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0&rec=1&run=13

    〖交通〗〖概述〗〖古代〗〖山东〗〖运输〗
  交通,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交通
举,百业兴。”勤劳勇敢的山东人民,为发展山东交通,推动社会进步,创造了光
辉灿烂的业绩。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渤海,南邻江苏,北接河北,西与河南、安徽接
壤,自古即为交通要冲;域内地势较缓,河流纵横,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3000多
公里,地理环境极为优越,为发展交通提供了良好条件。先秦时期,山东境内有河
水、济水、漯水、泗水等天然河流,并凿有菏水、济淄运河沟通诸河,开展航道运
输。济水之滨的陶,由于菏水的开凿,交通便利,被称为“天下之中”。隋开运河,
北段永济渠经山东临清、武城、德州等地入河北省。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元开会
通河,但因水源不稳、河道浅涩而渐废。明重修运河,漕运日盛,岁漕达400万担。
小清河形成于南宋初,因其傍于大清河故名。历经元、明、清三代整治,小清河全
线贯通,以盐运著称于世。
  山东沿海先民早在夏商时代就已开始渔猎活动,并凭借庙岛群岛各岛屿互相毗
邻的地理优势开辟了通往辽东半岛的海上航线。春秋战国时期,濒海的齐国海上势
力可与“不能一日废舟”的吴国相抗衡,建有强大的水师,是有名的“海王之国”。
公元前485年吴国从海上攻打齐国,吴国反败。齐桓公、齐景公都曾环航山东沿海。
隋唐与高丽、日本交往,多由登州港进出。宋与高丽民间贸易,海路来往频繁。元
朝由于内河航道水源不稳,漕粮北运曾改以海路为主,年运“京师者一百另五万石”

  夏禹治水,“路行乘车,水行乘船”,“开九州(山东属青州、兖州),通九道”
。西周道路以横贯山东东西的周道著称。春秋战国时,诸侯征战使用战车,国力以
战车多少而论。齐国最强,被誉为“万乘之国”,鲁为“千乘之国”。孔子及其弟
子乘车周游列国,宣传其政治主张。汉武帝登封泰山,开道架桥,促进了交通的发
展。汉代,山东境内盐业兴盛,海、河盐运发达。唐代主要道路由汴州入山东曹州、
兖州、淄州、青州、莱州、登州,山东丝绸织品经由此道运往洛阳、长安。北宋时,
山东东西大道是丝、麻、盐、渔产、海外珍奇运往汴京的要道。元朝驿传鼎盛,山
东属腹里(近畿),驿站星罗棋布,脉络贯通。明代州府之间,官路贯通。清代,山
东境内有广东、福州两条官马大路纵贯南北。清圣祖、高宗两帝巡游山东十余次,
整修道路桥梁,发展了山东交通。
    〖山东〗〖公路〗〖公路运输〗〖清朝〗〖最早〗
    〖海洋运输〗=〖海上运输〗〖交通〗〖概述〗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为掠夺中国资源,开辟
中国市场,竞相利用其在华特权与技术优势,在中国开办水陆运输。德国侵占胶州
湾后,视山东东部地区为其经济侵略基地,于1904年建成青岛市郊台东镇至柳树台
公路,运进汽车,开设车行,经营台柳路旅客运输。此为山东公路和公路运输之始。
  咸丰十一年(1861年)烟台开埠,英、日、德、美等帝国主义轮船侵入山东沿海,
成立轮船公司或开办轮船代理行,经营烟台到沿海各港的运输,使山东以木帆船为
主的海上运输受到很大冲击,沿海货运为外国轮船业垄断。在外国轮船业的刺激下,
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官商合办的轮
船营运机构,其北洋航线有上海至烟台的航班。同年,轮船招商局在烟台设立分局,
开辟了烟台至上海、天津、福州、广州航线。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济铁路营运后,
沿海港口和铁路车站的商人纷纷成立货栈或转运商行,接送客商,集散物资。
    〖民国〗〖海洋运输〗〖山东〗
  1914年,北京政府将龙口港辟为商埠,1919年新建混凝土栈桥码头。在此期间,
由于西方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轮船业得以喘息和发展,
山东沿海轮船业随之兴盛起来。烟台地区华商轮船公司迅速发展到15家。规模最大、
资金雄厚的“政记公司”,1920年有大小轮船15艘,13571吨位,资金达到512万元。
青岛港由于胶济铁路的建成,西与津浦铁路相通,腹地广阔,货源大增,吞吐量迅
速上升,不到十年时间就超过了烟台港。青岛港有国内外船舶航行于上海、安东、
广州等17条航线,还有通往欧洲的航线9条,北美航线7条。
    〖内河航运〗〖清朝〗〖民国〗〖山东〗〖客运〗〖内河航道〗〖最早〗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于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在山东鱼山夺大清河道入海。
清政府无所作为,任其北流三十余年,京杭运河被截为两段,延续千年的南北水运
大动脉被迫中断,改变了山东内河航运布局。至清末民初,在海运兴盛发展的同时,
山东内河航运也有长足的进步。济南泺口港已成为水陆交通枢纽,沿黄各县由陆路
运送的粮食、农产品在泺口装火车发送津浦、胶济铁路沿线,煤炭和工业品由泺口
装船转运沿黄各地。1934年,黄河山东境内民间木帆船达到3000余艘。1931年,小
清河建成第一座双门船闸--五柳闸,首次使用汽艇开展客运,1933年机动客轮发展
到6艘,成为山东第一条有客运的内河航道。
    〖公路〗〖公路运输〗〖民国〗
  1920年,山东省省长公署成立省道筹备处,以工代赈修建公路490余公里。
1922年,烟台至潍县公路290余公里建成通车。北洋政府交通部设立烟潍汽车路办
事处经营客运,一度兼营货运。两年后成立商营烟潍汽车公司,经营客货运输。
1926年成立官办利菏汽车路局和商营禹东长途汽车公司,经营公路运输。至1927年,
全省有公路2338公里,是当时通车公路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有营运汽车700多辆。
1934年,贯通山东中部的台儿庄至潍县公路建成通车,长340余公里。同年,全省
汽车路管理局成立,下设12个段,主要经营汽车运输、监督指导商办运输,兼管公
路。有汽车1680余辆,客运班车线50余条,汽车站200余个,每日开客车150余个班
次。1935年,烟潍汽车路与胶济铁路联运,还开办了南馆陶至大名、菏泽至考城、
