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埠煤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8&rec=451&run=13

  位于沂源县境内,东距沂源县城17.5公里。井田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
面积6平方公里。井田内由北向南或由西北向东南的冲刷沟比较发育,汛期山洪由
北部小岭下泄,沿煤系走向冲刷形成沟渠并汇集成沂河上游支流流经井田,到寺岭
村汇入沂河。
  草埠井田开采历史悠久。在“大跃进”开矿时在井田发现古井28个,据在上头
村古井中挖出的古陶器考证系明朝古煤井遗址。民国时期,开采日盛,1913-1948
年开采工作一直没有间断。
  1957年7月1日草埠煤矿由沂源县重工业局恢复建设,1963年4月3日划归临沂专
区矿务局,1964年4月1日与专区矿务局一起合并于临沂矿务局。
  1958年4月,山东煤田地质局一二四队对草埠井田进行勘探,钻孔12个,但大
部分钻孔未穿过上覆第三系地层。1959年6月一二一队重新勘探,获得储量923.9万
吨。1979年5月,临沂矿务局地质队又对井田进行生产补充钻探,获得地质储量
1292.7万吨,工业储量838.8万吨,可采储量525.6万吨。井田内主要断层有18条,
均为正断层,一般落差40米左右,最大落差450米,其中7条断层与煤层走向斜交。
可采煤层共4层,即九行、十行头炭、十行二炭、十行三炭,平均厚度分别为1.2米、
0.8米、0.65米、1.25米,可采总厚度3.9米。煤层倾角一般在23度左右,深部倾角
变大为28~35度。煤质牌号为肥煤。
  1958年秋,沂源县从13个公社抽调4500余人在草埠井田打竖井72眼,1959年春
放弃前途不大的小井只保留18眼,后在东北煤炭科学研究院的帮助下把草埠煤矿改
为正规开拓,长壁采煤,利用18眼中的1号提升、2号回风、3号行人,其余全部报
废。1960年2月21~24日,煤炭部在草埠煤矿召开全国小型煤矿现场经验交流会,
推广该矿正规采煤经验,并向全国发出倡议书,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小型煤矿的技术
改造。
  1961年,山东省煤炭设计院提出草埠煤矿21万吨井型初步设计,由立井改为斜
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当年主斜井破土动工,1964年竣工;副斜井于1963年3月动工,
1965年竣工。1963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1977年1月开始矿井延深改
造工程施工,1982年竣工投产,改造后的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吨。1958-1990年全
矿共产原煤369万吨,最高年产量为1990年的22.6万吨,1990年全矿在册职工173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