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鲁东自然地区(Ⅰ1)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rec=285&run=13

该区位于潍河、沭河以东,南、北、东三面临海,是省内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
。构造上属断块隆起,主构造线走向为北东及北北东向。区内山丘大部分由变质岩及
中生代花岗岩组成,由于长期处于隆升剥蚀状态,起伏和缓,多为海拔300米以下的
丘陵。千米以上的中山仅崂山一处(1133米),千米以下800米以上的有昆嵛山、牙山
、艾山等低山。分水岭偏于半岛北部,故其南侧河流较北侧相对多而长。区内水系多
独流入海,源短流急,排泄较快。该区海岸线长达2400多公里,丘陵伸入海中,形成
的海岸地貌类型复杂,对海洋渔业及养殖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由于近海,气候较湿润。年降水量多在650~900余毫米,干燥度1.0的等值线横
穿半岛中南部,1.1等值线经半岛北部向内陆延伸。年相对湿度70%左右。降水变率
较小,旱涝灾害较轻。热量资源为全省最少的地区,尤以半岛东端为最低。≥0℃和
≥10℃积温,分别为4100~4700℃和3600~4200℃左右。年均温11.0~12.0℃,最冷
1月(个别沿海地区为2月)均温-2.0~-4.0℃,最热7月(个别沿海地区为8月)均温2
5.0℃左右。春温回升慢,蒸发弱,基本无春旱现象。秋季降温亦慢,故温暖季节较
长,对热量不足有所弥补。
该区为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区。植被以各种栎类的落叶阔叶树占比
例最大,常见的有麻栎,槲、栓皮栎等。其中麻栎多已截干成灌,放养柞蚕。针叶树
以喜湿的赤松为主,日本落叶松、黑松等长势也良好,此外,还有较多的东北成分。
土壤以棕壤占绝对优势,因受复杂地貌的影响,又可分为普通棕壤、酸性棕壤、漂白
棕壤及潮棕壤等,局部发育有少量褐土,平原地区有砂姜黑土、潮土等。区内除少数
较高山地外,绝大部分已辟为农田,粗骨土面积较大,耕种熟化作用明显。
因受海洋调节,气温变化缓和,物候期晚于西部平原达2~3周。果树花期(4~5
月)基本不受寒潮影响,坐果率高,是国内温带水果生产基地之一。砂质棕壤对花生
种植尤为适宜,是全国花生产量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国内柞蚕、海洋渔业的重要基
地。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应注重提高综合发展水平,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扩大一
年两熟制的耕种面积,继续建设好全国性的花生、水果、柞蚕和渔业生产基地,同时
加强水土保持,注重山区的综合开发,进一步改善农业环境。
该区划分为4个自然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