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1&rec=400&run=13

山东省志·铁路志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济南

封面设计 王康乐

鲁新登字01号

山东省志·铁路志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济南经九路胜利大街)
山东新华印刷厂印刷
*
880×1230毫米32开本18.875印 张12插页354千字
1993年9月第1版1993年9月第1次印刷
印数1-3000
ISBN7-209-01395-4

K·186定价:35.00元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名誉主任 王众音
顾问 张敬焘
主任 赵志浩
副主任 宋法棠 马连礼 于克颖 张子明 刘守璞
王修智 李化诚 席星加 张守富
委员 周文彬 刘守杰 王科三 韩福元 丁学超
易元秋 赵锦良 郭长才 周文昌 杨传升
王永清 季星如 刘志厚 刘雨温 吕可英
于占德 石洪印 王焕清 史学通 黄子良
孙其海

《山东省志》总纂组
顾问 席星加 李化诚
总纂 张守富 史学通 孙其海 黄子良
副总纂 袁伯渠 王福航 王文恒 王复兴
编纂 张起 张连三 林秀玲 周春艳 夏照林

《山东省志·铁路志》
总纂 张守富 史学通
副总纂 王福航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1981年)

主任 王众音
副主任 张子明 于克颖 许剑波 辛玮 狄井芗
方正 刘汉彬 刘长明 张家骅 陈芳彬
宋英 谭天 崔介 靳星五 王仲荦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光华 马耕农 尹涛 王炳琴 王希坚
王华民 王力生 王力翔 王伯群 王学强
田勤耕 孙笑生 孙书义 刘翔鸥 刘献林
刘元勋 刘兰英 刘本奎 毕健 安作璋
李恒奎 李汉英 李青田 李士钊 陈锡德
谷前 苏克强 张全景 张逊三 张晓枫
张云昌 赵宏弼 赵俊堂 杨再文 杨维屏
周坚夫 周子明 所梦九 单程 金宝珍
金松源 柳青 侯连三 席星加 柴诚
徐刚 秦永文 高金兰 梅枫 鲁萍
鲁在 王宣 董海山 路遥
顾问 杨希文 郑鹤声 张维华 廉立之 冯毅之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

主任 王众音
副主任 张敬焘 张子明 于克颖 刘守璞 刘汉彬 席星加
委员 周文彬 李富章 韩福元 尤芳湖 张家骅
刘雨温 高维真 肖洪 陈芳彬 齐松涛
季星如 程湘清 石洪印 史学通 黄子良

《山东省志·铁路志》编审委员会

主任兼主审 张同生
副主任兼副主审 王远亮 戚文 鱼波 高泽远
杨国桢 李连实 朱耀明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绪 王远亮 尹肯堂 朱耀明
孙铁铮 刘振华 关传铭 李成才
李存业 李连实 李喜发 李敬伍
陈福彭 杨国桢 杨雪亭 张同生
张贵尧 鱼波 高泽远 殷承薪
戚文 曹世昌 彭善君

主编 李存业
副主编 曹世昌 李喜发 李成才 李敬伍 张贵尧

编纂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骏 马素琏 王玉森 王新生
石邦友 孙广华 陈相如 汪廷椿
李锡任 李建华 李洪安 杨明媚
张兴夫 赵伟 徐中民
责任校对 马清友 杨金喜

编纂说明

一、《山东省志·铁路志》(以下简称《铁路志》)系《山东省志》的分志之一,
列41卷次。
二、《铁路志》坚持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记述山东铁路80余
年的兴衰起伏、发展变化,着重反映建国以来的巨大成就,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同时,也记述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失误,以及纠正失误的措施和效果,力求实事
求是,存真求实。
三、《铁路志》突出了山东铁路的重点和特色,以运输生产为中心,把铁路建设
、运输生产作为重点,兼顾经营管理、铁路工业生产、科技教育等。
四、《铁路志》上限从1899年山东境内修建胶济铁路起,下限断至1985年。为保
持个别重要项目的完整性,对山东省地方铁路的下限适当下延。
五、《铁路志》力求站在全省的角度,突出铁路事业的特点,打破铁路单位间界
限,按照“能揉合则揉合、能组合则组合”的原则进行编纂。除《概述》外,设《铁
路建设》、《铁路运输》、《铁路管理》、《铁路工业》、《铁路科教》和《机构沿
革》6篇,共31章、103节。后设《附录》,主要记述山东省铁路系统各单位“七五”
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六、《铁路志》的编排层次、书写规格、名称运用和文体文风等,均按《山东省
新编各级地方志书行文规定》书写。各种铁路专用名词和符号的使用,均以铁道部颁
布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为准。
七、《铁路志》的数字数据、计量单位等,均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等有关部
门公布的《关 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规定书写。收录的各种数据,建国前以各类历史资
料记载为依据;建国后,以济南铁路局、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济南机车工厂、四方车
辆研究所、山东省地方铁路局五个承编单位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目录
概述(1)

第一篇 铁路建设
第一章 铁路干线(20)
第一节 胶济铁路(20)
第二节 津浦铁路(德州至韩庄段)(32)
第三节 蓝烟铁路(46)
第四节 辛泰铁路(52)
第五节 兖石铁路(60)
第六节 新兖铁路(东堡城至兖州段)(68)
第二章 铁路支线、专用线、拆除线(76)
第一节 支线(76)
第二节 专用线(90)
第三节 拆除线(97)
第三章 铁路枢纽、特大桥(100)
第一节 济南枢纽(100)
第二节 泺口黄河铁路特大桥(107)
第三节 曹家圈黄河铁路特大桥(113)
第四节 长东黄河铁路特大桥(117)
第四章 地方铁路(123)
第一节 益羊线(123)
第二节 坪岚线(131)

