海啤酒厂扩建工程设计。原规模为年产1万吨,设计扩建规模为年产3万吨。
扩建设计改进了原有生产工艺,制麦车间将原来的地板式发芽改为萨控丁发芽箱,连
续通风,机器输送;高效焙燥炉干燥,自动进出料;啤酒生产采用高效糖化,不锈钢
锥雏形露天发酵罐法发酵、CO2回收,硅藻土过滤等新工艺。
山东青州啤酒厂、山东文登甘泉啤酒厂、山东东营啤酒厂和安徽天和啤酒厂4个1
万吨/年规模的啤酒厂设计。 其中山东文登甘泉啤酒厂总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达
11175平方米。总体规划的特点是:
引水下山, 就地建厂。文登昆嵛山有贮水量500万立方米的水库,啤酒厂地处昆
嵛山麓。经过对地理条件、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环保要求、职工生活等诸因素综合
分析,确定了引水下山就地建厂的方案。充分利用啤酒厂位于山麓地势起伏变化大的
特点,因势利导地确定地坪标高,各建筑物形成了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布置,将车区
原料直送制麦车间二层,节省了提升设备;利用包装车间室内外落差设计汽车装车平
台,方便了成品发送;锅炉定位于地势较低位置,形成蒸气、冷凝水自然回流;污水
处理站居全厂最低位置,污水综合治理效果好。
同时,在完成的山东坊子酒厂设计中,其发酵池容积2000立方米,设计采用连续
进出料、高湿厌氧发酵、回流接种工艺,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劳
动强度, 设备选型合理、实用,工程投资少,施工周期短,全部投资在1-3年内即可
全部收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较先进水平。该项设计被省内十几家白酒厂采
用。

八、纺织工业工程设计
山东纺织工业工程设计,自1963年开始创业,经历三年自我完善逐步发展起来,
能独立承担小型棉纺厂、印染厂、针织厂、纺机厂等工厂建设项目设计任务。
从1966年至1970年,共承担完成了17项纺织工业设计项目,其中棉纺厂12项,共
18万纱锭,期间还相继完成了印染、针织、纺机等工厂设计任务,为60年代山东纺织
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71年到1980年,作为山东省纺织工业设计骨干力量的山东省纺织设计院,10年
中共承担完成省内外纺织行业各类工厂的勘察设计任务100多项,完成基建投资4.9亿
元,增建棉纺锭34.8万锭,织布机9000千多台,对调整行业结构,增加新品种起到很
大作用。这一时期完成的代表性设计项目有:山东大型棉纺厂--临清棉纺织厂,10万
纱锭2000千台布机,投产后多项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其中一项获国优银牌。青岛
第四印染厂是省纺织行业中一类厂,具有三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2500万米,其中,
中长纤维织物生产线是1980年从德国全套引进技术装备,属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
1982年建成投产。产品销往国内二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并出口中东、澳大利亚、加
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同期,还完成了济南丝绸厂、济南毛纺织厂等建设项目的
工程设计。
进入80年代以后, 山东纺织工业大发展,1981年到1985年5年间,利用外资引进
技术项目逐渐增多,每年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完成勘察设
计项目70多项。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项目有获省优秀奖的潍坊棉纺厂锯齿厂房、大型
毛纺企业淄博第二毛纺织厂、济南针织总厂外贸成衣车间、潍坊化纤厂、德州棉纺厂
5万纱锭车间、圭亚那棉纺厂发电工程及西藏日喀则毛纺厂等。
二十多年来,山东纺织工业在工程设计中先后采用了数十项新技术、新工艺,在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1981年到1985年评优活动中共获得4
项省级优秀奖。

九、建筑工程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是山东省勘察设计事业发展起步较早的老专业设计行业。50年代,
即建立了全省性建筑设计机构,随后在济南、青岛和淄博等市地相继建立起专业性建
筑设计单位,基础较好,有一定实力。
50年代全省建筑设计处于创业阶段。省建筑设计院及青岛市、淄博市等建筑设计
院,依靠自身设计力量成功地完成了一批建筑设计项目。1955年由山东省建筑设计院
承担完成了省内的重点建设项目:山东剧院、珍珠泉礼堂、八一礼堂、光明电影院、
