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调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5&rec=18&run=13

  省药材公司建立后,即着手在企业内部制订发展药材生产计划。1957年,药材
生产正式列入全省国民经济计划,经省计委批准,由省卫生厅、商业厅、农林厅、
供销社等部门联合下达各地执行。种药土地按占用耕地面积减免粮食征购量。每年
编制一次,召开一次生产会议,落实生产计划,研究制定生产措施。具体种植品种,
由药材部门统筹安排。各地药材部门较普遍地采用按种植难易、收益大小合理搭配
种植品种的办法,使各生产队都有收益。枣庄药材站在70年代初期,采取每年春秋
两季播种期前召开种植会议,与种药队商定种植品种和亩数,签订种植合同并实行
“卡片管理”。卡片内容有种药单位、播种品种、土地座落和面积、播种时间、预
计产量、收获时间等。在管理中重点检查落实种植面积,使其与合同相符,防止出
现收益高的多种收益低的少种的现象。收获后凭卡片到药材收购点交售。省药材公
司在全省药材部门介绍推广了这个办法。
  1979年,各地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药材生产计划逐渐改为指
导性计划,检查计划以产量质量为主,种植面积作参考。
  1983年,各地农村恢复乡(镇)、村建制,农业生产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打破了集体种植统管统收的格局,药材生产计划逐渐由合同代替。县药材公司直接
与种药户签订种植合同,不再向基层下达生产计划。但省、地、县三级仍按年下达
指导性计划。1985年以后,各地药材站与县公司依据上述指导性计划,产销双方协
商签订产购合同,安排生产。