第二篇 铁路运输
第一章 旅客运输(139)
第一节 客运设备(139)
第二节 客运组织(142)
第三节 客运服务(157)
第二章 货物运输(168)
第一节 货运设备(168)
第二节 货运组织(173)
第三节 货运管理(190)
第三章 运输组织(199)
第一节 行车组织(199)
第二节 计划运输(208)
第三节 调度指挥(224)
第四章 机车(235)
第一节 机车配属(235)
第二节 机车运用(239)
第三节 机车检修(252)
第五章 车辆(261)
第一节 车辆配属(261)
第二节 定期检修(266)
第三节 日常维修(273)
第六章 线路桥梁(277)
第一节 线桥设备(277)
第二节 线桥维修(280)
第三节 线桥大修(286)
第四节 防洪抗震(291)
第七章 信号通信(296)
第一节 信号(296)
第二节 通信(300)
第三节 报话业务(308)
第四节 设备检修(310)
第八章 行车安全(315)
第一节 安全管理(315)
第二节 安全监察(321)
第三节 事故处理(323)
第四节 路外伤亡(332)

第三篇 铁路管理
第一章 计划统计管理(340)
第一节 长远计划(340)
第二节 运输计划(342)
第三节 修建计划(345)
第四节 工业生产计划(346)
第五节 统计管理(348)
第二章 劳动人事管理(352)
第一节 劳动班制(352)
第二节 工人管理(353)
第三节 干部管理(356)
第四节 劳动待遇(358)
第五节 劳动定额(368)
第六节 奖励惩罚(370)
第七节 劳动安全(372)
第三章 技术管理(376)
第一节 技术负责制(376)
第二节 运输技术管理(377)
第三节 基建技术管理(379)
第四节 环境保护(380)
第五节 计量管理(381)
第六节 电子计算网络管理(382)
第四章 基建管理(387)
第一节 承发包制(387)
第二节 设计审查(391)
第三节 技术监察(393)
第四节 竣工验交(395)
第五章 财务管理(397)
第一节 运输收入(397)
第二节 成本利润(403)
第三节 资金管理(407)
第四节 审计(408)
第六章 物资管理(410)
第一节 供应管理(410)
第二节 计划管理(413)
第三节 仓库管理(413)
第四节 物资节约(414)
第五节 物资监察(415)

第四篇 铁路工业
第一章 基地建设(420)
第一节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420)
第二节 济南机车工厂(425)
第三节 其它产品基地(429)
第二章 蒸汽机车修造(433)
第一节 组装(433)
第二节 修理(434)
第三节 制造(439)
第三章 内燃机车造修(443)
第一节 制造(443)
第二节 修理(450)
第四章 客车修造(451)
第一节 修理(451)
第二节 制造(453)
第五章 货车修造(462)
第一节 修理(462)
第二节 制造(463)
第六章 其它产品(466)
第一节 轨道吊车、气扳机修造(466)
第二节 配件制造(468)
第三节 机械修造(472)
第四节 其它修造(474)

第五篇 铁路科教
第一章 科学技术(481)
第一节 科技机构(481)
第二节 科技队伍(483)
第三节 科技设施(488)
第四节 科技服务(492)
第五节 科技成果(499)
第二章 职工教育(511)
第一节 教育机构(511)
第二节 教师队伍(513)
第三节 教学设施(520)
第四节 在职教育(523)
第五节 职前教育(538)

第六篇 机构沿革
第一章 济南铁路局(546)
第一节 分线设局(546)
第二节 综合分区设局(548)
第三节 分区设局(550)
第二章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557)
第三章 济南机车工厂(562)
第四章 四方车辆研究所(566)
第五章 山东省地方铁路局(568)
附 表山东省内铁路系统各单位历任领导人名单(570)

附录
山东省内铁路系统各单位“七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583)
编后记(589)

编后记

《山东省志·铁路志》的编纂工作,是在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的指导下,
由济南局牵头,组织四方厂、济南厂、四方所和山东省地铁局五个单位共同承担完
成的。
为加强《铁路志》编纂工作的领导,于1989年4 月成立《山东省志·铁路志》
编审委员会。并确定以这五个单位现有的编志机构、人员和资料为基础,按照编审
委员会拟定的篇目,进一步搜集、补充和考证资料,分工编写,统一总纂。在编审
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主编和副主编负责组织日常的编纂工作。
《铁路志》在编纂工作中,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新编地方志工作
暂行规定》和《山东省志编纂方案》的要求,结合山东铁路事业的具体情况,贯彻
了“能揉合则揉合,能组合则组合”的原则。其中《概述》、《铁路科教》和《机
构沿革》等篇,由涉及其内容的四个或五个单位分别完成有关部分的编写;《铁路
建设》篇由济南局和省地铁局分章编写;《铁路运输》和《铁路管理》两篇由济南
局编写;《铁路工业》篇由四方、济南厂和济南局分别完成其有关部分的编写。主
编和副主编在各单位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组成总纂小组进行揉合、组合,统编加工
形成了全书初稿。
《铁路志》的全书初稿完成后,于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先后四次对
各篇进行审查、修改,形成了修订稿;1991年第三季度,又召开了评审会和编审委
员会,对修订稿进行评议审查;1991年第四季度,最后进行总纂修改,形成送审稿,
报送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铁路志》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指
导;得到了五个承编单位领导的关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广大专兼职史志工作
干部和许多离、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积极为志稿提供资料、撰写、编辑,参与志
稿的评审与修改,为《铁路志》的完成付出很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致以诚
挚的谢意。
由于我们对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经验不足,加之水平所限,记述难免有
偏颇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