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3&rec=1&run=13

大约三四万年以前,山东就是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1965年,在山东沂源奥
陶纪石灰岩中,发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洞穴遗址。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
村南,首次发现了距今已有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其中有房屋建筑遗址,有的面
积达20平方米。墙基采用挖槽砌筑技术,墙内立有木柱,是砖木结构的雏形。1928年
春,在山东省济南龙山镇东北城子崖,首次发现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建在河边高地上,
地势平坦, 村落密集,面积为1.5万平方米。这说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山东就有了
稳定的村落。
从沂源洞穴到大汶口遗址,再到龙山文化遗址,山东先民们的居住条件经历了洞
穴--房屋--村落的进化过程,原始居民点的位置也从山区走向平原河畔。从遗址的考
古发掘中发现,山东先民的居民点已有了原始的功能分区和生产职能。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逐渐产生了以奴隶主居住地及商业、手工业生产为主
的城市和以奴隶居住地及农业为主的乡村。从此,城乡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商王朝曾经七次迁都,有三次均将都城建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周王朝采取分封制,
当时山东境内存在许多封国都邑,规模都不大,正如《战国策》中所述,“古者四海
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春秋战国时期
(前770年-前221年) ,山东成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其典范为临淄齐国都城和曲阜鲁国都城。临淄齐国都城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
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春秋战国时期,“临淄淄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
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趾高气扬。” (《史记·
苏秦张仪列传》) 到了西汉,市肆更加繁荣,著名西汉政治家主父偃形容:“齐临淄
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估计城市人口约为30万。在规划上遵循
管仲的“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灵活多变原则,不强求形式上的方正
宏大。曲阜鲁国都城在布局上充分体现奴隶社会严格的礼制秩序,城市以宫城为中心,
筑于制高点上,并以20米宽的大道贯穿南北,连接“两观”基址,至三里外舞雩台,
构成宫殿--城门--两观--祭坛的南北中轴线。 城内纵横5条干道与城门相通,并设有
东西排水渠道。城内分布着作坊区、墓葬区、居住区与宫殿建筑群。齐鲁都城的建成,
对以后山东城市结构和形态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王朝实行的郡县制为城镇的多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以后,逐步形成州、郡、县金字塔式的封建政治体制,同时也形成了不同
规模的城镇等级结构。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其次才是经济、文化中心。城墙的笔直
方正,城门的高大庄严,城内的住宅、院落、街道反映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封闭性
的特点。城中心是本城最高衙门所在地,其属衙、庙宇布置在中心的周围,整个城市
平面布局严谨规整。城镇从数量到规模都在向前发展着。在奴隶社会,山东县以上城
邑最多时不过40个左右, 而西汉时山东境内县以下城镇达295个,中心城市由奴隶社
会后期的2座(临淄、曲阜)发展成为11座(济南、济宁、曹州、东昌、武定、泰安、沂
州、密州、青州、莱州、登州) ,全省的城镇数量和分布都进入稳定、繁荣时期。之
后,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迅速上升,城市性质也由单一性向
复合性转化。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山东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山东自古就是菽米之乡,兼有铁盐之利。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又极大地刺激了省内经济
的发展,一批商品集散型的城市如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发展尤为迅速,成为
山东重要的经济中心。
由于城镇经济中心作用的突出和加强,城市的经济职能日见增强。其他如文化职
能、宗教职能均有发展,许多城市建有文庙、书院、寺院、道观以及私人园林。各城
市也具有不同特色。明清两代,济宁、临清等城的商业贸易,货物集散的特点非常突
出,仅济宁一城年商贾来往就达10万人之多。聊城文化用品的生产较为突出,仅书坊
就有10多家,从事信纸、毛笔、帖套等文具行业的商号不下几十家,机工达几千人。
