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双革”及新技术推广应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2&rec=166&run=13

1958年起,各级邮电部门为尽快改变邮电通信落后面貌,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
技术革新(简称“双革”)。
1958年至1965年,全省共进行了技术革新1258项,其中坚持在通信生产中使用,
并获得满意效果的112项。 邮电工业先后制造了12路载波机8端,投入生产4端,三路
载波机88端,投入生产44端,尽管质量不高,但分担着通信任务,增强了通信能力。
青岛局对4000余部日本旧话机,从拨号盘到内部机件,全部进行更新,提高了通信效
能,减少了障碍。济南三分局、青岛二分局,坚持技术革新,实现了电缆充气维护自
动化。 全省各市地局纳入充气维护的电缆达208公里,提高了电缆维护质量。长线测
试设备方面,济南局改装了脉冲测试器。昌潍局改进了线阻温差算表,提高了测试准
确性, 误差由过去几十棵电杆降低到5棵电杆之内。青岛、烟台局,改装并投产使用
了报房递报自动传输带。夏津局将十一个公社全部改装了半导体双向会议电话扩大器。
平原局试制成功了半异体双向扩大器和人工报机的半导体振荡器,使用效果都较好。
“文化大革命”时期,“双革”活动停止。
1976年,各级邮电部门,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大规模开展了大搞技术革
命和技术革新活动。全省实现技术革新项目244项,其中邮政28项,电信103项,工业
113项。
1978年,全省完成邮政机械维护技术革新64项,电信设备维护革新76项。
1980年,全省邮电部门完成的“双革”项目有:晶体管信号机(济南市话三分局)、
用户线自动测试器(烟台地区邮电局)、市话机械自动测试集中控制台(淄博邮电局)、
电力集中控制设备(青岛邮电局)、射流自动充气设备(青岛市话二分局)、长途简易自
动计时设备(烟台地区邮电局)、电报传送带(临沂地区邮电局)、MOS电子钟(青岛邮电
局)、高压氮气自动并网(青岛市话三分局)、电缆查障(青岛三分局)、包裹细分机(济
南市邮局)等11项。
1985年底, 新技术应用项目“济南256路自动转报工程”正式投产。仅从第一批
进网的泰安、淄博、济宁三市所属县市情况看,除节省能源、机房、设备,减轻报务
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电路利用率外,直接经济效益投产半年即节约26万元。从加快电
报的传递度来说,效果更显著。每份人工电报的平均处理时间由原来40分钟左右,压
缩到平均不超过2分钟,提高时效近20倍。
1986年至1990年,山东邮电在提高通信能力的同时,开展了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济南市电信局完善了256自动转报系统功能(软件) ,“EWSD”汉化计算和长途来、转
话自动统计及分拣(软件),并在省内十个市县局使用。济南市邮政局推广应用微机管
理项目有:报刊要数、窗口收订、邮政编码查询和事后监督管理等软件项目。1990年
省长途电信传输局研制了“同轴电缆混线障碍测试仪”,由邮电部一公司生产,形成
商品供应全国,该成果的实际应用对提高通信质量,减少线路障碍历时起到了很大作
用。该项目1991年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科技成果 (国家科
技成果证书号028970) 。省科研所推广应用市话复式计费装置、报刊收订微机处理项
目。
1991年至1995年,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主要是采用先进的通信设备,大力提高通信
能力,掌握数字通信设备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对先进的通信设备消化、吸收;利用国
内外科技成果,推进老设备技术改造或更新。陆续开发应用了报刊发行微机管理系统
和全省联网管理系统,速递业务微机管理系统,移动通信脱机计费软件,5ESS程控交
换机脱机计费软件。在软课题研究方面完成了“山东省语言信息服务系统的联网方案
研究” 、“山东省DDN网建设方案研究”、“省内VSAT系统组网探讨”、“山东省数
字移动电话网方案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