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煤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8&rec=453&run=13

  位于莒县刘官庄乡竹园村前。莒县煤田西起尹家店子,东到茅家屯,宽约2公
里;北起齐家庄,南到杨庄(属沂南县),长约6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
  莒县煤田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人在竹园、兰官庄、齐家庄一
带打窑挖煤,用以烧制小黑碗和缸。1941年8月尹家店子王立民在竹园村南打窑挖
煤,1942年8月又凿一新井,深40米,尚未出煤即被日军抢占。1944年2月八路军收
复竹园煤矿,1945年2月改由滨海工商局领导后称华成煤矿,1948年5月划归华东财
办领导,1949年9月并入华东财办工矿部矿务局临沂煤矿,改称临沂煤矿竹园采炭
所,1953年8月因煤质差、安全条件不好而奉命停采,1954年1月由临沂专署公安处
恢复生产,定名为临沂生建煤矿,1958年11月9日移交给莒县重工业局领导后与乡
办的齐家庄、兰官庄煤矿合并为莒县煤矿,1963年4月改隶于临沂专区矿务局,
1964年4月1日与专区矿务局同时并入临沂矿务局。
  1957年2月,华东煤田地质局第二普查队对莒县、沂水县一带进行普查找煤,
提出《莒沂区踏勘报告》。1959年6月临沂专署地质局第二勘探队提出《莒县煤田
地质报告资料》和《杨庄井田勘探报告》。1962年8~12月,山东煤田地质勘探局
一二四队在兰官庄井田进行勘探,获储量92.9万吨,并提出《莒县煤田兰官庄井田
技术改造勘探资料》。1967年10月,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队在竹园井田进行勘探,
1970年8月提交《莒县煤田竹园井田找煤勘探地质资料》。1972年12月临沂矿务局
地质勘探队对竹园井田进行生产补充勘探,提出《竹园井田补充地质勘探资料》,
确定井田深部第三层储量375万吨,可采储量250万吨。莒县煤田地质构造复杂,断
裂发育,火成岩多呈墙状侵入,白垩系地层由南向北对煤系地层剥蚀逐渐加剧,煤
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共含可采煤层5层,包括山西组第三层大槽煤和太原组第十
二、十四、十五、十七层煤,可采总厚度为7.94米,第三层煤仅存于竹园井田深部,
垂深400米,平均厚度5米。兰官庄井田仅有太原组煤层,总厚度2.94米。煤质牌号
为肥煤和天然焦。
  1964年,莒县煤矿共有竹园、兰官庄、齐家庄、杨庄4个生产井,齐家庄井始
建于1957年底,主副井垂深均为60米,1964年7月采完报废。杨庄井原为沂南县办
杨庄煤矿,北距竹园2.5公里,始建于1958年秋,采用小立井群开发,一号主提升
井垂深97米,1964年1月1日合并于莒县煤矿,1965年4月采完报废。兰官庄井始建
于1958年初,有一、二、三号井,三号井垂深160米,为主提升井,1983年12月采
完报废,共产煤40.5万吨。竹园井于1956年恢复一、二号井生产,一号井垂深160
米,为提升井,以后又新建了三号井(现生产井),1962年以三号井为主提升井,一
号井改作风井。1970年以前,竹园井只采第十二、十四、十七层小槽煤,1970年生
产水平延深后采大槽煤。1972年10月因地质资料不清,瓦斯含量高,安全设施不完
备,省革委煤炭工业局指示暂停开采,1975年5月恢复生产。1983年12月,兰官庄
井采完报废,莒县煤矿机关由兰官庄井迁到竹园井,1986年经批准报废注销能力,
继续开采残余煤至今。
  该矿竹园井是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高沼气矿井,由于该矿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
方针,加强管理,自1978年2月至1985年12月连续7年零11个月杜绝了死亡事故,多
次被上级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末,全矿固定资产原值396.22万元,
全员工效0.26吨/工,在册职工1080人,其中干部66人,工人1014人。1958-1990
年累计生产原煤167.64万吨,其中1982年产煤7.76万吨,是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