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济南机车工厂 1949~1985年济南厂基本建设投资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1&rec=300&run=13

    〖济南机车工厂〗〖济南厂〗〖铁路工业〗〖基础〗〖概况〗〖介绍〗
  铁道部济南机车工厂,是中国铁路蒸汽机车修理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以修理
蒸汽机车为主,同时修理轨道吊车和气扳机制造,以及进行路用设备大修的大型企
业。济南厂在全国是修理机车型号最多的工厂。厂区地层为第四纪土层,地下静水
位深度2.15~5.35米。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温度14.9℃,高温在6月
下旬至7月下旬,最高温度达40℃,最低温度-20℃。全年降雨量571毫米,最高降
雨量在8月,最低降雨量在12月、1月。夏季多为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平均最大风
速18~26米/秒。
  济南厂前身为津浦铁路济南机器厂。清朝政府修筑津浦铁路北段时,为修理该
段的机、客、货车,向德国贷款,于1910年施工修建,1913年4月1日投产。当时,
厂长及大部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德国人,有中国工人411人,这些工人大多是
从天津、德州、胶州、益都、章丘等地附近招募的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工
人,少部分为济南人。1913年工厂建成时,厂区占地面积574192平方米,厂房建筑
面积30742平方米,厂内铁路18.419公里。全厂机器设备共82台,全部购自德国,
其中金属切削机床26台,专用设备24台,锻铸设备15台,电动机12台,起重机3台,
锅炉2台。生产能力为月修机车3台,客车2辆,货车10辆。
  1914年,德国将工厂移交中国后,工厂管理人员逐步由中国人担任,设备和工
人逐年增加,至1919年全厂共计654人,设备97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32台,专用
设备28台,锻铸设备20台,电动机12台,起重机3台,锅炉2台。一直到1936年,除
人员逐年略有增加外,厂房设备无大变化。
  1937年,全厂有职工1209人,设备349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82台,专用设备
176台,锻铸设备39台,起重设备8台,电动机48台,锅炉3台,发电机2台。生产能
力年修机车48台,客车211辆,货车953辆。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济南(1937年12
月25日)前夕,工厂全部机器设备南迁衡阳。日本侵略军占领工厂后,陆续从日本
国和中国东北运来机器设备,至1941年全厂职工2303人,机器设备107台,其中专
用设备35台,金属切削机床56台,锻铸设备16台,比日本侵占前减少242台。1945
年3月23日,盟军飞机对工厂进行轰炸,投重型炸弹115颗,炸死炸伤工人600余名,
炸毁三分之一机器设备,大部分厂房被炸毁或受损。工厂陷于瘫痪。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工厂之后,交通部津浦铁路
管理局对厂区占地进行调整并维修厂房,至1946年2月工厂占地面积为721893平方
米,厂房建筑面积37887平方米,全厂有职工1700人。机器设备除修复被炸损者外,
又从山西运来部分机床,使全厂达到251台套,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10台,专用设备
114台,起重设备23台,发电机4台。1947年的计划生产能力为月修机车15台,客车
大修12辆,货车大修150辆。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对厂房和设备进行修复、整顿、改造。1952年成为
蒸汽机车专业化修理厂后,陆续增加了工艺装备和专用设备。第一个五年计划末,
厂房建筑面积达到44234平方米,机器设备994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69台,锻压
设备29台,动力设备71台,电气设备558台,起重设备35台,工业炉24台,铸、木、
焊接、热处理设备69台,试验设备15台,其他设备24台。职工2350人。生产能力为
年修蒸汽机车124台。
  1958年,对工厂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1959年,铁道部投资1074万
元,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进行总体设计,新建、改扩建机车组装、煤水车主厂房、
机车整备库、准备库、露天跨、乙炔站和电石库。至1962年,新建厂房面积6492平
方米,厂房建筑面积达到58779平方米;机器设备1664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249台,
锻压设备36台,动力设备145台,电气设备978台,起重设备74台,工业炉28台,木、
铸、焊接、热处理设备99台,试验设备20台,其他设备35台。职工3588人。年生产
能力达到修理蒸汽机车241台。
  1964年,新建了修机车间等生产厂房,厂房建筑面积达到79300平方米。设备
1814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289台,锻压设备30台,动力设备174台,电气设备1076
台,起重设备77台,工业炉24台,木、铸、焊接、热处理设备93台,试验设备26台,
其他设备25台。
  1965~1971年,厂房、设备变化不大。1971年,交通部投资50万元,新建1000
千瓦发电机组及厂房,解决了供电不足问题。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铁道部开始对工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1983年9月,铁道部机车车辆工
业会议确定“七五”计划末期济南厂要达到年修蒸汽机车600台、轨道起重机80台
的生产能力。从1984年开始投资3666万元,改造66个项目,重点是机车厂房延长60
米。至1985年底,全厂占地面积583834平方米,工厂生活区占地面积213859平方米,
厂房建筑面积128401平方米,设备1775台(其中大型精密设备70台),金属切削机床
489台,锻压设备116台,动力设备42台,电气设备225台,起重设备303台,工业炉
30台,木、铸、焊接、热处理设备400台,试验设备49台,其他设备121台。全厂职
工6073人。1985年工厂固定资产原值6828.7万元,净值3960.5万元。年生产能力为
修理蒸汽机车420台,轨道起重机46台,生产钢水1976吨,机车配件3991件,气扳
机665台。1985年厂内铁路专用线11.790公里,高压线路14.61千米。建国后,国家
投资情况,见表4-2。

  1949~1985年济南厂基本建设投资表
    〖1949~1985〗〖济南厂〗〖基本建设〗〖统计表〗〖投资〗
────────────────────────────────────┬───
表4-2                                 │   
────┬───┬───┬───┬───┬───┬───┬───┬───┼───
时期  │1949~│1953~│1958~│1963~│1966~│1971~│1976~│1981~│合计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   
────┼───┼───┼───┼───┼───┼───┼───┼───┼───
投资金额│12.6 │29  │941.6 │338  │30  │300  │745  │1410 │3806.2
(万元) │   │   │   │   │   │   │   │   │   
────┴───┴───┴───┴───┴───┴───┴───┴───┴───
  济南厂氧气制造始于1944年。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济南后,日本人中村在
济南市经三路纬四路设氧气场,场名为济南瓦斯场。1944年,中村将济南瓦斯场卖
给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济南机厂(今济南机车工厂),为工厂下属氧气场。当时占地面
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设备有三级卧式空气压缩机1台,三级30立方
米/时立式氧气压缩机2台,15立方米/时单级精馏塔2座,30立方米/时22级精馏塔1
座,属深度冷冻制氧法。日产氧气480立方米。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济南解放设备及
产量未变。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氧气场迁入厂内,划为工厂的一个车间,厂房
建筑面积增至163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