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城市投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2&rec=96&run=13

大清邮政开办之初,烟台总局邮件投递按窗口投交和按址投递的方式进行。窗口
投交,由营业员完成;信差负责按址投递,按照信封上书明的地址将邮件投交到户。
平常邮件和挂号邮件分开投递,挂号邮件专差投交收件者本人。凡商行店铺自备信箱
者, 可将邮件投入信箱,由商行店铺自取。投递频次一般为上午8点、10点、12点,
下午2点半、5点。节假日照常投递。
信差在投递邮件时,不能将邮件在街市上轻率投交或托人代转,不能向收件人索
要酒资或礼物,更不能散发婚葬嫁娶庆寿请贴,巧立名目收取钱财。
1909年(宣统元年)烟台邮政总局开办快信专递。寄达局收到快信后由专人立即开
拆,交专差投递。快信投递不固定班次,随到随送。商行店铺感到快信特别方便,且
安全,乐于使用。
1919年烟台快信投递开始使用自行车。民国初年,城市邮件投递开始分设投递点,
划分投递段。1913年济南市由日投4班增至日投递6班,1915年开始用自行车投递和揽
收快信。1924年修改投递办法,减少了投递次数。1945年在管理局和济南院前支局设
立投递点,市区划分为49个投递段,普通信函和快递信函实行合投,日投3班。19 46
年划分为60个投递段,日投两班,直到1948年济南解放。
1922年12月10日,青岛一等邮政局在堂邑路和台东镇支局设立投递点,划分投递
段, 有信差44人、差长2人,开始使用自行车投递。市区日投两班。另在沧口、四方
设乡段, 有信差2人,日投1次。1929年市内平常日出3班,遇特殊情况,堂邑路邮局
在二、 三里范围内再出一班,节假日出两班。1936年1月10日起增加临时信差10人,
试出4班,平信段16个,快信段4个。1938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改为日投3班。1945年5
月25日起, 取消快信段,由日投3班改为两班。1946年1月14日恢复快信段。1948年4
月16日至青岛解放实行“分区投递办法”,市区划分18个投递区,撤销快信段,分41
个投递段,要求用户在信封上写明投递区号。
济南解放后,人民邮政在城市邮件投递中,保持了原有的投递点和投递段道,沿
用了中华邮政有关城市邮件投递的规章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封建称谓,把“信差”改称投递员。1950年就城市
邮件投递重申了下列规定:
1.城市投递频次。济南、青岛两城市,市区每天投3次,市郊每天投1次;其余省
辖市、专署所在地每天投2次,省报到达时间与投递出班时间不衔接时,可加投一次,
市郊每天投1次;县城每天投1次。星期日或法定假日,确实不需要按规定投递次数投
递时,可依据具体情形减少频次。时限24小时算一天。
2.投递深度。平常信件、报纸投到户,机关、企事业投单位收发室;给据邮件,
需签收的报刊,投交本人,机关、企事业单位,投单位收发室或指定人接收。
3.开箱频次。城市信箱开箱频次原则上不得少于投递频次;由投递员每天开取的
信箱,按投递员到达的次数开取。
4.城市邮件投递里程。步班15公里-20公里;自行车班20公里-30公里。
城市投递员的工作,一是内部作业,一是行程,内部作业是把应投递的信报,按
照投递路线上的街道门牌顺序排好,投递时不耽误时间。青岛局城市投递在缩短内部
作业时间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率先达到部定指标。1957年全国推广北京、天津投
递工作经验时,推广了青岛局投递缩短内部作业时间的经验。
在城市投递中,由于城市扩建、旧城改造、民房拆除、居民住址变更、亲友写信
特别是战乱时期移居国外或港台的人们写信,往往仍写老的住址、人的老名,经常出
现难投的信件,被称为“死信”。按规章,粘贴上“地址不详”、“查无此人”批条
可作退回处理。为使失散多年的亲友取得联系,得以团聚,青岛局城市邮件投递员战
毓銮、济南局城市邮件投递员杨文跃,不辞劳苦,不怕麻烦,放弃假日休息,千方百
计把这些难投的信件找到收信人,将“死信”复活,战毓銮、杨文跃在投递疑难信件
中,摸索了经验,为投递工作树立了榜样。战毓銮于1958年被授予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1963年被授予山东省工业交通财贸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杨文跃于1977年被授予全国
邮电学大庆先进生产者,1982年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山东的城市邮件投递规章制度细致,分工明确,管理严格,出现问题除当事者应
负责任以外, 还要追查领导的责任。1983年6月,德州市设在人民电影院门前由投递
员负责开取的信箱, 65天没有开,有关领导失于检查,箱内积存信件433封,被大众
日报社记者发现。此通信事故发生后,山东省邮电管理局进行严肃处理,责任人和分
管局长受到纪律处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加快,市
区范围扩大,高层楼房增多,邮政事业发展,邮件增多,按址投递的邮件如再上楼投
递实难完成,经与城建规划部门联系协商,并经省建委批准,新建楼房,在底层增设
信报箱,同时对投递方式进行了调整:1.平房住户的邮件按址投递;2.单位宿舍楼群
邮件投单位收发室或宿舍传达室;3.居民住宅楼群邮件,投居民委员会指定的接收人
或设在一层单元的信报箱;4.高层住宅楼,投设在一层的信报箱。
1991年统计,全省地市级以上城市有住宅楼房34596栋,已通邮的26501栋,通邮
率76.0%。 在已通邮的住宅楼房中,其投递方式是:投信报箱的9315栋,占35.15%,
投楼房单元的13911栋, 占52.49%,投收发室的3275栋,占12.36%。随着城市范围扩
大,新建住宅楼房增多,城市邮件投递人员也随着增加,1961年全省有城市投递人员
552人,1970年增至667人,1980年1067人,1995年增至1250人。
城市邮件投递工作的好坏,是社会各方面评价城市邮政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为调动和鼓励广大城市投递员的积极性,抓好投递队伍建设,搞好投递班组管理,把
城市投递工作搞好, 1985年对投递班组开展评定工作,评定共计分为100分,将服务
质量、班组管理、监督检查、通信纪律、文明生产等具体划成小分,90分以上为一类,
81分-89分为2类,80分以下为三类班组。对投递员的评定也实行百分制,把执行按址
投递、交接验收、投递频次、时限、投递方式、热情服务讲究礼貌、完成规定的住宅
楼房装信报箱率等项目划成小分, 在每年的5月和10月各评定一次,评定年度班组类
别。1985年全省共有城市投递班组27个,评为一类的9个,占班组总数的33.3%,评为
二类的16个,占班组总数的59.3%,评为三类的2个,占班组总数的7.4%。经过评比促
进了工作,提高了邮件投递质量。1986年全省有38个班组参加评比,评为一类的28个,
评为二类的10个,消灭了三类班组。1990年全省有43个城市投递班组参加评比,评为
一类的29个,占班组总数的67.4%,评为二类的14个,占班组总数的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