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南四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rec=135&run=13

南四湖位于微山县境,是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串连湖泊的总称,因在济
宁以南而得名,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湖面狭长,中部较窄,南北长约126公里,
东西宽约5~25公里,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1960年,在昭阳湖腰建成二级坝枢纽
工程,将全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湖面面积602平方公里,下级湖湖面面积664平
方公里。
南四湖在地貌上处于以郑州桃花峪为顶点的黄河扇形平原,与鲁中南山丘区西侧
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的接合地带,这一地带地势相对低洼,为湖泊、沼泽的形成提供
了地貌基础。
南四湖一带是古泗水流经之地,据《隋书·薛胄传》记载,“兖州(今山东兖州
)城东,沂(今小沂河)、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为大泽”。说明至晚在隋代,在兖州
以南低洼地区曾有湖沼分布。元代于钦撰《齐乘》记载,在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泗
水的左岸有山阳湖,亦名刁阳湖,其“湖东长七里,南阔一里,西十一里,北五里,
周围二十九里有奇”,“山东滕、邹二县水咸汇於此,下与薛水合,自金沟口达于泗
”。山阳湖后来演变为昭阳湖。至元末,济宁以南又形成了孟阳泊,它后来演变为南
阳、独山两湖。在昭阳湖以南,今之微山湖范围内,也出现了赤山、微山、吕孟、张
庄、郗山5个相连的小湖。1411年(明永乐九年),在疏通会通河的同时,为蓄水济运
,设置了昭阳水柜。1433年(明宣德八年),兴筑昭阳、南阳两湖大堤,为南四湖筑堤
之始。这说明济宁至徐州间古泗水左岸的湖泊不断扩展,有筑堤的必要。1567年,开
南阳新河后,新河将孟阳泊中分为二,西为南阳湖,东为独山湖。1605年, 河新运
道建成,运道东移,赤山、微山、吕孟、张庄、郗山5湖,合为一个大湖,统名为微
山湖。至此,济宁、徐州间湖泊联为一体,南四湖基本形成,成为京杭大运河重要调
节水柜,湖泊面积也逐渐扩大。
南四湖汇集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317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来水,入湖
河流有50多条,呈辐聚状集中于湖。其中,在山东省境的流域面积为26255平方公里
,江苏3250平方公里,安徽60平方公里,河南2135平方公里。按自然流域划分,湖东
流域面积为9921平方公里,湖西为20513平方公里。湖面1266平方公里,总容积47.3
亿立方米。来水经调蓄后,经韩庄运河、伊家河和不牢河3个出口流出,注入中运河

南四湖湖盆呈浅平形,湖水不深,一般情况下,除京杭大运河湖区航道外,大部
分湖区水深不及1米。最深处在微山岛以南,水深3米左右。其它各湖最深处仅1.5米
左右。
据1957~1966年观测资料统计,南四湖水温多年平均值为14.9~16.0℃,由南而
北逐渐递减。水温的年内变化与当地气温变化一致,水温月平均最高值出现在7月,
为28.2~28.5℃;月平均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1.6~2.5℃(表3-8)。

微山湖各月平均水温(℃)表 表3-8
┌────┬──┬──┬──┬──┬──┬──┬──┬──┬──┬──┬──┬──┐
│月份测站│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韩庄 │2.5 │4.5 │9.2 │15.1│20.6│25.3│28.5│28.0│23.3│18.0│11.6│4.9 │
└────┴──┴──┴──┴──┴──┴──┴──┴──┴──┴──┴──┴──┘

南四湖水质一般较好,但随着沿湖地区工业的发展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排放
到南四湖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逐年增多,湖水污染日趋严重,已对农业、渔业
和生活供水造成很大影响。
南四湖流域在历史上是洪、涝、旱、碱、虫(蝗虫)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地区。
建国后,对南四湖进行了大规模治理,相继修建了二级坝和韩庄枢纽工程,结合开挖
大运河航道,修筑了湖西大堤,扩宽加深了南四湖出口河道韩庄运河和伊家河。在湖
西平原区,调整了河道,建成大、中型拦河闸19座;在湖东山丘区,修建了大、中型
水库9座,小型水库290座。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南四湖由昔日的自然灾害十分严
重变成了蓄泄兼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经济效益显著的湖泊。
据1956~1977年同步观测系列统计,南四湖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31毫米,
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12毫米,折合年径流量为35.5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出
现在1968年,为3.6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在1964年,折算为92.96亿立方米,为
最小值的25.4倍。径流的年内分配,一般汛期6~9月份的径流量占汛期径流总量的6
0~70%,3~5月份径流量仅占年径流总量的6%左右。
南四湖水源补给,主要来自流域内的河川径流。1970年以后,湖西地区大量引黄
灌溉,一部分引黄尾水注入南四湖。据统计,多年平均入湖年径流量为37.4亿立方米
,其中来自江苏、安徽、河南三省的水量为5.24亿立方米。通过出口韩庄闸、蔺家坝
闸两枢纽流出的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7亿立方米。
南四湖湖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74.9毫米,湖区水面蒸发量为898.7毫米,年蒸
发量大于年降水量123.8毫米,折合年水量为1.57亿立方米。
建国后,南四湖最大洪水发生在1957年,入湖最大流量达10000立方米/秒,而出
口泄量只有1300立方米/秒,大量洪水存蓄在湖中,湖水水位猛涨,南阳站水位高达
36.48米,高出地面3米多,造成堤防溃诀,滨湖一带一片汪洋,地面积水达60多亿立
方米,受淹面积1828万亩。
南四湖入湖河流携带着大量泥沙,另外引黄尾水也将大量泥沙带入湖区,据统计
,多年平均年入湖沙量约680万立方米,而由韩庄闸和蔺家坝闸排出的沙量很少,因
而大部分泥沙都沉积在湖内,致使入湖河流河口三角洲不断增大,湖泊水深日益减小
。据测算,平均每年湖泊容积减小约0.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