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药下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5&rec=208&run=13

  山东省成药下乡工作始于1953年9月。省医药公司根据中国医药公司部署,坚
持贯彻面向工农兵,薄利多销,保证人民身体健康,解决农村医药需要的方针,依
靠各级供销社,大力开展成药下乡。首先为供销社培训业务人员,以县和专区为单
位,将供销社选派人员集中培训10天左右,使其达到能经营成药的业务水平。然后,
医药支公司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发动并协助供销社设置成药经营网点。
下乡成药品种由卫生部核定。1953年11月,标明中国医药公司监制的“保健”牌成
药陆续运抵全省各医药支公司。1954年,各医药支公司为供销社培训营业员900余
名;有1535个合作社、81个国营百货店经营成药。当年,省医药公司所属商业企业
销售成药582.28万元,比1953年增长6.79倍,并总结出成药下乡工作方法:1、坚
持药品、技术、人员三进社。每个医药支公司选派业务人员5~30多人,深入供销
社成药经营点面授经营知识,一起赶集摆摊,与农民直接交谈、了解情况、征求意
见,改善供应。2、广设网点。1955年,全省128个县社中有120个经营成药,占93
.75%;1445个区社已有1372个经营成药,占94.95%。成药销售值918.26万元,比
1954年增长57.7%。3、统一下乡成药品种,山东下乡成药当时共33种。4、逐县派
出业务联络员。下乡联络员不顾酷暑严寒,骑自行车带行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协助供销社疏通渠道,推销成药。济南医药支公司联络员魏崇发,把所在县的6个
区,按路程远近逢集日期编排成循环下乡网络,每天赶一个大集,直接向群众宣传
用药知识,热情为农民群众服务,帮助供销社拓宽销路,创造了循环推销法。省医
药公司向全省推广循环推销法,1955年11月12日《大众日报》在头版做了专题报道。
  为方便农村医生巡回医疗,济南、青岛医药分公司率先特制木质保健箱,内装
规定的下乡成药,青岛还制作了一批农村接生员专用保健箱。省医药公司要求各地
以济南、青岛为榜样迅速制作、推广保健箱,1955年全省共制作保健箱60200个。
1955年11月上旬,各公司下乡联络员127名,达到每县1人,重点县2~3人。1956年
8月,县药材公司相继成立,成药下乡工作主要由县药材公司承担;医药分、支公
司主要任务是向县药材公司供应西药成药,下乡联络员相应减少,联络对象改为县
药材公司。
  1956年,全省共有成药经营点3600个,其中县级批发点117个(含百货店9个),
区、乡供销社零售网点3483个(含乡社门市部2100个)。
  1963年,省卫生厅药政管理局提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全党全民支援农业的号
召,继续大力开展成药下乡工作。全省专兼职下乡联络员由年初的235名增加到464
名,成药经营点由年初的2717个增加到8480个,城镇百货店成药专柜由186个增加
到489个。经营品种,公社级一般50种左右,公社以下供销社经营点、门市部一般
10~20种,进一步占领了农村医药阵地。
  1965年,省药材、医药公司根据卫生部、商业部、化工部、供销总社关于成药
下乡工作的联合通知,就下乡成药品种、质量、价格、办法及具体工作要求和标准,
联合下达通知,作出具体规定:1、根据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外伤的治疗需
要,选定疗效较好、价格低廉、不经处方可直接购买的中西药成药54种,作为第一
批全省统一的下乡成药。中成药有小活络丹、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防风
通圣丸、通宣理肺丸(片)、桔红丸、藿香正气丸、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香砂
养胃丸、开胸顺气丸、益母丸(膏)、当归丸、拔毒膏、避瘟散、无极丹、棍眼药、
瓜子眼药、追风膏、伤湿止痛膏、平喘丸、跌打丸共22种。西药成药有解热止痛散、
解热止痛片、去痛片、小儿退热片、宝塔糖、驱蛔灵片、黄连素片(小蘖碱片)、止
痢片、止咳片、小儿止咳糖浆、胃舒平、小苏打片、消炎片、小儿安、止疟片、十
滴水、人丹、清凉油、金霉素眼膏、眼药水、冻疮膏、疮药膏、脚气灵、癣药水、
红药水、紫药水、碘酒、牙痛水、避孕套、小胶布、脱脂药棉、小砂布共32种。2、
下乡成药必须确保质量,为适应农村需要,包装小、简便牢固,说明书详列名称、
规格、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文字通俗易懂。3、下乡成药价格贯彻微利多销
精神,出厂价利润不超过3%,批发价利润不超过1%,零售价利润不超过2%。4、
多渠道供应。批发,以县药材公司为主,县以下零售以基层供销社为主渠道,还可
委托县以下医疗单位、大队卫生员、代销员、有证个体商贩经销。5、要求做到30
~50%的生产大队设经营网点,或各公社、供销点、保健站(室)都经营成药;供销
社门市部经营成药30~50种。6、县药材公司对供销社实行“三保”制度,供销社
库存适销成药,如质量无问题保退,保换,遇降价15%以上,供销社进货不满20天
的销售剩余部分保降价损失。
  1966年以后,对农村供应已不局限于成药。1977年,寿光县药材公司试建医疗
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兽用药品四合一批发部,重点供应农村。1980年后,
不再设专职下乡联络员,农村供应仍居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