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砂淤泥质海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rec=58&run=13

粉砂淤泥质海岸分布于渤海湾南岸、莱州湾西及南岸。西起漳卫新河河口,经现
黄河口,向东延伸至掖县虎头崖附近。本段海岸主要是鲁北黄河三角洲平原和泰鲁沂
山地北麓诸河冲积、海积平原海岸,沿海海拔在5米以下,海岸带组成物质以黄河入
海泥沙为主,形成了我国北方主要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具体分为2亚类:
(一)黄河三角洲平原海岸
海岸起自漳卫新河口,东经现黄河口,至支脉河口。
从漳卫新河口至套儿河河口湾东侧之顺江沟口,为古代黄河三角洲平原海岸的一
部分。海岸曲折多弯,曲折率达3.8。主要是1128年(宋建炎二年)以前由黄河淤积形
成,至今850多年间,很少受黄河尾闾摆荡影响,长期受潮汐、风浪的再改造作用,
沿岸形成了宽广平坦的潮滩和树枝状密布的潮水沟。潮滩由粘土质粉砂及粗粉砂组成
。向海平均坡降小于1/10000。潮滩宽度自西向东变大,漳卫新河河口外宽约6公里,
至套儿河河口湾内滩面宽达22公里,是渤海沿岸潮滩宽度最大的地方,潮水沟规模最
大,分布密集。
在潮滩的平均高潮线上缘,分布着一列贝壳及贝壳砂组成的“岛链”,西起漳卫
新河口,东至小沙,长约37公里,由50多个不连续的新月形贝壳及贝壳砂岛组成,向
海略成弧状突出。近代,该砂岛链处于持续侵蚀破坏中。以漳卫新河河口外之大口河
堡砂岛为例,20世纪30年代尚为小渔村,今仅有临时性渔铺,无人定居,大潮时常受
水淹。估算该砂岛链每年约以5米的速率后退。此外,在潮滩上尚分布有许多残留高
地,为古黄河三角洲平原残迹,年内大潮不能淹没,群众称为“坨子”。
顺江沟口-支脉河口海岸段,为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由河南铜瓦厢决口,夺
大清河入海后形成的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在1976年黄河口故道(钓口河故道)以西,
海岸多弯曲,呈河口大嘴与海湾相间排列形式。钓口河大嘴以东转南,至支脉河口海
岸轮廓相对比较平直。海岸潮滩以顺江沟至钓口河间及支脉河口外发育好、宽度大,
达6公里左右,潮水沟发育。其余岸段潮滩宽度多小于6公里。滩面坡度介于1/10000
~1.5/10000。
该海岸是近代黄河三角洲淤涨最快的海岸段。1855~1984年,全线共淤进18.47
公里,平均淤进速率为0.16公里/年。其中,清水沟流路黄河口大嘴淤涨最快,可达
2.64公里/年;挑河湾以西和宋春荣沟口以南,一般淤进速率为0.08公里/年。
(二)莱州湾粉砂质平原海岸
该海岸段位于莱州湾南岸,西起支脉河口,东至掖县虎头崖以西附近。以海岸低
平、岸线平直、潮滩宽度大致均匀为特色。
该岸段大潮高潮线以下至低潮线之间的潮滩,为砂质粉砂组成,宽阔平坦,平均
宽度4~6公里,平均坡降2/10000~3/10000。潮滩上的潮水沟多为附属于潮间河道两
侧的羽状潮沟系。以支脉河小清河口外潮水沟较为密集,南旺河潮间河道两侧潮水沟
在近20多年才发育形成。沿岸潮水沟的分布,随自西向东滩面物质的变粗而逐渐稀疏

大潮高潮线以上的滨海湿地带,有成斑状分布的盐沼地,有稀疏耐盐植被丛生。
现多辟为养虾池,其外侧土石堤坝,已成为海岸与潮滩的人为界线。
莱州湾粉砂质平原岸与黄河三角洲岸段相比,海岸线变动相当缓慢,总的属微弱
淤涨性质。近30年来,据各期海图资料比较,岸线变动仍有差异。支脉河至虞河口岸
段,1855~1959年缓慢蚀退,1959年以后基本稳定。虞河口-胶莱河口岸段长期基本
稳定。胶莱河口以东,自1958年以后岸线明显蚀退:1958~1967年,岸线平均每年后
退150~200米,潮滩宽度由原来1.5~2公里增至3~5公里;1968~1985年,岸线平均
每年后退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