潍县因纺织业发达而有“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之美誉。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
累,城市建设与设施的日益发达,使地主阶级涌向城市,刺激了城市消费的增长,产
生和发展了一系列消费性行业如商场、赌场、妓院、茶馆等。
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洋教、洋货涌进了中国
的城市和乡村。作为沿海省份的山东,首当其冲。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
德、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山东大地上筑铁路、修码头、开工厂、建煤矿、租
土地、辟商埠,疯狂地进行经济掠夺和渗透。同时,又在山东城乡建学校、盖教堂、
办报纸、设医院,绞尽脑汁地实行文化侵略。
外国资本的疯狂涌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破产
农民、手工业者的流入,使山东的城市迅猛发展起来。首先,由于海港、铁路和矿山
的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城镇的建设和复苏。1904年、1912年胶济、津浦两条铁路的建
设,对山东城乡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沿线城镇得到了蓬勃发展。张店、周
村、潍县、坊子、高密、胶县、明水、益都与兖州、邹县、滕县、泰安、薛城均因傍
依铁路而发展起来。枣庄、淄川、博山均以煤、陶、铁等矿产的开发而发展起来。青
岛、烟台、威海、石岛、龙口则是随着港口的建立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青岛市从
1898年德帝国主义侵入到1949年6月解放, 50年间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占地27平方
公里,人口56万的大城市,其轻纺工业、进出口贸易和其他工商业,不但在山东首屈
一指,在全国也位居前列。青岛作为近代新兴城市,其城市规模与市政建设在山东当
时也是独一无二的。德、日帝国主义在占领青岛期间,带着明显的殖民意图进行了规
划,并按图进行市政工程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上水、下水、电灯、绿化以及一些
公共建筑。烟台原先也是一个小渔村,1862年开埠后,日、德、俄、法等13个帝国主
义国家蜂涌而入,相继建起领事馆、洋行、工厂、教堂。商店、旅馆、酒楼、茶馆遍
布全市各个角落。至1930年,烟台城市人口已超过13万,抗战前便增至20余万。烟台
市政设施建设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发展起来, 首先修筑了大小100多条水泥地面
的道路,并疏通河道,建设排水管道,在烟台山以西建成了码头和仓库区。威海原为
威海卫,城区面积仅0.56平方公里。因战略位置重要,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辟自
由贸易港,开商埠区,修建公署、别墅、洋楼、高尔夫球场、海水浴场等。由于经济
发展的刺激,威海城市发展较快,抗战前城市人口达5万,市区面积4平方公里,并修
筑围城东西、南北街道,改建环翠楼,增设短途汽车和轮渡。此外,潍县、坊子、周
村、枣庄、博山等城市也在鸦片战争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开始由小城镇向
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中小城市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山东旧有城市。济南在1904年
开埠后,无论城市人口和占地面积,发展变化都是惊人的。到1948年济南解放,市区
面积已达23.2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6.9万,初具省会大城市的雏型。
这时期山东城镇发展速度虽然远远超过封建社会时期,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外来
势力的影响和刺激,所以城市建设是畸形发展,尤其是城镇的布局完全是为了适应外
国侵略势力的需要,基本上是沿海地区和铁路沿线上的城镇得以发展。而历史上曾兴
盛一时的西部内地城市却迅速衰败下来,济宁、临清、聊城等很快由10万多人下降到
几万人,热闹繁荣的景象被一片凄凉荒芜所代替。在沿海城市的建筑中,殖民地半殖
民地色彩尤为浓厚。青岛的殖民地性质突出地表现在洋人与华人分区,自然风景最美
丽的青岛山、会前 (今中山路以东,自德县路过观海山、信号山至太平山一线以南到
海边)一带只限洋人居住。这里建筑别致,环境幽雅,市政设施齐备,而华人居住区,
如台西一带,则房屋简陋,街巷狭窄,没有或很少市政设施,环境状况十分恶劣。青
岛德占区干道宽20米-25米,华人区干道宽10米-12米。德占区住宅地形较好,居住环
境优越,密度低,标准高,绿化好,而华人区住宅则与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区混杂,街
坊小,密度高,两相对比十分强烈,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差别。烟台也是如
此,全市风景最美丽的烟台山至东海岸,为外国人的洋房占据,而在周围一带却集中
着中国人的棚户区。青岛、烟台、威海及济南商埠区到处可见西方的教堂、医院、慈
善机构、银行、公司等欧式和日式建筑形式,它与过去封建时代的高檐大殿、低矮民
居形成鲜明对比。青岛、烟台两市,对外来先进建筑技术引进较多,建筑形式、结构、
布局变化较大,外国建筑色彩较浓。青岛以提督公署、德华银行为代表的建筑物均是
