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路维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1&rec=167&run=13

    〖维修〗〖线路〗〖项目〗〖建国前〗〖作业〗〖铁路〗〖建国后〗
    〖周期〗
  维修作业 1937年以前,铁路线路维修工作,一般只是检查整治轨道的轨距,
水平等超限处所,个别抽换钢轨、枕木,综合整治局部不良地段。1938年,铁路维
修作业规定为12项,结合季节特点进行。一般是,春夏季做道床清筛、起道捣固、
抽换枕木等项;秋冬季做换轨、拨道、改道、枕木削平等项;平时每月检修一次线
路超限处所。解放战争期间,由于铁路大部瘫痪,线路维修工作陷于停顿。
  1950年,经过清筛道床,整修路基,清除杂草,整治钢轨及连接零件,线路病
害减少,外观改善。1951年和1952年,推行苏联“聂菲铎夫养路法”,40%的养路
工区按“聂法”作业,线路维修质量超过铁道部规定的优良、良好、合格的比例标
准,人均日完成作业量由7.35米增至8.96米,提高效率22%。1953年,建立了控制
设备维修质量的生产技术指标,并推行中长铁路“郭春林养路法”、“杨明道岔综
合维修法”,形成固定的维修生产制度,基本改变过去单纯检查整治病害的作业方
法,由事后修、改为预防修。
  1955年,按照以预防为主的原则,线路维修周期为一年一遍。工区综合维修作
业,每月验收一次;综合维修、重点病害整治、紧急补修“三修”,工时比例一般
为5∶3∶2,由于加强了维修作业管理,线路质量大幅度提高。轨道检查车评分年
度指标,1954年平均每公里减分为173.0分,1956年和1957年,平均每公里减分分
别降为59.0分和27.4分。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线路维修作业自上而下片面追求所渭“高效
率、高指标”,打破原定的维修周期,维修遍数层层加码,结果,维修作业量增加,
线路质量却下降。是年,轨道检查车评分年度指标平均每公里减分又上升到47.0分。
为提高维修质量,1959年起,开展标准线路、标准道岔活动,以后又改为开展红旗
线路、红旗道岔、红旗曲线与红旗桥涵合称“四红”活动。1964~1965年,推行锦
州铁路局孙家养路工区经验,有55个养路工区被评为孙家式工区,占工区总数的17.
4%,在线路维修职工队伍中初步形成求“严”和奉献的风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线路一度失修,病害严重。1969年第三季度轨道检查
车评分时查出,线路出现特大、大震幅325个。1970年,恢复实行维修工作“以预
防为主、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和计划维修每年一遍等制度。1973年,修订生
产技术指标,作为考核维修作业质量的标准。1975年,开展线路设备整修大会战,
1976年,恢复开展标准线路、标准道岔、标准道口和标准桥梁为内容的“四标”活
动。1977年,开展第二次线路设备整修大会战。从而使线路维修工作实现了年度生
产技术指标和“四标”活动计划,消灭了失格公里,优良公里达到检查长度的99.5
%。
  1979年,线路维修作业方法与周期调整为:比较稳定的线路,综合维修全起全
捣每年不少于50%,其余做重起全捣;病害多变化大的线路,重点为整治病害消灭
超限处所。1980年,线路维修又改为综合维修和一般维修两种,综合维修作业标准
和验收规定,其所占比重:钢筋混凝土轨枕无缝线路地段不少于30%,木枕地段不
少于50%,正线到发线道岔仍为一年一遍:一般维修为重起全捣或重起重捣,做到
轨距、水平、方向、高低四不超限。1981年,在工区试点推行维修工作全面质量管
理。1984年6月,铁道部经过在兖州工务段等单位试点,实行《线桥维修改革办法》
,从此线路维修周期,改为由各工务段按“改革办法”要求,结合管内设备状态自
行确定;综合维修、线路保养和紧急补修工时比例原则定为5∶4∶1,取消原定生
产技术指标,实行线路质量综合评定。

    〖建国后〗〖铁路〗〖养路〗〖机械化〗〖线路〗〖维修〗〖作业〗
    〖养路器具〗
  养路机械化 1958年,为提高线路维修效率,改善养路作业条件,兴起“土法
上马”、自制自用养路半机械化热潮。到1959年底,先后试制成扒碴器、捣固器、
道床回填器、道订夯实器、边坡拍平器、杠杆拨道器、方枕木器等7种半机械化器
具。其单项作业效率比手工作业分别提高18%~35%,使用半机械化养路器具的工
区达98.5%,但这些半机械化养路器具多较笨重,影响了职工使用积极性,到1964
年,除个别轻便又效率好的器具外,多陆续停用。1965年,兖州工务段首先制成电
动捣固单镐和电动扒碴机并投入使用,使研制养路机械化机具有了新发展。1971年,
泰安工务段先后研制成四头电动捣固机、电动扒碴机、电动回填机、电动夯拍机,
其单项作业效率比手工作业分别提高3到10倍。1972年,又试制成小型双边枕底清
筛机。泰安工务段实施养路机械化作业成为铁道部的先进典型。其经验先后被中央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新闻片、科教片;所制双边枕底
清筛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级奖状;日本铁道技术协助考察团、社会主义国家铁路
协作组织七国参观团、东南亚七国参观团和巴基斯坦铁路考察团,先后到泰安工务
段进行技术交流。
  1973年,是发展养路机械化最快的一年,生产基本定型机具,新研制八头捣固
机、链耙式边坡清筛机、油压直轨器等共1000余台(件)。机械化机具配套的养路机
械化大工区,线路维修作业达到了“双三百”(日作业工时300分钟,日维修进度
300米)。养路机械化经过20年的发展,使线路维修作业的主要顶目,基本摆脱了手
工操作,全部维修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占到30%以上。
  1980年,随着列车密度的增大,行车繁忙地段线路维修日纯作业工时减少,机
具上下道不安全因素增多,有些工区又自行停用机械化机具,重操手工作业。1982
年起,行车繁忙地段的工区陆续换用液压机械化机具,并先后增配无线对讲机693
台,列车接近无线报警器10套,加强维修施工安全防护。到1985年,行车繁忙地段
的工区全部换用液压机具,提高了机械化机具上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