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电报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2&rec=111&run=13

一、有线电报设备
电报初创时期,山东各电报局多装设由国外购进的设备,电报机以莫尔斯人工电
报机为主,采用单工工作方式,即收、发报两方各允许一人值机,单方向发报或收报,
发报方按打电键,收报方在收录纸条上收录莫尔斯电码。随着电报设备技术的改进,
电报机的工作方式改为双工,即收、发报两方各有两人同时进行收报或发报。

1907年-1910年山东电报机械统计表
表3-10
单位:部
┌───┬────┬────┬────┐
│年份 │莫尔斯机│黎比端机│韦斯登机│
├───┼────┼────┼────┤
│1907年│66 │1 │ │
├───┼────┼────┼────┤
│1908年│66 │1 │ │
├───┼────┼────┼────┤
│1909年│66 │1 │1 │
├───┼────┼────┼────┤
│1910年│173 │1 │1 │
└───┴────┴────┴────┘

民国时期,电报设备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自1924年起,重要线路上陆续装设了
韦斯登快机或韦斯登双工快机。1935年,烟台大沽水线和烟台大沽副水线上装设了克
立特高速自动机。此后,烟沪两条水线上也装设了克立特高速自动机。省内其它电路
上的莫尔斯人工电报机逐渐被音响机取代。音响机的工作方式也比较简单,发报一方
通过人工电键拍发莫尔斯电码,收报一方凭机器上电磁圈前的铁条吸放时产生的音响
长短来区别不同的莫尔斯电码,然后再按电报格式记录电码。1940年,济青线路上装
设了超可听六路载波机。

1928年-1935年山东电报机械统计表
表3-11
单位:部
┌───┬─────┬─────┬──────────┐
│年份 │克利特机 │韦斯登机 │莫尔斯机 │
│ ├──┬──┼──┬──┼──┬──┬────┤
│ │双工│单工│双工│单工│双工│单工│直接打字│
├───┼──┼──┼──┼──┼──┼──┼────┤
│1928年│ │ │3 │4 │ │196 │ │
├───┼──┼──┼──┼──┼──┼──┼────┤
│1931年│ │ │5 │11 │ │215 │ │
├───┼──┼──┼──┼──┼──┼──┼────┤
│1935年│3 │1 │7 │5 │ │145 │2 │
└───┴──┴──┴──┴──┴──┴──┴────┘

1949年,各地电信部门对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的电报设备进行了整修,并陆续
使其恢复通信。1950年起,电报设备逐年增设,但技术水平较低,多数局仍使用人工
音响机做报。电报设备的分布也不够均衡,中心局机种重叠,非中心局设备陈旧,故
障率较高,设备利用率也较低。1950年2月,济南-青岛电路上开通MF-6超可听载波机,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开通的第一部载波电报机。
1953年,济南局装设美国制“1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开通至上海的电传电路。
随后陆续增设德国“68D” 型、“51”型电传机,开通一级及省际电路。电传机是一
种以打字方式直接拍发和记录数码、字母、符号的电报机械,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
代人工操作。同年,增设五单位自动发报机头。
1953年至1965年期间,邮电部门建立了以包机、包线和预检预修为中心内容的设
备维护制度,设备大修理工作成效显著,基本上保证了市、地局设备的正常运行。但
县(市)局设备的质量状况不够稳定。在此期间,国产设备逐渐取代了进口设备。
1957年,省内大部分人工电报音响机改为振荡器。工作人员根据振荡器产生的音
频电流通过耳机或小功率喇叭后发出的声音拍发或抄收电报,这种工作方式提高了发
报速率。
振荡器、音响机以及早期使用的莫尔斯机都属于人工电磁式电报机,这类电报机
效率不高,质量也不稳定,容易产生差错,只能承担较小的业务量。
1958年之后,省会到各市、地的电路上陆续增设电传机,其中包括国产“55”型
电传机。但多数市、地到所属县(市)的电路上仍使用人工电报机通报。
1959年5月,济南-青岛电路上的MF-6超可听载波机被美国制X-61822载波机取代。
青岛局于1959年开始使用自制的单机头五单位自动发报机,济南局也在1965年自
行研制了单机头五单位自动发报机。

