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植物地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rec=241&run=13

山东地处暖温带,植被属森林分布区,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内原始森林
早已荡然无存,现状植被多具次生性质,或为人工栽培。
山东省地带性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温性针叶林。构成山东植被的区系植物中
,维管植物约有2300余种,其中种子植物占主导地位。植物分布以水、热条件较好的
鲁东地区种类最丰富,鲁中南次之,鲁西较少,鲁北则是区系种类最贫乏的地区。植
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尤以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又有较丰富
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属山东特有的种不多,仅约39种,如山东假蹄盖蕨、胶东桦、
崂山百合等。山东区系植物中尚有少量国外成分。
山东植被类型分为森林植被、灌丛植被、草本植被与栽培植被等。森林植被中以
温性针叶林占优势,主要群系有油松林、赤松林、黑松林与侧柏林;落叶阔叶林分布
较少,主要为栎林、刺槐林、杨柳林与落叶阔叶杂木林等群系,其中人工刺槐林占比
例较大。由于人为的干扰破坏,山丘区荒坡上次生灌草丛分布广、面积大。隐域植被
有草甸、沼泽、水生、盐生与沙生植被等。山东农垦历史悠久,各种农业植被如粮食
作物、经济作物及果、菜等类型多样。
山东植被的地理分布,自东向西在植物种属、区系成分和植被类型上均有明显差
异,在中山地区还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分异现象。
在近现代科学史上,有关山东植物地理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早期,曾有个别
外国学者对境内局部地区的植被作过初步的考察研究。如T·劳逊(T·Loesene
r)1919年在《试论青岛植物区系》中,对崂山植被作过记述;A.P.雅可特(A.P.Ja
cot)1922年在《山东生命带与温度条件》中,阐述了气候条件与济南一带平原区
植物群落的季相关系。
国内地植物学家对山东植被的研究有:1921年李继侗著《青岛森林调查记》,对
青岛的森林现状作了阐述。1935年李顺卿著《山东崂山植物环象的初步调查》,对崂
山的植物分布作了较详细的阐述。20世纪50年代以后,山东植物地理的研究有明显的
进展,研究报道涉及山东植物区系组成、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被分区,以及植被的
保护与改造利用等方面。1955年,周光裕发表《山东植物地理》,初步分析了山东植
被区划及其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1959年,卞文轩发表《山东植物地理区划》,论
述山东植物地理分区标准及分区概况。1963年,周光裕再次著文探讨山东植被的分类
与分区问题。
有关山东境内区域性植被研究的论述尚有:1956年周光裕、叶正丰对于沾化县植
被,1958年陈倬对于青岛植被,1959年陈汉斌、周光裕、卞文轩对于泰山、济南、即
墨与南四湖地区的植被,1960年陈汉斌、周光裕、叶正丰关于千佛山、曲阜孔林植被
,1962年周光裕、卞文轩、乔曾鉴关于山东塔山、大泽山及泰山植被,1963年刘文亮
、肖汝耀、陈汉斌及汤彦民关于昆嵛山和蒙山植被,1964年卞文轩、宋承鉴关于胶东
丘陵区和文登沿海植被,1979年卞文轩、吴志芬对山东石灰岩丘陵区灌草丛类型,1
980年陈唯真关于鲁北滨海草场类型,以及1983年周光裕关于蒙阴县植被的研究等论
文,充实了山东植物地理的研究。
70年代以后,与山东植被有关的学术专著相继问世。1978年《山东经济植物》一
书出版。1980年中国科学院组织撰写的《中国植被》出版,山东大学生物系和山东师
范大学地理系承担了该书中有关山东植被的编写任务。1984年《山东树木志》出版。
此外,1979年由山东省林业厅主持、山东森林编辑委员会负责编写的《山东森林》一
书,已于1985年完成,其中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编绘的1:100万山东森林类型图
和1:200万山东森林分区图。以上专著的完成,对于山东植物地理研究水平的提高产
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