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类人员增长和结构比例 山东省电业职工各时期末分布比例统计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7&rec=260&run=13

〖人员〗〖结构〗〖比例〗〖增长〗
山东电业职工队伍,主要由工人、学徒工、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
员(包括社会性服务人员)及其它人员等六类人员所构成。前三类为生产人员,后
三类为非生产人员。生产人员所占比重在“大跃进”的1958年,最高曾达86.8%,
这是盲目大量招收工人的结果。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最高也曾达到84.9 %,
原因是管理机构大量撤并、管理干部大批下放以及不少工人在干部岗位上顶岗仍按
工人统计的结果。除这两个时期情况特殊而不可比外,总的趋势是生产人员比重逐
年上升,由1950年的66.2%上升到1980年的79.5%,但以后又略有回落,到1985
年降至76%,与1980年最好水平比较,相当于非生产人员增多了1664人。
山东电业职工主要分布在发电、供电、施工三类企业中,修造企业以及科研设
计、文教卫生和机关等单位人数较少。在1955年施工队伍组建之前,发、供电职工
占绝大多数,从1957年起,由于基建职工人数增多,发、供电职工比例相对下降。
山东省电业职工各时期末分布比例统计见表6—14。

山东省电业职工各时期末分布比例统计表

〖职工〗〖分布〗〖统计表〗〖电力工业〗〖建国后〗
表6—14
┌─────┬─────┬─────┬───┬───┬───┬───┐
│ 年份 │发电单位 │供电单位 │施工单│修造企│机关及│合计 │
│ │(%) │(%) │位% │业% │其他%│(%)│
├─────┼─────┼─────┼───┼───┼───┼───┤
│1949~1952│71.5~54 │28.5~38 │ — │ — │ 0~8│100 │
├─────┼─────┼─────┼───┼───┼───┼───┤
│ 1957│ 45.2 │ 20.8 │30 │ — │ 4│100 │
├─────┼─────┼─────┼───┼───┼───┼───┤
│ 1962│ 55.1 │ 21.3 │15.5 │2.7 │ 5.4│100 │
├─────┼─────┼─────┼───┼───┼───┼───┤
│ 1965│ 51.5 │ 20.8 │18.5 │3.2 │ 6│100 │
├─────┼─────┼─────┼───┼───┼───┼───┤
│ 1970│ 46.3 │ 24.6 │21.3 │3.7 │ 4.1│100 │
├─────┼─────┼─────┼───┼───┼───┼───┤
│ 1975│ 46.7 │ 25.8 │19.9 │3.7 │ 3.9│100 │
├─────┼─────┼─────┼───┼───┼───┼───┤
│ 1980│ 42.5 │ 31.3 │18.2 │3.4 │ 4.6│100 │
├─────┼─────┼─────┼───┼───┼───┼───┤
│ 1985│ 43.7 │ 29.5 │18.3 │2.9 │ 5.6│100 │
└─────┴─────┴─────┴───┴───┴───┴───┘

36年来,发电职工增加了14.5倍。 随着新增机组单位容量的增大和自动化程
度的提高,每千千瓦占用职工人数不断下降,1956年占用34.3人,到1965 年降至
16.4人,1976年降至7.5人,1980年降至6.2人,1983年以后降至5.4 人以下。
36年来供电职工增加25.3倍,比发电职工增长幅度大。 从每百公里输电线路占用
供电职工人数来看,50年代平均在400人以上,以后逐步有所下降,到1965 年降到
180人,1980年降到约120人,1985年降到100人。基建队伍从1955年组建,至 1985
年,职工增加了7.1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6倍,在全部职工中所占比重,
除1957年前后稍高外,以后均在20%以内。
建国初,女职工只占职工总数的5.4%。 此后, 女职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1957年提高到11%,60年代提高到13%左右,70年代初又提高到15%左右,1975年
达到19%,1980年达到22.6%,1985年达到24.5%,即每4名职工中即有1名女职
工。由女职工组建的“三八”炉、“三八”机、“三八”变电站及“三八”带电作
业班等,在山东省电力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