济南电信局载报设备开放情况统计表
表3-12(截至1966年3月31日)

┌──────┬─────┐
│载报群路名称│载报机程式│
├──────┼─────┤
│济南-北京 │TT12/16 │
├──────┼─────┤
│济南-上海 │TT12/16 │
├──────┼─────┤
│济南-天津 │SH5901 │
├──────┼─────┤
│济南-青岛 │X-61822 │
├──────┼─────┤
│济南-徐州 │X-61822 │
├──────┼─────┤
│济南-潍坊 │MF-6 │
├──────┼─────┤
│济南-烟台 │VT-4 │
├──────┼─────┤
│济南-菏泽 │VT-4 │
└──────┴─────┘

1966年至1976年期间,电报设备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发展缓慢。晶体管人工电报机
逐渐取代了振荡器。1966年,青岛局增设双机头五单位自动发报机。载波电报机制式
由单路、 3路发展到6路、12路、16路等。1971年,济南-青岛电路上开通16路晶体管
电报载波机。国产“55”型电传机被大量采用,取代了大部分人工电报机。
1977年,为发展传真通信业务,济南局大量增设了一类传真机,其中大部分是真
迹传真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通信需求,邮电部门对原有设
备进行了挖潜、革新和改造,增强了通信能力。1978年,济南、青岛两局分别增设国
产“BD601” 型中文译码机。中文译码机可以自动译码并打字,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
人工操作,使电报处理速度和通信质量提高了一大步。到1980年,省内县(市)以上电
路大部分装设了电传机,基本实现了电报电路的电传化。
进入80年代后,电报业务量大幅度增加,对电报通信能力形成了较大压力。通信
设备的紧张状况日益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山东邮电部门加强了通信基础设施建
设,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通信设备,使电报设备的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在短时间内
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各级邮电部门十分重视电报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但电报交换
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在较长时间里一直存在着发展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而且设备
利用率仍然不高。
1981年1月, 青岛局开通复式100门半自动用户电报交换机。 青岛和济南局开通
“BD477”型全电子电传机及“西门子1000”、“TX-20”等型号的电子电传机。各市、
地局大量增设了55型电传机、64型双机头发报机、BZP-08载报机、ZB-319载报机等设
备。
1983年,各市地局与所属县(市) 局之间陆续开通4路插报机。电路上开通这种设
备后,除能开放1条电话电路外,还可以同时开通4条电报电路。插报机的开通,为济
南256路程控自动转报系统的正式投产运行做好了准备。 同年,济南局装设46路时分
复用设备(TDM)。另外,部分市、地局还增设了电传打字机复凿设备和自动发报机头。
电报复凿设备可以在电报机接收电报的同时在纸条上凿出相应的电码组合符号,这些
组合符号经过编号后可以由自动发报机头通过相关电路转发,这样就减少了转报所需
要的人工操作,提高了转报速度。
1984年4月, 青岛局开通BJX100门用户电报自动交换机,替代了复式半自动用户
电报交换机。
1985年3月, 济南电信局开通140线数字用户电报交换机。12月,烟台邮电局的1
40线用户电报交换机投入运行。 12月30日,国产256路程控自动转报系统在济南电信
局正式投入运行。自动转报系统在提高电报转接速度、减少差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使山东省电报网的传输质量和效率上了一个台阶。同年,济南、青岛等局增设国产程
控电报中文译码机。
1986年,为配合县(市)内电报电路进入256路自动转报系统,济宁、泰安、淄博、
青岛、 烟台、枣庄、潍坊、临沂等局安装了46路时分复用设备,共12端。同年7月,
青岛邮电局开通256线程控用户电报交换机。 传真机方面,操作方便的三类机取代了
一类机,提高了传真通信质量。
1988年11月, 济南局用户电报交换机加开160线用户电报集中器,并完成了增加
300波特业务性能的技术改造。 随后,淄博、潍坊、泰安、临沂、威海、菏泽等局陆
续开通160线用户电报集中器,并分别与济南、青岛的用户电报交换机联接。
1989年,青岛开通64路公众电报自动转报系统和2000线用户电报交换机。济南局
至各市、地局的时分复用设备全部开通。