19世纪末德国建筑形式。日本占领时期建了一些仿德式建筑,以日本居留民团、日本
女子中学为代表。青岛八大关建造的别墅群多为砖木结构,形式多样,小巧玲珑,环
境优美,设备完善,采用点式住宅建筑,村落布局。烟台的烟台山及附近地带也是这
样的小洋房居多。
这个时期工业、商业有较快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日益突出,工业、交通、商
业成为左右城市的主要职能之一。城市功能的变化引起了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用地
结构变化又进一步促进和加快了城市性质的改变。在封建社会,城市的政治中心作用
最为突出,城市中虽有一些手工业用地,但规模不大,更形不成工业区。进入20世纪
初,外来侵略势力带来了较为集中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集中的工业地段、港口区、
车站枢纽等大量用地逐渐改变了过去的城市用地结构,一些比较集中的工业区陆续出
现,如青岛的沧口区、大港区,烟台的海港区,济南的天桥工业枢纽站等。淄博煤矿、
枣庄煤矿也发展为拥有近万名矿工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和交通用地的形成,在很大
程度上改变着这些城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结构。
建国初,全省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为数很少的自来水、公共汽车、高级铺
装路面、 公园等市政设施,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两市。当时全省有大小水厂6处,
日供水能力4.25万吨, 供水管道长316公里;城市道路360.2公里,铺装路面298.2万
平方米; 公共汽车50辆,6条线路,营运里程38公里。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共有
住宅852.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2平方米。至于其他广大城镇,更是破烂不堪。
为解决广大城市劳动人民露宿街头、无处安身的状况,山东的一些城市根据政务院有
关政策,没收了敌伪人员的房产、住宅。与此同时,又建设一批新的职工住宅--工人
新村,从而使城市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人民政府还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
完成了一些市政工程的修建和扩建任务。经过三年的恢复工作,山东城镇社会生活走
上正轨,济南、青岛、张周、烟台、潍坊等主要城市的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城镇人口
也由解放初的299万人上升到1952年的334万人。三年间全省城市建设总投资为1186万
元, 城市道路达489公里,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城市公用事业得到加强。对城市中劳
动人民居住密集的棚户区,如济南的北坦、青岛的沧口等地段的沟、河、湖、塘等进
行了整治,使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经过三年的努力,不仅迅速恢复了城市秩序,还
建立和加强了城市管理机构。1952年,济南设立了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青岛市军管
会设置了实业部、房产部、地政部,威海市设实业科、建设科,烟台市设城市建设局,
济宁、泰安、潍坊也相继成立了城市管理机构。
从1953年开始,国民经济进入有计划的发展时期,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山东
的城市按国家计划,除济南、青岛为扩建和局部扩建城市外,其他均为以养护维修为
主的城市。这期间,为了配合工业生产,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山东省各城市首先做了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济南于1956年制定了《济南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对城
市用地、城市结构布局、功能分区勾绘了轮廓,对交通道路、工程设施、园林、公共
建筑都列出了详细规划项目。 青岛于1957年3月编制出《青岛市城市初步规划》。这
两个规划在指导城市发展、全面安排各项建设工程、促进工业生产、改善居住条件等
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期间,由于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山东城市性质发生了
变化。第一,城市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城市的消费职能大大减弱,生产职能明
显加强。城市的经济主体由解放前依靠农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交换及对农产品的消
费,转变为以动力、机械、纺织、化工、采掘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在城市经济收入
中, 工业产值占的比例越来越突出, 山东9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从12.6亿元上升到
27.6亿元。全省较大型的工业企业共740个,分布在9个城市中的就有461个。“一五”
期间,济南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3.4倍,产值增长1.1倍。第二,为了配合工业生产,