台儿庄至徐州、乐陵至盐山等省际旅客运输。1937年,全省公路已有6800余公里。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山东交通业遭到极大破坏。国民党政府在黄河
郑州花园口决堤放水,黄河南下夺淮入海,山东黄河河道仅有部分径流可勉强通航,
到1940年仅剩民船741艘。其他内河通航河道失修,船只损毁严重,船民流离失所。
沿海港航和交通均被日本侵略者控制。
    〖解放区〗〖交通〗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发动大规模内战,山东水陆交通通阻无常。解放区人民由
汽车、马车、小推车、担架队组成的支前大军,车轮滚滚,担架匆匆,运送粮食、
弹药,抢运伤员,支援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在三年的
解放战争中,山东共出动支前民工700多万人次,将11亿斤粮食及大批作战物资运
到前线。黄河于1947年回流故道,解放区黄河航运逐渐恢复。同年,冀鲁豫军区成
立黄河指挥部,征集船舶180余艘,船工3300余人,担任军运、渡河、守河护堤等
任务,共渡运军民30万人次。沿海石岛港于1945年解放后,随即设立海关分关,山
东解放区在海外采购的军用、民用物资,从石岛入口,成为山东解放区唯一保持外
贸关系的港口。随着沿海解放区的扩大,1947年胶东军区海防办事处在威海成立,
下设航运大队,集中国营和私营船舶70多艘,担负胶东半岛南北各港口和至旅大的
海上运输任务。山东解放区水陆交通战线,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
绩。
    〖山东〗〖交通〗〖运输〗〖建国后〗〖概述〗〖1950-19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交通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建国伊始,百业待举。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恢复、发展水陆运输,货畅其流,支
援工农业生产,活跃城乡经济。山东广大交通职工,以整修公路、桥梁,清理航道、
登记船舶,建立运输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营运业务。经过三年恢复,公路通车里
程由1949年底的3152公里发展到7669公里,平均年递增34.5%,客、货运输量平均
年递增45.2%、83.7%,周转量递增30.7%、32.7%。海河客、货运输量平均年递
增196.2%、156.2%,周转量递增332.7%、126.95%。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山东交通业新建改建部分干线公路,开发山区和革命
老根据地,修建急需的大桥,改造土路、修筑路面,疏浚港口、航道,发展拖带运
输。对私营和个体运输业户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组成集体和公私合营运输企业,为
工农业生产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提供了运输力量,也为以后的交通运输事业发
展打下了初步基础。至195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425公里,平均年递增11
.8%,公路客、货运输量平均年递增35.1%、23.6%,周转量递增25.7%、16.2%,
地方海河客、货运输量平均年递增24.8%、20.9%,周转量递增7.8%、12.5%。
交通工业以车船修理为主,开始制造船舶和改装客车。
  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运输生产极不稳定。在“全党全民办交通”
的形势下,片面强调“依靠地方,依靠群众,普及为主”,生产建设盲目冒进,修
建了许多不合标准的矿区公路和县乡公路,有些公路线路断头,有路无桥,不能通
行。公路运输推行“汽车列车化”,拼设备,吃老本,汽车完好率下降;船舶失修
失养;工业生产以木代钢,大搞挂车,生产水泥船,造成超前报废。1960年贯彻“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大跃进”中修建的公路进行整修,接
通断头路,配套和增建桥梁,并开始修建沥青(渣油)路面。增加农村客运班车路线,
增设站点;“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农业”,开展货运服务。海河运输加强班
组、单船核算,调整航线,增加航班。又经三年调整,至1965年末,公路通车里程
达到22166.5公里,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均分别递增8.4%、递减14.85%,周转量
递增3.4%、递减11.8%。海河客、货运输量平均年递减8%、8.4%,周转量递减
12.4%、6.6%。交通工业对产品进行选型、定型,严格质量检验,实行产品通用
化、标准化、系列化,总产值平均年递减18.1%。
    〖山东〗〖交通〗〖建国后〗〖概述〗〖1966-197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交通管理机构被打乱,规章制度废弛,车辆调度
不灵,运输生产受冲击,运输市场管理混乱,山东交通业受到很大损失。至1970年
前后,由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公路建设和生产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海河运
输、港口建设和工业生产等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内河运输基本实现运输拖带化,
沿海国营运输全部淘汰木帆船,用上了机动船。运输工具的改变,标志着山东水运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3年,山东贯彻周恩来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
指示,对海河港口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沿海地方小港口涌现出3000~5000