山东省载波电报机线设备统计表
表3-13(截止到1989年)
┌──────┬────┬─────┬────┐
│通达地点 │设备程式│通达地点 │设备程式│
├──────┼────┼─────┼────┤
│济南-北京 │ZB319 │济南-青岛 │ZB319 │
├──────┼────┼─────┼────┤
│济南-上海 │ZB319 │济南-青岛 │TDM │
├──────┼────┼─────┼────┤
│济南-上海 │TDM │济南-烟台 │TDM │
├──────┼────┼─────┼────┤
│济南-天津 │ZB319 │济南-淄博 │TDM │
├──────┼────┼─────┼────┤
│济南-南京 │TDM │济南-聊城 │ZB319 │
├──────┼────┼─────┼────┤
│济南-沈阳 │ZB319 │济南-菏泽 │TDM │
├──────┼────┼─────┼────┤
│济南-合肥 │ZB319 │济南-临沂 │TDM │
├──────┼────┼─────┼────┤
│济南-郑州 │ZB319 │济南-滨州 │ZB319 │
├──────┼────┼─────┼────┤
│济南-石家庄 │ZB319 │济南-枣庄 │ZB319 │
├──────┼────┼─────┼────┤
│济南-徐州 │ZB319 │济南-东营 │ZB319 │
├──────┼────┼─────┼────┤
│青岛-北京 │ZB319 │济南-莱阳 │ZB319 │
├──────┼────┼─────┼────┤
│青岛-北京 │TDM │ │ │
└──────┴────┴─────┴────┘

说明:市、地局辖区内的载波设备未列入表中。
1990年,烟台局开通512线用户电报程控交换机。
1990年以前,除济南局以外,其它部分市、地局之间也开通了时分复用设备。随
着电报程控化技术的进步,单机头发报机逐渐被淘汰,双机头发报机、程控发报机、
光电发报机得到了较快发展。
进入90年代后,通信设备的技术水平有了更大进步,数字设备、自动设备已占有
较大比重, 使通信能力大幅度增强。枣庄、济宁、东营等局陆续开通了160线用户电
报集中器,并分别与济南、青岛的用户电报交换机连接,但用户电报交换设备利用率
始终很低。12路以上载报机、全电子电传机增加较多,机械式电传机逐年减少。三类
传真机数量快速增长。
1991年,济南电信局开通TM203公众、用户电报合一交换机。
1993年, 淄博、潍坊局开通64路公众电报分集器,青岛局开通TM203公众、用户
电报合一交换机。
自1994年开始,由于电报业务的发展趋于平稳,电报设备通信能力的增长速度有
所减缓,设备利用率也有所下降。全省用户电报交换机的实占容量、载报终端设备容
量和电传机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缩减,其中载报终端设备容量由1994年的5861路减少至
1995年的5398路; 大部分公众电报改由TM203交换机交换转发后,自动转报系统容量
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但公众电报分集器容量有所增长。

1949年-1976年山东省电报通信设备统计表
表3-14
单位:部
┌─────────┬──┬──┬──┬──┬──┬──┬──┬──┬──┬──┬──┐
│项目 │1949│1952│1955│1957│1960│1962│1965│1968│1970│1973│1976│
│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
├─────────┼──┼──┼──┼──┼──┼──┼──┼──┼──┼──┼──┤
│人工电报机 │49 │95 │164 │191 │317 │302 │201 │305 │308 │268 │236 │
├───┬─────┼──┼──┼──┼──┼──┼──┼──┼──┼──┼──┼──┤
│载波 │总数 │5 │9 │11 │10 │19 │18 │18 │21 │34 │49 │67 │
│电报机├─────┼──┼──┼──┼──┼──┼──┼──┼──┼──┼──┼──┤
│ │12路及以上│ │ │1 │ │3 │5 │5 │5 │13 │23 │22 │
├───┼─────┼──┼──┼──┼──┼──┼──┼──┼──┼──┼──┼──┤
│传真机│相片传真机│ │ │ │ │1 │1 │1 │1 │1 │2 │4 │
│ ├─────┼──┼──┼──┼──┼──┼──┼──┼──┼──┼──┼──┤
│ │真迹传真机│ │ │ │ │11 │11 │5 │4 │4 │ │2 │
├───┴─────┼──┼──┼──┼──┼──┼──┼──┼──┼──┼──┼──┤
│电传打字机 │2 │ │10 │21 │90 │103 │132 │148 │163 │239 │331 │
├───┬─────┼──┼──┼──┼──┼──┼──┼──┼──┼──┼──┼──┤
│五单位│总数 │ │ │2 │2 │20 │19 │3 │46 │64 │97 │129 │
│自动发├─────┼──┼──┼──┼──┼──┼──┼──┼──┼──┼──┼──┤
│报机 │双机头 │ │ │ │ │ │ │ │44 │56 │94 │124 │
├───┴─────┼──┼──┼──┼──┼──┼──┼──┼──┼──┼──┼──┤
│译码机 │ │ │ │ │ │ │ │ │ │ │2 │
└─────────┴──┴──┴──┴──┴──┴──┴──┴──┴──┴──┴──┘

