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基本建设投资与效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13&run=13

建国前, 山东省的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1949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仅为32.53
亿元,其中仅有为数很少、水平很低的纺织、食品、化工、采煤、机械修配和电力工
业。
建国后的前三年(1950年-1952年) ,全省基本建设开始起步,但规模较小。基本
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山东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财经
工作的各项措施,调整了城市工商业,结束了土地革命,进行了各项社会运动,为整
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三年内,国家财政共拨款2.34亿元,用来恢
复、改造和新建部分厂房、仓库、住宅和学校。三年合计新增固定资产2.19亿元,固
定资产交付使用率94.9%。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07.42万平方米。
“一五”时期(1953年-1957年) ,全省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建设
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省政府在基本建设方面,按照中央关于“沿海地区工业一般不
扩大不新建”和“沿海大中城市不盲目扩大”的方针,着重农业生产建设,保证重点
建设,并适当地改变工业及文教卫生事业的分布状况。地方工业的基建重点以调整改
造现有设备,充分发挥现有设备能力为主;农业方面,加大农林、水利、水产事业投
入,开展农业增产运动,发展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以重点修整公路干线为主,适当
增添近代运输工具,并发展内河与海运事业;文教系统适当增加基建投入。五年间,
全省基本建设综合平衡比较好,各部门五年累计投资比例是:工业44.1%,农业14.8%,
交通运输14.7%, 商业8.1%,文教卫生8.7%。五年间,基本建设规模、速度适宜,投
资效益显著。全省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5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4.7%。累计施工项
目4132个, 建成投产项目3641个。累计新增固定资产13.11亿元,固定资产投产率为
90.9%。
“二五”时期(1958年-1962年),全省基本建设经过了“大跃进”和压缩调整两个
阶段。前三年(1958年-1960年) 是“大跃进”的三年,伴随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
指标一再拔高, 基本建设规模越搞越大,投资规模迅速膨胀。1958年-1960年共完成
基建投资额37.84亿元, 比“一五” 期间完成的投资增长1.6倍, 其中, 国家拨款
22.45亿元,增长75%;地方自筹资金16.39亿元,增长7.6倍。1960年原定投资12.8亿
元,但到7月份基建投资就增加到17.36亿元。全省共批准项目2777个,而实际施工项
目每年达4530个, 比“一五”期间年平均施工项目多4.3倍。基建战线过长,基建项
目过多,超出了财力、人力、物力的可能,特别是“大办钢铁”,浪费大量投资,使
庞大的基建投资规模难以为继。“二五”时期的后两年(1961年-1962年) 是全省基本
建设压缩调整阶段。为贯彻中央八届九中全会精神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
字方针,根据中央关于压缩工业发展农业、压缩重工业发展轻工业的调整原则,山东
利用“调、整、转、并、停”等方法对全省基本建设进行压缩和调整。1961年全民所
有制固定资产投资额由上年的14.97亿元缩减为4.15亿元;1962年又缩减为3.29亿元,
其中工业部门投资仅为1.35亿元。通过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各地乱上项目、影响投资
效益和拉长基建战线的做法得到有效制止。1961年,全省国家预算外投资在总投资中
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6.8%下降为32.2%, 1962年进一步下降为11.3%。调整后,基
建投资效益明显改善, 1962年,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由1960年的12.4%下降为7%,
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占总投资也由1960年的71%提高到93.4%。“二五”时期,全省基本
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五年间,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4.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3亿元,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4.8%。 重点建设了钢铁、煤炭、电力、轻纺和水利工程,填
补了山东建设行业的缺口,增加了一批新的生产能力,为改变山东工业落后面貌起到
了主导作用。
“调整时期”(1963年-1965年) 全省基本建设在经过1961年、1962年的大步后退
之后进入谷底,从1963年开始在调整中稳步前进。省人委为贯彻中央关于对国民经济
实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在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基本建设部门要
进一步把自己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集中力量为农业生产服务,为
国家建设服务。据此,1963年基本建设计划安排的特点是农业和支援农业投资比重加
大,续建配套、填平、补齐的项目多,新开工的项目少。在39个大中型项目中,新开
工项目只有1个。三年调整期内,把年投资规模从15亿元压缩控制在5亿元以内,三年
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1亿元,注意调整了投资比例关系,使其大体上同经济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农业投资占工农业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一五”期间的25%,
“大跃进”期间的24.1%,1962年的30.7%,增加到1964年的43.7%,1965年的40%;用
于重工业的投资比重为42.5%,比“二五”时期下降了9.3个百分点,使基本建设领域
“重重、轻轻、轻农”的倾向开始得到纠正,投资效果良好。三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
资14.1亿元,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8.1%。基本建设投资的新增生产效益集中在煤
