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列车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1&rec=96&run=13

    〖列车〗〖服务〗〖客运〗〖建国前〗〖项目〗〖人员〗〖方法〗
  胶济、津浦两路营业初期,旅客列车上的服务、餐营人员、行李司事、查票司
事、检车夫和乘警分属路内外不同部门,列车设有列车长,但对上述人员不实行统
一的组织领导。头、二等车上配有“车僮”为旅客服务。三等车几个车厢配一名看
车夫负责清扫车厢。1938年后,看车夫改称列车手。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用旧制。
三等客车上“黑、冷、脏、挤”的现象相当普遍。1949年起,各次旅客列车都配备
由列车长、列车员、行李员组成的固定乘务组,各旅客车厢都有一名列车员,负责
旅客的安全、服务、清扫车厢和报告停车站名等工作。1951年1月,在胶济、津浦
铁路干线上行驶的主要列车上安装有线广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播送音乐
戏曲,预告到站和介绍铁路乘车知识及沿线风景名胜;在各次列车的车厢内悬挂旅
客意见簿,广泛征求旅客的批评、建议;并设服务台一处,为旅客办理补票等事宜。
同年,各次旅客列车开展受国主义劳动竞赛和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了有列车段、车
辆段和卫生防疫站参加的,对客车出入库卫生联合鉴定制度和运行中列车长卫生检
查制度。列车乘务人员摸索出库内“打基础”,两头(始发、终点站)大清扫,中途
勤保养和随脏随扫以及白天少干扰(旅客)、夜间不干扰(旅客)的卫生工作方法。在
干线长途列车上普遍挂有“携带儿童乘座车”,并备有简单的儿童玩具。每一硬席
车内的一端设有“老弱妇孺专用席”。在各车厢内备有象棋、军棋和扑克牌等文娱
用品;在软席、软卧车内除棋类、扑克牌之外,还备有杂志、画报,均无偿供旅客
借阅使用。
  1955年,旅客列车在运行中,从不同单位派到列车上工作的人员,包括列车员、
行李员、广播员、卫生员、检车员、乘警、餐营及售货售水人员,实行统归列车长
领导的制度,加强各工种之间的团结协作,克服各行其是的弊端。1955年以后,列
车服务台扩大工作范围,增加代发电报、代售汽车票及介绍旅馆、售书报杂志和为
重点旅客烩干粮等项目,并备有急救箱、信封信纸、针线纽扣等,供旅客免费使用。
  6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列车工作人员仍坚持热心为旅客服务。
张店列车段列车员秦维兰(女),担当八陡至济南间的228/227普通旅客列车的乘务
工作。沿途22个停车站,农民旅客占80%以上。她在值乘中处处为农民着想,总结
归纳出“三帮”(帮拿行李、帮抱小孩、帮找座席)、“六送”(送上车、送食品、
送开水、送下车、送出站和为病人送药)、“五介绍”(介绍安全注意事项、设备及
使用、到站时间、换乘车次时间、到站交通)以及“做一、问二、眼观三”的服务
方法,博得广大旅客的赞扬。1962年被评为全国铁路先进生产者,她的先进服务方
法曾在省内外铁路客运系统介绍推广。
  1963年3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旅客列车上经常出
现旅客主动帮助列车员扫地、擦地、为旅客送水和扶老携幼等好人好事,激发了列
车乘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干线上行驶的旅客列车上普遍实行“旅客代表”制度,
每节车厢内在旅客中推选一名代表,把旅客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映给乘务员,并协
助乘务员维持车内秩序和为旅客服务。次年,在长途旅客列车上普遍推广旅途操,
由列车员在车内传授,并领操;在停车15分钟以上车站,由列车员组织旅客在站台
做广播体操,以轻松旅途生活。
  图 列车乘务人员扶老携幼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列车上“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旅客上
错车、下错站的情况时常发生,食品和饮水供应极不正常。列车服务质量严重下降。
  1976年后,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整顿,列车服务工作逐步好转。1978年,铁道
部向全国铁路客运职工发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人民列车的倡议书》,
省内铁路客运系统广大职工热烈响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列车服务质量
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青岛列车段青岛至北京的239/240
次直快列车,从1978年起,连续8年获得铁道部进京列车直快组评比第一名。1984
年被铁道部命名为“红旗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