1977年-1995年山东省电报通信设备统计表
表3-15
┌─────────┬───┬──┬───┬──┬──┬──┬──┬──┬──┐
│项目 │单位 │1977│1980 │1983│1985│1988│1990│1993│1995│
│ │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
├─────────┼───┼──┼───┼──┼──┼──┼──┼──┼──┤
│人工电报机 │部 │205 │ │ │ │ │ │ │ │
├─────────┼───┼──┼───┼──┼──┼──┼──┼──┼──┤
│译码机 │部 │4 │4 │ │ │ │ │ │ │
├───┬─────┼───┼──┼───┼──┼──┼──┼──┼──┼──┤
│五单位│总数 │部 │184 │256 │416 │489 │566 │376 │ │ │
│自动发├─────┼───┼──┼───┼──┼──┼──┼──┼──┼──┤
│报机 │双机头 │部 │176 │231 │397 │448 │512 │322 │ │ │
├───┼─────┼───┼──┼───┼──┼──┼──┼──┼──┼──┤
│电传打│总数 │部 │408 │640 │906 │1138│1565│1522│1339│1165│
│字机 ├─────┼───┼──┼───┼──┼──┼──┼──┼──┼──┤
│ │机械电传机│部 │ │ │843 │871 │796 │275 │12 │ │
│ ├─────┼───┼──┼───┼──┼──┼──┼──┼──┼──┤
│ │电子电传机│部 │ │ │63 │267 │769 │1247│1327│ │
├───┼─────┼───┼──┼───┼──┼──┼──┼──┼──┼──┤
│传真机│相片传真机│部 │8 │10 │8 │10 │9 │7 │3 │ │
│ ├─────┼───┼──┼───┼──┼──┼──┼──┼──┼──┤
│ │真迹传真机│部 │31 │68 │58 │56 │164 │330 │1089│ │
├───┼─────┼───┼──┼───┼──┼──┼──┼──┼──┼──┤
│载波电│总数 │部 │76 │98 │177 │242 │228 │199 │197 │ │
│报机 ├─────┼───┼──┼───┼──┼──┼──┼──┼──┼──┤
│ │12路及以上│部 │26 │43 │62 │62 │92 │119 │143 │ │
├───┼─────┼───┼──┼───┼──┼──┼──┼──┼──┼──┤
│电报 │总数 │路/部 │52/2│182/4 │ │ │ │ │ │ │
│交换机├─────┼───┼──┼───┼──┼──┼──┼──┼──┼──┤
│ │自动式 │路/部 │32/1│32/1 │ │ │ │ │ │ │
└───┴─────┴───┴──┴───┴──┴──┴──┴──┴──┴──┘