人民剧场(现称北洋大戏院)等公用文化建筑,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
等教育建筑,以及省委办公楼、省农科院等办公建筑。这一时期,建筑造型与风格多
采用对称、严谨的布局与传统的尖屋顶的形式,部分反映了当时“民族形式,社会主
义内容”的一些创作思想影响。其结构形式多采用木屋架、瓦屋面,砖墙承重和一般
的砖石条形基础,外装饰为清水砖墙、大屋顶、挑檐,内部装饰比较细腻。
1957年后,工业建筑设计项目增多,省及济南、青岛和淄博几个建筑设计单位,
生产任务逐步由民用建筑设计转向工业建筑设计。到1960年底,省建筑设计院先后完
成了张店电机厂、济南第一机床厂、聊城、新泰、德州地区小电机厂等工业建筑设计,
以及济南市委办公楼、青岛疗养院等民用建筑设计。青岛市建筑设计院除完成本市的
建筑设计任务外,还承担了临沂、昌潍、烟台地区的建筑设计任务。期间完成较大的
设计项目有青岛钢厂转炉车间、青岛市人民大会堂。淄博建筑设计院完成了本市的市
委办公楼和市人委办公楼、市工人文化宫设计。这些建筑设计项目在当时当地都是有
代表性的建筑设计作品。
1964年以后,建筑设计出现新的转机,设计能力不断增强,设计任务开始增多,
建筑创作有了新意。济南、青岛、淄博几个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力量在总体上得到了
充实和提高。在此期间完成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项目。山东省建
筑设计院完成了大批“小三线”建设的工业建筑设计项目,沿海城市的内迁新建厂,
一般中小学及科研单位建设的设计项目。工业建筑多为单层工业厂房,有青岛渔轮厂、
冷库,聊城钟表厂、电机厂,山东省计量计算机恒温测试楼、仪表厂、电话局等。还
完成了烟台汽车站、山东省工业展览馆、农业展览馆、美术馆以及四里山革命烈士陵
园规划和革命烈士纪念塔等一批有一定特色的建筑和有纪念意义的设计创作。这一时
期,民用建筑结构多采用砼梁、板、屋盖的砖混结构体系,工业建筑采用多层屋架和
排架结构。
进入70年代以后,山东省建筑设计从造型、结构、使用功能上都有新的发展和突
破。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完成了山东体育馆、烟台海员俱乐部、济南电讯大楼等各具特
色的民用建筑项目。代表作山东体育馆,获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表扬奖及山东省70年
代优秀设计奖。同期,还承担完成了莱芜钢铁厂、山东拖拉机厂、青岛红色造船厂、
肥城通用机械厂、青岛显像管厂、威海玻璃厂、兖州肉联厂等一批大、中型工业建筑
设计项目。
其间,青岛市建筑设计院先后完成了省外贸洽谈楼、青岛港客运站、四方旅馆、
汇泉宾馆、黄海饭店等一批民用建筑设计项目;还承担完成了赞比亚共和国格瑞纺织
印染厂(2.5万纱锭及相应规模的印染)、桑给巴尔缝纫厂两项援外设计任务。
淄博市建筑设计院承担完成了淄博火车站、淄博饭店、新华饭店、市府办公楼、
旅行社外宾楼、淄博剧院等一批较有特色和影响的民用建筑。
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在山东体育馆空调设计中首次采用了大空间送风空调系统及蓄
冷水池技术;在山东剧院、八一礼堂工程设计中成功地设计了地道风降温系统,获全
国及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完成设计的齐鲁宾馆,是省内第一家四星级涉外旅游宾馆。
80年代,是山东省建筑设计创作全面发展的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建筑
设计创造了广阔的发展条件,建筑风格各异,建筑形式多姿多彩。
这一时期,由山东省建筑设计院承担完成了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山东大学公
用教学楼、西藏日喀则饭店、济南燕子山住宅小区、济南舜井商业街、青岛工业展览
馆等大型公用及民用建筑设计;省劳动培训中心、济南明湖大厦、淄博工商行营业楼
等高层建筑,以及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卡松果医院、孟加拉使馆等援外工程设计。其中
山东大学公用教学楼、齐鲁宾馆等工程交付使用后,内部装饰、空调暖通、电气自控
等设计都满足了使用功能要求,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工业建筑方面,济南柴油机
厂仓库理化实验楼,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柱,整体升梁、升板技术,获全省优秀设计奖。
山东拖拉机厂烤漆车间、 济南轻骑发电机厂K90车间等高层工业厂房采用梁板全装配
式结构形式。
1984年1月至1985年9月,由济南市建筑设计院承担完成了济南解放阁的设计项目,
作为纪念性和风景区高潮的重点建筑。解放阁在功能和造型设计上处理得较为成功,
建筑造型未完全拘泥于传统的比例与尺度,考虑了环境和多角度的视角效果,收到了