炭、电力、运输、化肥、水泥等基础部门,保证了工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山东省基本建设是在突出战备和大搞运
动中进行的, 是基建投资效益最差的时期。十年间,基本建设经历了两起两落。196
6年-1976年,省人委提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加速小三线建设,保证水利、煤炭、
电力、石油、化肥、钢铁部门有一个新发展,掀起第一个建设高潮。1966年全民所有
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6亿元,比1965年增长30.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9.9%。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1968年大动乱遍及全国,国民经济处
于混乱状态,基建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显著下降。1968年基建投资完成5.29亿元;更
新改造设施投资完成2627万元,减少72.0%。1969年-197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计划总
的目标是;农业超“纲要”,工业要翻番,基本建设为国防服务,为农业服务。提出
“大办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狠抓国防建设,大打矿山之仗,加快钢铁工业的
发展”等口号,掀起第二次会战高潮。连续两年的“大会战”和经济发展的高指标,
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基建规模过大,交通运输全面吃紧,能源供应更加紧张,农业
和工业发展比例失调。1972年起,特别是1973年,全省加强了基本建设管理,压缩基
建规模,调整投资方向,基本建设进入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全省基本
建设投资105.3亿元,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只占总投资的66.6%,比三年调整时期下降
了23.6%,比“一五”和“二五”分别下降23.4%和8.2%。在建的46个大中型项目,只
有9个建成投产。 这个时期也进行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胜利油田会战继续进行,开
始了莱芜钢铁厂、山东拖拉机厂、鲁南化肥厂、胜利石油化工总厂、辛(店)泰(安)铁
路、莱芜电厂等重点工程的会战。同时,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
示,开始建设黄岛油港和东(营)黄(岛)输油管线,扩建青岛、烟台港。同时还建成了
一批小化肥厂、小动力厂、小水泥厂。
“五五”时期(1976年-1980年) ,山东省基本建设在调整改革中前进。前三年,
由于建设指导思想上对十年动乱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特别是长期存在的“左”的错
误倾向尚未得到清理,严重脱离实际的大规划、高指标造成基建规模大、战线长、项
目多、 效益差等严重问题。三年间,全省累计固定资产投资67.47亿元,相当于“文
化大革命” 十年累计的58.1%。三年平均增长12.9%。三年累计基本建设投资60.63亿
元, 新增固定资产43.9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2.5%。1979年4月,中央决定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压积累、下基建是调整的关键。
山东省经过1979年、1980年两年的连续压缩清理,基建规模压了下来。1979年停建、
缓建了508个建设项目和81个单项工程, 压缩当年投资6900万元;1980年,对百万元
以上的在建项目进行清理,又停缓建112项,压缩投资4亿元。同时,在保重点、保投
产、补还“肉”的欠帐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1980年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的比重是
72.7%和27.3%。全省1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3147个,建成投产项目1461个,投产比率
为46.4%。 “五五”时期共完成基建投资112.5亿元,占前26年的62.3%。五年累计新
增房屋面积3130.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96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五五”时期前
26年的53.8%和70.5%。五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80.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明显回
升。
“六五”时期(1981年-1985年) ,全省基本建设在调整和改革中前进。随着全国
经济工作重点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心的转移,省政府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基建规模,集中
财力、物力加强重点建设的基建方针,积极推行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按
合同工期组织施工建设等,保证地方基本建设规模不突破国家控制指标。1985年全省
计划安排全民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实际完成24.8亿元,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以
内。另一方面,连续不断地清理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项目,停缓建一批在建工程。
1983年计划安排大中型项目共25个,其中续建的23个。1984年共安排23个,其中续建
的19个,新开工4个。同时,适当调节投资方向,集中力量保重点建设,保技术改造,
提高投资效益。 1983年-1985年,全省计划内组织建设的大中型项目都顺利完成年度
计划。 5年间,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2.1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05.6亿元。以能源
交通为中心的重点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一批新生产能力。五年累计,新增原油开
采能力1185万吨, 原煤开采能力1013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26.9万千瓦,新增铁路正
线铺轨里程578公里, 新建、改建公路4300公里,增加港口吞吐能力2150万吨。技术
改造投资比“五五”期间增长2.5倍,使企业的技术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