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地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rec=2&run=13

就全国地势而言,山东位于中国自西向东逐次降低的三级地势阶梯中的最低一
级阶梯上。全省海拔高度的自然组合状况是:海拔0~50米的面积占全省面积(含沿
海滩涂)的50.63%;海拔50~100米的面积占17.41%;海拔100 米以上的全部面积
占31.96%,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面积仅占全省的2.69%(表1-1)。 全省高程的中
位值仅为49.5米,总的地势较低。

山东省海拔高度统计表 表1-1
┌──────┬───────┬─────┬───────┐
│海拔高度(米)│面积(平方公里)│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
│0~50 │79593 │50.63 │50.63 │
├──────┼───────┼─────┼───────┤
│50~100 │27362 │17.41 │68.04 │
├──────┼───────┼─────┼───────┤
│100~200 │19527 │12.42 │80.45 │
├──────┼───────┼─────┼───────┤
│200~300 │18116 │11.52 │91.98 │
├──────┼───────┼─────┼───────┤
│300~500 │8384 │5.33 │97.31 │
├──────┼───────┼─────┼───────┤
│500~1000 │4200 │2.67 │99.98 │
├──────┼───────┼─────┼───────┤
│〉1000 │30 │0.02 │100.00 │
├──────┼───────┼─────┼───────┤
│总计 │157212 │100.00 │ │
└──────┴───────┴─────┴───────┘
说明:总面积含沿海滩涂面积。

山东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基本类型所组成。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37.
45%;平原约占62.55%。全省地貌的分布格局为:
第一,山地与丘陵隆起于省内的中南部及东部。鲁中南的山地丘陵,地势北高南
低。其中以近东西向横亘鲁中的泰鲁沂山地最高,山脊海拔一般在800米左右,与其
南侧的蒙山山地共同组成山东中部分水岭脊,形成辐散状水系。山地丘陵区内被一些
近东西向和西北-东南向宽大的山间谷地平原所分隔,山区总体轮廓很不规整。潍河
及沭河以东的鲁东地区,山地丘陵被低平的胶莱河平原分隔,互不连接。其北部山地
丘陵以艾山、牙山及昆嵛山为代表,均为低山;南部胶南丘陵,又称沭东丘陵;崂山
山地孤峙于胶州湾东侧,主峰海拔千米以上,为鲁东最高的山地。
第二,广袤的平原分布于省境北、西部,对山地丘陵呈半包围之势。鲁北及鲁西
为黄河冲积平原,又称黄泛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东与泰鲁沂山地北麓山前平原
以及胶莱平原连成一片,向渤海沿岸过渡为海拔5米以下的海积平原。
全省总的形成中部山地突起,东部丘陵散布,宽谷平原错列于山地丘陵之间,北
及西部平原坦荡低下的地貌格局。山东地貌的分布与形成,受地质基础的明显制约。
鲁北及鲁西平原形成于块断构造差异沉降地区;鲁中南及鲁东山地丘陵形成于块断构
造差异隆起地区。在地貌发育过程中,受不同地质营力作用,还形成了鲁中南石灰岩
地区的岩溶地貌,临朐、昌乐、栖霞、蓬莱等地的火山地貌,以及全新世海侵最终形
成的海岸地貌,从而使山东地貌组合复杂化与多样化。
在近代地理科学史上,山东地貌的研究始于19世纪晚期,属于全省性研究与论述
者,以1882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v.Richthofen)的《中国》一书为先河
。1907年,美国学者维里士(B.Wi11is)等在其《中国研究》一书中,以《山东的
地文》为专题,论述山东地貌的基本特征。1941年,邹豹君首次专论山东地貌的形成
,并提出第一个山东地貌区划,1948年再论山东地貌的发育史。20世纪50年代以后,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区域性地貌调查与研究日益增多。1958、1959年,地
质部门首次编绘胶东及鲁中地区的地貌图;黄绍鸣、侯春岭等发表第二个山东地貌区
划。1964及1966年,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先后编成1:20万鲁北与鲁西平原区地貌
图。198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的《中国自然地理·地貌》一书出
版,书中对山东地貌作了综述。1983年,山东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
系编写了第三个山东地貌区划。1985年,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完成了1:100万中国地
貌图山东部分的编图及其说明书。50年代以后,地学工作者对山东地区还做了大量的
区域地貌及部门地貌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山东地貌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