续表
┌─────────┬──┬──┬──┬──┬──┬──┬──┬──┬──┐
│项目 │单位│1977│1980│1983│1985│1988│1990│1993│1995│
│ │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
├─────────┼──┼──┼──┼──┼──┼──┼──┼──┼──┤
│插报机 │部 │ │ │ │ │ │213 │ │ │
├───┬─────┼──┼──┼──┼──┼──┼──┼──┼──┼──┤
│用户电│总容量 │线 │ │ │100 │440 │683 │2396│3936│3936│
│报交换├─────┼──┼──┼──┼──┼──┼──┼──┼──┼──┤
│机 │自动交换机│线 │ │ │ │340 │683 │2396│ │ │
│ ├─────┼──┼──┼──┼──┼──┼──┼──┼──┼──┤
│ │人工交换机│线 │ │ │100 │100 │ │ │ │ │
│ ├─────┼──┼──┼──┼──┼──┼──┼──┼──┼──┤
│ │实占容量 │线 │ │ │31 │105 │270 │372 │827 │578 │
├───┼─────┼──┼──┼──┼──┼──┼──┼──┼──┼──┤
│自动转│总容量 │路 │ │ │ │256 │256 │320 │2416│576 │
│报设备├─────┼──┼──┼──┼──┼──┼──┼──┼──┼──┤
│ │实占容量 │路 │ │ │ │ │ │ │522 │273 │
├───┴─────┼──┼──┼──┼──┼──┼──┼──┼──┼──┤
│用户电报集中器 │线 │ │ │ │ │ │1760│1920│1920│
├───┬─────┼──┼──┼──┼──┼──┼──┼──┼──┼──┤
│公众电│总容量 │线 │ │ │ │ │ │ │ │510 │
│报分集├─────┼──┼──┼──┼──┼──┼──┼──┼──┼──┤
│器 │实占容量 │线 │ │ │ │ │ │ │ │278 │
└───┴─────┴──┴──┴──┴──┴──┴──┴──┴──┴──┘

1949年-1995年山东省无线通信设备统计表
表3-16
┌─────────────┬──┬───┬───┬───┬───┬───┬────┬────┬───┐
│项目 │单位│1949年│1957年│1965年│1976年│1980年│1985年 │1990年 │1993年│
├───┬─────────┼──┼───┼───┼───┼───┼───┼────┼────┼───┤
│短波 │总数/实用 │部 │55 │109 │236 │384 │438 │409/150 │319/172 │294 │
│发信 ├─────────┼──┼───┼───┼───┼───┼───┼────┼────┼───┤
│机 │单边带机总数/实用 │部 │ │ │1 │8 │36 │34/12 │44/22 │66 │
│ ├─────────┼──┼───┼───┼───┼───┼───┼────┼────┼───┤
│ │移频机 │ │ │ │4 │3 │1 │ │ │ │
├───┴─────────┼──┼───┼───┼───┼───┼───┼────┼────┼───┤
│10千瓦-1千瓦发信机 │部 │5 │8 │4 │5 │3 │1 │0 │ │
├───┬─────────┼──┼───┼───┼───┼───┼───┼────┼────┼───┤
│1千瓦 │总数/实用 │部 │50 │101 │232 │379 │435 │408/150 │319/172 │294 │
│以下发├─────────┼──┼───┼───┼───┼───┼───┼────┼────┼───┤
│信机 │15瓦总数/实用 │部 │ │61 │182 │304 │333 │319/112 │234/120 │193 │
├───┼─────────┼──┼───┼───┼───┼───┼───┼────┼────┼───┤
│短 │总数/实用 │部 │54 │104 │77 │135 │187 │126/44 │113/71 │99 │
│波 ├─────────┼──┼───┼───┼───┼───┼───┼────┼────┼───┤
│收 │单边带机总数/实用 │部 │ │1 │5 │33 │29/8 │35/21 │45 │ │
│信 ├─────────┼──┼───┼───┼───┼───┼───┼────┼────┼───┤
│机 │移频机 │ │ │ │5 │6 │5 │ │ │ │
├───┴─────────┼──┼───┼───┼───┼───┼───┼────┼────┼───┤
│特高频收发信机总数/实用 │套 │ │4 │6 │6 │2 │2/2 │5/5 │13 │
├─────────────┼──┼───┼───┼───┼───┼───┼────┼────┼───┤
│短波终端机 │ │ │ │14 │ │ │ │ │ │
├─────────────┼──┼───┼───┼───┼───┼───┼────┼────┼───┤
│短波天线总/实用 │付 │ │ │124 │85 │89 │106/58 │ │ │
└─────────────┴──┴───┴───┴───┴───┴───┴────┴────┴───┘

