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双线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1&rec=14&run=13

    〖双线〗=〖复线〗〖建设〗〖津浦铁路〗〖勘测〗〖设计〗
  (一)勘测设计
  随着运量的急剧增长,单线至1959年输送能力为1400万吨,已远不适应需要,
经国家批准修建津浦铁路双线。1957年5月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承担德州至茅村段
的设计,概算为12701.3万元。因“大跃进”形势所迫,双线提前于1958年7月施工,
三院中止了初步设计,由济南局边设计、边施工。1960~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后,
纠正了过去对运量估计偏高的设计,例如原设计到发线1050米、预留1250米,后改
为按有效长850米、预留1050米进行设计施工。1964年德(州)蚌(埠)段复工,由于
情况的变化,又由济南局设计事务所承担了勘测设计。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设计部门被取消,个别工程曾由施工部门自行设计,根据每年投资数额先施工运输
紧张区段。主要技术标准:线路为Ⅰ级干线;正线为双线;限制坡度济南至泰安间
8.6‰,其它地段4‰;最小曲线半径800米,最困难地段470米;到发线有效长850
米,预留1050米;桥梁载重为中-22级,闭塞方式为自动闭塞;牵引类型为蒸汽、
内燃机车;牵引定数为下行3500吨、上行2900吨;运输能力为90对,区间通过能力
自动闭塞建成后180对。
    〖施工〗〖双线〗
  (二)工程施工
  1958年在“全党全民大办铁路”的号召下,地方政府大力支援铁路建设,山东
省成立了津浦复线修建指挥部,济南局成立了复线工程办公室,先后调集了局基建
处所属8个工程队及民工20万人,自德州站外238公里处至蚌埠站外832公里处全面
开工。地方各县、市领导亲自担任指挥部的领导工作,有些县的民工自带工具,自
筹食宿,分段包干赶修,群众还献物献料,形成筑路高潮。津浦铁路德州至蚌埠段
双线工程,大致分为四个工期。
  第一工期:1958年7月25日开工,重点是德州至徐州间的于官屯至晏城、北集
坡至吴村、薛城至韩庄三个区段共147公里,是当时运输最紧张地段。至当年10月、
12月除北集坡至大汶口14公里一段外已先后开通。至1959年底,除党家庄至北集坡
70公里及6处大桥桥头未铺轨外,其余地段双线均陆续开通交付运营。至1960年,
完成土石方1700万立方米,正线铺轨392公里,建桥涵503座。其中大桥13座;双线
开通41个区间,通车里程累计达318.280公里,年底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停建。
  第二工期:1964年,双线工程复工。重点是徐州至蚌埠段。先后安排了各双线
段及大桥、中桥。1969年双线投资较多,还安排了宿县等车站的修建。至1970年3
月,共完成正线铺轨通车130.900公里,大桥6座、中小桥55座,房建8740平方米。
至此,徐蚌段双线全部贯通。
  第三工期:自1971年始,施工重点转移到德州至徐州段,对区间双线、双线大
桥、站场改造等进行了全面施工。至1976年6月,共完成正线铺轨通车90公里,大
桥15座、中小桥涵83座,房建22.1万平方米。山东境内双线工程除泺口黄河特大桥
为单线和兖州站两端暂未引入外,津浦铁路双线全部通车。
  第四工期:自1977年开始,为工程收尾配套阶段。主要顶目有兖州站北编组场、
济南站上行场扩建、胶济铁路引入、济南机务段改内燃机务段、续建兖州站编组场
及兖州机务折返段、泰安站整车货场、邹县站的改建扩建等工程。同时自动闭塞工
程、机车信号及调度监督设施的安装,亦全部完成投入使用。
  截至1985年底止,津浦铁路双线完成主要工程量:土石方2896.6万立方米;桥
梁709座,21682.1延长米;涵洞370座;正线铺轨624.607公里,站线261.893公里,
道岔785组;全线建成自动闭塞;建房屋38.05万平方米;扩建给水站13个;扩建机
务段、机务折返段各3个,增建机务折返段1个;德州至徐州段共征用土地19.6万亩。
  验交:由济南局基建处组织使用、养护单位参加,完工一项就验收一项并投入
运营;一时不能验交的,由施工单位负责养护,先通后验。经验收工程质量分别达
到合格或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