各城市注重基础设施的发展,特别是和工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基础设施有了重大
改观。在城市道路方面,“一五”期间全省用于城市道路的投资为1025.3万元,城市
铺装道路共增加192.9公里, 至“一五”末,9城市铺装道路长度达681.9公里。这些
道路沟通了城市工业区的对外联系,提高了运输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建设。“一
五”期间,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城市建设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方面
作了巨大努力。五年中公共汽车增加到144辆,营运线路17条,营运里程181.7公里;
新增水厂4个,新增日供水能力5.37万吨、自来水管道111.4公里。到1957年底,全省
9城市共有水厂10个, 日供水能力11.72万吨,供水管道长度484.7公里,人均日供水
22.7升。共有排水管道491.7公里,防洪堤70公里。全省城市绿化面积达690.8公顷,
公园20处。全省9城市“一五”期间新建房屋463.1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29万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仅有3.72平方米。这一时期新建住宅绝大多数是为工人建造的,多是三、
四层单元式楼房,长期几代同室居住于“棚户”的工人搬进了新的住宅。城市面貌发
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人文化宫、人民公园、大众剧场等劳动人民的娱乐场所星罗
棋布,代替了昔日充斥城市的赌场、烟馆和妓院。这期间,全省社会总产值平均年增
长6.7%, 居民消费水平增长1.4%, 城市人口年增长12.5万人,城市建设总投资为
2859万元,其中非生产性投资占基建投资的24.4%。
“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大起大落,城乡建设事业也受到影响。1958年全省城镇
人口比1957年增加22万人, 1959年又增加117万人,到1960年底全省城镇人口已达54
0万人。 城市用地急剧扩大,由1957年的161.6平方公里增长到1962年的274.4平方公
里,增长近1倍。城区的扩大用地,基本上都为工业区所占据,工业成为城市的核心,
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大炼钢铁”,工业“大跃进”,也导致了山东
城市的盲目扩大。城市数量由9个增加到15个,造成布局分散,土地浪费严重的现象。
“二五”前三年,全省城市建设投资为7093万元,主要用于开辟水源地和给水工程设
施,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工业用水需要。这期间新建了青岛崂山水库、张店南定水厂、
聊城水厂, 济南、德州、烟台扩建了原有水厂。到1960年底,全省日增加供水能力5
万吨, 适应了工业用水的急需。城市道路也有较大发展,共修路107.8公里,全省城
市道路总长894.3公里。到1962年,全省有自来水的城市为9个,日供水能力为32.5万
吨,人均33.67升;有公共汽车的城市5个,全省有公共汽车245辆,营运线路538.8公
里。 此外,新增排水管道76.6公里,到1962年,全省城市排水管道为568.3公里,防
洪沟196.86公里, 防洪堤270.68公里,公共绿地1423.5公顷,人均1.4平方米,公园
25个, 动物园1个。“二五”后两年,随着全省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1961年-1962年城市建设投资为894万元。城市建设转入以维护为主,重点对市
政工程、公用设施、城市住宅加强维修和养护。“大跃进”时期,过分强调发展生产,
忽视人民群众生活,城市设施出现严重“欠帐”。“二五”后期,城市住宅、商业网
点大幅度减少, 济南市5年间住宅投资仅占基建投资的6.2%,新建各类房屋305万平
方米, 住宅仅占92万平方米,比“一五”期间每年减少3.1万平方米。1957年全省共
有商业网点15998个,1960年降至1540个,三年间减少了14458个。青岛市失修失养的
破漏房屋达15万平方米。 全省9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下降至3.19平方米。城市建设面临
严重困难。“大跃进”时期,地处工矿区的一些小城镇异军突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此后山东小城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有莱芜、新泰、邹县、滕县、掖县、诸城、
滨县、黄县、峄县等。
1963年-1965年, 城乡建设事业进入三年调整时期。根据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
山东首先在城市数量和布局上做了调整。将原来15个城市压缩为10个,并压缩城市规
模, 减少城镇人口100万,退回征而未用的土地,缩小市区范围。通过调整城市数量
和规模,放慢建设速度,重点城市得到了巩固。其次,开辟城市建设维护资金渠道,
使山东城市的维护资金有可靠保证。全省从1962年开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后在
济南、青岛、淄博开征城市维护费,1963年扩大到所有的城市,为城市建设事业的稳
定发展奠定了基础。1963年全省城市建设投资为1124万元,1965年增加到1191万元,
三年总计为4162万元。 据统计,1963年全省养护投资603万元,维修工程量有道路路
面650万平方米, 桥梁210座,下水管道247公里,大修公交汽车70辆。1964年和1965
