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1&rec=328&run=13

    〖科技队伍〗〖铁路〗〖概况〗〖山东〗〖专业技术人员〗
  济南局 建国后科技专业队伍增长很快。至1958年,有专业技术人员1456人,
占全局职工总数的1.34%。其中:工程师(含相当工程师职称)以上职称的129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9%,技术员(含相当职称)以下职称的1327人,占专业技
术人员总数的91.1%。
  60年代后,每年接收近百名大专毕业生、200余名中专毕业生。到1978年,全
局有专业技术人员4630人,相当于1958年的3.2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6人,中级
技术职称284人,初级技术职称4238人。1985年,技术干部达7935人,占全局职工
总数的6.15%,相当于1958年的5.45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42人,中级技术职称
1100人,初级技术职称6793人。
  专业技术人员中,在全路较为知名的总工程师、副局长王洵才(1897.6~1977
.7),192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后,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回国
效力。1925年,领导胶济铁路改造工作,使线路、桥梁建设的等级得到提高,获北
京政府交通部二等奖。1949年冬,负责修复淮河、明光两座大桥,竣工通车后,获
铁道部一等奖。50年代初期,在修建蓝烟铁路时,建议线路改道,减少桥梁2座和
隧道1座,为国家节约巨额投资。1958年8月,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确保泺口黄河大
桥的安全的指示,参与主持制定加固大桥的方案,确保了大桥的安全和京沪铁路的
畅通。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四方厂 1900~1914年,有专业技术人员14人。1947年,增为34人。1949年,
增至131人。1954年,从第一机械工业部工厂制造局调进一批设计人员;同时,分
配一批大专院校毕业生补充技术力量。1959年,从工人中提拔工程师7人、技术员
143人,从干部中提拔工程师34人、技师8人、技术员148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厂内科技工作有很大发展。至1985年底,全厂共有科技人员1637人,为建国
初期的12.5倍。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593人,初级职称1027人。顾懋林是
省和铁道部知名度较高的车辆专家,自1956年担任客车设计科长以来,带领全科人
员设计出多种新客车,带出了一支过硬的设计队伍。曾被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
人大代表。1978年,在全路科学大会上获铁道部党组授予的先进个人奖。1981年病
故。
  济南厂 1949年,有工程技术人员30人,1950年增至174人,第一个五年计划
末增至270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末达到338人。1965年351人。1980年209人。1983
年265人。1985年末,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42人。其中从事生产技术的243人,从事
技术管理的99人。
  四方所 1959年建所时,有科技人员48名。此后,每年从大专院校分配来部分
毕业生,至1985年底,全所共有科技人员262人,占职工总数的49.5%,为建所初
期的5.5倍。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29人,助理工程师80人,其他职称48
人。长期科研活动,造就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专家。杨国桢(教授、高级工程师),
在担任客车转向架课题组长期间,改进油压减振器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解决了客车
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功磨耗型车轮踏面,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推广应
用后每年为国家节省车轮换修费达3400万元。姜靖国(高级工程师),在研制成功
JZ7型机车制动机基础上,出版著作《JZ7机车制动机》,他所研制的机车制动机在
全国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上推广使用,为保证机车安全运行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