二、无线电报设备
1922年,根据中日两国《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的规定,中国政府赎回了日本侵略
军设在济南、 青岛的两座无线电台,电台通信设备包括军用无线电机、1.2千瓦日本
清音火花式发报机、德律风根收报机、天线及铁塔、12千瓦发电机、弧光式发电机等。
以上设备经过整修后于1926年恢复通信。
1929年, 青岛短波无线电台装设有收报机两部及100瓦推挽发报机、75瓦赫脱莱
发报机各一部;济南短波电台装设功率100瓦的发报机,日波长度为48M、57M、63M、
73M, 夜波长度为73M、85M、92M。因报务繁忙,青岛无线电台于1933年增设250瓦发
报机一部、收报机一部。
1935年,青岛海岸电台增设中国电气公司生产的3000瓦长波发报机一部,抗日战
争爆发后,这部发报机被拆运内地。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撤离青岛时带走了其它收报机。
1938年1月至1945年8月间, 青岛无线发讯台有可用发讯机8部,包括1000瓦长、短波
机各1部,500瓦短波机有4部;收讯台有收讯机6部。
1945年9月交通部接收济南通信局时, 其收、发讯机已严重失修,仅能勉强维持
工作。1945年12月,经过修配整治,青岛发讯台增加发讯机9部,其中500瓦长波机两
部、1000瓦短波机一部,后又陆续增设4部报话两用发讯机;收讯台增设美式收讯机4
部、无线终端机3部。1946年5月,济南电信局接收了一部分美国军队的无线通信器材;
同年, 潍县无线电台装设15瓦发讯机1部、24灯收讯机1部。1948年9月济南解放时,
山东省邮电管理局接收的无线电器材包括发讯机15部、收讯机23部、发电机12部等。
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时,短波发讯机共有26部,短波收讯机有19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邮电部门对接收的无线电设备进行了整修并很快恢复了通
信。此后,省内重要城市、重要工矿企业所在地、沿海重要城镇陆续开通无线电通信
设备, 其中烟台局于1951年增设特高频收发信机4套。另外邮电部门还在每年汛期开
通临时防汛电台,以便迅速、准确地传递汛情电报。
1959年12月,青岛局增设单路单边带终端机。
1961年10月,青岛局开通移频收信机。
到1963年,省内共有两个市局(济南、青岛) 、七个专区局(烟台、昌潍、临沂、
济宁、菏泽、聊城、惠民) 及三个县局(蓬莱、威海、长岛)设有短波无线电设备,共
计有发讯机45部,其中功率在200瓦以上的29部,青岛局还设有国产单边带发讯机1部;
收讯机41部, 作分集使用的5部,15瓦无线收发共用机90部,其中大部分供报汛用。
以上短波设备中有一部分是建国初期接收来的,由于使用年限过长,机件失灵,效率
较低。
1963年至1965期间, 济南-青岛移频电传电路开通,济南和青岛两局共增设移频
收信机2部、移频发信机4部。
1965年之后,部分沿海县、市局及交通不便的内地县局陆续设立了中、小型电台,
配备了可以进行快机、人工通报的无线电设备。
从1949年到1976年,由于邮电部门对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不
够,加上无线通信本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无线电通信设备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尤其是大型发讯机利用率更低。
1977年至1995年期间,性能优越的无线设备增加较多。从总体上看,无线通信设
备在成为备用设备之后,承担通信任务的机会逐年减少,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展重点由
数量的增长转变为技术水平的提高。
1978年,济南、青岛、菏泽、泰安、济宁、昌潍、惠民、淄博等局增设无线单边
带收发讯机。
1980年至1981年期间,山东省的无线短波通信设备在数量和整体通信能力两方面
达到了高峰。此后,上述两方面呈现出程度不同的停滞甚至下降,其中短波发信机总
数和15瓦发信机总数在1981年分别达到441部、337部之后,逐年减少,但单边带机逐
年增多, 1992年达到68部。短波收信机在1980年达到187部,此后有部分收信机被淘
汰或关闭;单边带收信机在1980年达到33部之后,数量连年下降,至1987年开始有所
增长,进入90年代后,增长速度加快,1993年达到4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