年, 城市建设投资主要用于道路、给水、排水、防洪等工程建设和住宅维护上,到1
965年底, 基本实现现有设施技术状况的正常化。主要工程有济南防洪工程、青岛崂
山净水厂、张店水厂南定供水干管、烟台二水厂、威海水厂、枣庄水厂、临沂水厂等。
经过三年调整,全省城市建设事业有了较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山东省城市建设局即被撤销,随之各市、县城市
管理部门均被撤销或严重削弱,专业技术人员被下放或改行。多年积累的资料与档案
也遭到严重破坏。全省城市管理机构陷入瘫痪,城区建设无人管理,违章建筑成风,
土地浪费严重。城市规划有名无实,城市布局混乱不堪。济南市169个有电镀的厂家,
建在风景区、生活区上游上风的就占42%。有的地方竟把易燃易爆的化工厂建在居住
区内,直接危害市民的人身安全。这期间城市人口有增无减,但住宅建设却“欠帐”
越来越多。至“文化大革命”末期,全省9个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7平方米,比建
国初还减少了0.5平方米。9个城市的75万户居民中,缺房户达13.7万户,占18.3%,
其中无房户4.5万户,占6.0%,青岛市的2万户棚户中,竟然还有300多户住在德、日
帝国主义侵华时遗留下的马棚改建的房中。全省城市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失修严重,完
好率直线下降,远远低于历史最好水平。9个城市的800多万平方米的沥青路面,三分
之一已基本毁坏, 另有100多万平方米路面,因超出使用年限,出现松散破皮、龟裂
现象。300多万平方米的普通路面也坑洼不平,亟待整修。全省866.4公里的城市下水
道有40%遭到毁坏,许多桥涵栏杆损坏,桥墩淘空,承重结构断裂。供水能力与需求
矛盾尖锐, 9城市共需水150万吨,实际供水能力不到100万吨,公共交通问题更是严
重,乘客超载率达30%-40%,车站留客量达18%-33%。“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
城市园林绿地和历史文物遭空前浩劫。泰安、曲阜等文物集中的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这期间城市建设投资仅为2886万元, 但城市各项设施负荷却日益加大。1972年5月,
恢复山东省基本建设委员会, 下设城市建设处。同时7月,召开全省城市规划和建设
座谈会,陆续恢复城市建设管理机构。从此,全省的城建机构、城建资金、城建管理
逐渐得到恢复。此时,全国的一些重点工程放在山东兴建,对山东新城镇的形成和老
城市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作用。1970年-1978年,中国第二个油气基地--胜利油田进
入重点开发阶段, 职工人数达到9.4万人,于是以油田指挥部为中心,在黄河三角洲
上逐渐建成了石油城--东营。随着山东油田的不断开发,在淄博市辛店兴建了大型石
油化工联合企业--齐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于是一个新兴工业城镇出现了。山东煤炭
的开发利用,莱芜钢厂的重点工程会战等,都在促进工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山
东城市建设的发展。这期间,全省城市建设投资为8862万元,较“文化大革命”前期
有所增长。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有很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也
有一定提高。“四五”计划期间,山东自来水厂增加到41个,增加供水能力31.8万吨
/日,达到104.6万吨/日,管网总长度达1304.5公里。山东的一些县城如莱阳、益都、
胶县, 也兴建了供水设施。城市道路面积达1237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达858.7万
平方米。济南市实现了全市道路沥青化,新建了纬十二路、段店立交桥工程和天桥工
程。这期间,城市公用事业有一定发展,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等先后建起
液化气供应公司和供应站, 1975年底,全省城市储气能力为580立方米,液化气供应
量为3886吨, 使用液化气的居民达6万户。但是这期间由于“左”的错误干扰,城市
建设事业仍然是问题成堆,困难较大。城市建设处于无章可循的境地,盲目建设,布
局混乱,“三废”污染严重,从而使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差,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三五” 计划期间,城市建设投资仅占全省基建投资的0.9%,“四五”期间略有上
升, 也仅占1.2%。城市用地,片面强调工业生产在城市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人民群
众的生活需求,使生产用地大大超出生活用地,造成城市内部功能畸形发展。生产与
生活设施比例也严重失调, 尤其是居民住宅越来越紧张,人均居住面积长期徘徊在3
平方米左右,远远低于建国初期。乘车难、就医难、吃饭难、上学难、洗澡难、用水
难也日趋严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是山东省建国以来城市和城镇数量增长最多、城市建
设投资比例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农民住宅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从1978年起,山东的城镇布局和数量开始进行新的调整。至1985年底,山东城市
增加至19个,有10个是1982年以后增加的,改变了山东城市分布状况,初步形成沿海、