良好效果。
这一时期,淄博市建筑设计院承担完成了淄博工业大厦和军转培训中心、济南汽
车总厂办公楼等高层建筑设计,以及淄博百货大楼、市府办公楼、市疗养院、市体育
馆、市人民会堂、海关大楼、市中心医院等公用和办公建筑设计创作,并成功地应用
了多项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采用悬索结构设计的淄博体育馆是其完成设计项目的代
表作。
1984年12月,潍坊建筑设计院完成的潍坊柴油机厂文化宫,采用先进的集中空调
系统,舞台灯光、音响、机械系统、升降乐池等,较好地满足了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活
动使用要求,立体造型新颖大方,具有浓郁的文化建筑气氛和特色。
1983年9月至1985年2月,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室完成设计的济南环城公园,利用
原护城河把城区主要景观与泉群组成一体,展现了济南泉城风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
益。

十、水利工程设计
山东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早在50年代就开始进行小型引河、引黄虹吸灌区设计
10余项。1956年开始承担较大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莒南县高榆河上的石
泉湖水库、高密县胶河上的三英水库的规划设计。
水工建筑设计方面,1954年完成沂河江风口分洪闸设计,1955年建成。继而完成
打渔张引黄闸、蜀山湖节制闸,杏花沟及引潍灌区拦河坝、李家庄防洪闸、伊家河节
制闸等水工建筑设计。
1956年后,先后完成了济南市防洪规划、胶东区域规划、东平湖规划、南四湖地
区综合开发规划、大汶河、大沽河等流域规划,开始了较大水库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1958年-1960年, 山东水利工程建设飞跃发展,大量灌区、水库工程亟待上马。
全省先后上马大型水库35座,由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承担完成了峡山、冶源、许家
崖、沐浴、跋山、青峰岭、卧虎山、太河等14座大型水库的工程设计。
1966年-1969年, 进行泰安地区田山屯灌站灌区和南四湖红旗闸设计,以及水库
保安全设计。 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承担完成了徒骇河、马颊河上7座大中型水闸设计和
部分保安全设计。
70年代后, 水利工程设计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设计精度和效率迅速提高。197
3年进行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设计, 在沂沭河闸设计中,采用弹性地基梁计算变截面
底板,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通用电算程序,解决了水闸底板的计算问题。
1976年,省水利设计院在岸堤、峡山、太河、卧虎山四座大型水库保安全工程的
溢洪闸设计中,吸取了国内外新的计算方法,成功地解决了闸门、闸墩三向受力问题,
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制成闸墩应力计算表和通用电算程序等。为提高和改善水闸的
抗震性能,对水闸的启闭、结构形式做了较大改进,取消了机架桥,将启闭机设置在
闸墩上,采用平门启闭,下游装置一组转向轮后卷扬,降低了水闸高度,减轻了上部
重量。岸堤水库新溢洪闸设计,采用此法,将启闭机置于交通桥下牛腿上,取消高机
架桥,有效地利用了空间,降低了水闸高度,减轻上部荷载,节省投资20多万元,抗
搏性能明显提高,为强震区建闸设计开创了新路。
同年,省水利设计院进行峡山水库新建溢洪闸设计,在全省首先采用实腹斜支臂
16米跨弧形门,将弹性薄板计算理论用于闸墩计算。同年,采用优选法电算程序进行
土坝坡稳定计算。
1979年8月至1980年9月,由济宁市水利勘测设计室完成兖州地下水回灌工程初步
设计,是山东省兴建地下水库调节水资源平衡,进行大面积地下水回灌的初步尝试。
该项设计先进,实施后地下水位大幅度稳定回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国
内先进水平,部分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3年1月至1984年8月,烟台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崮山水库工程设计。该设计
总体布局技术先进,是山东省近年来中型水库工程设计中的优秀成果。
1985年,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承担完成太河水库东溢洪闸设计。该设计在省内首次
