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煤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8&rec=401&run=13

  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井田东西倾斜4.5公里,南北走向6公里,面积27平
方公里,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0层,均为薄煤层,可采总厚度10.9米。洪山矿有3
对立井,设计能力年产煤51万吨,经多年开采,煤炭资源已近枯竭,经上级批准,
于1989年报废,以无能力继续开采残余煤。1990年尚余工业储量151万吨。
  洪山煤矿开采历史较长,其前身是1904年德华矿务公司开办的淄川煤矿,至
1914年日军霸占该矿时,累计产煤186.9万吨,1915-1922年产煤376.7万吨。1923
年该矿交由中日合办鲁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1938-1945年日伪占领时期共产
煤760万吨。1948年3月民主政府接管改为公营后称洪山煤矿,辖山三、洪六、车七
3对井,1953年2月淄博矿务局成立,洪山煤矿所辖3对井改称洪山一、二、三井,
矿井能力定为81万吨,1962年8月洪山三井划出另建寨里煤矿,洪山煤矿设计能力
为51万吨。1949-1990年全矿累计生产原煤3627万吨,最高年产量1960年达到224万
吨。
  1990年,全矿产煤50万吨,原煤全员效率0.621吨/工,企业坑木消耗定额56.
99立方米/万吨,原煤单位成本96.34元/吨,政策性亏损172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
4584万元,净值1799万元,在册职工5327人,其中固定职工4532人,合同制职工
739人,亦工亦农56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该矿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了生产发展。1950年
1月,山三井八一掘进队推广深眼爆破,在断面7平方米岩巷中首创月进222.2米的
全国纪录。4月,该矿在全省率先推行长壁式机械采煤法,成功地实现单循环、四
班交叉双循环、三循环作业,1951年创出薄煤层每工回采效率11.77吨的全国水平,
1952年山三、洪六两井产煤70万吨,比核定的矿井能力提高37%,为此,燃料工业
部煤矿管理总局在该矿召开全国采煤会议,推广他们进行采煤方法改革实行正规循
环作业的经验。1960年,该矿开展大面积丰产活动,3对大井产煤161.54万吨,比
设计生产能力提高近1倍。进入70年代,采区推向井田边沿和深部,储量少、地质
构造复杂。为了稳定产量,该矿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工程,缩短运输距离,改革采区
布置,变走向长壁为倾斜长壁,实行对拉工作面和倒程序开采,提高工作面生产能
力和资源回收率,在煤厚不到1米的极薄煤层工作面中月产达到2万吨。1977-1979
年连续3年实现产量比设计生产能力翻1番,被煤炭部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1980年,该矿井核定生产能力42万吨,1986年核减为15万吨,1989年注销生产
能力,列入报废矿井。面对矿井资源枯竭,接替无着的困难局面,该矿领导班子引
入竞争机制,在全省煤矿率先实行集团承包经营,与矿务局签订1987-1989年3年承
包合同,进行用工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3年产煤191.56万吨,
节亏67万元,上交利税175万元。1989年开始,先后投资750万元与罗村镇合建轴承
厂,投资264万元与淄博瓷厂合资经营淄博瓷厂双凤分厂,投资320万元与华东工学
院合建聚合氯化铝厂,以横向联合经营的方式推动矿井转产。
  40多年来,该矿先后选调1000余名职工支援新矿区建设;有48个(次)区队、班
组和科室获部省级先进集体称号,有25人(次)获部省级或全国的劳动模范、先进生
产(工作)者称号。该矿五四采煤队自1952年建队至1982年调入岭子煤矿的30年间,
先后回采薄煤层工作面230多个,产煤375.1万吨,杜绝了死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被煤炭工业部命名“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队”,成为全国煤炭战线十面红旗之
一。
  西河煤矿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以东4公里,井田平均走向长5.1公里,倾斜
长6公里,面积30.6平方公里,1990年末有地质储量2130万吨,可采储量1192万吨,
矿井尚可服务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