吨级的大泊位,港口靠泊能力提高,吞吐量大增,海河港口的面貌大为改观。在滔
滔黄河上先后建起了平阴、北镇两座公路大桥,改变了山东境内车辆、人员过黄河
靠渡运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促进了黄河两岸的经济发展,支援了胜利油田的开发
建设。交通工业试制并批量生产“东方红”(后改名“泰山”)5吨载货汽车和8吨以
上半挂车,钢质货轮和双体渡轮也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济南、烟台汽运公司还先后
建成160吨大拖盘,两车对接后可拖运320吨的大件物品。这些产品的生产,标志着
山东交通工业生产已具规模,成为运输生产第一线的有力支柱。1976年末,公路通
车里程达到32978公里,平均年递增3.7%,公路客、货运输量平均年递增6.9%、9.
5%,周转量递增7.9%、13.2%。海河客、货运输量平均年递增4.4%、5.1%,周
转量递增2.5%、6.7%。青岛、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平均年递增11.7%、8.1%。交
通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9.8%。
    〖1978-1985〗〖山东〗〖交通〗〖概述〗〖建国后〗〖成就〗
  “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
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山东交通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定把交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交
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山东交通部门认
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各种
经济承包责任制,加大投资规模,山东交通建设和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
80年代,山东公路建设的重点转向提高公路质量和等级标准,改建大中城市公路进
出口路段,将干线公路烟潍、济王、济德、张博路等改建为二级公路,修建山区、
湖区、海岛、旅游区和扶贫公路,在继续发展沥青路面的同时,铺筑沥青、水泥混
凝土高级路面。1982年,济南黄河上建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特大斜拉桥,全省修
建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立体交叉工程55处。1983年后,山东积极贯彻“有路大
家跑车,有水大家行船”,“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运输市场逐步活跃,国
家、集体、个体一起经营。国营运输企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发展,充分发挥专业运
输优势,开展市场竞争。客运实行公、铁分流,增开夜宿农村班车,增设到名胜古
迹所在地的软席直达车,增加省际对开车,公、铁、水实行旅客联运。提高货运质
量,扩大服务对象,实行合同包运,广开运输市场。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也积极
开展起来,大大方便了客户。内河航道得到进一步整治,小清河、京杭运河南段基
本达到渠化控制。海河联运由拖带运输发展到顶推运输。地方国营海运走出国门,
积极向远洋运输发展,先后开辟了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香港地区26个
港口航线。港口泊位增加,装卸机械化程度提高。车船制造均有新的发展,各交通
工业生产厂制造的双体渡轮、顶推船组、集装箱半挂车投入运营,为交通运输提供
了新的手段。
  至1985年,全省通车公路达36327公里,一、二级公路平均年递增约15%,高
级、次高级路面年均增加650余公里,大桥、特大桥增加27座,公路客、货运输量
年均递增13.45%、4.2%,周转量递增15.1%、12.9%。地方海河客、货运输量年
均递增7.4%、递减1.1%,周转量年均递增2.5%、14.2%(包括外运)。青岛、烟
台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6.4%、6.9%。交通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6%。
  新中国建立三十六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交通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山
东交通运输事业成就卓著。1985年比1949年通车公路里程增长10.5倍,晴雨通车公
路增长462.4倍。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3.7公里。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和沥
青路面里程在全国名列前茅。公路客运量增长188.8倍,客运周转量增长96.7倍;
货运量增长120.1倍,货运周转量增长122.4倍。国营专业运输创利润19.5亿元。内
河货运量增长33.4倍。地方国营海运客运量增长18.2倍,客运周转量增长2.0倍;
货运量增长15.3倍,货运周转量增长36.4倍。地方国营海运外贸运输前景广阔。山
东地方交通对发展国民经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发展社会主
义商品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交通运输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山东省交通系统的广
大职工正以新的姿态深入贯彻国家制订的交通法规,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完成新
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