采用了复曲线边墙和横向变低坡的综合方案,解决了控制弯道急流,减少开挖工程量,
节约工程投资400多万元。
1985年6月, 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完成了WFP-中国2814工程开发规划。该设计
布局全面、合理,正确处理了水产同水利、农业、环保等行业和部门的关系,妥善解
决了水源、泥沙、防洪、渗漏、次生盐渍化等关健问题,经济效益高,获省级优秀设
计二等奖。

十一、公路、水运交通工程设计
1952年-1958年, 山东公路、水运交通处于恢复时期,公路、水运交通工程设计
开始起步发展,恢复和改造了全省10多条重点公路和部分桥梁工程,公路等级多为五、
六级,大多为省基建投资项目。
1959年-1975年, 公路测量设计能力逐步提高,测设能力和水平已能满足国防投
资的六级公路建设的需要。
1976年-1985年, 公路建设多为基建投资项目,公路技术标准开始向高等级公路
方向发展,除设计技术力量增强、设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外,技术装备也逐步改善。
先后装备了红外光电测距仪、电子测距仪等较先进的技术设备,设计开始运用计算机
技术,设计工作方法大有改进,大大提高了测设工作效率。山东省公路勘察设计步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水运工程方面,1957年开始,对省内河航道船闸、沿海港口码头进行了初步勘测、
规划和设计工作。 至1985年共完成勘测规划和设计项目42项,其中内河测设项目2 5
项,沿海测设项目17项。进入80年代后,扩展了海上测量能力,提高了海上水深测量
的工作效率。
公路工程,建国后至1958年期间,完成了益都--新沂、济宁--菏泽、岚山头--临
沂、济南--聊城、潍坊--烟台等公路的测设。
1959年-1976年完成了济南--泰安、辛店--东营、枣庄--徐州(山东段) 、徐州--
连云港(山东段)、胶南--长治(山东段)、莱钢--韩旺等公路工程的测设。
1977年-1985年,完成了济南--王村(二级) 、30万吨乙烯工程(二级)、青岛出口
(一级)公路工程以及援助尼泊尔等公路工程的测设。
期间,公路技术标准趋向越来越高,并开始向高速公路发展。
桥涵工程设计,于1957年在临清和武城跨京杭大运河公路上设计建成了两座相同
形式的大桥,大桥主孔50米钢筋混凝土系杆拱,边孔为5孔20米装配式T型梁,设计采
用了苏联标准图,在当时属比较先进的大桥。
1959年设计建成了济宁京杭大运河上的跃进大桥,薄壁箱形连续梁结构。
1963年-1964年,由省交通厅测设队(后改称交通规划设计院) 完成了馆陶卫运河
七一大桥工程的测设, 大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结构。并完成了昌邑潍河大桥、
临沂沂河大桥、郯城沭河大桥等建设工程的测设。
1969年,完成了泰安至临清公路上的平阴黄河大桥的测设,钢桁架,桥长964米,
最大跨径112米, 是黄河上第一座钢结构公路大桥。此后,又设计建成了北镇黄河公
路大桥,全长1391米,最大跨径112米,主桥为钢桁架结构。
1976年,由山东省交通厅测设队设计建成青岛大沽河斜拉桥,桥长200.28米,是
省内第一座试建斜拉桥。青岛大沽河斜拉桥设计建造试验成功,创造了山东建造斜拉
桥的开端,为建造大型斜拉桥的勘察设计提供了直接经验。该项工程设计分别获得省
优秀设计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8年9月,完成济南黄河公路大桥设计。设计采用密索、悬浮、A塔、连续总体
设计,在国内较早采用斜拉索一次张拉到设计所定的最佳初始张力。桥梁设计与施工
均在电子计算机模拟指导下进行,积累了可贵的资料和经验,对设计建造同类型大桥
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该大桥是国内较早建成的一座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其跨度之大,
处当时亚洲同类型桥梁的第一位,世界同类型桥梁的第七位。先后获国家70年代优秀
设计奖、国家优秀工作设计奖、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1年-1983年设计建成临沂沂河大桥,设计桥长2290米,预制T型梁结构,按抗
9度地震设计的特大公路桥。
1984年7月至1985年2月,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完成了东营黄河公路大桥 (又名胜利
大桥)工程设计。大桥全长2817.45米,是中国第一座钢斜拉桥,跨径之大为当时国内
钢斜拉桥之最。该桥主构件设计在符合空气动力条件下,选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
闭口肋正交异性板分离式钢箱,分段预制,现场纵缝焊接,横向块件采用高强度螺栓
连接,拼凑方便,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