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乘务方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1&rec=145&run=13

    〖方式〗〖铁路〗〖机车〗〖乘务〗〖轮乘制〗〖包乘制〗
  1938年以前,胶济、津浦铁路的机车乘务实行轮乘,机车和乘务组不固定。
1938年10月起,为与长短结合的机车交路相适应,规定机车跨段使用由所在地乘务
员继乘,用机车交路表与乘务员交路表同时公布,确立了机车乘务的轮乘制。这一
乘务制度,一直沿用至1948年;惟兖州至浦口区段于1946~1948年间曾实行包乘制。
  1949年6~9月,济南局贯彻全国铁路第一次机务会议精神和铁道部制定的《机
车负责制暂行办法》,废除轮乘制,把包乘制作为机车乘务的基本制度。固定机车
和机车包乘组人员,“有车有人”,“人车对口”,机车包乘组人员对所包机车的
运用、保养、安全及燃料消耗等负全部责任。包乘组实行民主管理,班组核算。一
般分三班包乘,机车交路较长的区段实行四班包乘。1954年,按照铁道部公布的《
机车乘务员钳工化范围和提高乘务员钳工技术措施》的要求,培训机车司机、副司
机、司炉,使其分别掌握五级、四级和三级机车钳工的基础检修技术,以做好所包
机车的日常检查和自检自修。在执行包乘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计划地培养补充
机车乘务人员,特别是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缺员严重,包乘制曾
被打乱,造成机车保养质量下降,机车运用紧张。1976年以后,逐步恢复健全,并
坚持蒸汽机车包乘制,只是根据机车交路和乘务员月间劳动时间的变化,对包乘班
制陆续作了调整。到1983年9月,除个别担当距离短的区段的包乘组仍实行三班包
乘外,其余均改为三班半或四班包乘制。
  配属内燃机车和推行机车长交路以后,于1983年9月20日开始,在济南机务段
20台客运内燃机车、54个机班试行轮乘制。试行结果,比包乘制运用效率高,乘务
员劳逸均衡。1984年1月12日,济南机务段客运内燃机车全部实行轮乘制;2月20日,
又扩大到7台摘挂货运内燃机车,济南机务段派本段乘务员分别在潍坊、兖州徐州
等地轮流继乘。其所属内燃机车担当济南西--蓝村的货物列车,于1985年4月1日起
实行由两个机务段的乘务员轮乘制,即上行由济南机务段、下行由青岛机务段分别
派乘务员在东风站继乘。1985年5月15日,济南西机务段货运内燃机车亦全部实行
轮乘制,派本段乘务员在兖州等地轮流继乘。至此,除调车内燃机车外,客货运内
燃机车全部实行了轮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