平原、山区城市各占三分之一的合理布局,使山东城镇体系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合理。
根据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市带县城市行政体制,
使城市中心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全省先后进行改建乡镇的工作,建立起市、
县、乡三级管理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省已
完成19个市、 93个县城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在全国名列前茅,800个镇的粗线
条控制规划也全部完成,城市规划工作的全面展开,为城乡建设的发展起了龙头作用。
为使山东城乡有正常的建设程序,使城乡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山东城乡
建设管理机构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条例和规章。各市、县都设立了城乡建设
及其所属的各职能部门。济南与青岛还分别成立了省会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和青岛城
市规划委员会,主要负责审定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年度计划,组织制定城市建
设和管理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 为解决人民居住的困难,全省大大加快了住宅建设速度。1978年-1985年,新建
城市住宅2456万平方米,超过建国以来29年间新建住宅面积的总和。1985年人均居住
面积已达6.70平方米,比“文化大革命”后期提高0.8倍,比建国初期提高了0.6倍。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相应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道路、供水、
公共交通的建设得到加强,城市供热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煤气发展较快。1979年以
来, 山东新增城市道路面积919万平方米,达到2076万平方米,高级、次高级铺装路
面达1795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为3.6平方米,比全国同年平均水平高0.5
平方米。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有明显好转,市区面貌也大有改观。各城市先后拓宽和打
通主要路段的卡脖、堵头,建设和改建许多主要干道线路。全省95%以上县城按照总
体规划建成道路骨架。同时各大小城镇均对道路两侧建筑进行整顿和改造,使城市面
貌焕然一新。至1985年底,全省18个城市(不含东营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为建国初的
3.5倍。 全省各市桥梁建设发展迅速,济南修建各种立交工程20多处,新建黄河公路
斜拉大桥,为亚洲跨径最大桥梁。青岛的杭州路立交桥,是国内城市桥梁规模较大、
结构较复杂的一种。从1979年至1985年,全省共增公交车辆720部,其中汽车653部,
电车67部。 新辟线路722公里,至1985年底,全省城市共有公共汽车1735辆,无轨电
车214辆, 营运线路5296公里,分别比1975年和建国初增长2.2倍和183倍;全年客运
量8.33亿人次,分别比1975年和建国初增长2.5倍和174倍。为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先
后投资22266万元用于改善城市供水设施。至1985年,全省城市日供水154.4万吨,人
均日供水达111升,全省18个城市(不含东营市) 日供水能力比“四五”计划末期增长
0.6倍,比建国初期增长64.3倍,全省90%以上县城用上自来水。城市煤气发展极快,
全省城市生活用气普及率由“文化大革命”末期的7.5%猛增到19 85年的22.3%,枣
庄、济宁、泰安三城市用上管道煤气,济南、青岛、潍坊、烟台也规划管道煤气建设。
城市绿化和园林工程建设发展迅速。 全省城市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9平方米,绿化覆
盖率从1980年的12%,提高到1985年的21.6%,城市公园增至40个,县城普遍建起小
公园,大城市公园则向专业化发展。村镇建设显示出独有的特点:一是坚持先规划后
建设,逐步做到合理布局,节约土地,改变了村镇建设放任自流,盲目发展的状况。
到1985年底, 已有8.5万个村庄、2215个集镇编制了建设规划,分别占村庄和集镇总
数98.5%和87.13%。 二是房屋建设不仅数量多,速度快,而且质量好,瓦房、楼房
与日俱增。从1979年至1985年,全省共有825万户农民建了新房,每年平均有7%的农
户改善居住条件,新房建筑面积4.5亿平方米,其中楼房有786万平方米。建房面积相
当于建国以来30年的总和。三是村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正在改变。到1985年底,已
有8221个村、 1032个镇用上了自来水, 受益人口达652万人, 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
9.64%。全省村镇共有道路8.84万公里,其中铺装路面的道路4.85万公里;共有6.88
万个村庄、 2403个集镇通了电,分别占村庄和集镇总数的95%和64.48%。四是公共
建筑发展快。到1985年底,全省村镇共有公共建筑总面积1.25亿平方米,生产建筑面
积1.73亿平方米。全省村镇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